孔子的做人名言有哪些
孔子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那麼在孔子的名言當中,分別有哪些是教育大家做人道理的名言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萬別錯過了哦!
做人名言
1、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2、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過,則匆憚改。
5、不遷怒,不二過。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10、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5、巧言令色,鮮矣仁。
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故事精選
1、孔子的弟子澹臺子羽有君子之容,但是他的表現卻比不上他的容貌;宰我談吐文雅,但他的智力卻不能給他的辯才以更大的幫助。孔子說:“相馬以輿,相士以居***考察馬的能力要看它拉車的情況,考察一個人要看他平時的表現***,這是不可廢止的。如果以貌取人,那麼在子羽身上就會犯錯誤;若憑一個人的話語來選擇人才,那就會在宰予身上出現錯誤。”
2、叔孫武叔沒有做官的時候受到孔子的弟子顏回的接待,顏回對手下人說:“以賓客之禮接待他。”武叔很喜歡揭示別人的過失並親自品頭論足,顏回說:“您的這種做法肯定會自取其辱,您應該聽從我的勸告啊。我聽孔子說:‘說別人的缺點,並不能因此而美化自己;說別人行為不正,並不能使自己的行為端正。’因此君子只批評自己的缺點,不攻擊別人的缺點。”小人好搬弄是非,諷人之長,隱己之短;君子善於坦白自己的缺點,批評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只改正自己,正人先正己,為人處世,不可不知。
3、仲孫何忌問孔子的弟子顏回:“如果說一個字,對仁德、智慧都有好處,你能不能說給我聽聽?”顏回說:“說一個字對智慧有好處,莫過於‘預’字;說一個字對仁德有好處,莫過於‘恕’字。這就是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謂“預”就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明未雨綢繆的重要性;所謂“恕”就是包容與豁達,恕可以讓家庭祥和,也可讓社會和諧,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尤其需要我們多多遵循恕道。
4、孔子說:“自從季孫贈送給我千種粟,我又用來送給朋友們後,我跟朋友們的關係就更加親密了;自從南宮敬叔讓我坐上車後,我的話就更加受歡迎了。所以,道雖然很重要,但也必須等待一定的時機才會被人看重,有了一定的大勢才能實現。如果沒有季孫和南宮敬叔贈送財物給我,我的道幾乎就要湮滅了。”“道雖貴,必有時而後重,有勢而後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因人因時,借力借勢而行,而不能一味強調單幹,成功也需要別人的支援。時和勢的出現,也是一個積跬步以致千里的過程,作為開創者,尤為艱難,但是隻要堅持下去,終會看到勝利的曙光。
文聖孔子的旅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