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論文電子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或執政黨為實現社會目標、解決社會問題而制定並實施的除法律以外的活動策略和行為準則。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從政策角度淺析我國的教育公平問題

  今天,教育對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衡量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或者職業的首要因素就是接受教育的好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經離不開教育。但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變化不會直接影響其教育水平,教育工作是一項面對大眾的公共行為,教育資源能否得到合理安排就要看市場調節了,另外,政府在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還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職責。政府通過對教育政策的不斷改善和調整將教育資源分配保持在公平均勻的狀態,有效的推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教育公平的基本內涵

  在兩千年以前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使教育公平的觀念從古至今的流傳開來。聯合國在1960年的教科文組織大會對教育公平的概念進行詳細的講解,將此概念中包含的消除歧視及不平等這兩項內容深入的闡述,所謂歧視是指在種族、膚色、性別、語言以及宗教信仰、家庭條件、社會出身等方面的差距,對他人進行排斥或瞧不起的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取消或降低教育中存在的均等對待現象。

  而教育公平則是在同樣的社會環境下,入學機會以及教育過程和結果都應該保持在公平的狀態,所有具備限制和區別對待及不均衡條件等現象都定義為教育機會不均等。此外,部分人認為教育公平其實就是在進行教育分配時要公平公正且合情合理。合情合理就是在符合人們意願的同時能夠保證教育的最終目的和社會發展規律不受影響。

  二、我國教育公平問題的表現

  教育公平問題是與教育事業整體發展相伴而生的,我國的教育發展必然伴隨著很多的困難和問題。目前,最亟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就是人們強烈的優質教育需求性以及供給不足的優質教育資源,嚴重阻礙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面臨著基本的矛盾。而基本矛盾主要包含了以下幾點的不公平現象:

  ***一*** 學校選擇現象影響了教育的公平性

  我國對於高中入學的政策是依照區域劃分、就近入學以及享受公費培養的政策。可是,教育行政部門多以培養重點學校的政策進行招生,這就形成了交際水平之間的差異。只要是家庭條件優越的都會堅持讓孩子進入重點學校進行學習,根本不遵循區域劃分和就近入學的政策,從而形成了擇校生。而重點學校正是猜準了家長這一思想觀點,積極採用各種方式進行收費招生。由於這種現象的出現讓原本可以進入重點學校的區域劃分學生必須通過繳費才可以入學。高價導致了普通家庭必須更加勤儉節約才能夠買到納稅人共有的公共教育資源。可是拿到資金的受益方卻沒有明確資金的花銷去向。教育部門卻頻繁出現高檔辦公樓和座駕,是教育行業成為了非常暴利的行業,沒有將擇校收取費用的作用正確的展示出來。

  ***二***沒有公平分配高等教育機會

  高等教育機會是一項稀缺的教育資源,為此這種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從表面上看,我國的高考制度是比較公平的,每一個考生在錄取分數上都能保持公平。但是深入研究後發現,高校錄取時不同省份的分數線是不同的,各地試卷不同分數線不同招收名額也不同,因此出現同一份考卷各地錄取分數線的極大差異。

  ***三***城鄉教育差距的日益加劇

  不斷擴大的城鄉差距是造成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重要原因。和城市相比,農村在財政投入的比例辦學條件、師資待遇和水平以及師生鼻樑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我國沒有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多數都是在農村,而文盲人數眾多的地區也是農村。優秀的教師幾乎都不願去農村擔任教師,在農村教學的教師只要有機會就想到城市發展,教育機制存在嚴重的傾斜。而且在高校在制定高考錄取的問題上,每個省市區的錄取定額沒有依據考生數量進行均勻分配,而是實行了對城市考試優先照顧的機會執行的,這更加強化了原本存在的城鄉之間教育不平等現象。

  ***四***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階層子女的成功機會顯現巨大差別

  由於部分成員從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都具有優勢,從而使自身包含的以及制度給予的競爭力十分強大,更是加劇了高等教育時期機會不平等現象的出現。其實,在兒童時期受家庭環境、性別、天賦、經濟條件以及生活條件的影響,就已經出現了教育機會不平等現象。即使現代的教育系統在選拔過程中多以能力為重點衡量標準,可是經過研究可以看出,非能力的身份象徵對人們受教育的機會仍然存在影響,特別是出身優越家庭和教育獲得之間的關聯,每個國家都普遍存在這種現象。

  ***五***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當前,中國政府的公共教育投資指標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滯後於經濟的發展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普通高中教育,整體的規模不大且資源短缺,是我國目前發展教育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問題。而這種情況和人們對教育的需求與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的需求之間存在越來越大的矛盾。

  三、完善教育政策的措施

  ***一***政府要重視教育事業的作用,加大投資力度

  我國教育投入包含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及非財政性教育經費,財政性的教育經費包含很多方面,主要有政府撥放的教育基金、公辦學校的費用、學校的稅費減免等。當前,我國教育投入現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教育投入的資金總額佔據的比例較低;對農村教育投入的財政性教育經費不高;加強提升教育投入中財政性投入。

  只有加強提升政府財政性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才能夠將教育投入長期不足的問題有效解決。通過政府的科學投資,不僅能夠讓國民收入實現再次分配,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出了義務教育的範圍後可以收取合理的教育費用可是在進行學費收取時要合理,尤其對家庭條件不富裕的人群要給予合理的幫助。假如費用太高,既造成社會不公,也抑制了民眾的消費需求。為了幫助收入過低的家庭子女上學,銀行應加大對教育信用貸款的完善,將人們消費的資訊和能力有效提高。

  ***二***加強政府對教育亂收費的治理力度

  截止到現在,仍然有一些學校存在胡亂收費的問題,並且收費的藉口五花八門,收費金額也隨之提高。政府應強化對有效策略進行整治改革:義務教育階段應該堅決落實一次費用,不亂收費,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收費。完善高校學校的收費標準,將高校收費行為嚴格規範,堅決避免出現各種和招生錄取有管理的亂收費行為。針對一些私人學校的創辦以及收費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科學管理,加強辦學的管理監督力度。杜絕運用教育公費私用、亂收費、高收費等現象的發生。

  ***三***發揮現代遠端教育技術的作用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知識經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資訊科技也成為了人們資訊交流最主要的途徑。因為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教育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人們的學習水平當然就有所提升。我們可以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作用,實現多地區不同教育方式的資源共享,提升了教學質量。在農村小學的教育過程中,實行遠端教育更好的推進了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從而將城市和農村教育公平之間的差距有效的縮小。

  現代遠端教育和其帶來的優質教育資源保障了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利用現代遠端教育技術可以把先進的教育模式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將先進的方式和科學的文化傳達給偏遠地區以及少數民族,有效的解決了農村優質教育資源和師資短缺的現象,將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有效的縮短,更好的推進了城鄉教育的協調發展,完美的體現出教育公平。

  ***四***積極鼓勵和支援民辦教育發展

  為解決目前教育供求緊張的矛盾,提高教育整體競爭能力,政府應積極鼓勵和支援民辦教育的發展,應該賦予公立學校和民辦學校、正規教育機構和非正規教育機構同等的法律地位。

  民辦教育屬於社會注意教育事業其中的一部分,要嚴格遵照積極鼓勵、大力支援、正確引導以及依法管理的思想政策進行,有效保證民辦教學的權益;將國家賦予民辦學校的幫助明確,嚴格落實優惠政策。強化政策指引;不斷擴張民辦教育的辦學規模,完善辦學環境,提升教學質量;創造利於民辦學校教育自主自律、良好發展的空間。

  ***五***強化對弱勢群體受公平教育的保障

  鑑於弱勢群體的特殊性,在其身上實現教育公平的方式或途徑也就有所不同。為此要做到:首先,各地要切實落實國家資助貧困家庭學生的各項政策。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時期對貧困家庭子女免學雜費和提供住宿的生活補貼經費;其次,重點以公辦學校為主,對城市務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工作要認真做好,保證收費統一的政策,做到一視同仁,對程序務工農民的子女要給予相應的幫助和管理。還要採取針對性的政策對留守兒童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給予及時的解決和扶持。

  篇2

  淺析中國發展物流產業政策建議

  中國物流產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相比歐美髮達國家的物流發展實際而言,還存在許多有待改進之處。其中,最顯著的是社會物流成本偏高,一度曾達到GDP比重的20%,遠遠超過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此外,中國區域間差距大,物流資源綜合服務平臺缺失等限制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也亟待解決。

  一、物流產業發展制約因素

  1、產業結構限制

  首先,由於經濟技術體制的限制,中國產業格局中一直以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為重,第三產業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弱勢地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明顯特徵是單位GDP物流需求係數過高。因此,產業結構原因是造成中國社會相對物流成本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我們的產業結構造成了較大的單位GDP物流需求。其次,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巨大能源供應的支援,而中國能源結構以煤炭資源為主,造成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加之中國煤炭資源分佈不均勻,這進一步加劇了由於空間和時間限制而產生的物流需求。最後,從全球產業價值鏈角度來看,中國企業往往處於產業鏈低端位置。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逐步加大,中國對外貿易總量和業務往來不斷增長,物流需求總量也隨之逐步增加,但由於中國企業處於產業鏈低端位置,物流需求總量增加的大部分來自於因來料加工而產生的物流需求,這使得這部分價值的單位GDP物流需求係數非常高。因此,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造成了中國物流產業相對物流成本偏高。

  2、區域發展不協調

  中國區域產業發展不均衡是長期性體制遺留問題,物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區域不均衡問題。由於經濟和政治的原因,中國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集合了中國經濟總量的53%以及貿易出口總量的85%,使得這些地區是中國物流產業領域最活躍的地區,政策的支援度、資源的擁有度、產業的發展潛力都遠遠超過其它地區,這就造成了中國區域物流服務能力的不均衡。此外,中國城鄉發展二元化,也極大的阻礙了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的均衡發展,不能有效滿足市場需求。以北京地區農產品物流為例,部分蔬菜在流通過程中要轉手6次,這造成了整個過程農產品物流作業環節的增加,累計物流成本加大,並且不能及時響應市場客戶需求。

  3、資源整合困難

  由於部分地區尚未建立統籌協調區域內物流產業發展的管理機構,使得物流資訊不能有效進行整合,同時各種物流資源不能充分高效的被利用,造成整個物流系統執行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最終導致物流企業乃至一個地區的物流產業缺乏競爭力。造成資源整合困難的原因,不僅在於管理機制的缺乏,還在於中國物流業務附加值低,物流活動長期處於低水平的粗放階段,資源整合難度過大。比如零擔專線物流企業往往具有規模較小、經營零散粗放,缺乏集約和網路經營等特點。

  二、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建議

  1、健全物流基礎設施、完善物流產業的規制政策

  現代物流產業從其社會效益角度來看,其收益較為客觀,但物流基礎設施因投資巨大,要求政府機構作為投資主體,或者作為發起主體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實質上,這裡所謂的基礎設施是一種物流服務平臺,要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入手將平臺建設好。其中,“硬體”包括設施、裝置、航程等,“軟體”包括科技、人力、稅收、融資等方面。從長期發展來看,物流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運輸業、金融業、商貿業、貨代業、資訊業等多種產業的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演進,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首先,從“硬體”方面保障物流產業持續發展。政府應承擔起物流基地等節點性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將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城市綜合發展戰略規劃和經濟發展規劃相結合,使物流基礎設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產品,以取得綜合社會效益。同時,政府部門還應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運輸網路,使得運輸方式銜接更迅速有效,努力實現無縫對接,以提高整個物流運作系統的相容性和效率性。第二,在“軟體”方面,首先要從法律上對物流產業的發展予以保障;其次,政府要制定促進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再次,要充分發揮中介性行業組織的作用,政府部門要積極推動自律性行業組織的建設,使之承擔起行業自律、市場監管、標準制定、學術科研、人才培養培訓等方面的工作,實現政府依靠強制性權力所不能實現的目標。

  2、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市場化、資訊化

  在發展物流基礎的同時,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努力完善第三產業。同時,物流業屬於規模經濟產業,要吸引更多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進入,將主要依靠國家投資的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等物流基礎設施領域進一步開放,積極探索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目前國有佔統治地位而經營水平並不高的物流領域的廣泛深入合資合作,強化物流市場競爭,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物流產業的發展要結合國家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佈局,要根據市場需求、產業佈局需求、交通節點建設、商流方向、資源節點、環境限制、城市規劃等,綜合考慮,使物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真正融入區域產業佈局與經濟結構以及城市規劃。值得注意的是,物流產業市場開放的程度,要與當前的物流基礎和產業結構相適應,否則會限制經濟的增長。

  3、充分發揮產業聯動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物流產業特性具有系統性和融合性,這表明物流產業升級和轉型的關鍵在於資源的整合,尤其是將分散的資源進行高效的整合,能夠推動物流產業的持續發展。基於此,要以物流基礎和市場化為依託,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引導和推動產業鏈資源整合,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以促進經濟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

  首先,加強縱向整合,這是從價值鏈的角度去考慮產業間的整合,表現在實踐中主要是加強制造業與物流產業的聯動發展。價值鏈上的縱向整合要求物流企業能夠提供一體化和專業化的物流服務,作為生產者服務業,物流產業要考慮如何適應並更好地嵌入生產製造業的價值鏈,滿足其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其次,要加強橫向整合,也即物流產業內物流企業問所形成的資源整合模式,即形成物流企業叢集,以更好地去滿足客戶的專業化服務要求。全球價值鏈的動態性和專業性要求物流服務提供商必須充分的調動自身資源和社會其它資源,才能更有效率地滿足客戶需求。

  4、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培訓工作

  物流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是物流產業發展的核心工作,政府應聯合相關教育科研機構共同推進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的開展。具體來說,就是要將長週期的人才培養與短週期的人才培訓相結合;要將正規的大學理論性教育與在職的實踐性教育相結合,鼓勵學校根據區域內物流產業實際需求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總之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要加強職業資格認證和在職教育與繼續教育工作,還應加強與國外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出更多能夠適應國際物流產業運作的複合型物流人才。

 

公共衛生大學參考論文
公共政策學論文參考例文
相關知識
公共政策論文電子版
公共政策論文發表
大學關於公共政策論文
有關公共政策論文免費
公共政策論文專科範文
公共政策學畢業論文電子版
通訊工程的論文電子版
工業設計的論文電子版
中國電影論文電子版
電子商務論文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