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學習方法
文科的學習有什麼好方法嗎?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時間的安排
為什麼要安排好時間?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高三都是極其緊張的一年,只有科學的安排,才會有較高的效率。人通常都有惰性,時間安排表則可以成為推動你正常學習與生活的外部動力;時間安排表也可以阻止你避開不喜歡做的事,確保你有計劃地、有序地學習與生活;當然,它也有助於你合理地安排好各科的複習。
怎樣安排科學地學習時間?一般而言,週一至週六白天的時間學校已作了安排,學生需要安排的主要是早晨與晚上以及週日。安排的原則與具體方法是
首先是確定就寢與起床的時間,要保證每天睡眠在8小時左右,一般宜早睡早起,使人體生物鐘與學習要求的時間同步。
其次是要安排好就餐與娛樂的時間,要保證能從容地就餐。此外,飯前半小時、飯後一小時學習效率極低,宜安排娛樂或積極的休息,如散步談天、聽新聞音樂、做家務勞動、整理學習資料與用品等。
第三是要安排時段。一個時段一般以一小時為宜,50分鐘學習,10分鐘休息。要確立一小時學習不如50分鐘學習、10分鐘休息的意識,求量時間量不如求質學習效率。早晨可安排一個時段,晚上則以安排三個時段為宜但要集中精力。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一是作為高三文科生,背誦的時間要確保:首先是早晨,再緊張也要安排,至少是20分鐘。其次是晚上,最後半個時段宜用於背誦。二是在休息的時候要為學習作好必要的準備,如喝茶、整理學習用品,一旦開始學習,就不能做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事,這就尤如在學校裡上課。
第四是要安排好晚上的學習內容,安排時要注意各學科的交*特別是文理科的交*;要尊重“約斯特法則”,每一科目的學習不要超過一小時,這樣可使你的學習效率提高30% ;要注意閱讀、練習與背誦相結合,使不同的器官交替投入學習;一般應先易後難,先文後理,先預複習後做練習,以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至於週日,建議上午用於休息與調整可以睡個夠,也可以進行體育活動,當然也儘可以幹一些自己樂意乾的事,下午可以用於整理一週的課堂筆記,晚上則可用於重點科目或是薄弱科目的複習。
:記憶能力的提高
進入文科班,記憶的問題就擺到了每一個文科生面前。通常,在進入文科班以前,記憶力好是不少同學自以為擁有的一張王牌,然而在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後,面對大量需要識記的內容,這張王牌似乎就難以招架了,於是不少同學就對自己的記憶力喪失了信心。這當然是不利於這至關重要的一年的學習的。
毫無疑問,在人生的學習與生活經歷中,有大量的東西是需要記憶的,高三階段的學習尤其如此。這是因為記憶是最基本的認知能力層次,其它高層次的能力及其運用都是以此為基礎的,可以說是“哪裡沒有記憶,哪是就沒有學習”。也正因為如此,文科綜合能力的考試,把記憶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文綜的“能力要求”就是隻分為記憶、理解、應用三個層次,並在實際的考試中以再認與再現兩種方式進行考查,試題量還不少。
對記憶力要有正確的認識。記憶力與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記憶力強,大大有助於能力的發展。遺憾的是,在強調素質教育、突出能力考查的背景下,一些老師與同學以“發展能力”為託辭,把記憶力放在次要地位,似乎記憶力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是對立的,這當然會制約記憶力的發展與發揮,從而影響了學習效率的提高。
記憶力不完全是天賦的,凡是有心人,採用正確的方法,經過適當的訓練,都可以擁有較強的記憶力。關鍵在於行動。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你的記憶能力?
第一,要確立自信心,要相信科學,相信自己能記住。奇蹟常常產生於自信,產生於堅持。實際上,同學們對自己的記憶能力充滿自信是有根據的。據說,拿破崙能記住每一位士兵的面孔與姓名。驚人記憶力當然並不是拿破崙所獨有的。據專家們研究,一個人的腦子能夠記住的資訊量大體相當於目前世界上全世界各圖書館的藏書量七億七千萬冊,一般人只發揮了約4%的能力,如果能利用人所擁有能力的10%,你就將成為超人。
第二,要對所學知識進行選擇與歸類,在此基礎上再分層次識記。
首先是要敢於並善於對知識進行取捨,儘量把握重點。對非重點的知識要敢於忽略。這是因為“天才的實質就是知道該忽略些什麼”。在高三一年的學習中你必須決定什麼知識需要掌握,什麼可以忽略,因而要要學會按考綱要求進行判斷與選擇。
其次是分層次,可將經過選擇而確定的知識劃分適當層次,確定相應的學習程式和識記要求。
第三,要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複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好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或是飯後半小時後,其中關鍵是早晨,“記憶之道就在於早晨十分鐘”,早晨的十分鐘,可相當於深夜的一小時。
第四,對所背知識要力求理解。沒有理解的知識是很難記住的,沒有理解的知識更是無法應用的。目前的文科高考,要求再認再現的文科知識,已經不會照搬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經過了語言或形式的轉換,沒有理解是很難再認再現的。即使是選擇題,也常常要經過分析、歸納、比較與綜合才能得出結論。
第五,要經常複習。經常複習不是簡單地反覆背誦,而應按以下方式進行:
各種器官齊上陣。對新知識可按“熟悉—默讀—書寫”的順序進行識記。這種方式能讓手、口、耳、眼等器官共同參預複習,從不同的途徑刺激大腦,取得較好的識記效果。
重新組織材料,使之產生新的意義。製圖、製表、分類、比較均是重新組織材料的好方法。自己組織好的材料,才更有意義,更易於識記。這種方法更適合用於某一單元或專題的複習與識記。
及時地迴圈複習。記憶的實質是與遺忘作鬥爭,因而對需要識記的東西要有計劃地迴圈複習。一般而言,新學習的內容應在當天結合筆記的整理進行識記,一週以內應結合單元或專題的整理對本週學習的知識要點進行一次瀏覽,一個月以內可結合卡片的製作進行背誦。如果再結合重要考試如期中、期末考試、模擬考進行全面複習,就不太會出現知識的遺忘了。當然,在每次背誦時,要切忌“照本宣科”,而是要將試圖回憶與閱讀交替進行。
不管哪一類知識,要想準確識記,卡片法恐怕是必不可少而最為有效的。所謂“卡片法”,是指在複習與整理的基礎上,將需要識記的知識按一定的選題製成分類卡片,再按類別存放於卡片箱中,分期分批地輪流藏於身邊,隨時記憶。與看書相比,製作卡片表面上需花較多的時間,但這實際上是理解、整理和運用的過程,是多種器官同時上陣的過程,因而是高效率地學習的過程。通常的情況是,製成的不是抄成的卡片,只要稍加複習,就會熟記於心了。不信,可以試試。
:考後的總結
無需諱言,進入高三後,文科生們將進入考海,幾乎每天都要與考試相伴。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學生只是以消極的心態無可奈何地面對,因而是隨波逐流,甚至於被吞沒。
在蒼茫的大海上航行要靠指南針指引航向。在考海中橫渡,也需要不斷地辨清與校正航向,這就需要總結。考後總結,就是考海中的指南針,其意義不言而喻。
總結什麼?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矇住你的慧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祕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因此,不能不重視總結。三是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名人有言,雖跛足而不迷路能勝過快步如飛卻誤入歧途的人。所以,下決心應當是在瞭解情況之後。另一方面,瞭解了情況,卻沒有有的放矢的行動,總結也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此,要善於在總結的基礎上確定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
怎樣總結?
首先是按一定的專案分類,然後進行數理統計,找出主要的失分領域。如可以設立“根本不懂”、“考時忘記了”、“掌握不準確”、“粗心大意”和“審題錯誤”等專案,對全部失分進行分類,得出失分率,這樣就可以大體瞭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設立“人物”、“事件”、“時間”、“地域”、“術語”與“評價”等專案進行分類統計,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男生常常在“時間”領域丟分,女生則常常在“地域”領域丟分。還可設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國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等專案進行分類統計。一般而言,世界史常常是弱點。
其次是進行深層次分析,看看隱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如“審題錯誤”是眾多同學失分的重要原因,要進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還是時間不夠用造成的?是心理緊張造成的還是根本就沒有讀懂題目造成的?當然也可能是由於思維定勢造成的。又如“考時忘記了”也是常見的失分原因。那麼,是識記不牢固,還是過於緊張?是過於疲勞身體不好,還是思維不夠敏捷根本就沒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種具體原因大體都可歸入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心理與身體素質和考前準備五個方面。
最後是制訂整改措施。沒有具體的措施,光說“今後要努力學習”等於不說。在找出找準失分原因的基礎上,就可以有針對性抓住主要問題,制定具體的整改措施,以此指導下一階段的學習。當然,同樣重要的是以後的行動。
心動不如行動。再好的學習方法,只有與每位學生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只有轉化為每位學生的日常行動,才會產生積極效果。在此,筆者真誠地寄語每一位高中文科生:“一個人所能給予另一個人的最大貢獻,便是幫助他學會自助”,我已盡力了,現在就看你的啦!
文科生好的學習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