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美術課本第一課插圖圖片
在這個對圖片的解讀成為主流閱讀方式的時代,人們接受資訊的方式已經悄然改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1
2
3
4
5
美術教材插圖運用的選擇
架起教材與學生之間的橋樑,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影象
教師需要在教材與學生中間搭起橋樑,這是作為美術教師必須的勞動,是別人無法替代的創造性設計與思考。而已知、熟悉的事物必定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所以引導學生關注其周圍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是尋求美術教學最佳途徑的有效措施。
如浙美版小學美術第十冊第11課《彎彎的小路》,教材中精選了三位畫家的作品:努爾?買買提的油畫《情繫故土》、高音武的油畫《在雪中行走》、列維坦的油畫《林中小路》。課本上也作了說明:“選用現代畫家的作品使學生感覺親切,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儘管三幅作品都很好地詮釋了小路通向遠方的感覺和表現方法,但清一色的油畫作品,在表現形式上是不是相對單一了一些呢?對於學生來說,有沒有更親近他們生活的影象呢?小學階段的學生還從來沒機會用油畫形式去表現畫面,他們最多也只是看別人畫過,更多的連看也未看過,只是知道這個叫油畫。如果能在課堂上再現他們每天上學放學所走的必經之路,可能會來得更真切,感觸也更深。
本著這一思考,我在課前向學生布置了觀察作業:上學途中觀察自己所經過的路,看看近處,望望遠處,對比觀察一下路邊的景物有什麼變化?而我,也將校園周邊的幾條路拍了照片,在課堂上出示並與學生們一起探討,學生們感到格外親切,感觸頗深。針對本課重點“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我則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中找一找,我們的校園裡有沒有類似現象呢?教材中的插圖欣賞,我保留了一幅油畫作品,另添了國畫和線描表現的作品各一幅供學生欣賞,讓他們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感受。在學生作業階段,我嘗試讓學生對校園內的小路進行寫生創作。事實證明,經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影象,讓他們找到了教材內容與生活影象的共通點,不僅提高了學生描繪寫生的技能,還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熱愛家鄉的情感。
以上切入點,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和教學條件進行選擇和拓展,無須面面俱到,一節課只需選擇一項進行深入與拓展。教學將會與學生的生活相貼近,以便於學生學習、理解和創造。
什麼是書籍插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