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材插圖組織教學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插圖是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語文教師要真正把教材用透用活,就不能忽視插圖的存在,充分利用插圖,教學活動才會高效。 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觀閱。

  運用初中語文插圖匯入新課

  匯入對於上好語文課非常重要,要創設一種適合傳授課文內容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投身到課文中去。借用課文插圖進行匯入,能收到不錯的效果。它既能使學生觸景生情,激發感情,又能因勢利導,引人入勝。優秀的插圖能給學生以情感影響,這是由視覺藝術的屬性決定的。插圖可直接訴諸學生的視覺,造成鮮明的感受,而不像課文要藉助閱讀想象來間接地吸引學生。

  因此,在教學中,不妨先引導學生觀賞插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例如《端午日》的賽龍舟場景,《沙漠裡的奇怪現象》的沙漠奇觀,等等,都可以由“讀”圖匯入新課。在學習《三峽》這篇古文時,考慮到學生對學習古文的興致不高,我先安排學生開啟插圖《西陵峽》,請學生面圖默思:“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面對插圖中壯闊的長江三峽,學生們不由得震撼了,有的說:“三峽風景甲天下。”有的從碧水描繪到藍天,從群山描繪到飛泉,還有的不禁吟起了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此時學生心中充溢著對三峽的嚮往之情,我就適時帶他們走進課文,研讀下去。

  運用初中語文插圖介紹作家

  瞭解作家的生平、經歷、思想是學習課文的重要手段。只憑口頭介紹,難免生硬呆板。為了加深印象,增強直觀性,引起學生興趣,可運用彩圖、插圖來介紹作家。在語文教學中,對於與作者相關的插圖,教師可以介紹一些作者的事蹟,喚起學生對作者的注意,繼而引導他們關注作品,引發閱讀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細緻觀察插圖中作者的容貌、神態等外在特點,感悟作者的思想和人格,還可以讓學生蒐集與作者生活年代和社會背景等相關的資料,為學習課文準備必要的背景知識。

  如七年級上冊的《社戲》,是學生進入初中後學習的第一篇魯迅的作品,而初中階段除了八年級上冊沒有魯迅的作品外,其餘各冊均有選入,匯入時對魯迅人物特徵的介紹就非常重要。課本的扉頁彩圖中就有魯迅先生的照片,我讓學生仔細觀察,熟悉他的外貌特徵,如鬍子、頭髮、眉毛等。進而告訴學生通過相貌能夠看出性格,通過端詳魯迅先生的照片,首先可以感受到他的骨氣,那瘦削的面容,那濃墨的鬍鬚,那犀利的目光,無一不透露出他性格中的硬氣。

  魯迅的眼睛深陷,目光深邃,濃密的一字胡,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對事情認真的人;從魯迅似“一”又似“八”的鬍子,冷酷而略帶溫柔的表情,讀到他的幽默;他犀利的眼神,不畏懼一切的表情,映照著他那瀟灑、坦蕩的一生。通過對插圖的觀察,學生激起了對作者及其作品的興趣。

  運用初中語文插圖理解課文中較複雜的內容

  課文中有些內容比較複雜,有的句子較難理解,單憑口頭講述,效率低,也難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文字描述的、需要再造想象才能再現的,或即使通過想象也很難再現的事物,學生通過觀察插圖就能一目瞭然,達到理清文章思路的目的。同時,還可以把插圖與文字進行比較,認識作者是怎樣用簡練而生動的文字描繪事物特點的。這樣顯得清楚明白,還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八年級下冊的《核舟記》,這篇文章短小精悍,但教師如果不借助文中插圖進行教學,學生腦海中的核舟就難以構建,感到核舟很玄妙,甚至不可思議。而如果在研讀課文時,讓學生認真觀察插圖中核舟的形狀、大小、構造,船頭、船尾人物及其外貌特徵,學生就會對雕刻家的藝術構思心領神會,形成理念,課文中的重點、難點,諸如總分結構,按空間順序依次介紹的寫法,也窺一斑而見全豹了。這也驗證了人們常說的“百聞不如一見”。

  所謂語文,即“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育專家葉聖陶在《說話訓練》一文中指出說話訓練是開啟學生思想之門,引導學生髮展之慾的“總樞紐”。但如果在教學中,口頭表達這一環節僅僅是通過回答問題或自行討論的方式進行,恐怕很難達到效果,如果能夠利用插圖找到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從“怕說”變為“想說”“要說”,效果就另當別論了。

  如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的魯迅先生的《雪》一文中有一幅“塑雪羅漢”的插圖,可以利用此圖來讓學生回憶自己小時候堆雪人的過程和當時的心情,然後讓學生從文章和插圖中找出與自己堆雪人的經歷中相同或相異的地方,從而引出魯迅先生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插圖怎麼運用
初中語文教材插圖的有效利用
相關知識
初中語文教材插圖組織教學
初中語文課本插圖對課堂有什麼功能
初中語文課本插圖的課堂功能
簡單的初中語文手抄報圖片模板
初中語文手抄報圖片大全_語文手抄報
好看的初中語文手抄報圖片資料
初中語文手抄報圖片大全
初中語文手抄報圖片
初中語文手抄報圖
初中語文重點知識點人教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