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必備的歷史知識: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每一個歷史朝代,都有其獨特的文化風韻。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歷史《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的必備知識以供大家學習。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1.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利用並發展前人創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確定為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曆史上著名農學家。所著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齊民要術》總結了北方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

  1.書法藝術:

  ***1***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的時間:東漢末年。

  ***2***演變:魏晉時期,書法字型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

  ***3***書聖: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

  2、繪畫:魏晉南北朝時繪畫藝術有較大發展,東晉的顧愷之最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3、石窟藝術: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開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附近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4世紀後期,我國東北地區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北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當時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生產、生活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遷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氣候乾旱,糧食供應不足;位置偏北,不利於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也不利於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

  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②官員及其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③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④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⑤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⑥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

  3.改革的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程序。

 

  江南地區的開發

  1.西晉建立: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得皇位,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國。

  2.“五胡”內遷:從東漢末年以後,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

  3.西晉滅亡: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西晉。

  4.東晉建立:西晉滅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馬睿重建晉朝,史稱“東晉”,都城在建康。

  5.4世紀後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權,前秦王苻堅用漢人王猛為丞相,統一黃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東晉。此後,南方經歷了宋、齊、樑、陳四個王朝,總稱為“南朝”

  7.江南地區的開發

  ***1***開發時間:從東漢末年開始

  ***2***開發原因:

  ①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自然條件***

  ②江南地區戰亂較少,許多人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逃往江南地區。***社會原因***

  ③北人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根本原因***

  ***3***表現:修建許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開墾為良田;稻田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也得到推廣;小麥的種植推廣到江南。

  ***4***意義: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三國鼎立

  1.赤壁之戰:208年赤壁之戰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

  2.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結束。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後定都建業。

  3.三國經濟:魏重視修建水利工程,農業發達,蜀國絲織業興旺,吳國造船業發達,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等,率軍萬餘人,橫渡臺灣海峽,到達夷洲***即臺灣***。

識別和處理電腦病毒的方法
三國演義潼關戰役
相關知識
初一必備的歷史知識: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試卷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
初一人教版歷史知識點總結有哪些
高一必修二歷史知識結構圖
初一人教版的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一上冊的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一的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一的歷史知識點總結
初一的歷史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