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考古新發現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宣佈,今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在兩個多月後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記者20日在現場看到,文物考古單位在岷江河道內圍堰抽水,將發掘環境從水下變成了陸地。考古人員從“陸地”向下發掘約5米,露出了長達數百米的堅硬河床,起伏的褐紅色河床狀似靜止的“怒濤”,文物就散佈在“波濤”凹槽中的鵝卵石和河沙之間,文物堆積層約有2米厚。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出水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張獻忠分封嬪妃的金冊、銀冊,以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銀錠,戒指、耳環、髮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據介紹,僅帶銘文銀錠上的地名就涉及明代的20餘府、州、縣。
記者現場目擊了一段裝有數枚銀錠的木鞘出水,不少元寶狀銀錠仍舊反射出貴金屬的光芒;在考古發掘現場附近的工作站,記者見到部分出水文物,各類金銀器物、錢幣上的文字大都清晰可辨,各種金銀首飾上的花紋依然精緻。
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等30多位考古學家現場考察後認為,這是中國傳說中的、記載的幾處皇家藏寶中唯一被找到,且是由考古機構科學發掘出的批量寶藏;出水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種類之豐富,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義,可謂展開了一幅中國明朝晚期的社會歷史畫卷。
江口沉銀遺址距離四川省會成都市約50公里,位於岷江主河道和流經成都市區的府河交匯處。據一些地方縣誌記載,1646年,明朝末年著名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在此遭明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當地幾百年來傳說不斷,稱有整整1000船金銀財寶沉於江底,有一句歌謠說:“誰人能識破,買盡成都府”。然而由於並無正史記錄,對於江口沉銀是否存在、具體地點在哪兒,之前史學界長期存在爭議。
近年來,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過程中陸續發現了一些與張獻忠有關的文物,為破解歷史之謎提供了線索。發掘專案於2017年1月5日啟動,截至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萬餘平方米。
本次考古發掘不僅是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發掘專案,也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內水區域開展圍堰考古。運用了大量新技術和最新科技手段。此外還面向全國公開招募了志願者,為公眾參與考古提供了平臺。
據瞭解,由於發掘只能選擇在枯水期開展,距離今年發掘工作結束還有約一個月。儘管出水文物數量巨大,但專家認為,目前的發現可能僅為江口沉銀的冰山一角。
張獻忠江口沉銀是真事?專家找到了關鍵“證據”
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明末清初農民起義將領張獻忠兵敗四川,曾經“江口沉銀”,把大量的金銀財寶沉入江底,然而具體地點卻成了謎。今年1月5日,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正式啟動,而在近日,考古隊發現了大量文物,這使得張獻忠的傳說又離現實近了一步。
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已有金冊銀冊兵器出水
3月20日中午12點30分,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走進考古現場之一:出水文物臨時庫房——江口漢崖墓博物館看到,出水文物被整齊堆放在庫房裡,有金冊、銀冊;有金幣、銀幣、銅幣和銀錠;還有鐵刀鐵矛等兵器。
考古發現現在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