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極拳的傳統階段
武式太極拳為我國傳統太極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豐富完整又邃密細膩,"以求太極***內形***為主,走內勁,以意行氣,練精、氣、神三者合一"。其技藝特點是"因敵變化、借力打人",用意氣的變換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外形,達到人為我制,而我不為人制的神奇境界。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傳統階段
練武式太極拳原本沒有階段劃分,或準確的講,它的階段之間是相互滲透不可以分得清清楚楚的,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
第一階段:掌握功架的階段
這一階段屬於打基礎、學架子階段,主要在架子的名稱順序和外形規範、姿勢準確上下功夫,每一動勢都要立身中正。立身中正,顧名思義就是在走架子的運動中,身體豎好,中正不偏,不可前仰後合、左歪右斜、挺胸腆肚和彎腰駝背。武式太極拳的立身中正是指頭頂百會穴與支撐腿的腳跟上下串成一條直線與大地垂直。就外形來看,其身體有微微後靠***仰***的樣子。學武式太極拳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重心點,掌握住立身中正的要求,勢勢提起精神,把頭抬起來,把身子豎起來,有八面支撐的氣勢,眼睛和心思要用在洞察敵情的變化上,做到順隨忘我。這對初學者來講不可能一下子掌握,也不可能一下子把自己長期習慣性的動作改正。這是個努力方向。只要走架練拳就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守住“立身中正”這個最基本的要點。每一動勢都要留心,都要平心靜氣,想好了,認為姿勢準確了再做下一個動作,在學拳架中要努力做好動作之間的銜接。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勢勢有頂天立地之氣勢,猶如一根立木能頂千斤壓力。如果剛開始練拳不把身子豎起來,不但達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對往後功夫的提高影響也很大,或者說將永遠也達不到武式太極拳的上乘功夫。為什麼說不把身子豎起來就練不好拳技呢?因為不如此,就不能上下貫穿,就談不上立身中正,也就沒有八面支撐的氣勢,從身體外形上講不符合力學原理;從身體內部來說身體受力不均,氣血流動就不能很好地協調。而且由於身體的歪斜會不自覺地做出無謂的體能消耗,如此連自己的穩定都成問題,何談禦敵呢?俗話說的“低頭哈腰學藝不高”就是這個道理。開始學拳必須像學書法寫楷書一樣,要一筆一畫、橫平豎直、有稜有角、勢勢規規矩矩,手腳要依附身體,勿自伸縮,力求守住身法,在架子正確的前提下練習,切不可潦草從事。飛一勢要有走一勢的效果,走一個架子要有走一個架子的效果。剛開始,在規矩的框子裡手腳感覺呆板,沒有靈活性,但只要守住身法堅持習練,慢慢地形成習慣,為下一步凝固架子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初學初練武式太極拳架必須要慢,只有慢才能有時間靜下心來體認,用心體會出和掌握住拳架所要求的身法。這種練功方法看起來嚴格了些、學起來吃些力、有束縛感、進度慢了點,但這種嚴格的練法是今後在拳藝上能夠得心應手的基礎。如果一開始不注意姿勢的準確度,不立身中正、不嚴格苦守身法,一開始就想快、就想用努勁,其結果本末倒置,以後進步就慢了。所以說“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拳容易改拳難。
第二階段:改架子階段
這是凝固架子錘鍊自己的階段。所謂改架子就是改正自己在練拳過程中不符合拳理要求的姿勢,使之走向正確。這一階段是在第一階段學完架子後的繼續。在第一階段學拳架的過程中如果學得較慢、較細,掌握得較好、身法毛病較少的話,那麼這一階段將會稍省些力;如果在前一階段學得比較粗,只是在學拳架時大概地順了下來,那麼此階段必須一點點地校正。不管怎樣,改架子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也是練功自律的相持階段,這一階段,如逆水行舟,只有堅持不輟,才能過此關口,必須在長期的習練過程中,逐步克服自己潛意識中不斷出現的、不符合武式太極拳科學規範的習慣性動作。在習練過程中仍然要慢不要快,要把握好重心,身心投入,時時刻刻按照動作的變化規律去細心體會,特別強調把精神集中在每一姿勢的體會上,用心感覺姿勢是否正確,也可面對牆壁上的大鏡子觀看自己的運動姿勢,切忌低頭去看自己的動作而影響拳架的氣勢和整體性。每一動勢,先問自己,身子是否豎起來了?重心把握好了沒有?周身協調好了沒有?虛實做夠數了沒有?每勢是否按照起、承、開、合的步驟做了?手和腳的位置是否恰切順隨,如有不合即速改正,如此反覆錘鍊,儘量在走架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刻刻留心、勢勢留意,以自己的重心為軸為根,摺疊轉換,連貫協調,不可中途斷線,更不可走流水架。從而使自己的身法逐步地形成周身一家。
第三階段:走架子的階段
這是在架子逐步改正後凝固成“周身一家”的架子。這時的拳架走起來比較順,每一動勢,身法均符合武式太極拳“立身中正”的要求和規範,已經守住了太極拳的基本身法。立身中正,舉手投足無過不及,行功走架如長江大河,連綿不斷,前一個動作的完成,既是下一個動作的基礎,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周身一家,上下相隨,起伏得當,開合有致,虛實相間,氣完勢整。整個走架子過程中,不可以架子順了而精神懈怠,要提起全副精神、全神貫注,利用架子的順隨逐步加強練拳的力度,此階段要多磨練、細磨練,煉精、煉細、煉靈、煉出對敵意識,為了找到所要得到的感覺,此階段仍然要慢,在慢中找到技擊意識和感覺,由於順隨的拳架長期磨練,從而為下一步技擊的運用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四階段:技擊階段
在拳架走順以後,不再為校正架子費心勞神,也就是說自己的身法已經完全符合武式太極拳的要求,“立身中正”再不是口頭上的了,而是成為自己的良好習慣,舉手投足皆合拳理,此階段仍要堅持按照武式太極拳要求習練。此時的練法要逐步將精力轉移到增強敵情上來,每一動勢問自己,對手用大力擊來,我何以對之?以何迎之、勝之?也就是說,對手擊來我怎樣用太極身法拿住敵人,控制住對手。這一階段要在走架子時把無人當有人,勢勢制敵,在與人打手時把有人當無人,勢如破竹。正如前輩李亦畲先生論述:“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人,按定彼勁,彼自跌出。”這句話很形象,它是功夫上乘時與敵人交戰時的真實感受和寫照。“自己安排得好”,一方面有自己運用得當的意思;另一層涵義是說自己有實力安排好,這是因為經過長期習練,自己身法中正,重心穩固,功夫純青。試想以自己長期習練形成的有八面支撐之氣勢的勁力和剛柔相濟的太極身法去迎接來犯之敵,有什麼可以安排不好呢?“人一挨我”,指對手稍捱上我,我內裡如同觸電一樣警覺。“我不動彼絲毫”,是指我外表不動
武式太極拳的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