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多顆牙齒。蝸牛取食腐爛植物質,產卵於土中,在熱帶島嶼最常見,但也見於寒冷地區,其作為人類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動物性蛋白飼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那麼你知道嗎?
蝸牛有什麼生活習性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合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髮育最快***;空氣溼度60%~90%;飼養土溼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
蝸牛喜歡鑽入疏鬆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溼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雜食性和偏食性並存。喜潮溼怕水淹。在潮溼的夜間,並投入溼漉的食料,蝸牛的食慾活躍。但水淹可使蝸牛窒息。自食生存性。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當受到敵害侵擾時,它的頭和足便縮回殼內,並分泌出粘液將殼口封住;當外殼損害致殘時,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質修復肉體和外殼。具有很強的忍耐性。蝸牛具有驚人的生存能力,對冷、熱、飢餓、乾旱有很強的忍耐性。喜恆溫養殖。溫度恆定在25~28℃之間,生長髮育和繁殖旺盛。蝸牛在爬行時,還會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這是它體內分泌出的一種液體,即使走在刀刃上也不會有危險。
1、排洩方式
蝸牛排洩是在靠近呼吸孔的地方排洩的,叫氣孔。它會把糞便排在自己的身上,通過腹足和粘液最終將糞便留在地上。
2、呼吸方式
蝸牛的外套膜腔會在殼口處形成1個開口,稱為“呼吸孔”,這是氣體進出的地方。仔細觀察,呼吸孔常會一開一關,就像是蝸牛呼吸用的“鼻子”;而當蝸牛縮排殼內時,還是會將呼吸孔的開口留於殼口處以便呼吸。外套膜常在足部或內臟團間,形成1個與外界相通的空腔,稱為“外套膜腔”。蝸牛的呼吸器官就藏於外套膜腔內,有時透過蝸牛的殼,隱約可以見到殼底下密佈的肺血管網,大多位於前側,靠近頭部的方向,這正是外套膜腔的位置。
3、食物特性
蝸牛覓食範圍非常廣泛,主食各種蔬菜、雜草和瓜果皮;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各種青草青稞飼料、多汁飼料、糠皮類飼料、餅粨類飼料均食。蝸牛是靠口來攝食的。
蝸牛藥用價值有哪些
蝸牛不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蝸牛作為藥用動物用於治病,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在許多古書上早有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對蝸牛的形態、生活習性以及要有、藥性等記載最為詳細。蝸牛肉和殼均可作為清熱、解毒、消腫、平喘、軟堅、理疝入藥。將蝸牛幹搗碎,鮮蝸牛肉用瓦焙乾,研末。功效:祛痰、清熱解毒、利尿。主治:腫毒痔漏、喉痛、咽腫、哮喘、脫水、小兒臍風、流鼻血、耳聾、脫肛、疝氣、瘡腫等。蝸牛加工成藥,可治療小兒夜尿、紅白痢疾等。蝸牛的消化腺中能提取蝸牛酶。蝸牛酶可作為溶解細胞壁的生物製劑,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的研究。據報道:一毫升的蝸牛消化液中,平均可得到100-120毫克乾重的蝸牛酶,每克蝸牛酶價格為25克人民幣。
孟買貓的護理方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