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論文格式

General 更新 2025年02月06日

  不懂得論文的格式,是不可能寫出一篇優秀的論文。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稅收與理財

  摘 要 會計理財觀念和手段在當今 社會 裡已顯得落後,為了更大地實現 企業 價值最大化, 稅收理財就顯得尤為重要。採用稅收理財,設定稅務經理,在遵守國家稅收法規的前提下,採用適當公允的理財手段,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開展稅收理財,以達到正確計量應納稅額,合理節稅和避稅,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 稅收理財 稅務經理 稅收優惠 企業價值最大化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 標識碼 A

  1 稅收理財比會計理財更重要

  隨著 中國 經濟 的 發展 ,財務人員在接受繼續 教育 及不斷 實踐的基礎上,普遍能熟練掌握會計技術,對內外提供會計資訊及為企業理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開展企業稅收理財仍是非常薄弱的環節,這不僅是因為財務人員缺乏稅收知識,而且在 理論 上和實際 工作中並未引起足夠重視。如有人曾經到一家港澳臺合資公司當稅務顧問,發現納稅的時候並沒享受優惠政策,財務經理竟不知道生產型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享受“免二減三”的稅收優惠政策。由於企業對許多細分的稅收政策把握不到位,可能使企業多交了稅款而渾然不知。因此筆者認為,就納稅的角度看,企業稅收理財比單純的會計記賬理財更為重要。

  企業稅收理財是圍繞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遵守國家稅收法規的前提下,採用適當公允的理財手段,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展開稅收理財,以達到正確計量應納稅額,合理節稅和避稅。

  2 企業稅收理財需解決的 問題

  2.1 企業應設稅務經理

  首先,通常企業會設定財務經理或高階財務經理或 審計經理但卻會忽視還有稅務經理這個寶座值得考慮。因為財務和稅務很多情況下是分家的,財務上的政策是一個穩定的政策,而稅收上的政策是一個變動的政策;從實踐上看現在的企業財務大都是事後核算型的財務,沒有起到事前設計、安排的作用,所以設定稅務經理統管納稅事項,做到專職又專業。

  其次,企業認為財務和稅務是天然的一體化的業務,因此國內很多企業涉稅人員一般都由財務人員兼任。但是因為財務人員知識結構的限制,其中存在很大的風險成本:一是企業違反稅法規定,少交稅款而要被***和交滯納金的成本。企業在納稅過程中是有風險的,企業如果不遵守稅法和不瞭解稅法是會吃虧的,這樣的事很多;二是企業多交稅款的風險,這在企業當中也是常見的,但是,很少有企業關注。

  第三,像摩托羅拉、惠普等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企業都有專門的稅務經理,而且年薪都高達50萬元左右,部門人員也很多,這理應引起國內企業的深思。一般來講,年納稅額100萬元以上的企業都應該設稅務專員或稅務經理,這是國際化的一個趨勢。

  2.2 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計稅依據和稅率上***進行稅務籌劃,控制或 影響 決策,提升企業價值。稅務經理及相關納稅人員不僅要知道稅收政策,而且要會活學活用。要充分利用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理財,特別在一些重要的決策前。

  2.2.1 企業投資決策活動稅收理財

  ***1***確定投資企業的註冊地點。稅法中國家實行稅收優惠的註冊地點有:國務院批准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沿海經濟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特區、老少邊窮地區、西部大開發地區。可選擇稅負較輕的地區作為企業註冊的地點,以謀求今後的稅收利益。而設立跨國公司,由於各國稅率的不同,可以利用 轉讓價格調節各不同所在國公司的進價和售價,從而調節所得稅和關稅,一定程度上實現集團公司整體價值的最大化。

  ***2***確定投資企業的型別。稅法中國家實行稅收傾斜的企業型別有:國家對民政部舉辦的福利企業和街道創辦的福利生產單位、安置“四殘”人員的企業、高校校辦企業、外商投資企業、 農業部門辦的企業、國家 科技 部主管的高新技術企業、新聞出版業和 文化 藝術 等新辦文化企業、新辦的 交通 運輸和郵電通訊業、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等。

  ***3***確定投資產品型別。稅法對下列產品專案實行稅收優惠:利用“三廢”的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列入國家科技部 計劃的新產品、國債***利息收入可以免交企業所得稅***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減免稅產品。

  ***4***確定固定資產投資方式。固定資產投資方式分購買和租賃兩種方式。採用購買投資的好處是折舊抵稅,減少賬面利潤少納所得稅;購買國產裝置的投資還可以享受到抵免40%所得稅的政策。租賃的好處是租金抵稅***對於經營租賃***,也可以避免因裝置過時被淘汰的風險,缺陷是無折舊抵稅。 企業 應權衡以上兩方面的因素,選擇能最大限度降低稅負的理財方案。

  ***5***確定公益救濟性捐贈方式和方向。現在很多企業通過公益性捐贈提高企業知名度和 社會 美譽度。在 稅收上,對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向紅十字會事業、 農村 義務 教育 、老年服務機構、青少年活動場所,包括少年宮的捐贈可享受在所得稅前全額扣除等優惠政策。

  2.2.2 企業籌資決策活動稅收理財

  企業籌資可以選擇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兩種方式,相比之下,利用負債籌資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稅前列支。利用權益籌資所支付的股息只能在交納所得稅之後分配,因此,利用負債籌資方式能極大地降低企業的實際資金成本。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既能在前期享受利息減稅的優惠,而且一旦債券轉換成功,不需要償還本金和利息,不失為籌資的一種好 方法 ,尤其是對 發展 前景較好的企業更應該大膽試用。從負債內部各籌資方式的成本看,商業信用的籌資成本最低,長期借款成本其次,發行債券的成本最高,因為債券的發行費一般比較大。

  2.2.3 企業收益分配決策活動稅收理財

  ***1***累積超額利潤避稅。由於股東接受股利交納的所得稅高於其進行股票交易的資本利得稅,所以公司可以通過積累利潤使股價上漲來幫助股東避稅。我國 法律 對公司累積利潤尚未做出限制性規定,公司可以將準備發放的現金股利轉變為用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登出,使股價上漲幫助股東獲利。當然,公司減少資本、登出股份須經有關部門批准。

  ***2***再投資避稅。外商投資企業將可以分配的淨利潤用於再投資於本企業或提取後直接用於其他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享受再投資退稅的優惠政策。

  ***3***利用資產重組降低整體稅負,如集團公司內部資產重組,通過各子公司之間優質資產與劣質資產的相互置換,使盈利較多的子公司賬面利潤下降,虧損公司的賬面虧損減少,從而減少整體的應納稅所得額。

  ***4***在股利分配上是採取現金股利還是股權股利,亦可通過籌劃來提升企業價值。

  3 結語

  稅收理財作為企業理財的一種工具,它還可以通過對產、購、銷、收、發、存等各環節的合理籌劃,使之稅收理財和其他理財手段一體化,充分、有效地運用企業各種資源,藉以挖掘潛力,提高整體 經濟 效益。

  參考 文獻

  1 劉明,郭喜林.稅收優惠政策總覽[M].北京: 中國 稅務出版社,2005

  2 賀志東.中國稅收政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篇二

  淺析稅收理財

  【摘 要】 企業稅收理財,是在圍繞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遵守國家稅收法規的前提下,採用適當公允的理財手段,在企業籌資、投資、經營收益分配等環節展開稅收籌劃,以達到正確計量應納稅額、合理避稅或免除納稅的一種理財工具。

  【關鍵詞】 稅收; 理財; 財務管理

  稅收理財是對企業資金用稅收的方法進行管理的一種方法。隨著我國稅收理財方案的提出,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逐漸意識到通過稅收在企業的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經營活動、收益分配活動、跨國公司以及理財的各個環節中進行對企業資金的管理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案,可以減少企業資金不必要的稅務性流出。

  一、企業稅收理財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在企業管理業界有一種管理觀念被廣泛認同和推廣,那就是:企業管理的中心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中心是資金管理。可見資金管理即理財問題是實現財務管理目標,進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重要方面。稅收對企業來說是資金的流出,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點,但利用稅收政策,合理避稅,節約資金,是理財的重要內容之一。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稅收理財無疑是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方面。而現實情況是,財務人員普遍能熟練掌握 會計記賬技術,這固然能避免因技術性錯誤而遭致稅務部門的罰息,避免不必要的稅務性現金流出;而另一方面是當前財務人員的素質決定了企業稅收理財仍是非常薄弱的環節,這不僅是因為財務人員缺乏稅收理財知識,而且在理論上和實際工作中並未引起足夠重視。再者,由於財務人員缺少稅收理財的手段,放棄了許多本來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稅收政策,達到合理避免或延遲納稅、少交甚至免除納稅是財務人員的重要任務。就納稅的角度看企業稅收理財比單純的會計記賬更為重要。企業稅收理財是在圍繞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在遵守國家稅收法規的前提下,採用適當公允的理財手段,在企業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環節展開稅收理財,以達到正確計量應納稅額,推遲納稅、合理避稅或免除納稅為目的的一種理財工具。

  二、企業稅收理財的特徵

  由於企業稅收理財的性質仍屬於企業理財活動的範疇,因此,稅收理財的特徵是相對於其他理財活動而言的。企業稅收理財的特徵有:

  政策性。企業稅收理財是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的,涉及的都是屬於國家政策性很強的理財活動,稅收理財活動不是偷稅,它要求財務人員要有很強的政策觀念。

  實用性。企業稅收理財活動不僅直接關係到國家、企業之間利益的調節,而且國家的稅收政策實際上也體現了某種傾斜性和目的性,企業應針對自身的特點,熟悉與本企業相關的稅收理財知識,制訂與自身業務關聯的稅收理財方案,講究實用至上。

  時效性。政策的時間性必然要求企業稅收理財活動的時效性,要求財務人員針對變化的稅收政策相應調整適合本企業的稅收理財方法,避免使用過時的東西。

  整體效益性。尤其對集團企業而言,要追求整個集團企業的價值最大化,以能否降低整個集團的稅負為出發點,通過資產重組、資源優化配置等手段,實現整體效益的提高。

  三、企業稅收理財的具體內容

  ***一***企業籌資活動稅收理財

  企業籌資可以選擇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兩種方式。相比之下,利用負債籌資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稅前列支,利用權益籌資所支付的股息只能在交納所得稅之後分配。因此,利用負債籌資方式能極大地降低企業的實際資金成本。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能在前期享受利息減稅的優惠,而且一旦債券轉換成功,不需要償還本金和利息,不失為籌資的一種好方法,尤其是對 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更應該大膽試用。從負債各籌資方式的成本看,商業信用的籌資成本最低,長期借款成本其次,發行債券的成本最高,因為債券的發行費一般比較大。企業稅收理財活動可通過有效地組織企業的投資和籌資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財務環境。  ***二*** 企業投資活動稅收理財

  1.確定投資企業的註冊地點。稅法 中國家實行稅收優惠的註冊地點有:國務院批准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沿海 經濟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特區、老少邊窮地區。應選擇稅負較輕的地區作為企業註冊的地點,以謀求今後的稅收利益。但要注意,企業所得稅稅法中減免稅優惠措施,對一個企業如有減免政策交叉的情況的,稅收在具體執行時要適當選擇適用的優惠政策,不能多項優惠政策共用。

  2.確定投資企業的型別。稅法中國家實行稅收傾斜的企業型別有:民政部舉辦的福利企業和街道創辦的福利生產單位、安置“四殘”人員的企業、高校校辦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水利部門舉辦的企業、農業部門舉辦的企業、國家科委主管的高新技術企業。

  3.確定投資產品型別。稅法對下列產品專案實行稅收優惠:利用“三廢”的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列入國家科委計劃的新產品、“星火科技”產品,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減免稅產品等。

  4.確定固定資產投資方式。固定資產投資方式分購買和租賃兩種方式。採用購買投資的好處是折舊抵稅,減少賬面利潤少納所得稅。不足的地方是,首先是交納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其次是在建工程期間的借款利息也不能在稅前抵扣,而是一併計入固定資產原值,通過折舊的方式逐年抵扣,無疑使企業因納稅而導致現金流出提前,損失資金的時間價值。租賃的好處是租金抵稅,也可以避免因裝置過時被淘汰的風險,缺陷是無折舊抵稅。企業應權衡以上兩方面的因素,選擇能最大限度降低稅負的理財方案。

  ***三***企業經營期間的稅收理財

  企業財會人員對於各種流轉稅的運用、交納政策要非常清晰,按時、定額交納應視為一條原則,還要掌握稅收優惠政策,既不能提前交納造成企業時間價值的浪費,也不能超期交納造成滯納金的流出。這裡還有一個稅法延期交納稅款的問題,稅法規定“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交納稅款的,經省級以上稅務機關批准的可以延期繳納的企業主要有:發生人力不可抗拒的 自然災害;現金、支票及其他財產遭偷竊;國家調整經濟政策直接影響;短期借款拖欠等。企業在批准的延期繳納稅款期間,不加收滯納金。

  ***四***企業收益分配活動稅收理財

  1.積累超額利潤避稅。由於股東接受股利交納的所得稅高於其進行股票交易的資本利得稅,所以公司可以通過積累利潤使股價上漲來幫助股東避稅。我國 法律對公司累積利潤尚未做出限制性規定,公司可以將準備發放的現金股利轉變為用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登出,使股價上漲幫助股東獲利。當然,公司減少資本,登出股份須經有關部門批准。

  2.再投資避稅。企業將可以分配的淨利用於再投資,如增加新投資專案式擴充註冊資本,可以享受投資退稅的優惠政策。

  3.資產重組,達到整體稅負減少的目的。如集團公司內部資產重組,通過各子公司之間優質資產與劣質資產的相互置換,使盈利較多的子公司賬面利潤下降,虧損公司的賬面虧損減少,從而減少整體的應納稅所得額。

  4.兼併虧損企業避稅。從節稅的角度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兼併方式,一般採用吸收合併或控股兼併,不能採用創立兼併方式。因為創立兼併的結果是企業都失去法人資格,被並企業的虧損已經核銷,無法抵減合併後企業的利潤;二是考慮被並企業的虧損額,虧損額太小,達不到節稅的理想效果。虧損額太大,固然能達到節稅的目的,但有損原盈利企業形象,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

  ***五***跨國公司稅收理財

  對跨國公司來講,由於各國稅率的不同,可以利用轉讓價格調節各不同所在國公司的進價和售價,從而實現集團公司整體價值的最大化。利用轉讓價格,一般可以減輕所得稅稅負和關稅稅負。在所得稅方面,如果甲子公司所在國的所得稅較高,儘可能減少甲子公司的利潤,通常的辦法是提高甲子公司的進價。如果乙子公司所在國的所得稅較低,則儘可能增加乙子公司的利潤,通常的辦法是提高乙子公司的售價,這種做法的實質是將利潤在不同所在國的公司之間進行人為的轉移,減少所得稅稅負。在關稅方面,由於關稅一般實行從價計徵的比例稅率,因此,母公司或子公司相互之間向位於高關稅國的公司銷售商品,可以採用較低的轉讓價出口;相反,如果向低關稅國的公司銷售,可以提高轉讓價銷售商品,從而減輕集團公司的整體稅負,獲得收益。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瞭解到各時期的稅收理財都有其各自的利與弊,但在現實生活中,集團企業都未對稅收理財這個方面加以任何的關注,致使理財人員忽略了稅收也可以理財這方面的問題。稅收理財不僅僅可以使企業價值實現最大化,還可以促進企業財務管理。

  稅收理財就是通過稅收管理這條渠道對企業資金進行管理的一種經濟活動,並且稅收管理可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可以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企業如果要用稅收理財這條渠道進行財務管理必須加強對理財人員的培訓。

安大論文模板
安大畢業論文格式
相關知識
安大論文格式
安徽大學碩士論文格式
安師大基本論文格式
安師大畢業論文格式
安徽醫科大學論文格式
安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格式
安徽師範大學論文格式
安徽師範大學本科論文格式
安徽農業大學論文格式
安徽理工大學論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