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課學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5日

  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茶文化學後感

  中國人總是對茶有著獨特的感情,悠久而彌長,從古到;我對茶,不算很熱衷,但因我的父親總愛喝茶、品茶,;茶,從古至今,歷經千餘年而仍興盛不衰,我想,主要;一開始,茶葉只是小小的乾枯狀,當熱騰騰的水注入茶;自從現在慢慢接觸茶,學習茶藝,開始明白茶的韻味,;是的,不是每個人都懂;

  中國人總是對茶有著獨特的感情,悠久而彌長,從古到今,文人墨客無一不愛品茶,對茶的讚美也一直沒有消停過,且看那些有著中國古老文化韻味的詩詞就很是能瞭解了。

  我對茶,不算很熱衷,但因我的父親總愛喝茶、品茶,雖不是很懂茶,但也有著如遇故人般的親切之感。印象中,父親總愛和三五友人一起喝茶下棋,談笑風生,那畫面很質樸,卻真真是生活最原始而又幸福的點滴。

  茶,從古至今,歷經千餘年而仍興盛不衰,我想,主要原因是,茶不僅僅是飲水,更是一種藝術,一門關於人生的獨特哲學。

  一開始,茶葉只是小小的乾枯狀,當熱騰騰的水注入茶杯之中,茶葉升騰起來,慢慢散開自己的葉子,再緩緩沉澱下去,散發出醇香濃郁的芬芳。這就好比人,起初,我們都還很單純、懵懂,漸漸的我們走出了校門,踏上了社會,經過職場的磨練,我們告別了昨日的青澀,日漸成熟起來。同時,年輕的我們又對明天充滿了無盡的期許,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努力奮鬥。一番拼搏之後,終於事業有所成就,而我們也逐漸老去,但我們交給我們的下一代很多,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我們傾盡所有的力量,做了最好的自己,我們發揮了我們的光和熱。

  自從現在慢慢接觸茶,學習茶藝,開始明白茶的韻味,它很靜謐,但又充滿活力;它很平淡,但又有著無窮的智慧。很難想象,只是簡單的一杯茶而已,舉手投足之間,有著對生活的領悟。手握一盞杯,嘴角淺抿,茶香四溢,閉目凝神,心清神爽,俗塵雜事一概拋諸腦後,那一刻,世界清寧祥和。我想,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喝茶,也不是每一個人能體會茶的這種清寧的風韻。

  是的,不是每個人都懂。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什麼都追求快捷、方便,像茶這樣需要時間、心境,細細體味的藝術,已漸漸被淡忘了。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很多企業開始生產簡易包裝的一次性茶飲料,它無需沖泡,只要擰開瓶蓋就可以直接飲用;它也沒有濃郁的茶香,只是混合著各色人工新增劑的味道。幸焉?不幸焉?我無從評論此中是非,只是,越來越多民族的精髓,開始褪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這自然不能不算一大損失和遺憾。 其實,我覺得,作為生活在新時代新環境下的我們,學習、工作各種壓力揹負在身,壓的我們喘不過氣,和友人相聚片刻,一起品茗一杯清茶,道幾句瑣碎的話語,那已是凡塵之中一大樂事,這是種平淡的快樂,真實而溫馨。難怪乎古人也常感嘆:“ 終日錯錯碎夢間,偷得浮生半日閒。”

  2

  茶文化讀後感

  “閱遍人間笑浮華,莫若細品一杯茶”。茶道對於我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具有獨特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相當浮躁的社會,品品茶,論論道,會對我們的身心大有裨益。由於我老是心浮氣躁,容易衝動,對茶也頗為喜愛,就在暑假讀了兩本關於中國茶文化的書,雖然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但也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是關於茶最早的傳說。茶源於中國,這一點是我們國人值得自豪的地方。茶經歷了食用,藥用,飲用三大階段。這三大階段也並不是完全分開的,只是某一個在某個時代處於主導地位而已。原始社會時代,由於食物缺乏,人們把茶當做食物,食茶佔有主要角色。隨著食茶而帶來的益處,人們又瞭解了茶的藥用功能,茶開始以藥用為主導。茶被作為飲料是在漢代,但是這個時候茶僅僅作為興奮提神和解酒的飲料,“傾須精爽鍵,忽似氛埃滅”,但並沒有上升到精神內涵。當然這個轉變已經顯示出我們祖先認識事物並加以運用的超凡能力。茶被賦予文化內涵是在魏晉時代,陸納以茶待客,劉琨以茶解悶,“茶祖”諸葛亮以茶養德的故事體現了那些政治家們提倡的以茶養廉。自此,茶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茶文化在唐代達到極其繁盛的地步,茶道正式出現,“茶聖”陸羽也出現於這個時代。宋代出現鬥茶,“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晚明時的茶更是上升到了藝術的高階段,茶畫茶扇很流行。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把茶上升到精神階段,是我們祖先的高明之處。茶道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茶道正式出現在唐代,其精神內涵也在唐代以後不斷豐富和發展,但其基本精神包括四點,即和,靜,怡,真。

  和,儒家從太和的哲學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其對和的詮釋在茶事活動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如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時表現為“春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倫之美;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儀等。

  靜,道家講究清靜無為,靜以修身。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虛靜的心境,與大自然渾然一體,達到天人合一。儒家和佛家也把靜視為歸根覆命之學。古往今來,無論是道士高僧還是文人雅士,抑或達官顯貴都把“靜”視為茶道修習的必經之路。

  怡,是指人們在茶事活動中的精神享受,可謂雅俗共賞。這點主要體現在不同型別的人對茶的追求不同。王公貴族重在炫耀權勢地位,附庸風雅;文人墨客重在修身養性,託物抒懷;佛家道家重在參禪悟道,成佛化仙;普通百姓則重在生津止渴,享受生活。

  真,乃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道家講究返璞歸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真茶,真香,真味;茶具要真竹,真木,真瓷;待人也要真誠。茶事活動中的每一步都要求“真”,真真切切,真心實意,懷質抱真。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僅僅幾百字的介紹是難窺全豹的。至於茶藝,茶禮,茶俗,甚至茶葉種類也遠非隻言片語所能說清楚的。下面談談我通過對茶的體會而對中國社會現狀的思考。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異朵,具有鮮明的中國內涵,它融合了道家,儒家,佛家等各個學派的精華,體現了中國人數千年的精神追求。古時候,開門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作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存在的,更是待客的必備飲品。從中國的古代詩集,傳說典故就知道茶在古時候對人們的重要性。但是反觀現在,茶已經不是必需品了,還有多少人懂得品茶,真正懂得茶的內涵。讓人

  們喝茶,我們聽到的往往是太苦了,沒味兒之類的酸言辣語。即使有人喝茶,也只是體現自己的品味,附庸風雅,根本不懂茶。更可恨的是,人們把茶作為一種奢侈的禮品贈送給達官顯貴,這已經失去了茶儉的內涵。這些都體現了當今社會精神文化的相對落後。人們富裕了,有錢了,那是要付出時間和體力的。你讓人抽空品品茶,論論道,他們往往說還要上班掙錢,沒時間。茶就是被這種追求名利的浮躁心態冷落的。當今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不協調已經是顯而易見。

  茶館越來越少,門可羅雀,酒吧越來越多,熙熙攘攘,可樂們大行其道,即使是什麼冰紅茶之類的也是甜品,這些進一步說明了人們文化追求的層次低。西方國家都是小孩子,西方文化遠不如我們的高深,我們華夏民族是個滄桑的智者,他們不懂品味,層次低,沒內涵,就是追求刺激,我們還要跟著學嗎?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但是你看看現在的孩子,他們大多被西方文化所包圍,不知茶為何物。與之對比的是,古時孩童都知道起茗泡茶的技藝。現在就是隨便找一個大學生問問他鐵觀音是綠茶還是青茶,碧螺春是炒青還是烘青,他們都不一定知道,更不要提茶的精神內涵了。這一代如何成為棟樑,如何繼承我們那些博大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根都不記得了,談什麼中國崛起,談什麼偉大復興。繼承傳統文化已經到了不得不進行的地步。茶,書法,這些藝術從以前的必須到了現在的稀有。有人會反駁說這些不符合時代潮流了,不適應時代發展了。等到時代發展了,物質豐富了,如果看著茶不知為何物,看著茶畫不知道上面的人是在幹什麼,這難道不是民族的悲哀嗎?如果我們的祖先知道了現在的慘狀,他們會心如刀絞地說我們不孝,沒品位。

  我們要富有品味,我們要豐富精神世界,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我們要發揚傳統精神。不要為了物質忽略了內在,丟掉了修養,降低了層次;不要為了圖個輕鬆自在焚燬了祖先的遺物,糟蹋了古時的華麗,埋沒了老輩的結晶。

  滿室茶香,佳客共賞。塵寰極品,一旗一槍。談經論道,流溢芬芳。半山小亭,風清月白,二三子相對,品飲清茶,可謂千古之妙事。通過對茶的瞭解,也對社會有了深刻的認識,對自己也有了新的追求。對於社會,我有的只有呼喚和身體力行。對於自己,只有努力追求了。“初次飲茶,生津止渴;繼之飲茶凝神靜思;再次飲茶,了悟大道”。就讓我在凝神靜思的路上了悟大道吧!

  3

  學習了《茶文化》後的感想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自從學習了茶文化以後,我對自身修養與看問題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先說說我對茶文化的認識。

  為什麼說中國是茶的故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在我國古代文獻中稱頌茶樹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茶”字的演變與確定,也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茶的祖國是中國。茶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的稱謂。中國的茶文化及飲茶習俗在漢、唐、宋代就已向中國周邊地區輻射,明清以後更傳至歐美,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都證明我國是茶和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是茶的故鄉。

  所以說,尊重茶文化,學習茶文化,是中國人必須知道和掌握的。

  第二,根據老師的觀點,說一下自己對茶種類的認識:

  過程中,通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

  但是為什麼說,茶的原產地是中國呢?

  我是這樣以為的,2、為什麼說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

  第一、從茶樹的自然分佈來看: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佈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佔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第二、從地質變遷來看:西南地區群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裡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第三、從茶樹的進化型別來看: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老師曾經說過,喝茶可以減肥。我上網查閱了一下資料:

  飲茶有降低血脂、減肥健美的功能。我國唐代的《本草拾遺》中記載有“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可見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茶葉有減肥作用。人體肥胖,主要是皮下及內臟等處有多餘的脂肪類物質沉積。茶葉中含有咖啡鹼、黃烷醇類、維生素類等物質能促使脂肪氧化,除去人體多餘的脂肪。因此,多飲茶能達到減肥的效果。

  茶葉的主要保健成分有哪些呢?我認為的有:茶葉中含有300多種具有營養和保健作用的化學成分。主要營養素有: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其中維生素多達10餘種,泡茶時多數可溶解在水中,能被充分利用。另外,茶葉中還含有具備多種功能的藥效成分,諸如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這些都是茶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效作用的物質基礎。經常適當飲用茶水,將對人體健康大有好處。

  在第一節中,老師給我們講解茶文化基礎的時候說過:中國茶文化的核心,也說過如:似玉非金的名言。

  茶道是茶葉品飲過程中的最高境界,其核心是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享受和人格的鍛鍊,這正是中國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中國茶道有三義: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飲茶之道是飲茶的藝術,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與詩文、書畫、建築、自然環境相結合,把飲茶從日常的物質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層次;飲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實於飲茶的藝術形式之中,重在修煉身心、了悟大道;飲茶即道是中國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無非妙道。

 

猜你感興趣:

1.對茶文化課程的收穫心得文章

2.學習茶文化的感受範文

3.中國茶文化心得體會

4.對於茶文化的感想文章

5.茶文化作品的讀後感有哪些

6.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中國茶文化學習感悟範文
經典茶葉的廣告宣傳語
相關知識
茶文化課學後感
茶文化的觀後感有什麼
中國茶文化的學習感悟範文
中國茶文化的讀後感範文
有關中國茶文化的讀後感
茶文化的觀後感
中國茶文化課後心得範文
上大學茶文化課的收穫範文
傳統文化演講後感五篇
有關公式公司企業文化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