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活動對快速閱讀的作用
人類進行傳統閱讀時,主要使用左腦的功能;而在採用“速讀”方式閱讀時,則充分調動了是左右腦的功能作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
一、閱讀感知在快速閱讀中的作用
閱讀感知,是指對閱讀材料的感覺和知覺。
閱讀是一種由多方面心理因素組成的複雜心智活動。在閱讀文字材料時,人們感知的物件不僅是一個個單字或單詞,而是一組組句子和段落,以及由它們組成的完整的篇章。
閱讀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就是書面語言的感知,它的特點是眼睛的視覺感知必須與大腦思維的理解記憶活動統一,這樣才能獲得語義,達到理解和記憶的閱讀目的。
漢字認知心理學研究已經指出,閱讀時存在著兩種認知加工:一種是對從視覺刺激來的資訊自下而上的加工,另一種是對從已有知識經驗和句法語義環境中來的資訊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它們相互作用聯合產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人們在閱讀時並不是按線性方式一個一個字詞進行加工,而是按一組一組的詞進行加工的。這種感知和理解所依靠的基本成分或加工單位,從感知的角度來講就叫做感知單位。感知單位不同,其結果也不一樣。
例如,我們看到○時,不會認為是6個點,而認為是圓;我們看到□時不會認為是四條直線,而認為是正方形。這就是整體感知。根據感知的這一特點,我們可以知道感知單位不同,閱讀中的理解和記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閱讀時以字或詞為感知單位,在校對或閱讀艱深的古文時效果較好,但在閱讀中等難度以下的讀物時,不僅速度慢,而且理解和記憶效果也差。如果我們擴大感知單位,也就是以短語或句子為感知單元時不僅速度快,而且理解和記憶的效果也佳。
這是因為,我們對閱讀材料的感知單元越大,視覺感知和大腦思維的步調越趨近於協調一致,理解和記憶的綜合效應越強,其效果當然就更好了。
快速閱讀就是根據這一心理學原理,通過按部就班的訓練,幫助學員擴大感知單位,逐漸由一個一個字的點式閱讀過渡到一行一行的線式閱讀,再由線式閱讀逐漸過渡到二行,三行……以至十行、半頁、整頁的面式閱讀。
二、閱讀注意在快速閱讀中的作用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對一定事物的選擇,是指注意的方向;集中性是對所選擇的事物的貫注和堅持,是指注意在某一方向上的強度或緊張度。
由於有了這種選擇、貫注和堅持的積極狀態,就使人的大腦能夠清晰地反映周圍現實中的一定事物;而對其他事物則反映得模糊不清,甚至沒有反映。側耳傾聽時就不能說話,舉目眺望窗外時,聽課活動就要停止。這就是注意的作用。
一般來說,指向性越明確,就越容易集中注意力,由此可見,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注意本身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它是各種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特性。每一種心理過程都總是程度不同地指向和集中於一定物件的。
引起注意的原因有時是事物本身的特點,如強烈、新奇、對比明顯、不斷變化等客觀因素,有時是人的主觀因素,如當前的任務和態度、一般精神狀態,以及個人的興趣、需要、知識經驗和世界觀等。在一定條件下,主觀因素對選擇物件和維持注意有決定性作用。
和閱讀關係特別密切的注意品質,除視覺注意的廣闊性以外,還有注意的穩定性、集中性和緊張性。把注意長時間地保持在一定的認識物件或所從事的活動上的能力,就是注意的穩定性。
注意的穩定性不是說始終停留不變地指向和集中於注意物件的個別方面或區域性一點,而是在注意的總任務支配下指向和集中於注意物件的各個方面,例如,學生在課堂上注意總是隨著教師的板書、講解、實驗、佈置作業等活動不斷變化,這正是注意的穩定性的表現。
所以,注意穩定性不是心理活動的停止狀態,而是在一定的注意任務範圍內自覺地變換著注意的具體物件,只有這樣,人的注意才能長時間地穩定在某一物件上。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動離開其他事物,而深入到當時所應指向的某種事物的能力,也就是專心致志的能力。
它一方面是指向範圍的相對縮小,另一方面是物件的深入,從而反映效果更加清晰、完整和深刻。所以它是準確、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的必要前提。
注意高度集中時的積極狀態,就是注意的緊張性。這種積極狀態,一方面是注意範圍的濃縮,一方面是對集中物件的深入。在注意處於緊張狀態時,人會沉浸於注意的物件,而忘懷周圍的其他一切。注意的穩定性、集中性和緊張性是相互作用的,誰也離不開誰。注意的穩定性越強,集中性和緊張性越好。
反過來也是這樣,因此在實際生活中,善於保持注意的穩定性、集中性和緊張性意義特別重大。把它們高度專注於當前的任務上,就可以提高學習或工作的效率。
根據以上原理,閱讀注意應是指在閱讀過程中不分心,不走神,全部精力都指向和集中於讀物內容的心理活動。
由於注意和認識緊密相關,因此,閱讀注意對閱讀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起著組織和維持的作用,它是保證清晰的感知、深入的理解、牢固的記憶和活躍的聯想的必不可少的心理條件。
有了它,當你展卷閱讀時,就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良好的閱讀注意是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和增強的。
快速閱讀的訓練過程和實際操作,都充分運用了上述心理學原理。首先,通過一系列的圖表訓練,逐漸培養和提高學員的閱讀注意品質,使其穩定性、集中性、緊張性都達到最佳狀態。
其次,充分利用注意時常常伴隨的特有的外部生理變化。注意的時候,呼吸變得輕微和緩慢,呼與吸的時間比例也改變了,一般吸得更短促,而呼得更延長。
我們在快速閱讀訓練時,借鑑氣功的丹田呼吸法,正是在閱讀前就有意識地改變呼吸節奏和頻律,使快速閱讀者在閱讀之前就進入到有利於注意力穩定、集中、緊張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所以,才能達到常人難以想象的效率。
快速閱讀是一種高強度的大腦神經生理活動過程。神經生理學把神經細胞看作單個的刺激--反應系統。如果這個反應系統總是用同樣的頻率來刺激,那麼神經細胞的反應能力很快就會衰退下去,可是稍加改變刺激頻率,加快節奏,那麼神經細胞的反應就會持續下去,而且頻率越高,持續興奮的時間越長。
三、快速閱讀法的方法原理
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大部分,各自主要分管不同的資訊內容處理:
其中右腦主要是對圖形和影象進行記憶和加工,而左腦主要是處理諸如邏輯、數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資訊。
進行傳統閱讀時,主要使用左腦;而採用速讀方式閱讀時,則是左右腦並用,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共同進行文字資訊的辨識、記憶和理解,所以速讀又被稱之為全腦閱讀法。
在傳統閱讀法中,書面的文字資訊對眼睛產生光學刺激之後,視網膜要把這種物理過程轉化為神經活動的生物過程。
傳送到大腦的視覺中樞,由視覺中樞處理後再傳達到語言中樞,語言中樞再傳遞到聽覺中樞,最後由聽覺中樞傳輸到記憶中樞。
這是一個自己讀給自己聽的過程,即使是高水平的默讀也是如此,只不過外部動作控制得比較好罷了。
所以,一般人在以傳統閱讀法閱讀時,實際上是在讀書,而不是在真正看書。
傳統閱讀模式圖:
眼睛--視覺中樞--語言中樞--聽覺中樞--理解記憶
快速閱讀模式圖:
眼睛--視覺中樞--理解記憶
經上述比較分析,可以看到:快速閱讀法只是將人們自身就具有對影象的識別方法運用到文字的閱讀中去,改變人們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閱讀習慣,這是完全可以作得到的,也是人人都能學會的。
所以說,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並不神奇!
四、快速閱讀的訓練方法
快速閱讀法1.增加每一段的字詞的數量
這需要有意識地鍛鍊,嘗試著增加每次閱讀的字詞的數量,通過練習,你會讀得更快。
將文字放得離眼睛更遠一些,能夠增加你每次閱讀的段中的字詞數量。在每一段中的字詞越多,你將讀得越快。
快速閱讀法2.減少閱讀每一段消耗的時間
閱讀每一段最少需要四分之一秒,迫使你自己減少花費的時間,這樣你將在快速獲取資訊上做得更出色,這也是一個有關練習和自信的問題。
快速閱讀法3.減少你的目光移回到前一個句子的次數
為了減少回讀的次數,你可以使用一個指示物來跟蹤你閱讀的行,可以是手指、鋼筆或者鉛筆。
你的目光緊隨指示物的尖端,將使得你的閱讀過程更加順暢。使用這種方法閱讀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移動指示物的速度。
五、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
影響因素①——出聲閱讀
閱讀時讀出聲音來,是影響速度的一種常見毛病。
人們的 閱讀過程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出聲閱讀,即看到文字,讀出聲音,再由聲音 在大腦中喚起意思,達到理解;
另一種是默讀,就是由看到的文字直接在大 腦中喚起意思。兩相比較,出聲閱讀的速度比默讀要慢得多。
一些同學往往 藉助於朗讀,或者是小聲讀,所以閱讀速度很慢。
影響因素②——閱讀時擺頭
在閱讀過程中,有的人由於情緒緊張,或由於苦思苦索而不得其解,出現不自覺地頭部擺動現象。
這種多餘動作,不利於提高閱讀 速度。因為一個人的眼部肌肉完全有能力使眼睛在字行上不停地掃描,而無 需藉助於頸部肌肉的運動。
相反,頭部的擺動如同用手指指著字閱讀一樣, 只能影響閱讀的速度。
影響因素③——用手指指著讀
在第一節中我們已經談到,識別間距的大小,決定閱讀速度的快慢,而用手指指著閱讀則無法增大識別間距,其結果必然嚴重影 響閱讀速度。
因此,必須克服這個毛病。
影響因素④——複視
所謂“複視”是指在順著一行字閱讀時,眼睛常常往回看。這一動作表明他正在理解一個詞或一個短語,而不是理解全句。
一般來講,復 視是閱讀能力差的表現。複視的出現,有時是由於遇到了一個生詞或不太懂 的短語,需要回過頭來再看一眼,這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過分依賴複視, 以致成為一種閱讀習慣,那就勢必大大影響閱讀速度,所以應儘量避免。
有的國家為了糾正這一毛病,研製了速讀器,速讀器將閱讀材料按一定的速度 展現、消失,使你無法複視。據說效果還不錯。
淺談從生理角度上探討快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