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育的淺析論文
在教育的百花園裡,美術教育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它是對學生實施美的教育,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一點,把“美術教育”變成“技能訓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美術課的德育教育》
摘 要:
在美術課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教學,常常會忽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素質教育要求在提高全體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首要的就是提高德育教育。那麼就要求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自覺的開展思想品德,意志品質,個性心理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藝術觀,審美觀。
關鍵詞:美育;德育;審美觀念
在教育的百花園裡,美術教育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它是對學生實施美的教育,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一點,把“美術教育”變成“技能訓練”。現在提倡素質教育,那麼,美術教師也要順應時代,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美術資源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薰陶,更要通過美術教學有機滲透德育,讓學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淨化、人格的提升,在美術教學中使學生的道德得到提高,身心得以發展,人格更加健全。為了達到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目標,在具體教學中應做到如下幾點:
1.注重生活滲透
在寫生教學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自然美,生活美,使之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乃至祖國的壯麗山河,使學生理解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道理。在創作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用眼睛去發現生活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手段方式去反應和表現生活的美,在對生活不斷地探索和創造中逐步領悟自身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2.以情感人,欣賞作品的德育滲透
美術作品能使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他人與自我採取一種倫理態度。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發掘作品中的這些態度,使學生真正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從而達到以情感人的作用。如董希文的《開國大典》,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體現了人們對人類社會中美好事物與正義事業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鄭燮的《墨竹圖》中所題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更是鮮明地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關注百姓疾苦的思想。再如徐悲鴻的油畫作品《愚公移山》,人物刻畫細膩生動,富於力量與信念,畫家給中國古代寓言賦予了新的精神,通過作品呼籲全國人民只有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辛,才能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學生們在鑑賞過程中無疑會受到思想教育和精神力量的感染,會產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得到審美情操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3.注重科學滲透德育
美術課有責任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他們對科學發現和科學探索的興趣。學習運用現代的工具,掌握現代技術進行美術創作與實踐。技術是在實踐經驗與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涉及技能的訓練、工具的使用、工藝過程和技術程式的遵循,技術意識就是對以上多方面的敏感和理解。技術是人類最基本、最普及的活動,而美術活動是我們最早從事的技術操作活動之一,最初學習繪畫,塑造形體就體現了技術的訓練和技術意識的培養。美術課程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使學生了解了最初的技術操作程式,擁有了最一般的技術發展意識。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技術意識不斷增加,為他們將來的技術性工作提供了一種經驗和模式,同時,技術方法不斷掌握,也有助於他們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的建立。
4.注重合作滲透德育
美術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合作的學習方式,相互合作,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也是人際交往,解決問題和解決矛盾的過程,這樣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責任感,合作精神與團隊精神等積極的態度和情感。在做作業的時候,除了獨立完成外,還可以採用集體合作的方式,讓同學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培養他們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觀念。
5.注重技能技法的德育滲透
美術課上,技能技法的學習是最基本的目的。這些更多的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實踐,反覆練習才能掌握。在技能技法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活動的細節,隨時隨地進行德育滲透。比如上手工課時,學生在使用工具材料時,應適時進行節儉教育,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學習剪紙課上,提醒學生不要浪費紙張,不要在課桌上亂刻亂畫,碎紙屑不要隨地亂扔。教師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去關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些細節,並機智靈活處理好各種偶然事件,即保證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又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並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技法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適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樂觀的情緒、積極的學習態度等優良的個性心理品質。在運用技能進行創作實踐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造型能力和嚴謹、細緻、認真、耐心、實事求是的品質。
6.課堂教學中,寓教於樂
美術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情感教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的年齡特徵,因勢利導,寓教於樂,這樣既可以愉悅師生的身心,更可以使課堂教學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進行。“寓教於樂”自古有之,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裡所說的“好”與“樂”就是一種興趣,一種愉悅的心理,一種力求認識和創造的傾向。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寓教於樂”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總之,德育應該滲透到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不是孤立地、生硬地進行教育,而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薰陶與影響。作為美術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陣地,兼顧學科本體和教育功能,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滲透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這兩個維度中,讓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寓德育於美術教學中,把學生培養成和諧、健康、全面發展的個體。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尹少淳《美術教學研究與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巨集建 袁寶林 《美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王大根 《美術教學論》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建昌職業中專,遼寧 葫蘆島 12530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古典油畫風景高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