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人士如何在拜訪中優雅的說出客套話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在不同目的的會晤中,從進門開場、到寒暄、再到結束辭別的具體技巧及注意事項,以助大家優雅地說出“客套話”,成為會晤的主導者。

  :開場

  一預約少不了

  明確時間、地點具體到座/棟及樓層。比如,約在某商務大廈見面,需事先明確到“某大廈一期A座X層”。儘量避免到了約定時間,雖然抵達約定地點,卻因弄錯樓座、樓層等而遲到。

  二進門的禮節別忽視了

  到達對方門口,應先輕輕地敲門,或者輕促地按一下門鈴,即使門開著,也應很有禮貌地問一聲:“×××在嗎?”或者“房間裡有人嗎?”不要貿然闖入。同對方見面後,首先要立即打招呼,然後再跟著主人進門。

  三情景:初訪&重訪&回訪

  1初訪者

  你如果是初訪者,一般可以用這樣的話打招呼:

  “一直想來拜訪,今天如願以償了!”

  “初次登門,就勞您久等。”

  還可與有關的祝賀、酬謝內容聯絡起來。如說:

  “一直沒有機會登門,今天給您拜年來啦”初訪;

  同樣的技巧,也可應用到重訪、回訪中:

  “好久不見,借你走馬上任的東風,給老朋友賀喜了!”重訪

  “上次××事,勞你大遠地趕來,叫我一直於心不安……”回訪

  2重訪者

  你如果是重訪者,打招呼就不必多禮,一般只需簡單幾句,如:

  “我們又見面了,我上次來,是一個月以前吧?”

  關係比較密切的,可以開個玩笑,也不失幽默感:“我又來了,是不是都煩啦/想我了沒?”

  3回訪者

  回訪者大多是出於禮儀或答謝,所以打招呼時時刻要考慮這個特點。通常你可以這樣說:

  “上次勞您跑了一趟,我今天登門拜謝來了。”

  “您上次剛走,我就想,無論如何要到府上再謝謝您!”

  一般說來,初訪和重訪目的性較強,回訪大多屬於禮儀性或事務性的訪晤。因此初訪、重訪、回訪的進門開場口才,還要從禮儀性、事務性、隨意性方面去先加以考慮。

  四側重:禮儀&事務&隨意

  1禮儀性訪晤

  大多與祝賀、酬謝等有關。進門語每每要同有關的祝賀、酬謝等內容聯絡起來。

  比如走訪某單位時:“恭喜貴司榮獲XX最佳企業獎啊!上次見,還是…時候呢。”

  某人高升:“XX科長/主任,聽聞您榮升…,上次見您,我就覺得您肯定高升。”

  2事務性訪晤

  事務性訪晤,進門開場語就要從本次訪晤的目的上去多考慮一點。首先在說明來訪目的、希望配合的事項前,還需闡明身份:“您好,非常不好意思打擾您,我是…,這次來是希望向您瞭解…情況”

  但初訪一般不宜如此“開門見山”,進門語應多注重禮節,“己求人”或“人求己”的話語既不必過於謙虛,亦不可傲慢無禮,體現出職業人良好的職業修養。

  3隨意性訪晤

  隨意性訪晤一般是私人訪晤,雙方關係又比較密切,相對無拘束,所以進門語可有可無。需要考慮的一點是,如準備了刻意的“開場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在門外說好,還是進屋去說好。避免進屋落座後,刻意的準備讓雙方關係顯得疏遠。

  :寒暄

  寒暄雖然是人們相會時的見面客套語,但卻是交談者之間一座友誼的橋樑,是人際交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寒暄也有多種方式呢?

  一問候式

  這種方式最常見。比如對成年人問:“工作忙嗎?”從職業上,對職業者可以問:“您今天還在庭法官/有課教授嗎?”對企業家問:“公司最近又有新專案面世吧?”

  二說點別的

  “今天天氣真好。”這類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寒暄方式。

  三觸景生情

  觸景生情式是針對具體的交談場景臨時產生的問候語。比如對方剛做完什麼事、正做什麼事以及將做什麼事,都可以作為寒暄的話題。如比較臨時性的訪晤:“吃過了嗎?”在食堂裡

  這種寒暄,隨口而來,自然得體。

  四誇讚

  誇讚式寒暄能夠創造一種和諧的氣氛,令別人愉快,但職場寒暄要講究分寸,適可而止。

  :辭別

  他人辭別,一要與進門語相照應;二要表示感謝,請被訪者留步;三要考慮邀請對方。

  如果是事務性訪晤,辭別時,不妨再有意點一下:“這件事就拜託您了,非常感謝!”,禮儀性訪問,則不要忘記再次表示祝賀或謝忱,如“再見了,祝您事業上一帆風順!”如果是受訪者,也要記得感謝對方的訪晤,誠懇邀請下次再來。

  雖然訪晤過程的開場、寒暄和辭別話語,看著只是客套客套,但一位具有高職業素養的人,則千萬不可含糊,務必要盡到禮節,紳士地主導訪晤。

商務人士喜歡聽的歡快歌曲推薦
會導致減低記憶力的日常行為有哪些
相關知識
商務人士如何在拜訪中優雅的說出客套話
商務談判如何在口才上降服對手
銷售人員如何在銷售中給折扣
如何在辯論中取勝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在魚塘中釣魚的技巧方法
如何在演講中把你的觀點講清楚
如何在西餐廳優雅地吃西餐
與商務人士的溝通技巧
商務人士喜歡聽的歡快歌曲推薦
職場人士如何高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