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痕跡
如果我們用放大鏡觀察蝸牛,就會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總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那麼?小編在此整理了蝸牛爬過的地方留下痕跡的原因,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蝸牛爬過的地方留下痕跡的原因
們觀察蝸牛就會發現,蝸牛沒有腿和腳,它們是依靠身體與地面接觸部分向前爬行的。蝸牛用來爬行的部分前端比較圓,而後端呈尖形,這部分叫做“腹足”。因此,人們將蝸牛歸入“腹足綱”動物的大類。***我們常說的蝸牛,一般就是指生活在陸地上有殼的腹足綱動物,而生活在水中的腹足綱動物,一般稱為“螺”。***
蝸牛的腹足,實際上是它們的脖子的一部分。在腹足的下面,有一個“足腺”,足腺能夠分泌黏液,這種黏液既可以在腹足與地面之前產生潤滑作用,幫助蝸牛爬行,還可以在蝸牛的腹足下面形成一個保護膜,這樣蝸牛的腹足就不容易被地面擦傷了。因此,蝸牛爬行過的地方,就會留下這種黏液的痕跡。
除了蝸牛之外,還有一類叫做“蛞蝓”的腹足綱動物,這種動物長得就像沒有殼的蝸牛,它們也會由足腺分泌黏液。所以,蛞蝓爬過的地方也會留下痕跡。
蝸牛和蛞蝓
常見蛞蝓像沒有殼的蝸牛。成蟲體伸直時體長30~60毫米,體寬4~6毫米;內殼長4毫米,寬2.3毫米。長梭型,柔軟、光滑而無外殼,體表暗黑色、暗灰色、黃白色或灰紅色。觸角2對,暗黑色,下邊一對短,約1毫米,稱前觸角,有感覺作用;上邊一對長約4毫米,稱後觸角,端部具眼。口腔內有角質齒舌。體背前端具外套膜,為體長的1/3,邊緣捲起,其內有退化的貝殼***即盾板***,上有明顯的同心圓線,即生長線。同心圓線中心在外套膜後端偏右。呼吸孔在體右側前方,其上有細小的色線環繞。崎鈍。粘液無色。在右觸角後方約2毫米處為生殖孔。卵橢圓形,韌而富有彈性,直徑2~2.5毫米。白色透明可見卵核,近孵化時色變深。幼蟲初孵幼蟲體長2~2.5毫米,淡褐色,體形同成體。
蛞蝓以成蟲體或幼體在作物根部溼土下越冬。5-7月在田間大量活動為害,入夏氣溫升高,活動減弱,秋季氣候涼爽後,又活動為害。野蛞蝓怕光,強光下2-3小時即死亡,因此均夜間活動,從傍晚開始出動,晚上10-11時達高峰,清晨之前又陸續潛入土中或隱蔽處。耐飢力強,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條件下能不吃不動。陰暗潮溼的環境易於大發生,當氣溫11.5-18.5℃,土壤含水量為20-30%時,對其生長髮育最為有利。
蛞蝓取食廣泛,主要吃婆芋、麵包樹、雀榕、血桐、蟛蜞菊、雙花蟛蜞菊、蔬菜、蘑菇球根、蘑菇等植物、真菌及其果實等。
為什麼蝸牛爬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