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送子觀音的傳說
送子觀音俗稱送子娘娘,是抱著一個男孩的婦女形象,有很多,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觀音變為女相是從南北朝時開始的。要讓觀音徹底變為女相,必然改變她的身世,為她重新編造一個出身。觀世音的身世原本說法不一。據《悲華經》載,觀音原為刪提嵐國轉輪聖王無諍唸的長子,名不煦。不煦還有一個弟弟叫呢摩。父子三人供養出現於世的寶藏如來,並出家入佛門修道,後來都成了正覺。佛將轉輪聖王的名字改為:“無量清淨”,授記於西方極樂世界作佛,號“無量壽”。長子不煦向佛請求,願行菩薩道,救助受苦受難的眾生,若眾生受難時,念其名字,即為不煦天耳所聞,天眼所見,即前往救護。寶藏如來答應了他的請求,為其取名觀世音,意即時時刻刻觀視人世,只要聽到人世遇難唸誦“菩薩”之名,便立即前往解救。《妙法蓮華經》說:“觀世音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二太子尼摩被如來取名大勢至。缸尤?艘壞澇諼鞣郊?質瀾紓?涸鸞右?諫?晌?阿彌陀佛的左右協侍,號為“西方三聖”。觀世音實踐諾言,一心為解救眾生,成為一個大慈大悲的救世主。“觀世音”是梵文的意譯,又譯作“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據說為避唐朝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
篇二
最大的變化是觀音的性別由男性變為了女性。觀音在印度佛教中原是男性打扮,初傳入中國時也是男性打扮。如敦煌佛畫中的許多觀音像都具有男性特徵,有的還有兩撇鬍子。《華嚴經》則直接描繪了觀音作為男性的威武的形象。有童子到普陀山拜見觀音,“見巖谷林中金剛石上,有勇丈夫觀自在,與諸大菩薩圍繞說經”。當然,佛教中的菩薩雖為男性打扮,其實都是既無生死,也無性別的。為了說法的需要,菩薩可以變換性別,尤其是為了方便對女信徒說法,則可以變為女性。觀世音有三十六種變化,變為女性就是其變化之一。《楞嚴經》說:“觀世音尊者白佛言:‘若有女子好學出家,我於彼前見比丘尼身,女王身,國王夫人身,命婦身,大家童女身,而為說法。’”觀音能以不同的性別、不同的身份來向不同的人說法,是因為她能作多種變化。佛經上說,她能作三十六種變化,有六觀音、十五觀音、三十三觀音之說,又有千手千眼觀音之變相。觀音的變化多端,使得她能及時“普救眾生”,當人們遇到麻煩,一念到她的名號,她便能立即變化成合適的身份降臨。觀音是可變的,這就為她進入中國後變化為地地道道的女性提供了前提條件。
篇三
還有一種說法,說觀世音和大勢至是蓮花化身。《觀世音得大勢至受記經》說:“昔金光獅子游戲如來國,彼國中無有女人。王名威德,於園中入三昧,左右二蓮花化生二子,左名寶意,即是觀世音,右名寶尚,即是得大勢。”得大勢亦即大勢至。觀世音在日本則另有一種身世:觀世音和大勢至是兄弟倆,稱早離和即離。父母雙亡,家財被人奪走,兄弟倆被拋棄在一荒島上,即將餓死。臨死前,兄弟倆悲嘆:在短短的一生中,就遭受了人間大悲大若,深感處於深重災難的人,迫切需要人援助。如能有來生,當盡一切力量,授救遭受災厄的人。兩人心懷神聖的信念,平靜地死去。二人轉世後,一人成為救苦救難的觀世音,一人成為大勢至。
三大主神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