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基督徒的生活
基督徒這名稱出自聖經,在新約聖經裡出現過三次,在安提阿耶穌基督的追隨者被首次稱為“基督徒”,那麼你知道基督徒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嗎?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一、自我否定
首先,加爾文區別了自我否定中的兩個關鍵步驟,這可能是人們以往不太注意的。
第一個步驟就是人要離棄自己,為要使自己能用一切的才能服事上帝。在加爾文看來,這種的離棄是哲學家們所不能理解的。哲學家對人生的討論涉及不到這個部分,因為這在他們的視野之外。只有根據聖經而來的基督教哲學才涉及到人這方面的真理。從這裡所用的基督教哲學***本書四章1節***這個詞可以看到加爾文過去所受的人文學科的訓練。這裡,基督教哲學的意思是指基督教信仰中的人生道理或智慧,這樣的人生道理是來源自聖經的。回到離棄自己這個生命的基本道理,其實就是基督所說的,凡是要保全自己生命的就會失去生命,凡是失去自己生命的就得到了生命。
注意加爾文所強調的自我否定的第一點,一個人在這裡不是否定自己要不要做這件事,或者要不要做那件事,這個層面是次要的,那已經是第二個步驟了,那裡才涉及個人在某事上如何尋求上帝的心意,該不該做這件或那件事情等。而第一步就是否定人整個的自己,就是整個生命、整個的你。這就是剛才打的比方,就是這個人站的這塊石頭鬆動了,他要不要把它踢開,好抓住手上的這個東西,蕩過去就可以站在一個更堅實的地方。當然,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其中可能產生的焦慮在於:如果把這個石頭踹下去的話,“我”站在哪裡呢?它是整個生命的支點,踹掉它就意味著整個的你、整個你的生命、整個你的生活需要被否定。一般來說,如果人們不抓住另外一個東西的話是不可能讓自己懸空的;所以對這個人的信心就是,“我”抓住的這個東西是牢靠的,可以成為生命的新支點。
按傳統基督教神學的解釋,這是一種身份或主權意義上的徹底的轉變。即便一個人稱義的時候沒有那麼深切的經歷,但客觀上這個人的舊人已經死了。主觀上人們是隨後才經歷到這種變化的,可能是在其受洗之後一年、兩年才慢慢經歷到裡面的死。這一點像是一個人從其內在經歷到“出家”,他給自己的過去畫了一個句號;過去所有的理想、夢想,都終止了,生活是一個新的開始。按聖經上說,在基督裡成為一個新造的人;這就是加爾文所說的第一個步驟。
只有完成了第一個步驟的人,第二個步驟才對他有意義,即不再尋求自己的事情,而是做合上帝旨意的事情。這個步驟所側重的要點是人學習將所做的一切事情、計劃交在上帝的手中;學習交託。如果已經經歷到第一步驟,經歷到與世界的分別,就有可能從另一個角度重新進入到這個世界,即明白上帝對他在某個崗位上的呼召,從而操練在某些具體的行業與事項上去跟隨與榮耀基督。這樣,以後在世界中所做的事情才可能從根本上被算在基督的名下。
加爾文不只是說明了自我否定的含義,同時也從兩個層面或角度說明了認識及操練自我否定的方式。
首先,人們可以藉著與他人的關係來認識並操練自我否定。在加爾文看來,聖經要人們愛鄰人,如果人沒有經歷過自我否定的話,他不可能行出這個命令。在人與他人的關係中,自己下意識表現出的、無法克服的問題就是驕傲。人自己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比其他人要強,這是人骨子裡無法抹去的。一個人就是在別人面前說話再謙虛,再有意地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但是心裡面仍然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加爾文認為這是人所有罪中最重要的一個罪,造成人和其他人交往的障礙,也是攔阻一個人去實踐“愛你的鄰人”的最大的問題。人們如何克服這種驕傲,做到看他人比自己強,然後真正地愛他人呢?問題就在於是否經歷到了自己的死,經歷到了對自己的絕望,經歷到了重生;如果經歷到了,這個人就一定會經歷到他人比自己強,那個時候愛他人才有可能。
其次,操練的第二方面是基督徒和上帝的關係。如果沒有經歷自己的死,人們總是會下意識地向上帝祈求自己所願意的東西;一旦人們經歷了那些自己不願意的東西,人們肯定會抱怨。在這裡加爾文強調,人必須經歷到自己的死,才能和神有一個合適的關係。在這方面,加爾文認為人常遇到的一個試探就是,人們非常害怕並厭惡貧窮與卑微的生活處境。因此,人們常下意識地把求財富和榮譽當作上帝祝福的標誌。當然,人們內心一定會為自己追求成功找到很好的理由。如果一個人確實經歷到自身的死,那麼這些理由可能是上帝的託付;但如果他還沒有經歷到自己的死,這些都可能不過是藉口,都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富足、自己被其他人承認。在加爾文看來,這就是人的本性。人們最恨惡的是貧窮,最恨惡的是不被他人承認,所以,人們在上帝面前所求的往往都是這樣。人們只有在神的面前經歷到死,才可以平安、甘心樂意地去接受上帝為他們所安排的每一種處境,即便是貧窮,即便是不被別人承認、眾叛親離,他們都樂意去接受,而這樣的關係取決於對自我否定的操練。
二
二、揹負十架
按照加爾文,“揹負十架”是基督徒必須面對的一個功課,是一生的操練。按一種通常的理論,一個人在稱義後,首先發生客觀上地位的變化,即聖經上所說的重生;然後是主觀上的經歷。但是從加爾文這裡的講法來看,他主要是從主觀經歷方面來講自我否定,這樣,自我否定就不是一次性的、一勞永逸的,而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人們逐漸明確,並藉著操練能夠更加確定。所以自我否定發展到後面,主要是藉著揹負十架來操練。敬虔的人想有更高的追求,即成為基督的門徒,那麼,上帝會藉著苦難來操練他們。
揹負十架在多數情況下是基督徒會遭遇到其不想遭遇到的苦難,就是說他們不得不去揹負這十字架,不一定是主觀選擇要去經歷這些苦難。這些苦難有些是來自環境、外在逼迫。加爾文認為上帝是要藉著苦難來操練凡願意跟隨他的門徒。但為什麼一定要用苦難來操練門徒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是基督的生活樣式,耶穌基督的生命就是這樣。他來到這裡的目的就是要甘心地順服聖父的旨意,為人們揹負十架。因此,凡為聖父所收養並被視為配與他聯合的基督徒,都當預備遭受苦難。人們從苦難中得到的安慰在於,與基督的苦難有份,就與他的榮耀有份;與他的死有份,就與他的復活有份。
十字架的苦難對人們的意義還在於它可以勒住人們心裡傲慢的本性,操練人們的順服和忍耐。換句話說,按照人自己的本性,人不可能憑著自己來活出順服、忍耐。按照加爾文的說法,即便是世界上最敬虔的人,如果沒有經歷十字架的考驗的話,那麼他也會越來越相信自己,越來越依靠自己的勇氣和力量;只有經過十字架磨練過的人,才能夠學習完全依靠上帝。即便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也是藉著苦難學習了順服,所以人們今天也當藉著患難學習忍耐,藉著患難學習順服,好讓人們的生命能夠更加完全。
經歷十字架,概括起來,加爾文講到了兩個重要的方面。一個是,除非經歷十字架,否則人們不能完全依靠上帝。其實這就是他所說的自我否定的第一個方面,即完全抓住這根藤條,腳可以鬆撣。這並不是憑著人自己,往往需要苦難和磨練。第二個是,十字架能夠讓生命得以完全,更加順服忍耐,併除去其中的渣滓。在這裡,加爾文把基督教對忍耐的看法與哲學家的看法作了一個對比。即從苦難的觀點,討論了斯多葛派對忍耐的理解。對於忍耐,斯多葛派往往是將其理解為被動的;是我別無選擇,不得不去經歷的。因此,斯多葛式的忍耐操練的目標是,既然人們是在一個無可奈何的世界,那麼去學習面對命運,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動情,波瀾不驚,這就叫忍耐。而基督徒所說的忍耐,保羅講到了兩個方面,首先,這種忍耐不是一種不動情,內在的壓制。他可以同一個哀哭的人一起哀哭,在忍耐及經歷痛苦的時候可以在上帝面前傾訴釋放出來。甚至耶穌說,哀慟的人是有福的。換言之,哀慟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出來,當然對一個基督徒來說,更多是在上帝面前的表達;第二,它不是一種無奈中的忍耐,而是主動去面對。按照加爾文,這種心態是相信自己所有經歷到的,即便是苦難,也是出於神的公義、公平和恩典。人們經歷上帝的管教、或者外在逼迫的時候,當事者下意識的反應是抱怨,至多是當作上帝的管教而感恩;但這還不夠,當事者還要在這經歷中不是無奈而是真實地認識到上帝的公義、公平;並藉著這種認識拓寬當事者的心胸,讓他的生命更加完全。總之,這就是從上帝而來的忍耐。在加爾文看來,這與當時哲學家說的忍耐有所不同。
三
三、默想永世
加爾文對默想永世的談論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對今世的基本態度;另一個就是人們在這個世界的基本行事原則。
首先,加爾文用了兩個字來描述基督徒對這個世界關係的基本態度:輕看。也就是聖經所說,不要愛這個世界。輕看就等於不要愛世界。他也解釋說,輕看不等於恨惡這個世界;輕看是和感恩的心聯絡在一起,即帶著因上帝賜予這個人此世的祝福而懷的感恩來看這個世界。假如人們在過去曾經有過追求和夢想,希望能夠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那麼上帝讓人有人生的迴轉,把這一切都放下。當然上帝依然會賜給他們所必需的;賜給其食物、衣服、住房以及朋友等,只要他能意識到這是在享受來自上帝的祝福。如果上帝沒有賜給其一個房子,使他仍與人合租,他也會把這當做是神給自己的一個祝福,幾個人住在一起也是很快樂的。帶著感恩和知足的心來輕看這個世界,這是一個基本的態度。
這個基本態度可以轉換為我們的行事原則。加爾文這裡基本上有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有的好像沒有。這就如同保羅在新約《哥林前多書》中所說的話:“弟兄們,我對你們說,時候減少了。從此以後,那有妻子的,要像沒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樂的,要像不快樂;置買的,要像無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為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林前7:29—31***就是說,不要把在這個世界中所擁有的任何事物當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好像人可以永遠擁有;好像人離開這些的話就不能生活。在這個境界中,人們就可以做到在什麼境況下都知足,“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腓4:11—12***這是輕看態度具體表現的行事原則。
第二個原則,就是有能力的人要作上帝的好管家,把自己從事的職業當成上帝呼召自己做的天職。這個原則需要稍加解釋,因為它涉及到對上帝恩賜的看法。按加爾文,上帝給一個人恩賜或能力的主要目的不是單祝福這個人自己,而是通過他去祝福其他人、教會和生活中的鄰人。這種祝福特別通過上帝對一個人所從事之工作的呼召顯明出來。如果他忠心於上帝呼召他去做的工作,那麼他所從事的工作或行業就會得到上帝的祝福。他所得到的祝福或成功就可能是上帝專門託付他去祝福其他人的途徑。終極層面是在服侍上帝,成為他的管家;而從另一個層面看,上帝也通過他所做的成果,服務社會或教會中的其他人。這就是韋伯在其《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所涉及到的那個主題,宗教改革的精神對於近代資本主義的出現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果說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宗教改革有某種關係,那麼就是與這種節儉的精神、作上帝管家的精神聯絡在一起。所以從基本行事原則上來看,把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或從事的行業當成是上帝對自己的呼召,把上帝對自己工作的祝福當作是上帝所交託的有效管理的資源,這是個基本原則。
第三個原則,不是隻涉及和世界的關係,還涉及到如何看待死亡,積極面對將來的生活,面對離開這個世界之後的生命。從人的本性上來說,上面所說的每一個操練,否定自我、揹負十架以及默想永世中都會面對人罪性中非常頑固的那些部分。而到了這裡,按照加爾文,人們所遇到的人罪性中最頑固的東西就是害怕死亡。害怕死亡使人不能積極面對死亡,樂觀地面對死亡之後的生命。希臘哲學在蘇格拉底的時期,就把哲學的學習與思考定性為是為死亡作預備。但對加爾文來說,便即在道理上人似乎可以明白,死亡不過是一個生命的轉換,死亡就是一道門,從這裡一個人邁出去並進入一個新的廣闊天地。但理智上明白是一回事,下意識恐懼則是另一件事。如果人們花時間進行上述的操練,同時思想死亡及死後這個方面的話,他們就會理解保羅所說,基督徒不是樂意脫去這個,乃是為了穿上那個。就是說,基督徒並不追求早一點離開這個世界,脫去地上的帳篷***身體***,但如果到了上帝所定的時候,他們也能隨時積極喜樂地離開這個世界。換言之,積極預備基督隨時可能到來,在生活的每個時刻都做好可能離開這個世界的準備,是基督徒在這個世界生活的一個必要維度。
基督教講章禱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