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校園廣播稿
中學生是社會發展的未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內容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有人說,沒有溝通,世界將成為一片荒涼的沙漠。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除了睡眠以外,其餘時間的70%以上花在人際之間的直接或間接的交往上。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完成的。置身於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大學生更是有著強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識。但是,由於涉世不深,經驗缺乏,又常常被人際交往中產生的種種困惑所羈絆。因此,在瞭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本情況、人際交往的心理誤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同學們進行自我調節、掌握交往藝術,走出交往困惑,建構和諧的人際關係。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
***1***平等原則:在人際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前提。如果沒有平等待人的觀念,就不可能與人建立密切的人際關係。
***2***互利原則:要求人們在交往過程中,交往雙方都能得到好處和利益,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最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援,喜歡引人注目,渴望出類拔萃。如果要想從他人那裡獲得關心、注目和愛護,就必須考慮到他人也有這種需要。不能只讓別人對你貢獻,而你對別人只講索取。
***3***信用原則: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取信與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誠待人,才有可能談得上與別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大學生們都喜歡同誠實正派的人交往,這樣的交往有一種安全感,不用擔心什麼。
***4***相容原則:相容原則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出現矛盾,遇到衝突時要有耐心,能夠寬容他人,做到包容並蓄,包括容忍對方的個性和缺點,學會寬以待人,不計較他人的細枝末節,這樣才能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融洽的人際關係。應該達到“有理也讓人”這樣的心理境界。
***5***尊重原則:它包括自尊與尊重他人兩個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種場合都要自重、自愛,不做有損於人格尊嚴的事。尊重他人就是重視他人的人格和價值,承認他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平等地位。一個不尊重他人,經常損害別人,或把別人當工具使喚的人,人們是不願與之交往的。
篇2
“關注心靈,關注健康。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心靈的聲音。”各位同學,大家好!由我校“心泉”社團和校廣播站聯合推出的“心理加油站”欄目,今天和同學們正式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心語”。我們的欄目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如:心理不適現象及預防、自我心理調節方法、青春期困惑等等。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心聲、困惑、疑問等以來稿的方式交給我們的廣播站,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請心理老師解答,你也可以到食堂後面的心理諮詢室進行諮詢,“心理加油站”欄目於每週五準時為大家播出,歡迎同學們收聽。
本期的“心理加油站”,我們想和同學們談談“中學生心理健康”這個話題。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理諮詢?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向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心理諮詢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個體心理健康成長,心理諮詢遵循助人自助的模式,幫助來訪者發揮最大的潛能,為正常發展消除障礙。
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主要做的是:對同學們的學習壓力、人際交往,不良情緒,青春期煩惱以及親子矛盾等問題給予指導,因此多采用認知理論和途徑,從而將個體引導到現實世界。
至於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心理學家給出了七個標準:
***1***智力正常。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情緒健康,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穩定性好。
***3***意志健全。行動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和頑強性,行為表現協調有度。
***4***人格統一完整。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構成的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
***5***自我認識正確,能接納自我。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認識和體驗。
***6***人際關係和諧。樂於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保持獨立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能客觀正確的評價別人和自己;寬以待人,樂於助人;交往的態度積極;交往的動機端正。
***7***社會適應良好。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及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
***8***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沒有人可以先天就有健康的心理,這與後天的生活環境有關,當然一個人的自身心理素質也是十分重要的。現在的我們也可以培養自己的健康心理,為以後踏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篇3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青少年面臨著生理上、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上緊張的學習,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引起心理矛盾。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美好的願望與心理準備脫節的矛盾。幾乎每個同學都有美好的願望,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和嚮往,很多同學幻想著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受人尊重的人。而實際上很多同學學習不努力,過一天算一天。雖然願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實現理想後的種種榮譽和享受,而對實現理想需要從現在做起,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卻想的不多,做的不夠,形成了美好願望與心理準備脫節的矛盾。
2.濃厚的享受意識與勞動觀念淡薄的矛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同學的消費慾望與日俱增。很多同學天天買零食吃,禮尚往來,互相攀比的風氣非常嚴重。但在這些同學中相當多的人勞動觀念淡薄,輕視勞動,平時的值日生工作也討厭。可以說對勞動採取消極態度、厭惡勞動的思想相當普遍。
3.心理閉鎖與渴求理解的矛盾。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同學們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師姐上,同時也由於社會生活經驗的逐漸豐富,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特點。願意與知心朋友談心,不願同長輩透露內心,實行自我封閉。這些同學把內心的感受隱藏起來,以致常常產生孤獨感。其實,這些同學和需要求得別人的理解,但只會抱怨父母師長不理解自己。
4.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的矛盾。年齡的增大,成人意識的產生,同學們心理日趨成熟,要求從大人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個別同學還會發生頂撞師長現象,甚至對學校、社會產生反抗情緒。可以說他們的獨立意識十分強烈,但同時又缺乏必要的知識與能力,在經濟上生活上都有依賴性。有的同學真正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管學習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現象。
5.情感與理智的矛盾。中學生充滿熱情和激情,但情感又容易受外界影響發生衝動和波動。情緒、情感總在兩極擺動,不能冷靜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難及時用理智加以控制。
6.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大多同學都有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但由於思考問題不周密,往往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因而有時片面的堅持己見,不能控制自己,憑衝動行事,事過之後又非常後悔。說面意志品質的發展還不成熟,自制力、控制立還不強。
7.資訊視野的擴大與鑑別能力不足的矛盾。同學們處在一個資訊化的社會,對各種資訊都十分熱心好奇並積極探究,但由於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醜的辨別力還不強,對事物的認識往往狹隘,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出現認識錯誤。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就很容易進入同學們的心靈,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8.成材慾望與厭學心理的矛盾。大部分同學都希望自己學習成績優秀,但在學習過程中,又感到學習負擔過重,學習太苦太累而難以持之以恆,厭學心理陡增,形成了想學與厭學的心理矛盾。
總之,中學生的心理矛盾是複雜的,其產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會的、家庭的、自身的,也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正確認識這些矛盾一方面有利於我們同學自我認識和改進,也有利於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