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的經典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茶經多重工序方芬芳怡人,人生如茶,幾經波折方能完滿。茶樹長於丘陵之地,其地勢不像平原般低矮,亦不像高原般高得令人生畏,也許這正是茶樹既無人俯視,也無需人仰視,從而寫出了泡茶的優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茶的經典的文章,歡迎閱讀參考!

  篇【1】:喝茶

  曾聽人講洋話,說西洋人喝茶,把茶葉加水煮沸,濾去茶葉,單吃茶葉,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國人做的茶考,原來這是事實。茶葉初到英國,英國人不知道怎麼吃法,的確吃茶葉渣子,還拌些黃油和鹽,敷在麵包上同吃,什麼妙味,簡直不敢嘗試。以後他們把茶當藥,治傷風,清腸胃。不久,喝茶之風大行。1660年的茶葉廣告上說:“這刺激品,能驅疲倦,除惡夢,使肢體輕健,精神飽滿。尤其能剋制睡眠,好學者可以徹夜攻讀不卷。身體肥胖或食肉過多者,飲茶尤宜。”

  萊登大學的龐德格博士 ***DrCorneliusBontekoe***應東印度公司之請,替茶大作廣告,說茶“暖胃,清神,健腦,助長學問,尤能征服人類大敵——睡魔”。他們的怕睡,正和現代的人怕失眠差不多。怎麼從前的睡魔,愛纏住人不放;現代的睡魔,學會了擺架子,請他也不肯光臨。傳說,茶葉原是達摩祖師發願面壁參禪,九年不睡,天把茶賞賜給他償願的。

  胡嶠《飲茶詩》:“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黨封不夜侯。”湯況《森伯頌》:方飲而森然嚴乎齒呀,既久而四肢森然。”可證中國古人對於茶的功效,所見略同。只是茶味的“餘甘”,只是和牛奶紅茶者所能領略的。

  濃茶攙上牛奶和糖,香洌不減,而解除了茶的苦澀,成為液體的食料,不但解渴,還能療飢。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鹽,究竟什麼風味,盧同一氣喝上七碗茶,想來是葉少水多,沖淡了的。詩人何立治的兒子,也是一位詩人,他喝茶論壺不論杯。約翰生博士也是有名的大茶量。不過他們喝的都是甘腴的茶湯。若是苦澀的濃茶,就不宜大口喝,最配細細品。照《紅樓夢》中妙玉的論喝茶,一杯為飲,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麼喝茶不為解渴,只在辨味。細味那苦澀中一點回甘。記不得那一位英國作家說過,“文藝女神帶著酒味”,“茶只能產生散文”。而咱們中國詩,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茶清只為飲茶多。”也許這點苦澀,正是茶中詩味。

  法國人不愛喝茶。巴爾扎克喝茶,一定要加白蘭地。《清異錄》載符昭遠不喜茶,說“此物面目嚴冷,了無和美之態,可謂冷麵草。”茶中加酒,使有“和美之態”吧?美國人不講究喝茶,北美獨立戰爭的導火線,不是為了茶葉稅麼?因為要抵制英國人專利的茶葉進口,美國人把幾種樹葉,炮製成茶葉的代用品。至今他們的茶室裡,顧客們吃冰淇淋喝咖啡和別的混合飲料,內行人不要茶;要來的茶,也只是英國人所謂“迷昏了頭的水”***bewitchedwater***而已。好些美國留學生講衛生不喝茶,只喝白開水,說是茶有毒素。代用品茶葉中該沒有茶毒。不過對於這種茶,很可以毫無留戀的戒絕。

  伏爾泰的醫生曾勸他戒咖啡,因為“咖啡含毒素。只是那毒性發作的很慢。”伏爾泰笑說:“對啊,所以我喝了七十年,還沒毒死”。唐玄宗時,東都進一僧,年百三十歲,玄宗問服何藥,對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惟嗜茶”。因賜名茶五十斤。看來茶的毒素,比咖啡的毒素髮作的更要慢些。愛喝茶的,不妨多喝吧。

  篇【2】茶之香

  喜歡,在閒暇時,靜坐一隅,煮上一壺熱茶,絲絲茶香不多時便縈繞屋內也飄進心底,頓覺神清氣爽。再改調小火加入幾片沾染了雨露的新鮮花瓣微熬片刻,傾倒入杯盞,一條弧形玉帶便優雅降落。閉了眼,靜嗅茶香,再品咂幾口,任由齒間、心底皆為茶香充盈。抑或泡上一杯茶,欣賞著茶葉在開水的召喚下緩緩舒展開腰肢展現其曼妙的舞姿。

  身處喧囂俗世,很多人喜歡上了咖啡烈酒,其濃烈之味似乎更切合他們並不平靜的心境,也更能滿足他們急需暫時麻痺精神及嘔待宣洩情緒的需要。

  然而,於我而言,咖啡諸類比之於茶終是難以企及。茶,可以清心矣。喜茶之人會發現,平日裡常品茗,小情緒便會漸次減少直至消失,而不經意間自己也早成了溫婉淡然之人。茶,似乎總有一種魅力。就如莊子所說——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淡淡的茶,不濃不烈,靜靜立於眾飲品間,卻能如靜水流深般,幾經流年波轉,不經意間潛入知心人的心底並漸次沉澱。

  茶經多重工序方芬芳怡人,人生如茶,幾經波折方能完滿。茶樹長於丘陵之地,其地勢不像平原般低矮,亦不像高原般高得令人生畏,也許這正是茶樹既無人俯視,也無需人仰視,人們只當他是與己近乎同等存在的緣故吧。或許也正因為如此,茶樹可上下皆觀瞻,進而其思維便可發散開來,其胸襟變得開闊,這自然也就影響到了其高華氣度的養成。茶樹亦不在炎熱極寒抑或乾燥之地生長,只因茶葉喜溫潤之氣,茶葉能在平淡間養精蓄銳,又因茶葉長年累月受溫潤之氣的潤澤,茶間也就浸透滿了溫潤之氣。脫離母體的茶葉須灘涼於席以散其水氣雜味,須殺青以便於揉捻成型,須烘乾以利於久放不黴。這一點,又恰似離開母親的孩子需要去其惰性斷其依賴性,鍛造並完善獨立人格並能使自己常立於社會而不倒。煮好一壺茶也不簡單,純淨甘甜之水乃其基礎,適宜溫度為其條件,茶與水的用量及比例也極為關鍵。這就好比人要想成長好,需要自身良好的資質、較好的成長環境及優良教育的接受一樣。就這樣,茶與人生有了千絲萬 縷的關聯,也令不少人發出了“茶如人生”的感慨。

  人亦當如茶,不張揚不喧譁,養成一份“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望天外雲捲雲舒”的平常心,自持一份底蘊,積澱自身的德性並才情,方終得圓滿。

  飲一盞清茶,在品茶間體會那份淡然,並藉由茶香薰染心境。以茶清心,則心境澄澈無塵幾。

  唯願,歲月靜好,茶之香伴我左右。

  篇【3】:茶味,禪味,書味

  在中國,只要稍有點文化常識的人都知道“茶禪一味”。

  三毛有這樣一段話:“阿拉伯人飲茶必飲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

  大理白族也喜愛三道茶,其實芸芸眾生都喜愛三道茶,只是很少有人飲出個中三味。原來多數人都是借它解暑止渴而心急火燎地喝,沒有找到飲茶時的心境。日本茶道的鼻祖珠光,曾是一休和尚的門下,經由一休點撥,終於得到飲茶時的心境:“柳綠花紅”。也就是靜靜地欣賞品嚐正呈現於眼前的自然、人生的滋味。茶味、禪味,茶禪一味,它需放鬆心情,忘卻煩惱,悠悠地呷,細細地品,慢慢地咽,任那一縷馥郁的香氣沁入胸腔、浸入肺腑,繚繞於九曲迴腸,然後化作一股清風飄出口外。當那馥郁的香味由濃到淡,四周由喧囂到寂靜,只剩你一人獨對空杯時,你就會醒悟,原來人生就是一杯茶,不論怎樣濃釅芳香,都有味淡如水的一天;不論怎樣位高權重,都要退出生活的舞臺;不論貴賤賢愚,都要“荒冢一堆草埋了”。這時你就會理解出家人為什麼四海為家,孫中山為什麼不治家產,比爾·蓋茨為什麼捐光400億家產。你就會心平氣和地面對眼前的一切,不會報怨自己的地位財富不如人,不會為那轉瞬即逝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寢食不安,不會跑官要官四處投機鑽營。“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時你就沒了羈絆,沒了掛礙,功名利祿誘惑不了你,酒色財寶迷惑不了你,橫厄困窮嚇不倒你。“為吏為官皆是夢”,當你對一切都看淡後,你就能寵辱不驚,得失不憂,去留無意,屈伸隨心,從而處處沐清風,日日是好日,儼然再世神仙。

  能由喝茶得出如此感悟的就是禪味了。這禪味就是寂靜淡泊,清心寡慾,不見財起意,不見色動心。《心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切色都源於“心”,當“心”不再執著於“色”,即不被花花世界迷惑時,心就空了。僧人悟道最講究心空,有首偈語是這樣說的:“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即第歸。”只要心空,你就是成佛作祖的高僧,就能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倘若心不空,滿肚男盜女娼,貪、嗔、痴、怨,即便日日誦經拜佛也是個俗人。難怪趙州禪師對前來參禪的人說:“吃茶去!”修行悟道者是否心空眼空六根清淨,就像喝茶一樣,甘苦自知。

  而書味卻非一個淡字就能概括,不同的書給人的味道是不同的,古人對書中三味的解釋是:“詩書味之太羹***肉汁***,史為折俎***切肉***,子為醯醢***肉醬***。”當代的書籍更是種類繁多,味道各異。讀經典名著,如吃滿漢全席;讀歷史書籍,如品陳年佳釀;讀遊記隨筆,如嘗風味小吃;讀名人傳記,如喝八寶粥;讀笑話故事,如嗑多味瓜子;讀精粹散文,如嚼五香花生。讀書就是要從藝術的真實中發現生活的真實,從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從字裡行間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趣,從而獲得人生的啟迪,只有這樣,才算讀出書味。而在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今天,倘沒一顆淡泊寧靜的心,只想裝點門面,附庸風雅,是萬難讀出書味的。同理,那種不分優劣,見書就讀的人也難讀出書味。培根說:“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分書則應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些書只要讀它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於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惟其如此,才能讀出書味。

  喝茶、參禪、讀書,事異而理同,殊途而同歸,都要有顆淡泊寧靜的心才能得其真諦。推而廣之,為官、教書、治學,世間萬事,哪樣不要顆淡泊寧靜的心呢?

  

關於愛的文章散文精選
關於茶的文章
相關知識
關於茶的經典文章
關於愛的經典文章
關於戀愛經典文章
關於愛情經典文章
關於兄弟經典文章
關於網戀經典文章
關於友情經典文章
關於成長經典文章
有關勵志的經典文章
有關感恩的經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