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去世父母的短文章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祖、掃墓,紀念已逝的親人和懷念親人的節日。很多關於懷戀父母的文章,都是在清明節寫下的思念和憂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清明節悼念父母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祖、掃墓,紀念已逝的親人和懷念親人的節日。
清明寄哀思,紙錢化蝶舞.今天我和妹、弟、侄子、侄女和女兒、小外孫一起去上墳。在父母親的墳前,父母親的音容笑貌不斷的浮現在我的腦海,我更懷念逝去的父母,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走,從學數數到能用算盤打出獅子滾繡球,我的每一點進步,取得的每一點成績,無不凝聚著父母的心血。父親一生為人正直、勤勞,嚴於律已,在對待學習、工作、接人待物等方面給我們做出了榜樣,這些優良品德一直影響著我。母親一生賢惠、待人和藹、節儉,能誠懇待人,寬於待人,是我們兒女永遠的一面鏡子。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的珠算學的不好,連加減乘除都打不來,父親拿來生產隊的工分本讓我核對,我打不來,父親沒有批評我,而是說:“算盤是我們的傳統,要學會要學好”,還說:“學會獅子滾繡球,走遍天盡頭”,我來教給你,就這樣,我背珠算口訣,練手法,每天晚上在父親的教導督促下,我不但學會了加減法,能核對工分了,我還學會在算盤上打出了“獅子滾繡球”“鳳凰單展翅”、“金香爐”等有名的古老的珠算打法,使我受益匪淺。父親在舊社會由於家裡貧窮上不起學,只上了一兩年私塾學堂,然後跟著我的一個堂伯在晚上和下雨天學習,但在他的勤懇努力下,他的學問在我們村裡就算很有名了,這從他解放後擔任初級社會計,人民公社擔任大隊會計的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的功底了,父親的毛筆字寫的很好,那些年沒有賣春聯的,每逢過年差不多我們村的的對聯都是父親在年三十上午寫的。
父母親對我們要求很嚴,常教育我要努力學習,好好工作,要吃苦在先,艱苦樸素,正派做人。記的我70年參軍,雖然那時家裡很困難,父親從未在信中提起,每一次來信都教育我要遵守部隊的制度,練好軍事技術,團結同志,事事要走的前面,不要忘記文化學習。在部隊我年年都是先進標兵。從部隊回來後上學,父親要求我要好好的學習醫學,要做一名好醫生。我是在父母的教導下,按照父母親的要求去做的。在醫學院的學習中,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工作後,父母親要求我要好好的鑽研醫學,虛心地學習前輩的經驗,不斷提高診治水平。要踏踏實實的工作,好好的為病人服務,要理解病人,服務態度要好。要做一個好大夫。我就是按照父親的要求去做的,所以我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都是父母親教育的結果。
長期的辛勤勞累,母親身染重病,雖經多方治療,過早離開了我們。後來父親又突然病故,使我很為悲傷。條件好了,兒女都大了,他們二老該享享福了。但是父母親卻走了,每每想到這裡我都心裡非常難過。願他們在天堂能過上好日子。
清明何處不生煙,郊外微風掛紙錢,青青墳頭芳草地,乍晴乍暖杏花天。清明節,我更懷念父母。 父母親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音容笑貌、慈祥面孔深深地刻在我們腦海裡,他們的高尚品質永遠激勵著我們,他們對我們的教誨、關心和愛永遠銘記在心中,將陪伴我們一生。我要將父母親的優良品質傳下去。
願父母在天堂幸福!
篇2:懷念父母親
維公元2009年5月10日父親離開二十日有餘,心裡的感覺音容猶存,悲痛縈繞久久不可揮去,今天是母親節又難忘四年前母親先世的悲傷,可謂悲痛之極淚流盡,目送孤燈到天明。思念的惆悵難以言表,僅呈祭文回憶父母恩德。
父母生於亂世,勤儉持家,一世勤勞可介生平德彰後人。
父母年幼時,家境小富,母親長父親三歲,父親八歲時家族衰落。祖父遠離故里謀生,父親承擔了重任,十歲時正是戰爭時期【1937年抗戰爆發】黎民塗炭,父母也在東奔西跑當中。
父母為把我輩撫養成人,歷盡辛苦。持耕勞作,夜以繼日任勞任怨未曾享受一天幸福。目含慈愛,如黃牛舔犢,粗燥之手包含溫情。節衣縮食,供求學業,為我輩成家立業事無鉅細,積累成疾,父母帶著走了貧困,苦難,給我輩留下了幸福和德操。
父母在病重期間表現出堅強是難以想象的,母親是胃癌,71歲病程7個月,配合治療所用藥物難以複述,再大的痛苦從來不表現在臉上,到了不能飲食的時候,那渴望吃飯的目光,久久注視著餐桌。一天,一天,,,,,我們的淚水流到碗裡,我們那是在吃刀子啊,每一口都刺痛著我們的心,,,,,,
父親是肝癌,73歲病程40天,腹水期間兩條腿腫漲一直堅持著大小便自理,每當有客人探望都笑容面對,沒有在床上躺一天,在大的痛苦也不給人留下,自己就這樣扛著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北方的四月是很少下雨的,出殯的那一天,蒼天流淚,一直下個不停,送殯的人就堅持到最後一站,泥濘的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留下了對父親的思念。
父母親為人謙和,不與人斤斤計較。鄰里和睦,團結鄉里,有人在父親靈前評價,勤勞,忠厚,明智,簡樸。
父母親走了,南山驚動,蒼天流淚,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我輩沒有報答父母恩情。心懷愧疚,今生難安。
父母大人安息,我輩當歷盡圖志,克己恭人,互敬互愛,珍惜手足之情,用你們高尚德操,彰顯子孫,光耀門楣,告慰在天之靈。嗚呼哀哉
篇3:懷念父母
單位發了一本《弟子規》,併發出通知,倡導職工學習。仔細讀了幾遍,感觸很多。但主要有兩點,一是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二是頗有“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小時候只是聽說過有這本書,沒有讀過。如今已過天命之年,讀本應該孩提時代就應讀的書,受兒童應該受的教育,當然相見恨晚。學習了《弟子規》,懂得了按《弟子規》的要求應該怎樣孝敬父母,但父母已經不在了。於是就產生了寫一篇懷念父母的文章,來彌補遺憾。
母親生於1918年10月4日,1994年7月28日去世。父親生於1917年3月20日,2003年8月23日去世。父母雖然已去世多年,但父母慈祥的面容經常在腦海浮現,也時常在夢中與父母相見。
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沒有其他技能,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靠辛勤的勞動,把我們兄弟姐妹七個養大成人,吃盡了苦頭。
母親沒上過學,父親也識字不多。他們嚐到了沒有文化的痛苦,所以非常重視我們的學習。母親經常對我們說:你們都好好唸書,誰能唸到哪就供到哪。不管多苦多累,也要把你們的書供到頭。我們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努力學習,都有一定的文化。我和哥哥都念到了大學畢業。
父母都是能吃苦耐勞的人。除參加生產隊正常勞動外,春夏時節,收工後還要出去挖野菜,打豬草。養豬掙些零花錢。秋冬季節,收工後還要出去拾柴禾。人民公社的年代,農民一年四季都在為生奔波、忙碌。經常是汗流浹背。但有時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生活極其艱難。
母親心靈手巧。我們小時候的衣服、鞋子都是母親一針一線手工縫製。我結婚時的棉衣、棉褲,都是母親用手針縫的,現在還儲存著。看到它,就會想起慈祥的母親,就會想到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我喜歡閻維文的歌《母親》,喜歡崔京浩的歌《父親》,經常用那五音不全嗓子放聲高歌,表達對父母的懷念之情。
願父母健在的人們,“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都要按《弟子規》的要求孝敬父母,以免留下“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願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懷念失去的父母的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