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過去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回望不是懷舊,不是優柔寡斷,是一種向前走的加油站。過去的已經過去,不回望,不知道對在哪、錯在哪。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回望過去的散文。

  :回望過去的日子

  滴嗒滴嗒的一秒;轉眼流過的一分;一現及過的一時;風馳電掣的一日;飛奔而過的一月;不知不覺的一年;悄然逝去的一生。日子,似水流年.......

  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飛走了,有再來的時候。時間流逝了,卻永遠不能挽回。“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時間在滴滴嗒嗒的流逝,日子仍然平平凡凡的過著,春去春來,花落花開,時間是永遠不會等待我們的,何不讓我們去等待時間呢?

  人的一生中,或許有許許多多的一秒、一分、一時、一日......但這些畢竟是有限的,您可以“逍遙今日,且待明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但是,請莫忘記,天運無限人壽有限“百年明日能有幾何?”時間就像一片誠實的土地,當即將歸逝之時,望望身後,留下的是鬱郁蒼蒼的樹林,色彩斑斕的華錦,還是荒蕪不毛的曠曠野、荊棘叢生的廢墟?

  時間亦時日子,日子亦是時間。日子、時間亦是組成生命的材料,您若是想珍惜生命,那便請珍惜時間吧!

  時間有時也銳利的像一把刀子。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朋友,抓住今天,你才無愧於昨天,才會自信的面對明天!千萬不要把一些時間浪費在愛情,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愛情,不要認為愛情的力量是偉大,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對於學生來說,我們只有學習好,什麼都不要管,把心用在學習上,如果現在不好好學,會後悔的。

  現在生活中,有的人沉浸在回憶中,他們依賴昨天;有的人沉迷於夢想中,他們企盼明天。勤奮有志的人,他們深深的懂得時間就是生命,從不把今天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把時間都用在學業上,對於他們來說這才是過的幸福的日子,最開心的日子。然而對於那些不愛惜時間的人,到了滿頭銀絲之時,掀起塵封的日曆,回味已逝去的歲月,生命在深沉地向你傾訴:給自己的人生劃上無悔的句號。

  :回望過去,展望未來

  思緒擋不住時間的腳步,如浮雲流水般轉眼即逝…念著光陰的磋砣,撣起記憶的塵埃…

  關了燈,鎖上門,將自己處在一個絕對黑寂的世界,此時任思想奔騰,我可以回憶過去的點點…也可以憧憬未來的種種…

  這個學期,我撒下了希望的種子,以辛勤的汗水澆灌。期末,有豐收的喜悅,也有顆粒無收的失望…

  我築就了一個淺紫色的夢,於是去追逐…但為她流了多少次心酸的淚?為她發出了多少次馨慰的笑?依舊是遙不可及!漫漫光陰似水流年中,茫茫人海芸芸眾生中,是誰,讓我的心不再寂寞?當情不知所起時,一往而深…

  過去的那些時光啊,好像一地的碎銀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照亮那些舊光陰…但我知道我學會用微笑掩蓋了悲傷。知道了唯有光陰銘刻情深…更明白所有,所有的一卻,最後,都要歸於寧靜!

  青春裡,經過的人和事,愛過的人疼過的人,會是一生的硃砂志。所以我用最從容的姿態,笑看流年妖饒…

  錯過就不再!所以我堅決不放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我不能挽回,但我可以把握現在,不再頹廢,而且,未來依然充滿希望…故哪怕把心燒成灰燼,也有記憶相伴一生…

  :回望過去話說書

  江漢平原過去有一些說書人的身影出現在街頭場口的茶館一隅或小巷,有的擊竹板繪聲繪色的講評書,有的雙目緊閉滔滔不絕背誦《說唐》、《隋唐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古典小說的故事章節,一圈聽眾聽得聚精會神。講書老人的記憶力驚人,現在一些人望塵莫及。

  說書分為說大書和講唱兩種。說大書指的是隻說不唱的純粹說書,如說書、評話等;講唱又分說唱兼有和純唱兩類,前者如彈詞、鼓詞、後者如大鼓書、快板書等。說書段子分為“條書”和“墨本”。“條書”由老師口傳口授;“墨本”是講說的稿本。說書是一門相當古老的行業,敦煌莫高窟曾發現過唐代說書人的話本。這些話本里反映出說書的特色。說書一開始先吟詠一些詩詞或講一兩個小故事,叫“入話”。這是說書人為了延遲正文開講時間,為了等候觀眾,以穩定先來觀眾的情緒。所以說書人常有“閒話少說,言歸正傳”的口頭禪。說書成為深受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過去的說書之所以引人入勝,與其內容無所不有和說書人精彩語言是分不開的。“說國賊懷奸從佞,遣愚夫等輩生嗔;說忠臣負屈含冤,鐵心腸也須下淚。講鬼怪,令羽士心寒膽顫;訟閨怨,遺佳人綠慘紅愁。說人頭廝挺,令武士快心;言兩陣對壘,使雄夫壯志。談呂相青雲得路,遣才子著意讀書;演霜林白日昇天,教隱士如初學道。噫發跡話,使寒門發憤;講負心事,令奸漢包羞。”舊時說書有定場詩《西江月》:“先有三皇五帝,後有歷代君王。開天闢地立耕讀,治下乾坤后土。只為莊王訪賢,才然留下說書。習學三絃談今古,解勸老幼男婦。”曲藝界也有諺語說“只因莊王訪賢,其後留下說書。”《史記》中記有莊王訪賢的故事:楚莊王的樂人優孟知道死去的丞孫叔敖的兒子貧困不已後,就喬裝成孫叔敖去見莊王。莊王以為孫叔敖死後復生,就想再叫他做丞相,優孟說:“孫叔敖活著做丞相廉潔自律,所以妻兒老小都貧困不已。丞相這個職位不能做了。”莊王頓時醒悟,從此就厚待孫叔敖的兒子。莊王又令大臣多扮亡臣,對想不起模樣的功臣就命人配曲演唱功臣事蹟。從此莊王身邊便有了專門演唱歷史故事的人。因此歷史上的說書人大多奉莊王為祖師。

  說書人有三件道具:也叫驚堂木、扇子、手巾。傳說莊王時代,百姓貧苦,太后病重。丞相上奏莊王建議施行仁政,並推薦了四個能說會講的人——-趙、衡、胡、梅到各地巡迴演說。不到三年,國泰民安,太后病癒。周莊王即封該四個說書人為“四大善相”,並賜給他們每人一把寶劍,一顆堂印,一道聖旨。三樣賜物後來演變成三種道具:寶劍變為扇子,堂印變為驚堂木,聖旨變為手巾。過去說書老藝人考核演員時,要問到驚堂木的由來:“驚堂木一塊為業,說書以作生涯;走遍江湖會名家而今請問閣下。”應考的演員便回答說;“此木周祖留,文武分龍虎;我輩上場用,其名驚堂木。”以此為業的說書人祭祀時,供品上牛、羊、豬外,還將驚堂木、摺扇、手巾放於供桌上。

  我們湖北過去還有一種說書叫道情,多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用漁鼓和竹板伴奉。這一行相傳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傳下的。張果老到崑崙山砍下一根竹,去枝除葉,把竹尾送給牧鵝的,將竹兜送給卜卦的,留下中間一節二尺四寸的竹筒身,一頭蒙上豬油膜,用手指擊膜,咚咚作響,聲音悅耳。張果老就揹著它在街頭巷尾說書講道。

  現在說書藝人已淡出人們的視野,有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幾十年來現代文化和外來文化的衝擊,使受教育者遠離了傳統文化,現代科技傳媒資訊及日新月異的文化表現平臺展示出不可抗拒的魅力。隨著說書藝人一個個仙逝而去,說書業已成為讓人回望的歷史。

 

既然是過去散文
回到過去散文
相關知識
回望過去散文
假如可回到過去散文
回到過去散文
既然是過去散文
告別過去散文
過去散文
春節回家過年散文
回顧過去的散文
回憶過去的散文詩精選
回憶過去的抒情散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