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班主任教育隨筆
做低年級的班主任確實不易,他們平時如何教育學生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在這十五年裡,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也深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於是便將全部的心思都傾注到孩子們的身上,和孩子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情都感到新奇,缺乏自我約束力,為保證正常的課堂教學,我瞭解了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徵、興趣愛好,對他們不乏耐心地進行教育,逐漸改掉了孩子們獨生子女的驕橫、任性的毛病,養成了講文明、講禮貌、愛勞動、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
班主任累!這話一點不假:每天進入班級檢查各項常規,加上自己的任課和學生的各種偶發事件處理。一天差不多八個小時,戰戰兢兢,不敢出一點差錯。幕色降臨,關好門窗,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家,常常是一進門就倒在沙發上,連話也不想說。
班主任是幸福的!這話也是真的!每天早上上班時,看到孩子們進入校門,微笑著對我說:“老師早!”,心裡總有莫名的感動。等他們放下書包,由我帶著一起去打掃衛生包乾區,把地上的落葉一片片撿乾淨,一起猜測著:今天我們的衛生可以拿滿分了吧?我和孩子一起開心著。回到教室,我帶孩子讀課文,背英語單詞,比賽口算,讀書聲充盈著教室不大的空間,我們都覺得今天的早讀好有成就。
當課間操,我和孩子一道邁著矯健的步伐來到操場時,看著領操老師滿意的眼神,我們就更加精神百倍。 每個課間,因為擔心四十四個活潑好動又高居四樓孩子的安全,我總是待在教室和走廊裡,和他們一起踢毽子、下棋,猜謎語.當其他任課老師踏著鈴聲走進教室,看到安靜的學生和桌上整齊的學習用品而讚揚他們時,我也和孩子一樣興奮。
在悠揚的放學鈴聲裡,我帶著四十四個可愛的孩子排著整齊隊伍走出校門,直到把他們都交到家長的手裡,聽著他們清脆的告別聲:“澤仁老師,再見!”看到家長放心的笑容,我總輕輕地籲一口氣,覺得自己對得起他們的信任。有時默默回想著,一天來我和孩子們待在一起的快樂,平靜的心情有種淡淡的滿足……
當然,我也為孩子們偶爾的不聽話生氣,為文明班的評比扣分而懊惱,為某個孩子的不舒適焦急,甚至也有覺得委屈的時候,可更多的是付出後收穫的喜悅和幸福……
篇2
大家都知道,我們學校對於抓班級管理的重視絲毫不亞於抓學習。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關心下,雖然沒有取得值得驕傲的成就,但也是在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努力下不斷進步。下面我權當是班門弄斧,把我的一些做法說出來供大家討論。
一、抓好學生各方面習慣的培養,促進班風班貌整體發展。
良好的班風班貌是各種習慣養成的基礎,低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應該如何把握好這一關鍵期?我認為,以良好習慣的養成為突破口,有助於促進班風班貌的整體發展。
學生的行為習慣表現在平時的坐姿行走是否端正,桌凳和衛生工具的擺放是否整齊等等。如有些學生由於習慣不好,四條腿的凳子總是喜歡斜成兩條腿、甚至一條腿坐著、搖晃著,這樣一不小心就是“咚!”的一聲,人和凳子一起倒在了地上,既容易摔傷身體,又影響課堂的教學秩序,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針對這些,作為班主任要嚴格訓練學生的坐立行的習慣,堅決消除這些安全隱患。再如桌凳和衛生工具的擺放,我曾對著學生將一把掃帚比喻成一個人的腳,將掃帚的腳尖朝外,腳跟靠牆,一個挨著一個像小朋友排隊一樣站在教室的後牆角,從那以後,五六把掃帚整齊地立在牆腳,既不影響通道,也很美觀;總之,這些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於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意義。我深感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班貌的班集體,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會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我就是通過抓各方面習慣的養成,使我班的班風班貌得到了整體發展,每位學生都能把班集體的榮譽與自己的行為緊密結合,都想為集體爭光。因此,在各種比賽中都能取得好成績,
二、改變思維方法,巧妙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下課時,經常有小學生跑到我這兒來告狀,大多是些張三打了李四一下,王五罵了劉二一句之類的小事,對這些小事應怎樣處理呢?我覺得很有必要探討一下。以前我總是有求必應,無論什麼事,總要審判一下,來表明自己對學生的關心,無非是甲先說說,乙再講講這種模式。但這裡有一個問題:甲一張嘴則自己是十足的冤枉,而乙則是十二分的無賴;乙一張嘴則自己永遠都沒錯,錯全在甲。麻煩就在這裡,班主任並不清楚責任到底在誰,想弄清就要去實地調查研究。而結果常常是這樣:班主任雖弄清了這件事,但卻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而學生看到老師願為自己作主,於是信心愈壯,大報告、小報告層出不窮,結果班級成了法院,老師成了院長,如此下去又哪有精力來搞其它工作呢?於是有時侯怕費時費力,就採取推諉法,來個一刀切:回去!回去!看不到我正忙著嗎?或是,你先回去,等一下我去找他!但結果是學生望穿秋水,而班主任卻早把它拋到了腦後。這樣做的後果是學生缺乏對老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的危機感與日俱增。如此,班主任以後又怎樣去管理學生?又怎樣去管理班級?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結果,我認為,關鍵在於班主任認為自己是一班之主,始終從“我”出發,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權,要想既處理好這些事,又不影響工作,我覺得,班主任應改變一下觀點,換一種思維方法,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把權力下放,學生自己的事自己去解決。
1、學生管學生。為此,我就特地培養兩個班長做為我的小助手,學生的小老師。我對學生是這樣說的,同學之間有了矛盾,應以和為貴,如不能解決,請去找班長。對兩個班長我則這樣交待:雞毛蒜皮一類的小事,要儘量公正處理,如不能處理,再來找我。那麼,班長處理不了的事,我又怎麼辦呢?2、儘量做調解人,中間人,而不是法院院長。一次,班長送來一男一女兩名學生,女生哭哭啼啼,男生怒氣衝衝。看到這種情況,我第一句就問:“誰的錯?”沉默片刻,女生手指男生說:“他打我。”男生立刻反擊:“她罵我。”我又說了第二句話:“你們都沒錯,錯在我?”聽了此話,兩人低下了頭,沉默不語,我又說了最後一句話:“你們回去吧,搞清楚再來找我。”兩人並沒回去,過了幾分鐘,男生說了:“是我不好,我不該打她。”聽了此話,女生也說道:“是我不好,我不該罵他。”之後是一番開導、教育,兩人都高高興興地回去了。了了三句話就解決了一件麻煩事。
此法,我屢試皆爽,以致到了現在,我竟然“門前冷落車馬稀”了。而學生之間也異常的團結,班裡友愛互助的氣氛特別濃厚。
關於韻味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