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場哲理短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在古代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古人做官也有一套官場哲學,也有做官的小道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凶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篇【2】:曹衝

  曹操不但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還是一個成功的父親。他的幾個兒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處,而他最喜愛的,首推曹衝。古代所謂神童,以語言天賦突出的居多,曹衝卻表現出解決問題的高超思維能力。曹衝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震驚了當時之眾,也流傳千古,成為最經典的兒童智力啟蒙故事之一。

  還有一個典故:孫權曾送來一隻漂亮的雉雞。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使盡辦法,這珍禽就是不鳴不舞,讓人徒嘆奈何。曹衝想出一個辦法,讓人制作一面大鏡,擺在雉雞面前。那雉雞於鏡中看到同類,起了爭勝之心,當即舞將起來,這一下對鏡成雙,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體現了曹衝的智慧,還表現了他寬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騎的馬鞍放在倉庫中,不慎被老鼠咬壞。庫吏大驚失色,自認必死。曹衝知道後,心生一計:他先用利刃將自己的單衣穿戳成鼠齒狀,然後裝成一臉

  愁色的樣子去見父親。曹操問他何事憂慮?曹衝說:“世俗以為鼠齒衣者,其主不利。今單衣見齒,是以憂戚。”曹操趕緊安慰愛子,說:“此妄言耳,無所苦也。”過了一會兒,庫吏前來報道曹操那樁馬鞍被鼠咬壞一事,曹操聽後,笑著說:“連我兒子的單衣都被咬壞,何況馬鞍乎?”根本沒有追究的意思。據說,每當曹衝見到當刑者,總要上去尋問是否冤枉,是否處理過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設法為之救命或減刑;每當見到那些勤奮而能幹的官吏因小過或失誤而觸犯法律,他都要親自到曹操那裡說情,請求父王寬大。史書稱曹衝“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這種悲憫寬厚的氣質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簡直催人淚下。

  可恨天道難測。上蒼把智慧慷慨地賦予曹衝,卻又殘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曹衝突患大病而亡,據後人推斷,可能是“絞腸痧”。曹衝的夭折,留給歷史一道殘缺的美麗,留給後人一份遺憾的嘆息。 也許上天的深遠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 曹衝死後,曹操悲痛萬分,曹丕來寬慰他,曹操說道:“曹衝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們的大幸。”曹丕即位後,也經常對臣下說:“若使倉舒***曹衝之字***在,我亦無天下。”可見,曹衝之死,客觀上為曹丕爭奪王位掃除了最大障礙。

  篇【3】:陳壽:“三不喜”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三國志•魏書》

  陳壽,字本仁,原籍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因其祖父戌衛遼東,遂入籍寧遠。歷任戶科給事中、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陝西巡撫、南京刑部尚書等職。

  早在他少年時期,有一次拾到金子,但他分文未拿,坐守一個晚上,終於將金子交還給失主。1472年,他考中進士,授官戶科給事中,從此登上官路,他一生做官四十年,直做到尚書,他都始終堅持清正廉潔,他有三不喜:一是不喜隨意彈劾官吏;二是不喜為子弟親友爭功或謀取好處;三是不喜金錢財物。 他初為官時任給事中,給事中是言官,糾劾百官是其分內的事情,可是陳壽卻從不彈劾朝廷官吏,他的這種做法讓人感到奇怪,他為此解釋說:“吾父戒吾勿作刑官,易枉人。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

  弘治年間,他到陝西做官,當時的陝西地區經常遭到邊地少數民族的騷擾,他到之後,整頓了軍務,使地方上***了下來,有一次,各部族首領率眾來戰,派出少數騎兵來誘敵,有些明朝將領不知道是計謀,準備出擊,陳壽卻不準,他獨自來到帳外,與數十名騎士坐在凳子上吃東西,敵軍見了,怕有埋伏,連忙退卻,陳壽乘機下令出擊,結果大獲全勝。當他向朝廷保捷報時,有人說讓他在捷報上寫下戰士的名字,他說:“吾子弟不事弓馬,安得以欺朝廷?”他的公正無私得到了將士們的擁護和愛戴。

  陳壽從小便不愛財,至有守夜還金之舉,當官後不改初衷,清正廉潔到底,他當了右副都御史那樣的大官,因為得罪了專權的太監劉瑾,被命罰米二千三百石,布一千五百匹,陳壽平時清廉不取,除去俸祿外,一無所有,被命罰米布,貧苦不能償,只好上書自訴,劉瑾也知道他的清貧,只好免去了處罰。 陳壽自己從不愛財,同時他對貪汙的官吏也敢於嚴厲懲辦,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在他調任南京兵部侍郎時,在陝西要離開時,整整一天,車轎也沒能前進一步,史書上記載說,“軍民數千人,擁集撫臺,泣留公***指陳壽***。公曰:君命也。出城之日,號呼之聲震地。”

  陳壽為官四十年,為官清廉,家無餘錢,以至於家貧無家可歸,只得流離失所,住所不蔽風雨,甚至在死後也無錢下葬。但他“三不喜”卻永遠的留在了後人的心中。

  

古代經典哲理短文
關於莊園別墅的廣告詞
相關知識
古代官場哲理短文
古代名人哲理短文
古代美德哲理短文
古代經典哲理短文大全集
古代經典哲理短文
古代名人的哲理短文大全
古代哲理短文
古代名人的哲理短文
人生哲理的古文格言古代人生哲理的名言
課前三分鐘哲理短文高中青春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