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行醫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行醫以德為先,服務以誠為本,做人以品為重,做官以廉為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成醫六字真言》與《行醫六字真言》

  上紀時期有聖人李宗吾之《求官六字真言》與《做官六字真言》,以致使官道興盛,而今醫道衰敗,故吾由此憂患,傳下《成醫六字真言》與《行醫六字真言》與世人,宗吾之道只講總,不講分,我欲復興醫,大概分說,也需學者自行發揮,學此有成者,飛黃騰達,四海聞名,富甲天下,復興醫道也。

  《成醫六字真言》

  《成醫六字真言》為:“造、送、忠、黑、遵、懵”。

  一. 造

  既然出得來社會混飯,沒有文憑誰都懶得理你,故想成醫必要有醫憑,不管你有多牛有多優秀,沒憑無異於廢人。想在二三十歲前在醫道上興旺發達,得先有個醫憑。無憑何辦?造!如今科技如此發達先進,要造個文憑有多難,就是給你弄個博士碩士不過是一兩分鐘之事,然後前途可一片光明,這多麼地誘人!但造來的畢竟假惺惺的模樣,若又與實力不符,就極易被人戳穿。故問,沒醫術又怕被戳穿何辦?用第二字——“送”。

  二. 送

  “送”在官場上擔任魏公之角色,朝有攀龍附鳳夕有風吹草動它就亮場,且形式層出不窮並屢見不鮮,上司大人們當它是寶,靠它混飯,愛之程度可想而知,故想成醫也需要靠它。“送”也頗有講究:想求大事的,則把金銀錢財一堆堆送去;想求小事的,則隨意來頓山珍海味鮑參刺肚之類,上司大人們的肚子立刻發福了。用“送”時勿忘記行要緊的事:將醫憑摻夾其中,待其數禮時大概時機已成熟,然後便可向其暗示;他快活了,或許即命醫院找位作替死鬼,君之醫位非君莫屬矣。但此位得來具風險,需在上頭加道德仁義,於是就要用到第三“忠”字。

  三. 忠

  醫道要忠何人物?便數東方之華佗、扁鵲、張仲景等,西方之白求恩等,以及必要忠汝上司大人醫院醫位及金銀錢財,現此尊敬之心,才易把醫職求來。而忠金銀錢財醫位等,必需打心底裡忠;忠於名家人物只能從表面上忠,讓人覺得君之醫道能盡忠職守就可以了。而忠之意唯有一樣不能忠,那就是病人,要想在醫道上發達,忠病人還得了——病人要便宜要好得快就忠之順其意,那不把醫家之威都丟盡了,錢也賺少了,上司大人定來開刀。因此成醫之道又需學習“黑”心大法。

  四. 黑

  官之道,處處離不開黑,而醫場即是官場,而成醫之道,亦在乎“黑“罷。黑心,人人皆有,只是有大小之分。但為醫者需比常人黑十倍,達到官的境界必能成真醫了。“白”之醫,不過一生平為鄉下庸醫或隱於底能救何人?其富不過掃街之人。而“黑”之醫,家財萬貫,子孫萬千,聞名四海,其何興哉!故醫者要循黑心心法,且黑不能外露,因此“黑”往往與“忠”並用,屢現奇效。

  五. 遵

  要在醫院裡成個稱職的醫者,都必需要遵行醫院之規矩,順醫院者昌,逆醫院者亡。遵其道總不傷己身,遵得妙則大有提成。遵其規矩,能達雙贏;開方治病,皆有套路。可以無醫術,要懂用電腦。醫院裡的方程式總吃不死人,大不了將死時打瓶吊滴苟延生命轉讓他人便可安枕無憂。遵醫院之法好處多多,不遵則又不能成醫,故要處處為醫院的利益著想,對病人一視同仁——能貴即貴。

  六. 懵

  使完以上五點,或許已成了一代名醫。最後的懵字是留給成醫不成反遭陷害之人使用,懵是糊塗的意思,當用“造”“送”不成功時即可用“懵”,裝糊塗混過難關,再另謀上司大人重使成醫真言;當用 “黑”過外露傷及人時,用“懵”字即可洗脫罪名,來日再換個地方重使真言,如此反覆,直到成功為止。

  願君早日成醫,則可使用《行醫六字真言》來達到飛黃騰達,四海聞名,富甲天下,復興醫道的夢想了。

  《行醫六字真言》

  《行醫六字真言》為:“造、悚、留、黑、流、蒙。”此六字皆為日常用品,需天天用,日日磨,奉命而行,才能精而鋥亮,立馬見效。

  一.造

  “造”在這的意思是“造謠”,捏造訊息,迷惑病人,需醫家在行醫中,無中生有,火上添油。病人沒有的病硬說有,譬如病人無脾虛腎虛,醫家照說有就是了,然後開一大堆補藥,雖耗錢多,可心裡踏實:“哎呀!幸虧遇到一位良醫,否則我都不會知道我有那麼多問題!”又譬如醫家對病人說寫可怕點的訊息,如何如何,之後應趁此時機讓病人去抽血驗血拍片之類,讓自己的包鼓得漲漲的。此法十分好用,且不需要醫家口才如何,是“家居旅行必備精品”,奉行多了,則駕輕就熟。

  二.悚

  “悚”字為驚悚之意,作為一個合格的醫者,行醫時需經常用到,此法亦常與“造”法同用。令病人驚悚,西醫尤其擅用。譬如,病人得了回重病,中醫或許只是說:“肺極虛”,而西醫卻會說:“肺癌。”兩種說法的意思一樣,但給病人的感覺則有極大差別,中醫所說的,病人還覺得自己身體不錯;西醫所說的,病人覺得已到盡頭。於是病人皆聽西醫之言,成其魚肉……

  三.留

  凡事都要留一手,給人治病也要留一手,不要讓人痊癒,或治好此處卻損傷另一處,最好讓其隔斷時間復發等,醫者再為他行醫,但適時而止,不能多用。

  四.黑

  “黑”字訣不管在成醫時與行醫時都需用到,之前已提過。此為行使其他法訣的前提,黑不夠,用則不亮。

  五.流

  “流”為如水般流。行醫診病時,需要如水一般匆匆流過,人一多,更要講究效率,質量沒所謂,大同小異罷而。

  六.蒙

  “蒙”為矇騙隱瞞。第一要拿塊黑布罩住別人的眼睛就什麼都看不到了,使其不知所以然。第二將診病的結果先蒙上布,使其不知,於是讓其病多託幾天,病入高峰了,凜然告之,再去行醫,如此極易發達。我的朋友患了不過是普通的闌尾炎,醫生卻隱瞞了他幾天,期間抽血驗血,竟又告知有白血病的可能,最後折騰一番,才幫他暫時治好病。期間治療費用包括住院近一萬,幸虧朋友有錢付得出,而今落下個遺患,有時復發。可見行醫除了會蒙也需夠眼力,看準有錢趁機開刀,必能有所得益。

  我把《成醫六字真言》、《行醫六字真言》全數粗略講完,醫家自行發揮,知我罪我,非所計也。

  :行醫乃行善

  行醫乃行善,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是一種行善和行仁的行為。醫學的本質和目的從來是行善,醫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始終把"解除疾苦,治癒病痛、維護健康,保護生命、救死扶傷"作為唯一的目的,又是人類實踐道德理性、展示宗教式悲憫情懷的一種重要方式,因而無論是佛家,道家、儒家,或者其他什麼教,都把行醫作為行善的一種重要方式和途徑,醫學也因其至善而崇高和偉大。

  可見,醫學與"善"有著歷史與本質的關係。聖人"止於至善",行善是人類道德性的終極目的之一,是人類各種文明共同的價值指標。行善是人身修為的一種境界、一種態度、一種基本的行為要求。如《春秋左傳》所言:"施善不倦,求善不厭","善不可失,惡不可長"等等;傳說中的神農氏嘗百草,而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作為試驗物件,也就是為了拯救人們的疾苦,顯示出了神農氏高尚的道德品德。

  古代的醫患關係更是具直接性、穩定性和主動性的特點,醫生從望、問、切、聽到號脈,對任何病人的疾病都是全方位的考慮的,哪些藥該不該用,用了會不會起其它副作用。同時,醫生更注重的是病人的心理因素,主動地去接近、關心和了解病人,把關愛、博愛傾注給了病人,使病人樹立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使病人更加尊重醫生,把醫生當"聖明".

  隨著時代在前進,醫學在發展,醫療界大量使用物理、化學的診療裝置,幫助醫生在診斷、治療病人,使醫生有了依賴性,從而使醫患雙方的感情、思想交流少了。加上分科越來越細,醫生日益專業化,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醫生只對某一種病或病人的某一個部位的病變負責。過去那種一個醫生與一個病人的穩定性聯絡,一下子就分成了幾十個甚至更多的線頭,讓病人拿著一大把檢驗單樓上樓下來回跑,不知屎樣尿樣往那擱,如遇上一個冰冷的面孔,沒有怨言的人也就有了怨言,這樣來醫患雙方的情感聯絡相對就逐漸逐漸淡薄了,情感鏈條逐漸、逐漸就消蝕了,就斷了。但是,"行醫乃行善"這個道理,仍然無法改變。

  在眾多的醫學院校,每年都會組織新生或畢業生舉行宣誓儀式。每位醫學生都會莊重的舉起右手,高聲的承諾:"我決心竭盡全力解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苦,執著追求,為祖國的醫學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身1這些舉起右手臂的莘莘學子們,是否理解了這個誓詞的真正含義?是否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又是否真正體現了誓詞中"行醫乃行善"的真正意義所在?

  但我們始終要明白一點,那就是任何醫學知識、醫學技術、醫療裝置都是為了"醫學行善"得以實現的工具和手段。假如我們醫生的知識、技術、裝置不能治病救人,那他就失去了內在的目的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假如我們醫生的知識、技術、裝置不僅不能治病救人,反而成為謀取私利、滿足私慾、追逐名利的工具,那它遠遠就失去了"行善"的意義,那他就會被人們遺棄與唾罵。

  醫生服務的物件是以生命相托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行醫乃行善"是醫生最基本的一個操守。全國開展的"尋找最美鄉村醫生"活動,重慶市巫溪縣鎮八寨村村醫鄭子全靠著一雙"妙手"、"特腳"走遍巴山,一生行醫、一生行善,受到百姓喜愛尊重。醫術的聖潔和尊重在於:無論是在什麼情況下,患者的利益高於一切!因為"德乃醫之魂,術乃醫之本,愛乃醫之根",一切的知識、技術、裝置只是為"行善"服務的,所以要善待每一個生命、善待每一個患者,更要善待社會,"醫患和諧"關係將會日久彌新,因為"行醫乃行善"。

  :行走在行醫與文學的路上

  拿到李繼林的《雨水》有些時間了,對於作品的品讀大多是在夜深人靜,在柔和燈光下。用心感受著“靜夜聽雨,神情依然,有風或者無風,雨水降落的聲音,是自然和諧的音符,天地通過雨水交融,天地之愛因雨水而展示,而酣暢淋漓地表達,夜雨敲窗,夢裡夢外,皆是雨水。”如詩一樣的語句,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細膩的柔情撲面而來。

  與李繼林相識在網上,他那樸實無華的文字,靈活自如,信手拈來的寫作風格深深地吸引了我,於是便成了他部落格裡的常客,也成了他的文學粉絲。

  和李繼林會面,得到《雨水》一書,還得感謝在銀川舉辦的全國第二十二屆圖書博覽會,如果沒有這次盛況空前的書博會,也就不會結識李繼林,也不可能有機會品讀到《雨水》這麼充滿鄉土氣息的作品。

  前段時間獲悉“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西吉縣被中國作協中華文學基金會授予中國首個“文學之鄉”稱號。一段時間內西吉文學在寧夏文壇名聲鵲起。這次全國圖書博覽會能有西吉文學的一塊天地,足以說明西吉文學在寧夏文壇的的舉足輕重地位。

  在西吉作家售書儀式的畫報上仔細瀏覽西吉所有作家頭像。這其中有郭文斌,火仲舫,了一容,單永珍,火會亮,古原等一批活躍在全國文壇有名作家,也有一些在固原文壇甚至寧夏文壇小有名氣的寫作者,就像李繼林這樣的寫作者。

  人和人相識是靠點緣分的,我不知道在銀川和李繼林見面算不算緣分,但是握手,交流,合影,贈書。至少也說明我們已經成為興趣相投的文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網路世界。

  知道李繼林是一名醫生,是一位鄉鎮醫院工作多年的內科醫生,對於所從事的工作,正如他父親所說:“餓不死手藝人,醫生是個好手藝,人吃五穀生百病,人越來越多,病也越來越多。”他也實現了父親的簡單樸實心願。但也可以看出李繼林有些不安於現實,但又無可奈何的現狀。

  李繼林工作在鄉鎮,也生活在鄉鎮,常常穿梭與醫院與鄉村之間,在他所最熟悉的這塊土地生活這麼多年,結識過很多人,也看過很多鄉村風景,輔之於他情感的積澱,見之於筆端,才有這樣的洋溢著鄉土氣息的文字。

  文如其人,淡定,隨和,淳樸的個性讓他的文章字裡行間透著質樸,自然特點,尤其是他的散文,那種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寫作特點,往往給人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對人物性格描摹,對人物命運的詠歎,得體、到位,令人信服。整篇文章讀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雨水》收錄了作者近年創作的五十四篇文章,文章大多體現他的親身經歷,工作及生活的點滴回顧,字裡行間洋溢著對故鄉的眷戀與熱愛。

  李繼林的散文平和從容,樸實自然,雖無詩一般的語言,華麗的詞藻,但醇厚古樸的風格充滿著濃郁的泥鄉土氣息。

  一篇好的散文之所以讓人愛讀,讓人喜歡,最重要的是這篇散文蘊含著作者生活經歷和感受,體現著作者的主觀思想和獨特見解,文章讀起來就像與朋友對唔,一點虛假都沒有,給人一種親切和清新感覺,讀了李繼林的散文也有這種感受。

  讀李繼林的散文,一種農村景象栩栩如生展現在讀者面前,彷彿一下子置身於山區田野農舍之中,心靈感受著來自鄉村的景,物、象的洗禮。在《溫暖的落葉》《鳥窩》《南瓜飯》《節日》《燒洋芋》《馬車》《石磨》《土堡》《夢魘》《泥猴》《北牆》《雨水》等中。作者以飽蘸深情筆觸,細膩而又厚實地描述一幅幅農村景象,字裡行間流露著對逝去的往事的眷戀與惆悵,有對親人的掛念、緬懷,如:《姐姐》《陪伴》《岳父》《泥猴》《村裡的女人》《清明時節雨》。也有對生命的哀怨與嘆息:如《雨水》《夕陽》《停電》《這個春天》。有對世俗,現實的不滿與迷茫《手指》《見聞》《香菸及其他》。

  在作者筆下,樹葉,石磨,鳥窩,馬車這些大家耳聞目睹過的實物,如今成為記憶的事物通過作者飽含深情的筆,再次把它從記憶的映復原到讀者的眼前,讓人情不自禁回眸過去所親歷圖景。就是南瓜飯,燒洋芋這些早已無人提及飲食也飽含著對親人的感恩與緬懷,蘊含其中的是作者對時光易逝,命運無法左右的詠歎。至於對景物的描寫也不僅僅是一味描摹,而是更多地通過主觀情感的抒寫,展現讀者的是對物與人之間的自然和諧畫面的感慨。

  與李繼林的散文的平和從容,樸實自然相比,李繼林的小說更多體現著冷靜,銳利,小說平緩,並且具有理性思索與人道精神,我想這和他從事的職業有關。

  李繼林的小說大多是醫生題材的小說比如:《王家》《主任》《專家》《老湯》《杏林》《醜兒》講述著與醫生,醫學,醫風,醫德等諸方面的逸聞趣事;就是《本命年》《病》也或多或少蘊含著某種不為所知醫療現象,文中體現的對種種畸形現象的諷刺與評判顯而易見,讀後在感嘆作者獨具匠心的同時,也歎服作者社會閱歷。

  白描以及畫速寫畫般的寫作手法是李繼林刻畫人物的顯著特色,往往幾筆就能淋漓盡致地體現人物的特色,如在《老湯》中:“老湯喝酒後,總會動情地拍著我的肩膀說,別看我窩囊了一輩子,可眼頭高著呢,許多人,看不上,真的看不上,你是個好兄弟,真是個好兄弟”。寥寥數筆,把老湯的性格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又如《本命年》中:“他好像突然明白了,本命年,這一劫是躲不過去的,紅褲帶不是萬能的護身符,最終沒有能夠保佑住他,這一劫就像一個幽靈一直跟隨著等待著,直到時辰到了,就出手將他擱倒了”僅僅幾筆,將本命年的老四的內心想法展現在了讀者面前。還有如:《專家》:“他總是昂著頭,滿面笑容,一副春風得意成功人士樣。見到一班同事或下屬,也要微笑著點點頭或找一下手,匆匆過去了,他總是很忙碌的樣子,說有許多會議要參加。見到上級領導,那笑容更是科可掬,昂著的頭也適度的低了幾分”兩三筆把“專家”的做派和行頭展露無疑。猶如《王家》“我也糊塗了,王家究竟是孽障呢,還是優秀?”簡簡單單三句,把對安分守己勤儉持家的好男人王家人生軌跡的思考上升到一個社會現象,引人沉思。如果沒有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瞭如指掌,沒有對鄉間的生活悲歡離合,嬉笑怒罵有有著深深的感悟,是寫不出如此傳神的人物個性。

  當然小說中,每一個細節,每個故事都帶著醫風醫德的和人生世相的成分,體現作者理性和人道精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善良厚道的人格。

  或許,是生於西海固的緣故,我總喜歡閱讀帶有泥土味的文章,當然李繼林的作品《雨水》也不例外,那記錄鄉村生活的生動畫面,講述自己周圍的人和事,尋找著逝去的記憶,感受著來自親人的眷顧,以及盡孝的行為舉止的文字,一直是遠在異鄉遊子思鄉之情的慰籍。

  李繼林的文學之路,用他的一篇涉及創作歷程的文章《走走停停》概括最恰當不過,作為文學愛好者的我,在羨慕李繼林的文學才華的同時,對他能夠把近十年的文學碩果展現讀者面前深表欽佩。

  《雨水》不僅僅是李繼林文學創作階段性總結,不僅僅是鼓勵,而是走向創作之路的開始,衷心祝李繼林文學之路越走越寬。
 

獨語體散文欣賞
幸福從心開始
相關知識
關於行醫的散文
關於勵志的散文精選
名家關於春天的散文
描寫樹林的散文關於樹林的散文
關於屈原的散文美文欣賞
關於落葉的散文詩
關於優美的散文隨筆精選
關於親情的散文朗誦稿_很有感悟
關於父親的散文
精選關於竹子的散文隨筆_描寫竹子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