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努力奮鬥的文章
努力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口中的碎碎念.......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努力是一種最基本的修養
努力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口中的碎碎念。
一個曾經的大學室友跟我聊天,說她對目前的工作很不滿意,想去學些其他技術,又覺得那是一項很大的投資***時間金錢精力***,萬一不能派上用場,投資就浪費了;可繼續這樣下去,她實在是生不如死啊。這位大學室友高不成低不就的生活已經維持很多年了。照理說她要模樣有模樣,要氣質有氣質,說句不好聽的話,哪怕她去傍大款,也有不少人甘願做她的孺子牛,可她就是混不好有生之年的日子,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我在跟她聊天的過程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們曾是關係那麼好的朋友啊。但放下電話我才驚覺,我已經越界了。過不好的是她,不是我,我雖希望她好好的,卻不能代替她做任何事,哪怕只是勸告,也要適可而止,因為孔子早就有話:“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然後我就想起了燕子。
燕子曾是我的前前前前同事,她的專業是英語,但她卻對古代漢語情有獨鍾。考大學填志願的時候,她本來想填外地一所大學的中文系,卻被她控制感很強的媽媽強迫填了本地大學的英語專業。如果換一個對環境逆來順受的人,可能也就這樣了,天天仨飽一個倒兒,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如此混過大學。可是燕子非常不一樣,後來我們認識,我從她身上強烈地感到她有種不一般的修養,那就是她特別容易沉得下來心,把努力當成一日三餐那樣習以為常,好像不這樣才是不正常。換句話說就是,她把努力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她努力到什麼程度?她趁著暑假跑去北大,買了整套古代漢語的課本,人家睡懶覺、談戀愛的時候,她就去啃書、記筆記。四年下來,儼然一個科班出身的學生了。這些努力帶給她的好處就是,她特別有自信,記得她當初應聘我所在的單位,漢語考試分數歷年來最高,這還不算什麼,讓我驚掉下巴的是,我和其他同事的底薪都是1000,她卻拿到1300,這讓我們覺得很不公平,憑什麼幹同樣的活,用掉同樣的時間,就能差出來300元呢?後來我們一起住,問及她這件事,她笑著說:“因為我用了很多事例向她證明,我值這個錢,如果她不同意的話,我覺得我有可能選擇不幹。”我說:“我也想讓老闆給我漲到1300。”她說:“只要你敢提,不試怎麼知道呢?”我驚訝於她的勇氣,那是自信帶來的底氣。不過最終我還是沒有去和老闆談漲薪的事。
和燕子相比,大學室友缺乏一種自我管理自我進取的精神——這個太難,算了,不要了;那個也不容易,我還是好好窩在現狀裡吧。她很容易對現狀妥協,但妥協了卻又不接受,覺得自己如果怎樣怎樣就會生活得很好,可關鍵是她不明白那個“如果怎樣怎樣”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呀!
你既想過得很好,對生活和自己都相當滿意,又不想付出任何努力,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想上天哪!
努力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嗎?
也許有人說,努力是要把握好方向的,方向不對,很可能會南轅北轍。我覺得那些躑躅不前的人很可能就是太把方向當回事了,總在思慮這樣走下去好不好、對不對,萬一走偏了豈不是大費周折?可是路只有走過才知道對與錯、合適與否,就算是錯了,也要看從哪個方面去解釋。
一條路通不通,走過才知道。有人說這叫試錯,而試錯是個廣泛接觸事物的過程,也許起初你要達到的目標,並不是你真心要達到的,走著走著,忽然發現這條路上還有很多條分支的小路,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差點美瞎了你的眼。這個時候初衷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一路走來的這個過程,它讓你有了怎樣的體驗,又會有怎樣的想法和慾望。這個過程會帶給你很深的存在感,這世上還有比存在感更讓人愉悅的麼?
關於努力,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學業。在讀書時期學業自然是需要努力的,但當步入社會,努力的範圍就又加了一樣:做事。很多能力都不是天生的,你要想生活得好,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當然需要努力。努力這個詞所涵蓋的內容包括:認真、態度端正,對事物有正確的認知,以及,無論結果怎樣,絕不抱怨。
說努力是一種最基本的修養,是因為路都是要走的,不抬腳怎麼行!但就是有人抬不動腳,這是為什麼呢?
1、他從來沒有嘗過努力帶來的好處
一個人如果從小被貶著長大,身邊的人一提起他就會說:“就你?也會……”“就知道你什麼也幹不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種話聽得多了,他自己就覺得自己很笨,“笨”就是他給自己貼的標籤。他也沒有任何一件可以讓自己覺得驕傲的事,他以為人生就應該這樣下去。就像一個從來沒有吃過糖的孩子,你向他描述糖怎樣怎樣甜,他壓根就想象不出來。你只有讓他嘗上一塊,他才驚訝地發現,原來甜是這個樣子的,他才可能主動去追尋甜的味道。
努力也一樣,一個人只有嚐到過努力帶來的成就感,他才會去主動規劃自己的生活和時間,主動在某些事情上投注精力。
2、歸因問題
一個人善長內在歸因還是外在歸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是否會去努力。什麼是內在歸因呢?就是一個人做成功了一件事,他把這個成功的因素歸結為自己投入了很多精力、做了很多準備,同時他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這些付出都是自己可控的。相反的,如果把成功的因素歸結為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機會,父母很有錢,或者其他外界的不能由自己控制的原因,則屬於外在歸因。
傾向於內在歸因的人,他認為自己是有主動性的,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為,所以他不介意拼一把。而傾向於外在歸因的人,由於他覺得成功是由外界而定的,有很大的隨機性,他對成功一點點把握都沒有,所以他就很容易放棄努力。不是說他不能夠努力,而是說他覺得努力無用。這樣的人先在心裡把自己打挎了。
3、抑鬱傾向
很多人都會忽視這一點。我平時有空了會在各個論壇裡閒逛,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有抑鬱症或者抑鬱傾向的人比比皆是,而且症狀五花八門。但歸根結底都會有一個共同的表現:沒有任何動力,什麼都不想幹。不要說論壇裡有很多這種情況,就是在現實生活中,你的對面,你的身邊,也有可能有這種人存在。有資料表明,國內的抑鬱病發率高達6%,且有逐年上升趨勢。抑鬱症有程度的不同,有些人遠達不到“症”,只是有這方面的“傾向”。但也不要小看“傾向”,它會讓你做事情的動力消散得七零八落。
有抑鬱傾向的人,他的思維能力是正常的,不像精神有問題的人行為表現不正常,很容易被人識別,抑鬱傾向的人的存在很隱蔽,甚至連他自己本身都不清楚,他只知道他對許多事情都不感興趣,不感興趣當然也不會去做了。
如果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講,抑鬱之所以發生,是因為經受的負性情緒太多,沒辦法排解,就只好把它們攬過來壓在自己頭上。抑鬱的人分不清情緒是情緒,自己是自己,學不會從不好的情緒裡面跳出來,從而與那些不好的情緒拉開一個距離,去客觀地觀察與評價它。如果從認知的角度來講,抑鬱的發生很多時候是和偏激、片面的不正確認知聯絡在一起的,就是說對某些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太僵化了,如果換一個角度就會有不同的解釋。
我個人傾向於從認知方面調整抑鬱,看一些有關認知理論的書,通過和其他人談話聊天發掘一下對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都有哪些不同的看法,等等,會有很大的改善。
4、懶惰、拖延
排除以上三點,如果明知道努力一把就可以但就是不去做,純粹就是懶了。懶是因為不捨得自己受苦,受苦了會很難受,他不要難受,他要在安樂窩裡得過且過。
如果除去“被動攻擊”***就是說我答應某人要做什麼事,卻拖著不去做,表面看來是懶,其實是在潛意識裡攻擊對方,以這種方式使他受挫***這一點,其實懶並不是多麼大不了的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懶著自然是舒服的。這一點也比較容易解決,只是方法問題。比如當你懶在床上實在不願意動彈,就伸個懶腰,起床去洗把臉;明明約好了去拜訪客戶,就是不願出門,那就先把外出的衣服換上;……總之先撿最容易做的去做,哪怕機械著做,也比不做要好,做著做著就進入狀態了。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對“努力”一詞又有了新的理解?
:年輕真好,輸得起
作者:楊小米
1.《我是歌手》-蘇運瑩
《我是歌手》第四季第三期踢館賽歌手是蘇運瑩,她91年,曾經參加《中國好歌曲》第二季,並獲得亞軍。她創作的《野子》,非常棒,深入人心。她在舞臺上的表演,特別驚豔,如果我在現場,我一定會投她一票。
雖然她踢館失敗了,但她心態非常好,並且和這麼多優秀的歌手同臺表演,本身也是一種成長。我想假以時日,蘇運瑩一定會是歌壇耀眼的新星。
每次看《我是歌手》,我能感覺到這些歌手壓力特別大,畢竟大家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功,而比賽畢竟很殘酷,有輸贏。很多歌手甚至怕輸,拒絕了《我是歌手》的邀請,其實可以理解。有時候年齡大了,反而不像年輕的時候,那麼無所畏懼。
我們年輕的時候,要儘可能的去嘗試很多事情,儘可能挖掘自己的潛力,因為輸了,一切來得及,還有機會。而年輕的時候,畏畏縮縮,追求安逸的生活,當年齡長了,生活出現變動,抗壓能力會很弱,容易受到打擊。
2.即興演講
我記得我讀初三的時候,在班級演講中還不錯。班主任問我:“你願不願意去縣裡參加比賽?”我毫不猶豫答應了。那次比賽,我得了全縣第二名,但是倒著數的,因為倒數第一名忘詞了。
我當時才14歲,無所畏懼,衝到評委那裡,問:“老師,我哪裡表現不好,為什麼成績這麼低?”
“你的普通話非常不標準,沒有特色。”老師尷尬的告訴我。
其實,我非常不擅長這種有主題,有固定稿子的演講,發揮的餘地很小。高一時,有演講比賽,我還是積極參加了,但表現依然不好。
高二,班主任讓成績前10名的去分享經驗,我上去了,講了半個小時,班主任和同學都震驚了,不讓我下來,讓我繼續講。高三這樣的演講,我同樣進行了兩場,效果非常好。這時,我發現我特別擅長這樣的即興演講。
讀大學後,學校裡任何主題演講,我都不參加。但是後來,系裡的分享活動,我就會去參加。“曲師大就是一個三流大學,如果你甘於現狀,你就是一個三流大學的學生。如果你努力,你就會像清華、北大的學生一樣綻放……”我因為大膽的言論,好友的臉都變色了,因為她是學生會副主席,請我來做分享的。
這場分享會結束後,我還舉辦過個人的演講分享,當時沒怎麼宣傳,只找了一個教室。但沒想到兩個教室都坐滿了,那天晚上我講了兩場。就因為這樣一次次的嘗試,我發現了自己在即興演講方面的天賦。我甚至不準備,講三四個小時都沒問題。
年輕讓我無所畏懼,甚至不考慮輸了怎麼辦。輸了也沒關係,因為還有時間,一切來得及。
3.失敗了怎麼辦?
我在大學算是小有名氣,因為在心理健康中心工作,因為做研究。可是我的失敗經歷遠遠多於成功的經歷。大一,我一共投稿20篇,每一次徵稿,我都寫,但沒有一次獲獎。所以,我同樣發現,我不適合這些官方的主題寫作,天生的野路子。
我考心理健康中心,第一年只要3個,我沒有考上,第二年招人,我繼續參加考試,結果過了。大一,我參加系和校學生會,都落敗了。然後,我去參加社團,但是也沒有什麼職位。後來,心理協會搞活動,我跑了三天,拉來一筆贊助,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我大學為什麼去搞研究?因為大一、大二大家有豐富的生活,而我在所有的活動中落敗了,所以我找了一條比較難走,大家不在意的路。等到大三,大家意識到搞研究對考研特別有利的時候,我已經帶著自己的論文,去參加中國心理學大會了。我大三就完成了畢業論文。
同樣,我考研兩次都沒有考上,山東省所有教師招考,我都參加了,全部落敗,迫於無奈回到老家縣城參加老師考試。
後來,我做銷售,我的業績是部門最好的,被稱為大單殺手。但我一天有時候接待5個客戶,只成交1個客戶。可我從來不氣餒,因為足夠勤奮,基數足夠大,漸漸地總結出來一套屬於自己的談單方式。後來,我只有一種情況會失敗,那就是這個客戶沒錢。
每當失敗來臨時,不是不沮喪,但是很快就好了。年輕嘛,輸得起,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和衝勁。這麼多的嘗試,僅僅因為一兩次成功,就出名了,成為了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好學生。
因為失敗過,知道如何走出來,我的挫折商特別高。這麼多年,我最大的競爭力,不是學習能力,不是聰明,而是我的心態,失敗100次,我依然會嘗試第101次。我不會把失敗歸於能力不行,只會覺得這個不適合我。
4.年輕真好
學習和工作是如此,愛情更是如此。我16歲就戀愛了,19歲失戀。我用了大學4年才走出來,哭的死去活來,甚至去挽回對方,很多丟人的事情都做了。這又有什麼呢,反正年輕,不在乎。等我釋懷的時候,才23歲。
後來,我投入新的戀情,一樣如初戀那樣敢愛敢恨。分手的時候,我還是很痛苦,但我知道一定會走出來。在感情中,我不斷成長,我知道我想要怎樣的感情,什麼樣的人適合我。
我26歲遇到劉先生,27歲就定下來了。而如果我27歲開始一段感情,30歲分手,我心態肯定不會太好。
我對身邊的弟弟妹妹,十七八歲,剛讀大學,我從來都是鼓勵談戀愛,遇到就大膽的去追求,害怕受傷的人不要談感情。戀愛和工作一樣,同樣需要學習和練習。我不贊成***,腳踏兩次船,但我鼓勵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
年輕的時候,就一往無前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夠了,總比心裡不甘,年齡大了再折騰,這樣的成本太高了。我們不妨找一個安靜的時間,好好問問自己:
我還有夢想嗎?
我還打算為自己的夢想奮鬥嗎?
你千萬不要告訴我你甘於平淡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人生就此平庸。因為我知道沒有見過精彩風景的人,平靜安逸是假象,背後是一顆波濤洶湧的心。生活,跟愛情一樣,都需要折騰,沒被狠狠折騰過的我們,心底總會藏匿著一份不甘心。
只有努力折騰過,才會珍惜平平淡淡的生活。
年輕真好,輸得起,怕什麼。
: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如何努力
文:胡煒
《墊底辣妹》是一部勵志電影,講述了一個差生從高二起開始學習,一步步縮小差距,最終考入名牌大學的故事。這部電影幾乎讓人衝動地想再次參加高考,讓青春重來一次。整部電影輕鬆又勵志,搞笑又溫情,感人又無奈,總結一句話,人生從任何時候開始努力都絕對不晚!
首先,所謂的任何時候就是指當下,如果在起心動念的那個瞬間就行動起來,那麼之前種種拖延焦慮也好,擔憂無助也好,都統統會被拋之腦後,只讓行動佔據全幅心思。
其次,開始努力指的是動起來,但是也不僅僅就是動而已,因為千絲萬縷從何處下手開始呢?
其實不必一口氣吃個胖子,想要達到目標,不必將一切都考慮到了才開始做。不必一切都準備地完美無缺才開始行動。因為很多人在幻想中需要將計劃設定地非常完美才允許自己實行。但是事實上很多計劃一開始就是有缺失的,而缺失的部分則會在行動中一點一滴地完善起來。這世上本不存在最完美的計劃,有的是在實踐中完善起來的方案。
比如沙耶加為了抵制玩樂的誘惑將一頭長髮剪去,為了有更多的複習時間而不得不遠離朋友,為了不讓老師與父親看扁而不斷學習努力。這些都是隨著改變一點一滴產生的變化。
再次,尋找支援的資源。
畢竟一個人在苦苦努力的過程中總是勢單力薄的,這時候需要支援的資源。可能是家人,可能是老師同學,可能是業務前輩。總之,比起一個人毫無方向的努力,去傾聽他人的經驗,獲得溫暖的陪伴與支援,是非常必要的。
在電影中有這麼兩個人物讓我非常感動,第一個是沙耶加的母親,是個無論怎樣被老師訓斥,被教育體系壓制,仍然堅信自己女兒是個好孩子,從不以成績來評判她。也正是因為她對沙耶加的信任和支援,才能讓沙耶加在最後的一年半的高中生涯中努力不懈。
第二個是補習班的老師,這位老師有個非常特殊的能力,就是可以很快找到孩子們的優點,並且和他們做朋友。不是高高在上的師長,而是一個願意陪在他們身邊給他們打氣加油的輔導員。
第四,努力的同時與挫折做朋友。
並不是說只要做了就一定會做到,恰恰相反,在努力的過程中必然會與受挫做好朋友。
儘管努力了,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並且也認認真真投入到目標中去,但是我們無法掌控會得到怎樣的回報,於是受挫感其實在初期會經常伴隨我們。
就像在《墊底辣妹》中一樣,儘管沙耶加在最後一年半中努力萬分,不玩不眠,但是仍然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考試中只能拿E。
在受挫的時候我們不禁懷疑自己,付出這麼多到底有什麼用,未來的光明到底在哪裡,以及這樣做下去究竟有什麼意義?
這時候仍然要記得一句話,那就是,不被挫敗打倒那麼勝利就在前方。
大學生拼搏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