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的優美散文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中秋月圓,花好情鬱之際,古代中國文人們的情懷更是詩意飄逸盡染,詞風橫蕩天涯。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中秋月,難忘相思

  作者:青竹客

  中秋之夜,遊走在遠離喧囂的曠野,但見東方山頭上,一輪明月悄悄露出了真容,圓圓的,心情有些激動。席地而坐,靜看月色,皎潔的月光把晴空洗的不染鉛塵的純真,黑夜下的空間,頓時星疏夜朗,群山披翠。偶聽叢林鳥蹄鳴,夜來寒川更添幽,在這深深的曠野上,冷月襲人,月色多少有點蒼老,月華里洗出了那相思的味道。那味道很濃,就像老酒的香味越放越淳。今夜老家的院子裡,定會把水果月餅搭成一桌,對月搖拜,即是對月的祝福,也是團圓飯的預熱,熱騰騰的菜香味是多麼難忘啊。

  如今漂泊異鄉,雖有落葉的街道,卻難有故鄉的溫存。回憶舊時光,故鄉的月也如今日一般明亮,頭頂那一輪皎潔,卻讓我想起了老家裡的小院。月光侵擾,在今夜照深了父母臉上的皺紋,照花了雙親期盼的眼神,也照白了頭頂經過滄桑由黑轉白的銀髮。月光走在鄉村的溝溝壑壑,走入深深的秋,在步履蹣跚的山路里結滿了老繭。透過光幕,卻不由的為那兩個鞠樓的身影滿含辛酸的淚水。時光在也回不去了,如若可以,我願意在心中設一桌酒席,效勞那相濡以沫的風景,和那老來孤單的背影。

  所幸,如今雖四處漂泊,在碌碌無為的日子裡,家卻依舊保留著餘熱,故鄉的雙親健在,一切安好。我雖時時牽掛,卻也少了一絲煩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走入月的世界,泊泊清光如水,就在月光的海洋裡泛舟江上,欣賞那一路風情。耳邊響起風聲,海風拍打著夜浪,再看那一方天地裡已經裝不下月色。滿溢的風景遮蓋了方圓萬里長空,山不在高遠,卻拿雲霧遮面;水不在低淺,卻被明月照亮;人不在憔悴,卻在夜下沉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行舟江上的月,載歌載舞,何其歡快。

  月,如此皎潔的夜晚,風帶走了蒼涼,讓我想起古人那一首“嬋娥應悔偷神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句,想那月光裡的女子即使千萬年的等待,為何也難相聚?月宮清冷,一襲衣袂飄搖,即使懷抱玉兔也難少孤單。想當年,別君高飛,沒曾想一別後卻成為永恆的離別。那離別的滋味在今夜定會無限放大,以至於那柔弱的女子定有一方悔恨吧。但願她,從此以後只羨鴛鴦不羨仙。

  圓月高照的夜晚,不忍心月仙子如此孤單淒涼,就在這天江的夜色下,陪她玩個痛快。美人在天,我在地,美人舞動,我尋樂,歌聲相伴無夜色,不知已過九重西。如此良辰佳境,時光飛爍,夜已過半,回首過往的痕跡,來路上早已一片空白。得意濃時需盡歡,豈把孤獨當酒錢。歡樂總有散盡時,趁著月色大好,用時間的筆記錄下今夜的芬芳,還有那殘留下一地的相思。

  風拂過心事,空曠處卻無人會去欣賞。今夜能與妻相擁,靜看秋月,人生也算是一種團圓。而你呢?在那遙遠的記憶裡,花前月下的季節,似曾相識的你也在賞月。好像記憶裡的你已經很遙遠了,遠到無法記起你那熟悉的容顏,只依稀記得,曾經有一個人陪你在月下細數那銀河裡的星星。星光燦爛,落葉花朵卻在你走後的歲月裡漂泊。想必你也知道,決定了離去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從此以後走入不同的人生,再無念想,再無牽掛,再無交集。曾經的曾經已成為過去,那懵懂的年代,紅豔的花瓣,淡淡的味道,曾讓我寫下了一地情詩。誠然如今,你我已經相隔萬里之遙,時至今夜我也會為你送去那平安的祝願。

  月光拉長了思念,拉淡了你在我心底的餘熱,白白的世界裡在也留不下那一抹鮮紅。離去的總歸要離去,該來的,還要留在身旁,這就是緣分,也是命中註定的歸宿。

  當月色進入中空,那田地裡的金黃已經熟透了希望。風吹晨露為霜,殘花凋零,月光下的落葉將我的身影打的細長。多愁善感的季節,為落花感嘆,為落葉傷情。站立在濃濃的夜色下,在殘花樹影的世界裡,一切如此憂傷,一切又心照不宣。

  今晚的明月朗朗乾坤,誰家院裡無月色,誰家今夜不團圓?看這月光是要把田裡的莊家催熟,用秋水煎熬,在熟透的味道里拍成一枚圓圓的餅。風吹桂花香,思念的秋,讓百姓吃到了甜蜜,讓月仙子吃透了相思,卻讓自己品嚐了寂寥。

  花雖好卻難長久,餅***卻難入心,原來我的心情是如此不堪。幾經入夢,你還牽連著我的心意,即使飄零了時間,腐朽了行舟,終將有一份牽掛,有一份溫暖暗藏在心底。掣下一絲月光的線封住傷口,將一滴溫存的水滴攥入手心,熱熱的滿是餘溫。水滴在緊握的拳頭裡蕩起了漣漪,想起親人,想起遠方的你,不知道秋夜的露水什麼時候有了溫度。泛舟江上的月,今夜是誰在淚落?

  篇二:中秋節的記憶

  作者:方圓

  在我兒時的記憶裡,中秋節是吃團圓飯的日子。因為我有幾個同族長輩人在外地工作,他們每年八月十五,總要回來與家人團聚,我也總是能享用點他們遠道捎回的“仙物”。那時,每當中秋節來臨,在外地的人總會從四面八方趕到家,最遲也是中秋節晚上與家團聚。在這月圓風清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做些愛吃的飯菜,擺上月餅,回味著古老而久遠的嫦娥神話,有有滋有味地吃上一頓團圓飯。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我國社會生產力還很落後,大多數人還生活在為果腹而奔波的日子裡。人們總是把當時所謂好吃的食物放在過節時用,所以節日是人們能食飽美食的日子。為此,人們串親訪友也總是帶些食物,這些習慣不少人到現在還在繼續著。

  那時,我兒時生活過的那個地方,到了中秋節期間,當年結婚的閨女要回孃家,要給孃家人帶些吃的,主要是兩樣食品:油條和大月餅。到時候要炸些油條,用籃子送到孃家,條件一般的人家,用一個挎籃裝滿油條,提著送到孃家後,再分給近門親人。條件好些的,孃家有多少家近門親人就裝多少籃子,裝油條的籃子,或用扁擔挑,或用自行車、人力車垃。不過這些力氣活,不用新郎新娘操心,要找些人村裡青壯年男人承擔,叫做“駕禮”。駕禮人數一到兩三個不等,駕禮人一般可以提前先走,新郎新娘隨後,到孃家村附近時再聚合。裝油條的籃子,是用去了皮的柳條編制的,乾淨輕巧,很有工藝品味道,這種籃子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以備串親訪友之用,自己家的不夠用時可以相互借。往籃子裡裝油條時,一般不用布料東西墊蓋,布料易招油灰塵。所以,人們總會用些荷葉、麻葉、蓖麻葉、蘆葦葉等墊在下面,或遮在上面,不但乾淨,而且美觀。到孃家村後,新郎新娘要同駕禮人一塊,把禮物一戶戶分送,並問寒問暖,拉拉家常,稍後就離開到下一家親戚,等到禮物全部送完,再回到孃家等著親戚們送籃子,誰家收了禮物,送回籃子時裡面要放個紅包,內裝五角或一兩元人民幣,以示對駕禮人的感謝。不過如果這家親戚有準備,當時就可以騰空籃子,把紅包放進去讓駕禮人帶回。

  閨女給孃家送的大月餅,也叫千層餅,都是各家自己做的,不用買。出嫁閨女的婆家做的大月餅,送到孃家後,一般都要送給近鄰親友品嚐。因此,誰家的閨女手巧,做的千層餅厚,日子過得好,對娘有孝心,本村家家戶戶都知道。所以,只要有條件,大家都比著做,看誰做的好,做的厚實!大月餅,是用麥面發酵後加餡蒸制而成。首先,是用面加酵母后和成麵糰,再用麵杖把麵糰擀成大小厚薄適當的圓形麵皮,上面放些餡,餡的種類多樣,有蔥肉的,有韭菜雞蛋的,有豆醬的,有芝麻的,有花生的,有糖的等等。總之,什麼好吃就放什麼,放一層餡,加一層面皮,甜、鹹、辣、香,層層交錯,最多的能達到數十層,厚度高達幾十公分,直徑可達百多公分。當然,這要根據鍋和蒸籠的大小而定,重量有幾斤到幾十斤不等。做好後開始生火上籠蒸,一般要蒸三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出鍋後,放在陰涼處降溫,第二天一大早,就往孃家送。

  進入九十年代後,絕大多數農村人走出了家門,開始打工、經商、辦企業,人們不再為食物而奮鬥,中秋節日也很少有人送油條和大月餅,取而代之的是水果、雞、鴨、魚、肉、蛋或土特產等副食品。跨進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質量的同時,開始涉足豐富的精神生活領域,不少人隔三差五,就會邀上親朋好友,出入酒店、茶社、***。更有結夥駕車,去遊山玩水,悠哉遊哉,其樂融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節讓遠方遊子思鄉之意更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節讓恩愛之人情更切!

  中秋節,自古迄今,是維繫我國社會和諧的大平臺。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感情的培養,不再侷限於食物的饋贈和走親訪友問寒暖的傳統模式,尤其是現代化資訊的應用,人際的交往和親情的溝通,全憑通訊和網路工具,一些傳統的方法已經擱置。然而,不論社會如何變遷,也不論時代會賦予人類多少新的元素,而古老文明的中秋節日,那種初始的、樸素的、真實的,面對面的人際交往方式,是維繫人類和諧的基礎,它所達到的效果,是任何形式無法替代的!

  篇三:又是中秋,又見月圓

  作者:性淡如菊

  讀著李白的《靜夜思》,品著余光中的《鄉愁》,不經意間,又是中秋,又見月兒圓。人生彈指一揮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永恆的是天上的月,變幻的總是那月下的芸芸眾生。真是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月本無情,有情的是我們。月本無心,有心的是我們。古往今來,騷人墨客,無不揮毫潑墨,痴情吟詠。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雄豪,有一尊還酹江月,人生如夢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時了的無奈,有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亦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博大……月亮,是國人不死的詩魂,少男少女們戀愛時的紅娘。

  世上本沒有故鄉的,只因為有了他鄉。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又是最相思的節日。身在他鄉時,那故鄉的美,故鄉的情,竟然像被髮酵了一般,魂牽夢繞,難捨難分。故鄉的那些點點滴滴,便也如發酵池的酒一般,咕嚕咕嚕,活躍起來,不安份起來,散發出醉人的芳香。這便是鄉愁。

  鄉愁是什麼?不過是母親的嘮叨,父親的責罵,爺爺的冰糖葫蘆,奶奶的爆米花,還有那外婆橋……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濃濃的鄉愁。刻骨銘心,揮之不去。外甥在部落格裡說:“只有辣椒,才能解胃的鄉愁。”說這話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貴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們的鄉愁大多是大米飯。北方人到了南方,他們的鄉愁也許就是麵條和饃饃。

  中秋月,故鄉明。明月是同一輪明月,中秋也是同一個中秋,並沒有什麼差別。有分別的是我們自己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當我們背起行囊,頭也不回地走向遠方,經歷千辛萬苦,去尋找心中的樂土,去尋找理想的天堂。有一天驀然回首,卻發現“踏破鐵鞋無覓處,那人原在燈火闌珊處”!天堂就在心中,樂土就是故鄉。我們轉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來如此。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人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慨嘆,人人都有思鄉情結。

  “那故鄉的山,那故鄉的水。那故鄉的風,那故鄉的雲。”那故鄉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費翔深情的歌唱,在耳邊迴響了20年,仍然新鮮,沒有褪去半點顏色。故鄉的親人,老人們要落葉歸根,少年們急著要走向遠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標。東坡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故鄉的美,美在明月。曾見過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見過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鄉低矮的小石頭山上升起的明月來得有韻味。劉禹錫一句寫我故鄉的詩云:“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故鄉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明月,煙渚,瀟湘,小橋,流水,人家。岸沚汀蘭,茂林修竹,月夜風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動,月色清淺,人約黃昏後,更是千古的浪漫。故鄉的美,美在詩情畫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過柳宗元永州八記的人都知道,那種美,是攝魂蝕骨,見過一次,一輩子都無法走出的。不信,親自來看一看,被勾掉魂兒可別後悔喔。

  在城裡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沒有見過月亮了。只有很少幾日,看見聊聊可數幾顆星辰,還有一個圓盤盤,在摩天大樓的夾縫裡。月亮像昏昏欲睡似的,沒有什麼亮光。閃爍的霓虹燈,明亮的路燈,還有那萬家燈火,悄悄掩蓋了明月的光輝,把月兒藏了起來,好讓我們迷戀她們。記得小時候,在鄉下,住瓦房。那時沒有電燈,點的是煤油燈或茶油燈。燈光暗黃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燈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燈光太小了,且並不能長點,點久了媽媽要罵的。於是,在夏天,我便常常捉些螢火蟲放在瓶子裡,讓它們發出美麗的光來照明。因為沒有燈光,晴朗的天氣裡,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時的星星也彷彿分外地多,月亮也分外地明。月光清澈,明淨。月夜也常常是朗照的,明亮得如同白晝。我便常常在月下讀書寫字,那種幸福感,是沒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月下看書,甚至連最小號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纖毫畢現。如今,竟然連月亮都看不見了。真是貧時快樂無窮,富了反而失去快樂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月,其實就是我們的心燈。只有在四周的光熄滅時,它才會亮。

  又是中秋,又見月圓。中秋是一個浪漫溫馨,充滿祝福和思念的日子。世上最遠者莫過於心,世上最大者莫過於心,世上最近者亦莫過於心。“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下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吉祥如意。願天下所有芸芸眾生,都團團圓圓,快快樂樂。

  今年,我卻又不能回去。父母已經很老了,想想還能陪他們過多少箇中秋節,已屈指可數。不禁心裡悽然。還是打個電話,問候一聲吧。父母,卻滿不在乎。好像還有幾百年似的,仍早出晚歸,勞作不息。想那年少時,在那青瓦紅牆的小院裡,與父母妹妹四人,吃月餅,賞明月。那時的月餅,一人只一個,餡也只有白糖的,外殼粗糙得很。吃在嘴裡,窸窣作響,卻感覺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那些年的時光,溫馨、美好。現在已經是在夢裡了,可望而不可及。說句孩子氣的話:再也沒有那麼好吃的月餅了,再也沒有那麼純淨的明月了。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最美的中秋永遠只是在夢中了,它停留在童年的記憶裡,成了我今生最珍貴的財富。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有關中秋節的優美散文欣賞
有關中秋的經典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有關中秋的優美散文精選
有關愛情的優美散文精選
有關經典的優美散文精選
有關夢想的優美散文精選
描寫中秋的優美散文精選
有關月亮的優美散文精選
有關寫雨的優美散文精選
有關夏天的優美散文精選
有關幸福的優美散文精選
寫中秋的優美散文精選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