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主題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是立事成業之本。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感謝別人。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你有用!

  篇1:感激,生命的和諧

  草兒感激大地,因為大地給了它頑強;百花感激綠葉,因為綠葉給了它多彩;雄鷹感激長空週記大全,因為長空給了它搏擊... ...它們的日記大全感激,構成了大自然和諧的畫卷.物如此,人亦然,常懷感激,創造生命的和諧.

  在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許多

  感激的微笑:抱著繁雜檔案的白領掉了一本檔案,而後的滑板少年拾起遞給了他,他露出了感激的微笑;她是一位農村婦女,坐在街邊的長椅上,寒風中冷的瑟瑟發抖,一位城市婦女給她送來一碗熱騰騰的面,她露出了感激的微笑;他是一位暮年老人,走在喧鬧的衚衕,飛來一隻足球,那一瞬間一位小夥子挺身而出用身體擋回了足球,他露出感激的了微笑;她是一個陽光小女孩,拿著氣球走在街邊,這時一輛車軋過一處水汪濺起了水花,一位阿姨剎那間把小女孩抱起,她露出了感激的微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感激的微笑,有感激的角落就有和諧的陽光。來源:小編

  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個人,每一種事物,一個長懷感激的人,總能擁有和諧的生命。感激擁抱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了愛心;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了你生命;感激支援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了你信心;感激痛恨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了你人生的目標,感激生命中的陽光,感激生命中的黑暗,放飛受冷漠束縛的心,讓她去尋找真正的自我,讓她去尋找真正的和諧。

  如果和諧飛到了伊拉克,感激便是他們的主題,如果和諧飛到了巴以,感激便摘抄大全是他們的旋律,如果… …太多的如果,太多的無奈,我們只有用感激來創造和諧,用和諧來譜寫這個世界,才能抹去那太多的無奈而帶來更多的期待。人世間,繁蕪而又渺茫,似乎讓我們失去了生命所固有的真正意義,那我們就從細微處做起,在 細小中尋找感激,在細小中體味感激,而後收穫和諧的生命。

  感激過去,過去給去給了我們明鏡;感激現在,現在給了我們生命;感激未來,未來信激勵人的話心。感激是一個微笑,感激是一聲謝謝,感激是一種發字自內心的真實表達。

  感激,生命座右銘大全的和諧;感激,擁有一個和諧的生命。

  篇2:感恩

  每年11月份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這是由美國人首創的節日,原意是為了感謝印第安人,後來人們常在這一天感謝他人。

  在生命的程序中,我們需要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朋友、感恩生活、感恩機遇……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懂得了感恩,就學會了生活,學會了回報,學會了做人。感恩,就是要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同學的友情之恩,親朋好友的鼓勵之恩……

  一個人從出生到生命終結,一生中會得到許許多多人所給予的各種關心、關懷、體貼和幫助,這就是“恩”。別人施恩與你,同時也產生了恩情;因此,也就必須要“感恩”。

  “感恩”即感知、感動並感謝別人所賜予的“恩情”,這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互動中連線情感的“紐帶”,也是古往今來人們在交往中所必須具有的道德良知。也許Ta所做的,可能對你僅僅是一點***件***很平凡的“小恩事”;也有可能Ta的舉手之勞:一句話、一個點撥、一次幫忙,就是你事業上、愛情中、人生進展中的一個大轉折,成為你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大恩人”。“恩”沒有大小厚薄之分,無論恩大恩小,“感恩”對每個人而言,都應該是一生中永不凋謝的主題。

  “感知”到恩,是“感恩”的重要前提。如果你都沒有感知、感覺到別人已施恩與你,自然也就無從“感恩”;或許,你對別人的“恩情”視為“過眼煙雲”,早已麻木不仁,那就更無“感恩”一詞之說。

  “感恩”體現在社會、親情、家庭、生活、工作等人際交往中的方方面面,體現在許多看似極不起眼的點滴細節之中。在親情裡,首先要感謝父母的養育、教育之恩,感謝兄弟姐妹間的手足之恩,感謝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夫妻之恩。在社會和工作單位裡,下級領導要感謝上級領導的信任栽培之恩;上級領導要感謝各下屬對你工作上的相助之恩。在同事間,要感謝同作同樂的緣分之恩;感謝領導對你的關心、幫助之恩;感謝身邊同事、朋友及其他眾多人群所給予你的一時、一事、乃至一生的幫攜之恩……

  施恩與人,不求回報,那是施恩者的仁愛之舉,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受恩之人,則應遵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之千年古訓來報恩。

  有了“感恩”之心,也就自然會有“知恩圖報”之舉。“知恩圖報”,不是表面形式上的、或一般人際交往中狹隘的“情來情往”;而是通過發自心靈的感悟和感動,體現出“以恩報德”的人性良知。施恩與報恩行為,促進了心與心更親近的貼合與交融,是凝心聚力的動力。

  “感恩”的真諦在於:是父母給予了生命,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的價值,“感知”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和舔犢呵護之恩。兒女盡心盡責地去孝敬、贍養及體貼早已年邁的父母,是神聖的職責;念同胞之愛,顧手足之情,是“血濃於水”的責任和義務;懂得“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實質含義,夫妻間應保持經久不衰的深厚恩情。

  “感恩”的真諦在於:你的屬下才是你一切工作、成績及榮譽的中流砥柱和創造者,功勞離不開他們的默默支援和誠心幫助,他們才是你真正意義上的衣食父母,你應將“上下同欲者勝”的至理名言永久駐存心間。你應理性地看待、尊重屬下所創造的勞動價值,“從善如流”地去傾聽他們的意見,關心和善待他們內心一切的抱怨、不滿,責無旁貸地去愛護、幫助和解決他們遇到的一切實際困難和問題。

  “感恩”的真諦在於:大家共事在一個“大家庭裡”是緣分,要珍惜。彼此間以仁愛、互敬、互助、互諒之心,傾情去幫助和包容身邊的人和事。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進取的工作精神、盡心盡責的工作態度,去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踐履和實現自己的工作業績和勞動價值。在自己的情感世界裡,不再有“大言炎炎”的高談闊論,也不再出現“小言詹詹”的斤斤計較。努力使自己所做的一切,能讓領導放心、滿意,讓同事們稱讚。這是你回饋的最實際、最脫俗、最樸素的感恩方式。

  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是立事成業之本。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感恩出真情,感恩出良知;感恩出智慧,感恩出力量。

  為了人間的幸福與祥和,為了工作的美麗和快樂;願人人都獻上真誠、親善和關愛,人人都回饋一顆感恩的心。

  篇3:感謝

  蟄伏了一個季節,蟄伏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總是去想寫點什麼吧!一落筆卻不知道從何寫起,就這樣迷迷濛濛的過了一整個夏天,一季的風花雪月與我無關,但卻是與我擦肩而過。

  曾經嘗試著離開,離開你,離開自己,又不願像李後主過著人間囚徒一樣的生活。有時想人為什麼活著,我又為誰而活,有人說:人是為了吃飯而活著,詠哥卻說人是為了活著而吃飯!這個話題太巨集觀了。

  醞釀了一些時間寫了一篇東西,上傳完圖片卻發現草稿不見了,真是鬱悶。朋友說再寫一篇吧,可是卻沒了興致,想要表達的時候,優美、雋永的文字層出不窮,但要刻意去寫的時候,文字生硬、晦澀文不達意。

  不想再去重複傷感、寂寞、孤獨。唯美的人和事只是自己能讀懂的一抹風景,哎!就是莫名的喜歡它們——寂寞傷感。

  有人說既然想要離開,為什麼還要回來?因為想你們——花瓣雨、鳳凰、一葉清荷、希望、海羊、皮皮、小胡等等,很多很多,我的朋友們。你們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希望,包括對人生的啟迪,對情感的詮釋,對歡樂的定義。謝謝你們我的朋友,是你們讓我走出了人生的又一個低谷。

  剛剛涉足網路的時候,就如呀呀學步的孩童,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學了許多,不再是青澀的簡單的情感寄託,它更是一個讓你成長的另一個空間。它給了你歡笑、哭泣、憂傷、寂寞、孤獨可以疏解的平臺。在這裡你不必在隱藏,不必再虛偽,你就是你,真實的你,你不再是那個在上司面前阿諛奉承;在同事面前爾虞我詐;在世俗面前隨波逐流;在朋友面前說:我們永遠是強者;在家人面前永遠以我們是男人的狀態生活著,很累很累的。男人不是高山,不是大海,我們也脆弱,也需要關心、體貼、呵護、安慰!但是在網路裡,我們找到了可以給自己的心靈得以小憩的地方,可以疏解自己情感的空間,感謝有你——網路。

  寫的不多不知主題是什麼,就這樣吧。在這裡我要祝福我的朋友們,願你們永遠快樂!

  文:藍色的夜

  篇4:感謝你的靈

  靈,我們從來都不認識,但它一直跟我們一起活著。——題記

  當一個人愛上文字並義無反顧地跟文字打交道的時候,他已經認同了孤獨,接受了孤獨,事實上他也愛上了孤獨。行為上的孤單,精神上的愛上孤獨,是因為他的靈魂正在走向自由。

  拿起筆來寫出一些表達自己內心的文字,寫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人體行為,但這種行為只是一種表象,這種表象的出現是因為一個人的心靈情感產生了衝動,這種衝動本身是一種慾望,是人的內心想表達的慾望,表達的物件或者客體就是開始活動、開始顯現的情感本身。然而,情感或思想也不是目的,情感和思想的活動仍然有一個動因,那就是人的心靈的活動,這種心靈活動的本質是人的理性的思考和判斷,是人對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梳理,分類,甄別和定性,這個過程包含著人的理性的一系列判斷,如價值判斷,道德判斷,是非判斷,善惡判斷等,判斷的結果是形成觀念的定向,就是價值觀定向,道德觀定向,是非觀定向,以及善惡觀定向。

  以上這些判斷和定向的活動過程,我們稱之為人的“心動”過程,這個過程在人的創作過程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最終決定人的情感衝動和創作行動,但它們同樣不是空穴來風,它們依然有產生的動力、來歷和出處,這個過程的出現和完成依賴於人的感性活動,是人對世界,對物件,對自身的感知,通俗地說,無論人的思維繫統有多麼強大的處理能力,但它必須要有資訊源給它提供亟待處理的資訊,資訊的源頭是世界,是物件,是人自身。

  啟動資訊源開始運作的源動力就是“靈”,靈魂,靈性。

  客體和物件具有永恆的客觀性特徵,而“靈”自身,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的雙重特徵,它可以關注物件,也可以自我關注。當“靈”處於自我關注的時候,人就處於潛意識狀態或者無意識狀態,當“靈”處於關注物件的狀態時,人就處於顯意識狀態或者有意識狀態。

  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作家,一個詩人,他奮筆疾書的“行動”被他內心情感的衝動“支配”著,衝動的背後是他對物件和自身之間的價值觀,道德觀,是非觀,善惡觀高度一致和諧統一狀態產生的“感動”,是主體“預設”觀念和客體、物件的“虛擬”觀念的高度和諧共振,這種感動又來源於“靈”作為主體對相對客體***世界***和絕對客體***自身***的顯意識或有意識的活動,即“靈動”。

  “靈”處於生命的最底層,但涵蓋了生命的全部過程,擁有生命的全部元件,它是生命的總體背景,多數時間裡,“靈”處於黑暗之中,或者說,“靈”本身就是黑暗的,是一種黑暗的能量,當它被“啟用”時,它就顯現“靈光”,關照物件,也關照自己。我們能夠感覺到“靈”的存在,並對我們的意識頻頻訪問,並調動我們的有意識或者顯意識,但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才能被“啟用”,也不知道它是一直“活著”,還是臨時被“啟用”,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來,我們唯一能知道的是“它來了”或者“它來過了”,我們就稱之為“靈感”,它真的“來了”,或者真的“來過”,只是停留的時間極其短暫。

  作家和詩人要表達的東西並非完全是他當下看到的和聽到的。在一個人的“靈”中,世界和自身早就有了詳盡的“預設”,他不得不表達出來的東西,是他的靈魂、靈性中的預設的東西和物件本身虛擬、顯現的東西之間發生和諧共振的結果,相對來說,物件是不變的,山永遠是山,不會變成水,但是,因為“靈”的極大的活性,它自己的預設卻經常在改變,它就要在物件之“感時花濺淚”,有時候說“千朵萬朵壓枝低”;南唐後主李煜說“春花秋月何時了”,也說“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楊萬里說“映日荷花別樣紅”;張若虛說“昨夜閒潭夢落花”;戴叔倫說“燕子不歸春晚事,一汀煙花杏花寒”;元稹說“寂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劉禹錫說“紫陌紅塵拂面來,天人不道看花回”;李商隱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是一些完全不一樣的花,它們的不一樣,並不僅僅表現在品種和顏色的不同,而在於“靈”的主體性的“預設”和物的客體性的“虛擬”顯示之間相互融合程度的不同,當主題的預設顯現為“悲愁”的時候,“靈”的活動就在客體物件中尋求、選擇與之相等的價值或者與之一致的道德。事實上,客體並沒有發生變化,它不存在“悲愁”,也沒有“歡喜”,真實的情況是,“靈”將物件或客體按照自己提前做好的“預設”在物件之上投射出“悲愁”或者“歡喜”的特性來,這個過程明顯具有虛擬性。

  魯迅生活在黑暗破敗的時代,他的“靈”中預設了太多的黑暗和破敗,他靈性中的世界並不美好也不完整,於是,他連正史和經典都不屑一顧,而情願相信野史,情願相信鄉邦文約和私奩家篋。魯迅文字的嚴厲、冷峻,便是很好的證據,因為他的嚴厲和冷峻代表的是對傳統的排斥和拒絕,對現實又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的“靈”中有太多的“怨憤”預設,時代和現實給他的“靈”裡植入了太多太重的恨,於是,魯迅的文字就顯得孤憤,冷峻。

  漢代,李陵投降匈奴,時事所逼,身不由己,司馬遷為其上書辯護而獲宮刑,現實在司馬遷的“靈”中植入了小人物的不幸和統治者的不公的資訊,並且很深刻。不幸值得同情,不公需要改變,所以,他一反傳統和正統,在《史記》裡為“小民”、“反民”和“俠客”立傳,提前預設在“靈”中的資訊在後期得到了很好的投射和顯現。

  雨果生活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因其不徹底和不成功,貧民命運並沒有得以改變,資產階級民主政權到頭來還是玩了一場“走馬燈”的遊戲,從而寫出《悲慘世界》。茅盾生活在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處境最為嚴峻、最為黑暗的時期,因而他寫出了《子夜》。在《團泊窪的秋天》裡,我們看到了詩人郭小川在那個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非常時期”對生命的熱愛和歌唱,因為在那個“非常時期”之前,植入郭小川“靈”中的生命和生活的“預設”是充滿激情和希望的,所以,在那個人的情感和精神被侮辱被踐踏的時期,他仍能保持旺盛的激情歌唱生命,歌唱愛情,歌唱生活。

  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任何一種外力能夠強迫一個作家或一個詩人按當下限定的要求去寫什麼,去完成一篇“命題作文”。作家的寫作活動是在“靈”的幫助下,將預設在生命中的資訊在適宜的物件上虛擬、顯現出來的過程,完全是人和物件的一種自發的互動過程。植入作家生命中的種種預設是不同的種子,“靈”是催生種子萌發的春雨春風,於是,梅花“香自苦寒來”,荷花開在“畢竟西湖六月中”,菊花則是“我花開後百花殺”。

  “文學是人學”的說法過於籠統。嚴格說來,文學是人的靈性之學。文學本身和現實並不具有共時效應,當下的東西並不完全具備文學性,當生活和人生成為“經歷”並被深深植入“靈”的時候,它才具備了成為文學的條件和可能性,當生活和人生在我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閃現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正在以“回望”的方式關注生活和人生,我們的精神在這種“回望”中充分享受到了自由和快樂。儘管有時候作家可能想對當下的東西給予文學性的關注,但由於它們在作家的“靈”中並沒有形成足夠完整清晰的投射本體,作家總是很難抓住當下的東西的本質屬性或者本質意義,看不清廬山的樣子,“只緣身在此山中”,但只要走出廬山,站在更遠處的一座山上再來回望,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廬山的樣子,事實上,這種“走出來”的過程已經完成了一個時間上的演進過程和空間上的移位過程。文學和現實的不共時性,決定了文學的反思屬性,我們迷失於當下,但我們可以通過文學在寧靜中舒暢地“懷舊”,翻開任何一部世界名著,幾乎莫不如此。

  我們的生命在不停地追逐,但我們的前方是一片黑暗,我們的理性在思索,我們的“靈”總會靈光乍現,給我們的生命照見一家可靠而溫暖的“客店”,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心靈才幸運地得到妥善安置。

  當你不是為人生在寫作,也不是為生活在寫作,而是在為生命的昔日戀情而感懷不已的話,請你對自己說一聲:感謝你,靈!2011-8-14

  篇5:謝謝你來看我

  謝謝你來看我。

  你曾是我的唯一,美好的往昔無需做太多的詮釋。現在,你我雖近在咫尺,但心卻似千萬裡,此刻的你是戀人?是朋友?還是順路來蓉旅遊觀光的遊客?

  如果作為戀人,你來看我,是我已久的渴望。我依舊是過去的我,八年的軍旅,給我剛強,給我男兒錚錚的鐵骨,但那內心的深處啊,仍然在經意不經意間把你深深地憶起;你可知道,你美麗的倩影已烙印在我的心坎,我牽掛的人啊,仍然是你,是你,還是你!……此刻,我心裡是抑制不住的興奮與感激。不用問,不用說,在靜靜疑視的眼神中,我已讀懂了你,只要你理解軍人的情懷,又何必要它千言萬語?

  如果作為朋友,你來看我,我是衷心地感謝,你謙和動人的笑,早已鑲嵌在我的軍旅歲月裡;苦苦的拼搏,我的事業已如我所期,雖沒有新知,但我早已沉醉於戰友間的親密……是的,難忘的戀情已隨風成為過去。生活的強者,是永遠奮鬥和進取,讓我真誠地告訴你:謝謝你的祝福。

  如果作為陌生人,你來看我,我也深感欣慰,也要向你表示感謝。你放心,我會盡我所能熱情款待,因為軍民本是一家人,魚水深情心連心。但縱使我喝醉了,你也未必能猜出我心靈深處的東西。軍人無所求,只求理解;軍人不祈求,只會靠自己的汗水和實力為理想而拼搏,為幸福而追求!

  我們是曾站立在一起,的確站出了一種距離;我們是曾竭力為對方分擔痛苦,也曾承受著雙倍的傷害,我們是曾試圖改變彼此,無奈大家志向不一,不必勉強而放棄……所以,我們必然要分離,然而分離只是一種短暫的痛苦,但它卻是一種永遠的鞭策和激勵。

  我也懂得:分離不是結局,但用短暫的人生做賭注,你我彼此都輸不起。

  人說:得不到的東西,不必作無謂的犧牲,對於軍人,一樣的話語,兩層含義:“我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但既然選擇了這身綠色軍裝,就讓風雨來操練翅膀”你聽!衝鋒的號角已經吹響,永不褪色的橄欖綠啊!早已融進了我的生命裡……

  謝謝你來看我!

  
”“的人還看過:

餐飲業勵志文章_關於餐飲的經典勵志文章
有關感謝愛心人士的散文_關於感謝愛心人士的散文
相關知識
感謝主題散文
一路走來感謝有你散文
空間感謝朋友散文
感謝音樂散文
關於感謝你的散文
感謝有你散文
感謝校長散文
感謝相遇散文
感謝生命散文
感謝黨恩散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