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散文的身價在於它的嚴肅和高尚,要掃除一切陳言、潛心探索它的結構、形式、文字、反覆試驗和實踐,追求它應有的時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佛家經典散文,供大家欣賞。

  佛家經典散文:禪荷一味

  花之君子者也,我更讚揚它“清風傲骨氣節在,狂風暴雨不低頭”的清廉君子品性,故在繪畫這條道路上,我偏鍾愛畫荷,與荷為伴感悟人生。幾年前經人介紹,我與佛結緣,致心研習禪學,試圖將禪意與荷相為融合,達到心荷一體,一者不二,不二者二,使蓮荷更趨於人格化。我在四時觀察蓮荷的生、住、滅、異時實際上也是在觀察自心的生滅現象。

  荷的一生都給人以美的享受,春天曆盡苦寒的蓮藕,沐浴春風,生出像羊羔角一樣的嫩芽,無論多硬的泥土它都能破土而出,充溢著不可抗拒的蓬勃生機,令我驚奇。不足一月,大小荷葉爭先恐後地綻滿荷塘,荷梗就像墨線牽動著荷花你追我趕,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一年之季在於春,我開始對荷寫生,去感受荷芽那頑強的生命毅力,我的春荷之作常用《只要有鑽勁,定有出頭日》、《嚴寒凍不死,春風吹又生》、《新緣》等句來表現和讚揚它。

  夏日是荷花盛開的季節,碧綠如蓋的荷葉托起潔白如玉,紅顫勝火的荷花。宋朝楊萬里有詩云:“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我常用《紅花綠衣蓋池塘,半池蓮花滿塘香》、《我愛你潔白芬芳》、《迎日荷花連天紅》等作題來讚美盛夏的荷花。

  夏季是我寫生的大好時機,我常同時觀察幾朵荷花從開到敗生命的全部過程。利用年休假,從早六點到晚九點連續觀察半個月,才發現其中的奧妙。小荷苞長到五六天之後,以早七點逐漸開放,八點至十一點是全開放狀態,到中午十一點後,在強烈的陽光下慢慢開始合閉,下午是半開半合狀態,晚八點以後全合閉成一個荷苞狀。

  如天氣晴朗,能重複開放三天,不過第三天開放沒有頭一次開放的時間早,推遲一小時左右,勁頭也沒有第一次速度快。到第四天八點半以後才慢慢開、花瓣邊開邊落,到中午全部脫落。細觀察發現荷花開滿時大都十八瓣、荷葉筋都在18- 21根之間,蓮蓬於大都是l3-36粒,環形排列有序。

  夏日,每當風雨驟至,我便急奔荷塘,看雨聽風,痴迷這風雨之中的荷姿,荷在風雨之中更能顯示它的寧折不彎腰,寧伸不低頭”的品格氣質。在大自然中風聲、雨聲、荷葉互相撞擊聲,荷梗蓮葉起來倒下,倒下又起來與狂風暴雨頑強搏鬥的場景、千姿百態、氣象萬千,更為感人、動人、鼓舞人,就是用盡讚美的詞句也無法表達出此場景的壯觀。我只能把感悟的心情表現在我的畫作之中,故我善表現風雨之荷,代表作有《風雨之中度春秋》、《寧折不彎腰》、《風雨伴我去狂舞》……

  金秋是大自然的奉獻,也是一年辛勤勞作之後的饋贈。我讚美秋天,更讚美秋荷,秋荷也是象徵對禪荷觀想修證的結晶。經過風霜雨露的侵蝕,秋池碧水中映飾下的殘荷就像圖中的塊面,蓮蓬星羅棋佈散滿荷塘的每個角落,恰似圖中的墨點;荷梗橫七豎八變化無窮,好似圖中的墨線。點線面皆有,畫面自然生動,為再現荷花精神,我寫生採取靈活方式。

  滿池的荷,任憑調動。我先畫一組有姿態的荷葉,可這組荷葉中沒有花和蓮,我再把別處有姿的花和蓮按照構圖需要安插在這組荷葉中,而後用荷梗連線起,就是一張滿意的寫生,作畫時把幾張寫生稿放在一起,取合加工刪繁就簡就是一幅生動的畫作。借金秋之光,我的秋荷之作累累,如《歷經滄桑》、《天工雕秋荷》、《秋來奪不去傲霜自在心》。

  寒冬降至,風雪來臨,荷葉把自己的全部養分貢獻給泥土裡的蓮藕,身雖愈瘦,根愈肥,你靠著我,我依著你,相依為命,偶爾有幾根荷梗用盡畢生精力支撐幾片殘葉與風雪叫板:“憑我志梗硬,任你風雪吹,立在凍土裡,來年更豐美。”世人畫雪梅甚多,吾人畫荷顯聖心。

  初冬的殘荷葉上蓋上層白雪,天空飛著雪花,黑白對比強烈,就象一幅幅帶有裝飾性的版面,格外入畫,我善於用宣紙背面攀點正面加彈白粉點來烘托雪荷氣質。作品有《浴雪漫舞共天地》、《身瘦藕肥》,《荷塘飛雪》《相依圖》,除荷之外,何曾有我,除心之外,何曾有荷,心荷俱遺,禪乎!荷乎!通過觀荷畫荷,我深深感悟到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藝術是宇宙人生真諦的外現。蓮荷是沒有語言情感的無情眾生,需要有情之人去表現它、感悟它,把它表現為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擬有情物。

  從而達到物我相融,物我雙忘的最高繪畫意境。佛教講:“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作畫題跋常以擬人手法表達自己對生活感悟,取自然之“真”,得物之“妙”。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描寫達到自我精神與自然的融通合一。因此,我時有“不知我在畫荷,還是荷在畫我”。我想這也許是禪荷一味的真如境界吧。

  佛家經典散文:生命的目的

  本分是本分之因,行善是行善之緣,而人生既是為本分,也是為行善。本分和行善並不能以理智來了解。善良的道理本身就很完美而不需要推導。讓我們尊重本分,敬仰善良,讓我們高歌菩提,認識生命的價值,從而實現生活的目的,因為群而存,孤則亡。

  事實上,一個人只要同自然相協調,能對自然的呼喚作出正確的反應,他就能生存。也就是說一個人活著並不是因為他自身具有生命,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存在著生命力,這就好象空氣中氧分太少人們就會終止生命。飲用水和食物的缺乏也會產生同樣的結果。

  沒有一個人可以向生活要求什麼。因為,從廣義上說,人離開了自然和環境就不能生存。所謂獨立存在其實就意味著束縛。然而,沒有人希望被束縛,所以人們應明智地放棄所有個人的要求。

  我們知道個人是社會的一員。人們所稱道的美德通過同其他人的交往中體現出來,而且一個人最大的快樂來源於同他人的交流中。

  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綠色的草木裝點著地球母親,並把自己奉獻出來,以饗其它;參天大樹給大自然增添美色,又把其果實和花朵獻給人類。燃燒的火,流動的水,飄流的空氣都證實,它們的存在不僅是為了自己,而且是為了他人。

  人們可以通過觀察自然來學做善事。這正是一個人所需要,因為善是至高無上的。

  社會總是受到個人的影響。為自己或替別人行善,這兩者之間沒有多大的區別。好人和惡人同樣地影響著社會,惡人不但傷害自己,也損害別人。行善有利於自己,也有益於其同伴。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能為自己獨留一席之地,離開了社會,個人就不可能生存。出家人生活在森林中,而森林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是一靜默的社會。世俗社會不適合於聖人,而聖人的社會也同樣吸引不了俗子。聖人言:森林是令人愉快的,卻無法吸引世俗之人。森林中充滿安靜;社會上存在暴力。靜默也許同暴力截然不同,但兩者都不是消極的。聖人受靜默的影響,正因為它是積極的。

  環境塑造人類。人們所說的個人本身也是一個環境,他索取的不是自己本身,而是其所處的社會。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能影響別人,一個人的生存則依賴著別人,社會就像由許多個體組成的鏈條,無論哪一節掉了都會給其它帶來影響。“觀其友而知其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個人是社會必然的一部分。

  事實證明:獨立存在的個體是不存在的。如果獨立是獨自一人,那麼獨立只能是孤立,但是一個身處孤立的人又怎能避免空虛?

  這是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世界的生命,這也就是生活意義的所在。

  人們知道了這一祕密就會有目的而行事,這就意味著做好事,或者做一個好人。一個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人,努力追求其目的,他就不會再被“怎樣才能做一好人”這一問題所困擾。

  勤奮永生之路,懶惰是死亡之路;勤奮之人能獲得永生,而懶惰之人則等於已經死了。

  一個消極的人如再忽視本分,就會被懶惰所吞噬,正如工具不用就會生鏽。人的思想就是工具,不用則會被伺機而動的懶惰所侵蝕。

  從事任何一項事業都是在為社會作貢獻,也可以說是服務或是奉獻。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奉獻。奉獻可以帶來幸福,社會也會因此而和平繁榮。

  追求無上覺悟的菩薩需要培養和保持十善,而佈施是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佈施並不是出於同情而對乞者的施捨,也不是因為虔敬而對聖人的貢獻,佈施是自我的摒棄,這就是奉獻的目的。佈施就是自我權利的放棄。

  我們不能狹隘地使用奉獻。沒有自私的行為可以說是奉獻,而對一個極其正直、誠實的人來說,奉獻可能成為他的信仰。

  一個責任心強的人把事業當成某種享受,無論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這樣他就具備了奉獻精神。勤奮、忠誠、積極也是奉獻。而那些虛偽、懶惰之人則無奉獻可言。

  懶惰使人墮落,使人消極。

  窮人為了工作而犧牲自己。他們之所以有勇氣,有忍耐力,是因為他們被貧窮所迫。

  當今社會缺乏幸福,就是因為那些懶惰之人忽視了他們的本分。他們休息的時間遠遠超過他們的所需。只有勞動的人才需要休息,也才應該休息。

  不勞動的人就不應該休息,因為生存是有目的的。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的作用,這是自然規律,所以,懶惰之人就是犯罪。違背了這一規律,邪惡就會滋生。像其它的自然生物一樣,人類也必須運動,必須有所作為來滿足大自然的需要。一個無所事事的人將自食其果而痛苦終生,他會因為疾病纏身而最終走向毀滅。

  工具越用越不易生鏽,其生命力也就越長;積極之人很少有病,因而長壽。願本分的實現,給我們帶來和平與繁榮。

  佛家經典散文:迷與悟

  有個失戀的人在公園裡頭,因為不甘而哭泣。一位路過的哲人不但沒有安慰她,反而笑道:你不過是丟棄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卻損失了一位愛他的人,他的損失要比你大得多,你還有什麼可恨的呢?不甘心的人應該是他才對。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念迷,萬念俱灰,悽悽慘慘,苦海無邊;一念悟,海闊天空,快快樂樂,歡喜自在。

  禪門的大智慧就是讓人們了知,世間的愛與恨、苦與樂、得與失、是與非、正與邪、好與壞、煩惱與菩提、地獄與天堂、凡夫與聖賢都在一念之間。一念迷,貪心起,被世間名利、財物、美色所左右,為身外之物所累,終日奔波,永無休止,從此煩惱不斷;一念悟,了知世間萬物皆緣生緣滅,絕非永恆不變,由此而領悟到佛陀「空」的智慧,看透放下的心態自然升起,對身外之物便不會過於執著而又能善加利用,於人於己皆有益。因此,《六祖壇經》雲,「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由此可見,禪宗修行的關鍵即是轉迷為悟,而轉化的方法之一則是禪修。

  通過禪修,暫時放下平日的瑣事,於清淨的環境之下專注於生命中那些本質而又深層的問題,也許就在那一念之間,能悟出一些常態下難以想通的問題。因此,轉迷為悟的過程便是轉苦為樂、轉恨為愛、轉惡為善、轉煩惱為菩提、轉凡為聖的過程。因此《六祖壇經》雲,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同樣,在人生的旅程中,常常會有很多考驗與抉擇,善惡是非,愛恨情仇,全在自己的一念思維,務必要好好把握。
 

有關禪意的精品散文欣賞
有關青蓮的隨筆散文文章
相關知識
佛家散文
優美的名家散文精選
優美的名家散文
關於父親的名家散文
春天的名家散文
描寫佛的散文詩歌欣賞
優秀作家散文
名家散文片段
名家散文優美句子
安全回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