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畫的散文***2***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關於畫的散文:畫

  張副市長的妻子辦事沉穩,胖胖的身材給人以敦厚的感覺。她對張副市長很是體貼,生活上的照顧無微不至;她對張副市長也很順從,購置個三五十塊錢的家當也得張副市長開口同意。

  張副市長不抽菸不喝酒,閒時就愛個畫畫。

  這天,張副市長正在家裡畫興正濃呢,“得意樓”酒樓的孫老闆找上門來,“喲!市長雅興高啊,畫得不錯嘛,我雖是個生意人,可對畫也是略懂幾分呢。”一聽是位“畫友”,張副市長高興了,放下架子,沏了兩杯茶,與孫老闆談得很是投機。

  臨走時,孫老闆看著案上那幅未畫完的《奔馬圖》說:“酒店剛好缺幅畫,這張正合適,不如市長您就割愛把它賣給我吧,市場價,兩萬五!”

  張副市長雖然平時畫畫自我感覺不錯,但兩萬五的高價還是讓他吃了一驚,忙擺手說:“不行不行,我畫藝不精,這畫是畫著玩的,你還是去正規地方買幅畫掛在店裡吧。”

  “市長您就別謙虛了,您看這幅畫雖然還未作完,但氣勢不凡早就看出來了,莫非您是捨不得割愛?”

  爭執不過,張副市長只好答應他三天後來取畫。

  不一會兒,張副市長的妻子買菜回來了,張副市長把事情跟她說了一下。她聽了,不置可否,只是說:“你前幾天在市裡參賽的《百竹圖》。在一千多幅參賽作品中只排了六百多名。”張副市長一聽,心裡大吃一驚,原來那姓孫的是想找藉口賄賂我哪!張副市長連忙把未完成的《奔馬圖》收起,再也沒跟孫老闆提拿畫的事。

  不久,張副市長轉正。

  多年後,已退休的張市長收撿老伴的遺物,一本燙金的《獲獎證書》掉了出來。張市長翻開一看,“百竹圖”、“一等獎”幾個字映入眼簾。

  張市長頓時明白了,敦厚的妻子怕自己抵擋不了誘惑,收下不該收的錢;向來不說謊的她也“機靈”了一下,對自己說了謊……

  張市長撫摸著通紅的證書,禁不住老淚縱橫。

  關於畫的散文:談中國畫的中國味

  中國畫歷經數千年的滄桑鉅變發展到今天,藝術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覺得常畫常新,常見常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妙不可言的中國味。那麼,什麼是中國畫妙不可言的中國味呢?簡而言之就是‘土’。中國畫是在中國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藝術奇葩,蘊涵著中國人的信仰,智慧,哲學思想,人生感悟,審美習慣等等,等等,怎麼能不土呢?!如果不土,就沒有妙不可言的中國味了,沒有妙不可言的中國味,自然就不是中國畫了。

  現在許多國畫家棄土納洋,總想拋棄傳統,另起爐灶,他們試圖用西方繪畫方式改造中國畫,搞什麼中西融合,中西合璧之類的畫法,結果中不中,西不西,把中國畫弄得面目全非,妙不可言的中國味蕩然無存。難怪有人說:“現在的中國畫就像一桌菜,都是改良的鷄,鴨,魚,肉,看相很好,吃起來味道變了,甚至還含有害人體的致癌物質,不像過去的土雞,土鴨,土豬肉,吃起來細嫩可口,芳香醉人。”這真是一針見血,欣賞沒有中國味的中國畫,味同嚼蠟。

  欣賞現在的中國畫幾乎見不到倪瓚,石濤,朱耷,黃公望他們那樣的逸品了,他們營造出來的那種高深莫測,野逸修善的意境,往往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筆墨情趣妙不可言,配上詩,書,印,更是今人望塵莫及的了。

  李可染說:“不要傳統,不要生活,還說什麼創新?幾億人的文明大國,五千多年的傳統,這麼多人的智慧創造,那麼長時間的積累,這麼豐厚的遺產你不要,不是最大的傻瓜麼!數典忘祖,吃完奶罵娘,什麼東西都是西方的好,豈不喪失了一箇中國人起碼的良知?!”那些棄土納洋的國畫家們讀了這段話,不知有何感想?

  筆者認為,‘融合’一詞不符合藝術發展規律。李樺說:“藝術的特點就是藝術的生命,藝術不發揮自己的特點就會喪失自己的生命。”如此說中國畫的特點就是中國畫的生命,和西畫融合不是喪失自己的生命了嗎?中國畫是我們老祖宗創造發明的,傳承了數千年,從繪畫材料、筆、墨、紙、硯,到繪畫理論、技巧、審美觀等,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巨集大的、系統的、精妙的、甚至是超前的藝術體系。中國畫要革新也只能在自身的藝術體系中尋求更完美,更適合畫家個性的筆墨語言。齊白石學八大山人,學吳昌碩,六十多歲以後才變法,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張大千潛心臨摹石濤等古人的經典作品而後創張氏山水;李可染,黃賓虹不都是從傳統中走出來的嗎?‘筆墨當隨時代’並不是說新時代就非得創造一種新的筆墨形式,而是說古法要有新意。當然,能創造出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筆墨形式更好,但必須是純中國味的,不然,就失去了創新的意義。所以,中國畫革新不能向西畫靠攏,更不能搞中西融合。潘天壽主張要拉開兩者之間的距離,才是中國畫的出路,突出本土繪畫特色,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畫的遺傳基因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水墨經畫家用毛筆在宣紙上肆意揮灑所呈現出先入為主,變幻莫測,奇妙無比的色階效果,是世界上任何畫種都無法達到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奇葩!獨立於世界民族藝術之林的瑰寶!

  中國畫的中國味最主要表現是筆墨線條,發揮毛筆、水、墨、宣紙、等工具靈活多變的特殊效能和畫家個人感性及書法藝術功力,使中國畫的線條具有千變萬化的筆墨趣味,形成絕妙的韻味十足的藝術線條美。而不是像西方的傳教士郎世寧那樣畫中國畫,雖然把形象畫得維妙維肖,就是缺乏中國味的線條美。他不懂中國畫的中國味不僅強調高度藝術性的線條美,更強調意境美。他只會再現自然,總以為畫得越像越好,在沒有照相機的時代,西方繪畫就充當了照相機。現在許多工筆畫家也和郎世寧一樣彷彿是做標本不是在搞藝術。中國畫即使在沒有照相機的時代不充當照相機,更何況在攝影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就更不應該充當照相機了。

  歷來評價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就是“化境”所謂化境,就是對畫家主觀能動性而言,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傳統文化的吸收消化,二是對現實生活的吸收消化。畫家只有在這兩者之間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意境是作者主觀之意與現實生活之境辯證統一的結果,是畫的靈魂。同時又是畫家的藝術修養,生活積累,道德品質,繪畫技巧的總和。國畫家要經過長時間,幾十年的磨練,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才能把自己的心靈感悟和大自然的景物融為一體,這就是神與物化。正如石濤詩云:“吾寫此紙時,心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只有達到這種神與物化,物我兩忘的境界,而這種境界不像文學作品,可以描寫情節或精微的細節感動人,而是全憑畫家在極為有限的畫面中描繪出景物的精神氣質,同時注入畫家的情感,畫才會成為無言的詩,哪怕是畫的一草一木,也是讓人百看不厭,耐人尋味,中國畫的中國味就妙不可言了!否則,畫得再像也只能是表面現象而已,誰又能為之動情呢?!


看過關於畫的散文的人還:

1.關於畫的散文

2.優秀散文大全

3.可以模仿的名家散文推薦

4.繪畫的意義散文

過去的意義
淡淡金色的黃昏
相關知識
關於畫的散文***2***
關於夢的散文***2***
關於春的散文名家名篇
大作家關於雪的散文
有關家的散文詩歌_關於家的散文詩歌
關於愛的散文3篇
關於花的散文隨筆
關於花的散文稿
關於藕的散文
現代關於山的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