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圖形教學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認識圖形這一課程老師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去引起學生的興趣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認識圖形”這一課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起始單元,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通過本課的學習將他們的已有的感 性經驗進行整理抽象。針對對本課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的理解和處理,為了在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主要關注:

  一、注重動手實踐,讓學生在“玩”中學數學。

  在 本節課中一系列的知識點都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來獲得。興趣是推動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同時根據學生“好 奇、好動”心理,課上就讓學生把課前準備充足的活動材料,每個小組一堆實物***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魔方、小木塊等***玩一玩,分一分,在這樣的過程 中學生不知不覺地感知了這些實物的形狀,併為後繼學習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又如:在摸一摸環節中,讓學生認真地看一看、摸一摸球、圓柱、長方體、正 方體有什麼感覺,跟小組同學說一說。這樣不僅每個學生自我表現的慾望得到滿足,而且學生在實踐中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形體的特徵。充分調動了學 生的全員參與和全身心投入,讓學生在活動的課堂中逐步加深了對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認識,體會感悟出其特徵,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二、創設遊戲環境、讓學生快樂學習

  為 了更好的聯絡生活,應用所學知識,教師設計了多種有趣的遊戲。“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根據對正方體、長方體等的認識,尋找生活中的實物,這樣能把物體、 幾何圖形、圖形名稱聯絡起來感知。“猜一猜”的遊戲,讓學生通過在對圖形的觀察、觸控、感知後,直接用手進行觸控物體,使學生能通過觸控準確想象出物體的 形狀,並同幾何圖形聯絡到一起,說出物體的圖形的名稱。“找一找”的遊戲是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內容,學生通過觸控,找出物體。“擺一擺”的遊戲,讓學生 通過擺長方體或正方體等圖形,感知拼擺後所形成的圖形,並有效感知其數量,如用四個小正方體擺一個大正方體需要幾個,並從不同側面觀察拼擺圖形的形狀。

  在遊戲中,讓學生快樂運用所學知識,並進一步進行昇華,提高對圖形的認識,有效的分清物和圖的聯絡,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縱 觀學生在課上的表現,參與熱情高、學習興趣濃,從他們歡樂的笑臉上,從他們友好的話語中,從他們不願離開的腳步裡,從他們天真的眼神中,我又一次感受到做 教師的快樂,為師者還有何求呢!擁有這些足以!

  篇二

  《認識圖形》這一單元新課有2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這幾個平面圖形,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就是在認識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再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幾個立體圖形

  我在認識立體圖形的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各種操作活動。一是通過創設情景“堆積木”複習學過的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再通過摸一摸“從老朋友中來找新朋友”,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由此引入新課的教學。二是出示長方體模型,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模型的底面,提問:“你有什麼感覺?”促使學生獨立發現它的面是平的、光滑的,同時激勵學生想出不同的辦法,從而體會“面”在“體”上;再描一描、畫一畫、用手比劃等實踐活動中是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進一步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係;學生學會從“體”上找“面”的方法,並充分體驗到與人合作及成功的快樂。三是在生活中找一找這三種平面圖形,這個環節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維空間和交流機會,並在區分圖形的過程中,相互啟發,發現圖形的本質特徵。四是動手在釘子板上圍一圍,這一過程讓學生通過圍,對這三種圖形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在釘子板上是圍 不出圓的。五是動手在方格紙上畫一畫,通過畫學生體會到畫長方形時上下格數相等,左右格數相等;畫正方形時上下左右格數都相等;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在操作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是憶中說圖形,加深對圖形的認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悟,在自由、輕鬆的課堂氣氛中學習數學。

  篇三

  《認識圖形》一課是蘇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第三冊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常見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對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初步認識。本節課例題教學比較簡單,只要學生會根據圖形的邊數來判斷出圖形,但是後面的練習相比較而言有些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探究並解決問題,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操作,我在課前準備了不少學具,如長方形紙、小棒,各種圖形的紙片等等。

  本節課我先讓學生從若干圖形紙片中找出自己已經認識了圖形及長方形和正方形,讓學生總結出他們的相似點,從而引出四邊行的概念。接著再讓學生把剩下的圖形分分類,引導學生根據圖形的邊數來分類,最終總結出規律:有幾條邊就是幾邊形。從學生已有的只是經驗出發,為學生探索新知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學生也更加樂意去學習數學,並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但是本節課在想想做做第2題和想想做做第5題的處理上不夠恰當,浪費不少時間,練習最後一題沒有來得及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要求學生用最少的小棒分別擺出五邊形和六邊形,由於教師對首尾相連的概念滲透不到位,因此學生在圍的過程中犯了不少錯誤,主要表現為這樣兩方面:第一,相鄰的兩根小棒之間沒有靠緊,之間存在一定距離;第二,有學生在四邊形的裡面擺一根小棒,認為是五邊形。思考今後在這樣的教學中,可以這樣處理:第一,充分利用學生犯的錯誤,引導學生在錯誤的圖形上進行修正,從而強調首尾相連,讓學生對首尾相連這一概念有一個主觀的認識;第二,可以在練習之前教師先示範、強調,然後再讓學生模仿,練習。從學生的主體地位來看,個人認為第一中處理方法可能更有利於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但是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教師應不斷提示引導。

  想想做做第5題在這一節課應屬於一個難點,從學生完成狀況來看也不是很好。這一題要求學生分別把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都分成三角形,並要是最少的三角形個數,這一題最重要的兩個詞就是“都是”和“最少”,通過練習發現學生並不能很好的理解這兩個詞的含義,學生錯誤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能夠很好的教授給學生分的方法。這一題的安排由淺入深,先讓學生分四邊形,再分五邊形,最後分六邊形,圖形的邊數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今後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處理這一練習:先讓學生自己試著分一分四邊形,學生很容易發現最少的三角形各數是三個,然後再讓學生試著分五邊形,分五邊形就可以有一點難度,教師可以先交給學生分的方法,及從一點向另外不相連的幾個點連線,等學生掌握了方法之後再單獨分六邊形。

游泳課教學隨筆
心要向陽的感悟隨筆
相關知識
認識圖形教學隨筆
小學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一年級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關於小學自然常識課的教學隨筆
初識電腦教學隨筆
初識電腦教學隨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認識圖形
圓的認識教學隨筆
看圖說話教學隨筆
怎樣教孩子認識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