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電影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十二公民》***Twelve Citizens***是一部由聚本傳媒出品,導演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領銜12位北京人藝及國家話劇院的國寶級演員聯袂主演的電影。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各位能有所收穫!

  篇一

  《十二公民》主要內容是一個富二代被指控在出租屋殺死了賭博酗酒拋棄自己的親生父親。圍繞這個案件,十二個陌生人要組成陪審團,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內,達成一致意見:有罪或無罪。根據法庭和新聞提供的資訊,十二個陪審員出現了11:1的有罪判定。然後故事自此開始轉折,一個人說服十一個人,最後完成了12:0的大逆轉。電影翻拍自1957年的美國電影《十二怒漢》,是一部十分經典的影片,因為其神一般的故事這個電影被先後翻拍過好幾次。回顧這部影片,黑白的畫面,那個年代特有的打扮以及談話內容,無一不表現出濃濃的時代氣息。影片一開始出現的法院的鏡頭把觀眾直接帶入故事中。接下來在空間不大的討論室內,每個人都在和身邊人淺淺地搭話,聊著一些無關的事情,語氣裡帶著那個年代的美國人特有的驕傲。隨後工作人員將門鎖上,在封閉的空間和炎熱陰暗的天氣中,討論開始。一樁看似證據確鑿的殺人案件,投票表決為11:1的緊張情況,由一個攪局者所發起的合理懷疑。其他人從最開始的反對到漸漸被說服,每個人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最後奇蹟地變成了12:0.每個人的'怒'充斥著討論的整個過程,劇情緊張,跌宕起伏,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推理元素讓人看後大呼過癮。

  在看《十二公民》之前,我已經先後看過日本翻拍的《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和俄羅斯翻拍的《十二怒漢:大審判》。幾部影片都是根據原作進行的改編,對比可以看出中國版的《十二公民》忠於原作,劇情幾乎一致。老片新拍多少會讓人覺得有些無味,但是《十二怒漢》卻是一個特例,因為這部影片的>劇本翻拍了這麼多次,還會是會吸引你乖乖地去看。

  神劇本不怕翻拍,並不只是因為它的故事吸引人,我覺得比起故事本身,整個劇本就像一個框架,只要稍做改動就能將其搬到另一個國家的大螢幕上去。故事中體現出來的社會背景很容易讓觀眾有一種代入感。原作本來就是由一個話劇改編而來,所以背景對於故事來說十分重要。1957年的《十二怒漢》中被指控的是一個來自貧民窟的孩子,那個年代人們對於貧民窟出身的人有很大偏見,這一點在影片中也有所體現,而這部電影一出就狠狠打了那些偏見黨的臉,這也是電影受歡迎的原因之一。1991年日本翻拍的《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被指控的是一個女人,有人指控她殺了自己的丈夫。電影就像其名字一樣,因為溫柔,所以一開始有十一個人投無罪,然後攪局者試圖引導大家投有罪,結果最後的判決還是無罪。日本的翻拍很有意思,陪審團裡出現了女性,而且被指控的也是一個女性。整部片子都在表現對女性權利的保護,同時日本女權也是一個社會的敏感話題,容易引起關注。此外,整個電影中表現出來的溫柔與壓抑也讓人印象深刻。再來說俄羅斯翻拍的《十二怒漢:大審判》,這部影片長達150多分鐘,故事講得極其詳細。被指控的物件是一個車臣的孩子,這也成功製造了一個敏感話題。而陪審團的十二個人,電影名字中的'怒漢'只表現了'漢'字***十二個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叔***。影片的亮點在於最後並沒有單純達成'無罪'這一共識,有人考慮到了那個孩子被判無罪後出去會被真凶追殺。我覺得這一點補充得很好,讓影片更加豐滿的同時,故事發生的背景也得以體現。

  最後來說一說我們拍的《十二公民》,這一部或許是所有翻拍裡和原作最相像的了,很多情節都照搬了原作,如眼鏡,匕首之類的線索,但這些都不影響電影本身的表現力。首先說說演員,電影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何冰、韓童生、高冬平、李光復等,都是在話劇界被視作國寶級演員的人,有他們參與演出,演技自不用說,觀眾看起來也會更有興趣。其次電影中被指控的是一個富二代,本身就是容易引起話題的角色。此外是故事的發展,原本覺得在中國要翻拍這個是不大現實的,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陪審團制度。沒想到竟然用大學補考給開了一個虛擬法庭,還請來了家長做陪審團。說實話我現在還是覺得這個故事設定太虛幻了,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就是這樣一個強行的設定讓故事發展下去了,所以我還是挺佩服導演的想法的,腦洞簡直連黑洞了。整個電影中充斥著'中國特色',每一個人的形象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後何冰所演的角色竟然是一個檢察官,影片的這個設定讓我覺得有些缺陷,本來是由十二個普通人展開的討論,其中一人說服十一個人這一點也一直是我最為欣賞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是普通人,所以才顯得那個人更有魅力,可這裡的竟然是一個專業人員。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普通玩家遇上了人民幣玩家一樣,把我的感動還回來。不過檢察官給你科普帶你飛,完成了一次與民同樂的普法教育,聽起來也還不錯。雖然滿滿的都是CCTV12的即視感,但觀賞性還是很高的。除此之外這部電影還開創了>戲劇電影的新型別,這樣一來國產電影又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篇二

  《十二怒漢》足夠經典,翻拍自《十二怒漢》的《十二公民》也挺讓人滿意。看《十二公民》之前,瀏覽了一下劇情介紹。某政法大學裡為補考而設的帶有實驗性質的虛擬法庭上,是十二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士,而他們並沒有決定他們所討論的案件審判結果的權力。就在這樣的法庭上,一個極富責任感的檢察官以一己之力說服了其他十二位'陪審員',讓正義得以伸張。開始覺得>故事的開端有些無力,而且這樣的移植讓片子定調很低,甚至給人俗氣之感。但接著看下去我的看法發生了轉變。其實這樣的設計是很討巧的,既解決了劇情合理性的問題,又在審查制度下符合了有關規定、規避了踏入雷區的風險。《十二公民》雖是翻拍,但把它的故事放在當今中國社會的特殊語境下講述也合情合理。而且故事環環相扣,整部影片無論是小段落還是總的結構都可自圓其說。即使片中人物有時的反應給人以故弄玄虛和拖沓之感,但這種抽絲剝繭式的推理還是讓觀眾沉醉在瞭解謎的快感之中。

  片中人物的設計很用心,個個形象豐滿、個性鮮明,讓人難忘。其中9號陪審員老大爺回憶自己在'反右'中遭遇一場戲,合理推進劇情往下發展的同時,可以讓人更深刻地認識到'多數人的暴政'為何物。還有蹲過監獄的5號陪審員,用自己的經歷讓人明白冤假錯案的危害。除此以外,4號陪審員的'乾爹'身份、10號陪審員的地域歧視、6號醫生對生命價值的思考、7號小賣部老闆生活的辛酸、11號校園保安的大學夢無不令人印象深刻。主創們正是通過他們的言行傳達了自己的價值觀、表明了自己對一些問題的態度。其實,這部片子的成功還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演員的表演。眾多話劇出身的演技派帶著一個年輕演員飈戲,讓人看著直呼過癮。

  從試聽技巧運用的角度看,該片亦可圈可點。導演光是靠場面排程和5.1聲道的熟練應用,便盤活了一個平淡無奇的廢舊廠房。影片結尾處的那個充滿了詩意的平移長鏡頭中,導演更是將場面排程用到了極致。片中,導演還利用燈光模擬天氣的變化,適當地烘托了影片的氣氛、外化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可以說,這次的翻拍嘗試是相當成功的,除了以上談到的片子本身,《十二公民》也是一部踩著時代步點,反映時代精神,為時代主題而生的電影。當影片倒數第二個鏡頭終於揭開了8號陪審員的身份謎底,當片尾字幕出現了本片的策劃單位,我們恍然大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影片是我國司法公正以及檢察機關自己的一部形象宣傳片。不同於一般的ppt式的宣傳片,這樣的宣傳更高階,宣傳效果也更好。

  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主題映襯下,當司法改革搭乘著社會轉型和變革的快車,導演需要做的,只是順勢而為,讓自己的電影站在改革的風口上,把自己扔進時代的大潮中。

  篇三

  雖沒有華麗的場景,沒有出彩的劇情,但在我看來,《十二公民》該影片更多的是以峰迴路轉的“口水戰”形式來揭示西方陪審團制度的利與弊,也從側面反映中國人對事對人的路人甲乙的形象,從而奪人眼球,引發我們對當今中西方所提倡的民主法治社會中關於法律的“絕對公正與相對公正”的深思,引發我們對我國國人對待責任與道德的反思。

  我認為,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其對人權的保護水平多麼完善,無論法制多麼健全,它都是絕對公正與相對公正的統一。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法制制度,只有更好更完善的法制制度。首先,就西方的陪審團制度來說,它的存在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可否認,它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西方民主法治國家的程序。可就我個人觀點而言,陪審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陪審人員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三觀各異。然而卻要這些不盡相同的人來達成一致協議,決定一件生死悠關的事。影片中正是以法庭模擬的形式由十二名陪審員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內達成對富二代有罪無罪的一致意見。戲劇化的是,十二個陪審員由首先11:1的有罪判定,在8號陪審員對一個個疑點抽絲剝剪,進行反駁下,最終達成了12:0的無罪判定。我不敢想象,假如8號陪審員不是觀察入微,不是能言善辯,不能堅持到底,那麼,那麼結局將會是無辜少年鋃鐺入獄,含冤而去,最重要的是,無人知嘵,這樣的例子將不經意地發生,結束。在日益民主化的現代,我更贊成疑罪從無,冤案降到最少。其次,由西方的陪審制度,想到我國的民主和法治,當今我國大力提倡建設民主和法治社會,但就以辦案審案為例,還是存在諸如:警方調查不深入;辦案人員素質底,責任心不強;機關權力干涉,司法無法獨立,犯罪嫌疑人不能充分享有人權等問題,在其它方面也有許多漏洞。最後,雖然任何制度都沒有絕對的健全,但可以做到絕對公正和相對公正的統一,我國的民主與法治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亦需要在民主與法治面前下一番苦功夫。

  再從這篇影片中談談我認為我國國人需對責任和道德的反思。我喜歡8號陪審員,喜歡他對事對人一絲不苟的態度,喜歡他為正義拒理力爭的勇氣,喜歡他的身上閃耀著責任和道德的光輝。然而他卻只是1/12,他代表的僅是1/12的責任和道德。影中的11/12的代表人卻在生命面前理所當然地選擇了輕謾與輕視,甚至是毫無理由地爭辯,妄圖對年輕的生命畫上句號。他們僅是社會中的11個代表麼?不,他們的形象是整個社會中11/12的的形象。換言之,多數中國人就是如此,在責任與道德面前泛泛而談,卻選擇的從來都是“飄過”。就如我們會對影片中的除8號陪審員外的11位陪審員的態度做出輿論,進行批判,但假使事實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選擇的也可能是敷衍與退縮。因此,從這篇影片中折射出更多的是我們國人的責任感不強,道德力弱的現象,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深反思,做出改變的。

  《十二公民》的結局可稱完滿,毋庸置疑,這部影片由淺及深,著實值得我們細細回味,當然我想我們更應該從中得到啟示:從我做起,正確地對待法制,看待人權;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增強道德力。
 

簡愛電影觀後感作文影評閱讀
黃埔軍校軍訓心得體會3篇
相關知識
十二公民電影觀後感
湄公河行動電影觀後感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電影觀後感
全民目擊電影觀後感
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觀後感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範文
駱駝祥子電影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電影觀後感
電影觀後感大全集
電影觀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