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醫學不是一種單純的科學技術,而是高 科技 與人文科學的高度結合體。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核心醫學職稱論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核心醫學職稱論文篇一

  論高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

  [摘要]文章探討了高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和人文素養缺失的原因,努力構建新型的人文教育模式,以期推進高等醫學院校人文教育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

  [關鍵詞]高校 醫學生 人文素養 教育

  [作者簡介]鄭琳***1964- ***,女,江西上饒人,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蹇瑞橋***1977- ***,男,江西新建人,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學科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江西 南昌 330052***

  [課題專案]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教育廳教改專案“現代醫學模式影響下的醫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專案編號:JXJG-11-64-10***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3-0059-02

  高等醫學教育是培養醫學專業人才的重要陣地,關係到人類的生命與健康。隨著近代生物醫學模式向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改變了傳統單純的醫患關係,使傳統單一的從生物學角度治療向主動參與模式轉變,這也要求醫學者不僅要關注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且需要滲透相應的人文關懷。

  一、加強高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強高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是醫學人文字質的內在必然要求。醫學被認為是一門博學的“人道職業”,古人也稱“醫乃仁術”,醫學被詮釋為“醫亦人學”,這些都告訴我們醫學的本質屬性是蘊涵人文屬性的。醫學人文目的強調珍愛生命,突出強調了人的人格與尊嚴。從現代醫學的發展角度來分析,我國多數醫療機構在人員配置、儀器裝置等方面大有改善,但醫療事故與矛盾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醫療界忽略了醫護人員的人文素養教育,不能很好地實現“以人為本”的醫學宗旨。從現代醫學生人文素養狀況分析,醫學院校長期淡化人文學科教育,也有不少醫學生不夠重視自身人文素養的培養,缺乏相應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使命感。這種狀況與“拯治天下含靈之苦”的崇高醫學職業相違背,為以後醫學者走向崗位埋下了禍根。

  2.加強高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是培養醫學人才的基本要求。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就是要使醫學生懂得從人文的角度去審視醫學,在處理醫患關係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行為判斷。高等醫學教育的神聖使命是努力培養綜合型高素質的醫學人才,肩負著為社會輸送醫學精英的社會責任。針對當今醫學生重技術、輕人文的現狀,為適應時代與醫學事業的發展,相應的調整教育策略,使培養的醫學生一方面具備紮實的醫學專業技能知識,另一方面具有豐厚的人文素養。

  3.加強高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是社會和醫學行業發展的現實要求。當今醫療界醫患衝突時有發生,使醫學者越來越重視反思自身的行為,越來越重視對“人文”的關注,弘揚“人文傳統”、呼喚“人文關懷”、倡導“人道主義”、推崇“以人為本”越來越被社會所接受。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醫療界不僅要樹立“健康第一”的科學態度,而且應樹立“以人為本”“醫亦人術”的價值理念,凸顯人文素養的價值。

  有研究資料指出醫療界的很多問題,一味依靠醫學技術並不能解決,而是有賴於倫理學或非醫學的方式途徑。這就要求醫學生必須掌握相關的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人文學科的知識。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不正之風也有蔓延的態勢,功利主義、拜金主義難免侵蝕醫學者,亂收費、收紅包、拿回扣等腐敗現象腐蝕著神聖而崇高的醫學領域,使聖潔的醫學者心靈暗淡無光。如果任其發展,就會進一步使醫患關係淡漠疏遠,醫療糾紛不斷湧現,醫療界的形象與聲譽遭受破壞。

  二、高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缺失的原因

  1.傳統教育指導思想的誤導。培養“四有”新人,是我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教育目標,但有不少人士對其中的內涵出現了誤讀,其中的“有理想”“有道德”僅僅理解為單一的社會主義政治理念。把“科教興國”的教育戰略方針誤解為單一的只重視抓好科學技術教育。強調政治信念,重視科技知識,但忽略人文理念,違背了醫學的人文字質屬性。把政治思想教育等同於人文素養教育,人文素養教育等同於德育,而德育又等同於政治思想教育,在這樣的迴圈中進行的人文素養教育最終會使人文教育缺少系統性、完整性。認為抓好科學技術教育就可以加速“興國”的戰略,也許能在短暫的時間內使醫學技術高速發展,但從長遠來看,缺少人文的醫學教育,必將使醫學者缺乏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科學創新能力就會退化,從而導致醫學技術的僵化。

  2.醫學人文教育理論體系的不完備。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受傳統教育指導方針的影響,醫學界往往把主要的物力財力放在科學技術的研究中,而對人文教育的研究卻少之又少,基本上停留在膚淺的理論實踐層面,還沒有形成培養人文教育系統的理論指導體系。而以生物醫學為主體的課程體系和教育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

  當前,我國一批新興邊緣學科或交叉學科正在興起和發展,如社會醫學、醫學哲學、衛生經濟學、醫學倫理學等。只有突破單一醫學學科,構建多學科框架,把醫學專業課程與各種邊緣學科和人文學科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推進醫學的社會化和現代化。

  3.教育觀念中科學與人文的分離。長期以來,由於人們誤讀“四有人才”“科教興國”的內涵,導致在醫學教育領域中,盲目單純追求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只重視醫學生科學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醫學知識所蘊涵的人文精神。在處理醫患關係過程中,只能單純依靠醫學技能,而不能給服務物件以人文關懷,勢必影響醫療質量效果。

  很多高校醫學專業教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醫學科學知識的傳播,而忽略醫學人文素養的教育。在課程設定方面,人文學科的比重也往往微不足道,又加上重科學、輕人文的教學觀念根深蒂固,導致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欠缺。

  三、醫學人文素養教育培養模式的構建

  1.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素質教育思想。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醫學教育走“單科辦學”的道路,實行生物模式的教育。有學者指出,醫學高校雖然為我國醫學界培養了大批的實用型人才,但弊端也隨之暴露,單科性醫學院校的學科面窄、基礎教育薄弱、學術氛圍不濃,人在醫學教育中被機械化了。因此,高校醫學教育界,應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展,轉變觀念,使培養的醫學生不僅能熟練掌握應用醫學技能知識,而且能全面應用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相關人文科學。   醫學高校在強調人文素養教育重要性的同時,應摒棄以往,認為人文素養教育是可有可無的輔助課程,僅僅是醫學課程的附屬物等觀念。重視加強人文素養教育,要求醫學教育者與醫學生都應適時轉變觀念,徹底改變唯科學主義的影響,關注科學與人文價值的相通性,促使科技與人文的有機融合,樹立素質教育思想。

  2.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科學設定醫學人文教育課程。為適應時代與醫學學科的發展,高校應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科學設定醫學教育課程,拓展教學空間,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文教育的比重,構建多層次的醫學人文素養教育課程體系,側重抓好“兩課堂”教學,即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

  第一課堂是落實醫學高校人文教育目標的主場所,為人文教育的落實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第一課堂由高校教師對醫學生進行講授的課程,是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第一課堂落實的成效,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優劣。應科學制定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體系,使課程最大限度覆蓋人文素養教育的主要內容,具體調整補充如“醫學倫理學”“社會醫學”等相關課程。

  第二課堂教學是指在教學計劃外,由學校相關人員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形式,開設以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為主要特徵的課程體系。第二課堂的建設,應牢固樹立“環境育人”的理念,將醫學生的培養置於學校乃至社會環境中,充分發揮校園環境育人的文化功能,鼓勵醫學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集體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受到人文精神的薰陶。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應充分挖掘高校長期所形成的文化資源,如校園文化精神、建築藝術等。更重要的是適應時代的發展,科學地進行校園物質環境建設與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應重視修建內涵豐富、新穎別緻的校園建築,設計增添校園人文景觀,力求賦予校園的硬體設施以深厚的文化內涵。校園的精神文化建設,應力求主題明確,意境深遠,內容積極健康,促使學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又注重人文精神,可以組織人文社會科學講座、組織積極健康的公寓文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藝術活動等。

  4.充分利用校外資源,注重社會實踐活動。醫學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園周邊的人文資源,與本地的人文景點、歷史博物館等建立人文素養教育基地,並有計劃、有組織地讓學生參觀,從而發揮社會環境育人的功能。

  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三下鄉”“四進社群”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醫學生義務獻血,深入社群、單位、鄉村,利用自己的專長進行醫療實踐活動。通過社會醫療實踐,為醫學生創造愛心和職業道德的平臺,樹立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醫學生真正成為“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保護神。

  5.建立有效的醫學人文教育考核評價體系。在人文素養教育體系中,科學客觀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是落實人文教育實效性的重要保障,具有調節激勵等功能。以往醫學高校評價機制往往是單純的醫學技能的考查,很少涉及醫學生人文素養的評價,這種評價機制是片面的,很難反映醫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調查和量表測量相結合的方法,對醫學院校教師、學生各種主要因素進行評定。一方面要確立醫學生素質教育的評價指標體系,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學靈活的人文素養評價機制。提升醫學生人文素養的重點應在提升指標數量比例的同時,需要加大力度提升質量,使醫學生的人文素養評價結果具有真實價值。積極構建學校自評與外界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應以激發增強醫學生對人文素養的追求與完善為出發點和歸宿點。

  總之,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是一個龐大、複雜而又系統的工程,需要廣大教育者不斷地研究、完善教育資源及教育機制,高度重視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使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入醫學教育中,如此我們培養的必將是德才兼備的綜合型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清華.論加強醫學院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2***4***.

  [2]高寶立.高等職業院校人文教育問題研究[D/OL].

  [3]顧鳴敏,胡涵錦.21世紀初中國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探索與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03.

  [4]羅汝珍.中國高等醫學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OL].

  [5]唐海波,王立丁,鄧斌.醫學生素質教育與校園文化[J].中國現代醫學雜誌,2003***13***.

  [6]殷小平.高等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D/OL].

  [7]朱潮.中外醫學教育史[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88.

  [8]周東海.醫學教育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核心醫學職稱論文

瀘州醫學職稱論文
河南醫學職稱論文三類
相關知識
核心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全國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天津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山西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基礎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關於律師的核心期刊職稱論文發表
高中數學職稱論文發表
有關新聞學職稱論文發表
安徽化學職稱論文發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