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演講稿3篇
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時代已經到來。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精細化管理演講稿篇1
林語堂先生說過一句話“演講就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好”,所以我就不講廢話了,何況只給了我40分鐘。我今天的題目是:企業的精細化管理。
大家知道,精細化管理作為一門管理學的分支學科,當然不可能是用一節課的時間可以說得清楚,而且我們的研究也非常有限,因此在這裡只能是重點講清楚它的基本概念,然後突破它的一個點來給大家做一個相對詳細的解說。
剛才主持人說的,吳敬璉老師在寧波考察時講過一句話:“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直接壓力,中國民營企業必須走精細化管理的路子”。但非常遺憾的是,我們查了相當多的資料,沒有發現吳敬璉老師對“精細化管理”的具體解釋。他只是提到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專業化、歸核化和國際化。今天在這裡重點介紹專業化的問題。
我們對“精細化管理”做了一個定義: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是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堅持規範化、標準化、資料化、資訊化的原則,使企業管理各個單元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執行。之所以要強調管理技術,是因為中國的學者大部分是不太喜歡用數理的方式進行思維,更多是用抽象、寫意和藝術的、文學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所以中國的管理學極少有很嚴密的科學性和方法論的一面,更多是理念的部分。所以我們認為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方法,這種方法是基於對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來展開的。
昨天有一部分記者在採訪,我就講了,中國人對規則的重視程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喜歡用自己的所謂智慧,嚴格來說是喜歡用自己的小聰明做事情,一個人做一個事情總是認為非常容易,不像西方人表現出極其謹慎的態度,他們會認真搞清楚這個事情怎麼做,分多少步,每一步怎麼做,如何達到這個標準,達到什麼標準需要什麼工具,應該接受什麼訓練。而我們往往憑自己的聰明認為很容易,很方便,我一定可以完成。但一旦做的時候五花八門,各不相同。我們對規則的漠視產生了對管理的混亂,實際上管理既是一門複雜而簡單的理論,說複雜是涉及到太多的人和事,之所以簡單是因為完全靠規則推進。
其次,我們通過四種手段來解決:規範化、標準化、資料化和資訊化。今天由於時間的原因,不能展開講,我在這裡給大家提出至關重要的八個關鍵詞:清晰、可控、規則、條例、細節、底線、客觀、量化。清晰、可控,管理一定要是很清楚的,能夠掌控的,不能把管理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東西,或者說我們只能看著辦。看著辦不是管理,它是不受操控的狀態,所以管理的可控性是必須的。怎麼去做到清晰、可控呢?主要依賴規則和條例,條例是規則的細化。所以大家看到,西方之所以成熟,西方的企業之所以強大,無一例外地有非常詳細而系統的規則條例,像麥當勞這麼一個簡單的企業,產品幾乎比我們在座的每一個老闆做的東西都要簡單,不超過20個品種,但是它的管理檔案加起來有一米高。人家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精力做這個東西?因為管理需要通過非常詳細的、認真的、具體的、可操作的、系統化的規則來實現,甚至把它變成手冊、條例來執行。當然,規則是需要細化的,要落實到細節上,要落實到底線上,最起碼要達到什麼標準。當然這種細節和底線要儘可能以客觀量化的方式來達成。我們認為這八個關鍵詞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放棄這八個詞的基本理解,我們就無法瞭解精細化管理,甚至無法瞭解管理的真諦。
管理首先是從目標開始,有些企業有很多提法,目標提的更大的是戰略,比戰略更大的是使命,我想我們做企業的不需要太花哨,集中為一點,就是目標。在目標的引導下,我們需要把目標展開為流程,企業管理當中是需要通過流程來分解目標的,想達成這個目標要做多少事情,這些事情的步驟是什麼,流程展開就是活動,每一個活動會變成管理要求的若干程式,落實到每一個崗位上。程式包括步驟和標準,即任何一個件事要分成幾步走,每一步應該達到什麼標準。
昨天我接受幾位年輕的記者的訪談,當時我手上正好有一杯服務員送來的茶,我說:“倒茶是一種活動,而這個活動是有程式的:第一是給這個杯子注入70%的水;第二,把茶葉袋放進去;第三,把茶葉袋抖動幾下,使茶汁散發出來;第四,把茶葉袋的繩子繞在水杯的把子上,以防把紙片衝進去”。很多酒店的服務員根本不懂這些,就是因為我們的管理者沒有教別人怎麼去倒一杯水,我們總認為倒水是常規的,但進入管理的狀態,倒水是一個活動,是一個需要規範的活動,是需要予以程式規範的。
崗位累積起來或者說崗位的組合就是組織。因此企業一方面研究流程,一方面研究組織,一方面研究程式,一方面研究崗位。總之一句話,管理研究人和事,人以崗位來描述,以組織來構建。事以程式來表現,以流程來構建。這就是我們認為管理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由規則來限制的。不是由領導的意圖來限制的,不是由員工的個人的小聰明來推測的。管理就必須假定所有人都不會,這樣管理者才會用心研究每一件小事怎麼做,如果把這些東西變成了規則,企業就可以在規則指導下做事情。因此管理者85%時間是用來處理因此管理者過忙本身就是管理不足的表現。所以我們認為管理當中規則是重點,而這些規則如何形成員工的能力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訓練。前不久我在一個部隊講課,說規則轉化為能力最重要的是靠訓練。當時有學政工的研究生給我發信息說我說錯了,說我們主要靠毛澤東思想的教育,我承認有用,但更有用的是訓練,因為沒有毛澤東思想的國家同樣有軍隊,他們的軍隊同樣有能力。所以,軍隊一定是靠訓練出來的,而我們的員工也是靠訓練出來的,因為訓練可以把規則變成員工的習慣,可以把要求變成素質,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剛才主持人介紹我的《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決定成敗》分1、2兩本,大家看到的紅皮本的使第一本,主要講細節的重要性,第二本是藍皮本,主要講細節怎麼做,裡面講了關於訓練的內容,重點在第三章。當然這一系列的活動在中國需要領導重視,以及持之以恆地貫徹才能把這個事情執行到底。文化是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是一個滲透在所有行為和所有人心靈深處的某種東西,這是貫徹在企業整個活動所有環節當中的,因此這是一個包容的東西。因此我們如果要把管理簡單的用一個公式來說,當然這個公式很不嚴謹,我只是想說明問題,那就是“***規則+訓練***×文化”。實際企業就要靠大量系統的、細化的、可操作的規則,然後加上大量的針對崗位的程式訓練,在文化的深度影響下形成企業的管理核心競爭力。
精細化管理的推進要堅持兩個原則:一是立足專業、二是科學量化。什麼叫立足專業?立足專業一方面是企業經營方向的專業化。昨天有很多人已經討論了這個問題,包括我的上司北京大學的海聞副校長也在談專業化,這是一個方面的概念。第二方面是員工崗位分工的專業化。員工崗位分工的專業化今天我會放棄,沒有時間講。這裡只強調一個方面,中國是一個重視身份、職務、領導級別、官職大小的國家,是一個不太重視專家的國家,這個人是某方面的專家,這個專家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不把專家看得比領導更重要,這個國家是不會真正走到各個民族前列的。未來的世界一定是根本不在乎官員的,當然我們對官員的基本尊重是需要的,服從領導、服從規則、服從法律是必要的,但我們沒有必要過於尊重某一個領導或者某一個人,這個不重要,我們應該尊重的個體專業上有極其深刻成就的人,所以未來是專家的世界。當我們這個國家大多數人不願意當官,而絕大多數人培養子女成為專家的時候,這個民族才中興的階段就到了。因此,我們認為很多我們看到的發達國家都是專家成群的,而且人們從內心深處特別崇尚專家,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園藝工人。我在日本看見一個種鐵樹的,種了40年鐵樹,對鐵樹的研究在他們國家沒有人超過他,人們對他非常尊重,不比一個企業的科長、部長差。一個昏庸的省長並不比一個非常有技藝的園林工人強,這是我的態度。因此這個世界需要專家,因此精細化管理是提倡專家管理的,因為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因此每個人所做的事情越來越窄,在非常狹窄的領域,能不能做的最好,這是每個人應該做且可以做到的。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我們不要做兩公里的戰線往前推進兩釐米的工作,而要做兩釐米的寬度往縱深推動兩公里的工作。每個人縱深推進兩公里,因為中國這麼多人,我們有什麼必要每個人什麼都做呢?
精細化管理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注重細節的處理》。
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辦事處作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在北京的視窗,更是不可缺少的。直到現在還有的同事不明白精細化管理的真正含義,那精細化管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它是源於日本20世紀50年代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並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佔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是集知識、理論、技術、經驗之大成,制定形成科學、合理、正確、準確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作業標準,在組織學習、培訓的同時,有力地推動貫徹、落實。它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都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結,每天都要對當天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等等。
企業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範本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