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護理管理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內科護理實訓課是護生護理能力培養不可或缺的環節,而關於內科護理實訓課的具體開展目的、開展方法、實訓內容、評價方式等尚無統一標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心內科患者護理安全管理 》

  摘要:探討心內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論文對患者採取的護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範、心理康復指導、院內感染的防控、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對重點患者、重點環節、特殊用藥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護理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制訂護理安全緊急預案,加強護理人員的思想教育和專科技能培訓, 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及整體素質。結果有效降低了心內科護理安全的風險,減少了護理差錯,保證了患者的安全。

  關鍵詞:心內科;患者;安全管理

  安全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範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備條件,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所在[1],反應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標誌。心內科大多數為年老、心肺功能差、聽力視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易發生摔倒、墜床、燙傷、體位性低血壓等意外的患者。WHO總幹事在2003年12月所作題為"保健質量:患者安全"的報告中,號召所有成員國家對患者安全問題給予最密切的的關注,採取切實的措施監控醫療差錯和患者的安全問題,並加以相關研究,以切實保障患者的安全[2]。我科多次組織全科醫護人員討論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以降低護理工作缺陷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

  1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患者因素:由於我科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自身安全意識不強、對疾病認識不足,易發生跌倒、墜床、凍傷、燙傷、自殺等意外。環境因素:如搖床的搖手使用後未及時歸位、地面溼滑、床旁椅放置不妥、光線過強或過暗等易使患者受到傷害。藥物因素:我科患者常使用強心、利尿、擴血管等特殊藥物,如使用不當或宣教不到位易使患者受到傷害。護理人員因素: 護士的溝通協調能力欠缺,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不安全感,護患關係的緊張,不利於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3]。護士對患者及家屬的教育不夠, 護理人員培訓不到位,安全意識不強。

  2安全管理對策

  2.1做好入院評估 心內科護士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緩急將患者安排在監護室或普通病室,普通病室又分離護士站相對近和遠的,護理人員應將急重症患者安排在監護室,相對較重的儘量安排在靠近護士站的病室,以便於及時觀察病情和搶救,根據患者病情必要時留陪伴。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制度、護理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保障護理的安全[4]。使用床頭卡和腕帶,有效識別患者。做好重點環節的管理:心內科患者病情重、變化快、部分患者療效較差、患者年老體弱,加上用藥特殊,護理人員應及時評估患者的危險因素,加強以下重點環節的管理:①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的管理:重點區域包括門窗、衛生間、開水房、病室床單元設施等,這些是患者容易發生安全隱患的地方,應設專人管理和定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排除。重點時段包括節假日、中午、夜間、患者起床、就餐等時段,這些時間護理人員相對較少且比較繁忙,對患者的關注相對較少,易發生意外。所以我科決定在特殊時段增加護理人員來協助工作,中午派4~5名護理人員上班,夜間採取雙班,節假日必須排夠上班人員、安排護理二線加強防範,避免患者發生意外;②做好院內感染管理工作:心內科患者年老多病,抵抗力較差,易發生院內感染,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手衛生和無菌技術,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分類處理,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

  2.2加強重點患者的監護與管理 ①病危的患者:心內科常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嚴重心律失常等危重患者,護士必須將這些患者安排在監護室,便於及時觀察和搶救。及時、準確、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嚴密觀察其心理變化、治療效果,協助生活護理。備齊搶救物品,定期檢查維修,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對難免壓瘡的患者應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執行壓瘡風險評估與壓瘡報告制度,實施壓瘡防範的有效措施。②年老、基礎疾病多、行動不便的患者:心內科患者多見於老年人,他們常伴有其他疾病,行動不便,易發生摔倒、墜床等意外,所以我們護理人員應加強入院宣教,對患者實施跌倒墜床評估,根據分值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密切巡視病房,必要時留陪伴,防止意外的發生。

  2.3心理康復指導 有效溝通是實施整體護理的關鍵,通過有效溝通來提高護理質量,使患者從身心兩方面得到最滿意的康復。多數心血管疾病不易治癒,常反覆發作或需長期藥物治療,給患者造成了較大的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護理人員應實施責任制護理,熱情對待每一位患者,主動與自己主管病房的患者交談,對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關心同情和體諒患者,把患者的痛苦視為親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患者悲觀失望時,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地鼓勵患者,使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語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通過有效溝通幫助患者準確的認識疾病的本質和特點,緩解他們的心理衝突, 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5]。

  2.4藥物治療中的護理 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藥物治療是減輕或緩解症狀的重要措施。我科常用的一些擴血管藥、利尿藥、洋地黃類製劑等不良反應較大,因而必須詳細向患者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項,嚴格控制用藥速度和量, 高危藥品應單獨存放,有醒目的標誌,並有使用的限制[6]。用藥期間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徵、加強巡視、隨時傾聽患者的主訴,以免發生低血壓、跌倒、洋地黃中毒、誘發或加重心衰及心律失常等意外。

  2.5建立和完善護理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 科室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建立由護士長、科室安全管理員、護理組長組成的三級管理體制。制訂《護理安全管理制度》,《不良事件上報制度》,《護理安全防範措施》,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要求護理人員不定期的進行安全檢查,護士長每日進行晨間提問,對重點患者、重點環節進行安全提示及檢查,防止差錯事故和意外事故的發生。科室每週召開一次護理質控會議, 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安全隱患,對護理安全實施前瞻性的動態管理。嚴重差錯事故應按照不良事件上報流程逐級上報,首先上報護士長,護士長在2h內將護理事故上報護理部,同時科室及時對差錯事故進行分析總結,提出整改措施,修改不合理流程。

  篇二

  《 淺析臨床內科護理的管理方法 》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醫學護理這一問題,內科護理作為醫學護理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做詳細分析,通過對內科護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找到問題所在,而後提出相應的防範對策,以期能夠更好的研究醫學護理問題,為業內的研究和應用者提供參考和借鑑。

  關鍵詞:內科 護理 問題 對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55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307-01

  內科疾病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疾病種類比較複雜的,年齡段不均,病房需要量大,病情變化快。隨著一些新技術的發展變化,如心臟內科介入的手術增多,手術治療難度加大,重症監護的病人越來越多,護士更加繁忙等問題也逐漸增多。出現這些多種多樣的問題,就更需要管理人員進行合理的管理,確保關鍵控制點,要良好的管理內科護理相關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讓患者感到滿意。文字將針對內科護理管理中的醫療問題及預防措施總結如下。

  1 存在的問題

  1.1 執行規章制度不嚴,護士的責任心不強。醫療活動的直接實施者就是護士,護士能夠集中體現照顧質量和護理水平。如果沒有嚴格執行規章制度,護士的責任心不強等就會產生很多問題。如危重病人床頭交接班草率,“三查七對”不小心,醫生檢查不認真等都是導致差錯類時間發生的重要因素。責任心是每一個護士幹好本職工作的根本動力,是提升整體醫護水平的重要源泉。現行的護士工作往往習慣於由醫生被動的安排工作,被動的聽取患者的呼叫,更側重於實現有形的操作任務,而忽視了對病情的觀察和對病情變化的預見等無形的工作,導致出現很多的事故。

  1.2 護士的技術水平和應急能力不夠。多數內科患者的病情會迅速變化,醫療技術也飛快地進步,臨床護士主要因為年輕,資歷低,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專業的技術操作不熟練,不能掌握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護理。很多護士雖然有較高的學歷,但是臨床實踐經驗方面相對較弱,沒有處理過實際的問題,空有理論支援,無法將先進的理論和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去,欠熟練使用各種救援裝置,對一些疾病不能肯定,一旦出現緊急的情況需要快速決斷時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將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護士的溝通能力與法律意識欠缺。護士的工作量經常超載,不具有足夠的時間來患者的溝通關於疾病的問題,護理操作不履行義務告知患者或告知質量不高,經常導致護患糾紛或投訴。護士的法律意識淡薄,護理記錄不及時,不準確或難以辨認,塗改,等等,都可能導致護患糾紛更有甚者,有些護士對法律知識的缺乏比較嚴重,出現違規操作和嚴重錯誤,會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

  1.4 疾病因素和患者因素。內科患者的病情相對複雜,患者有嚴重的心理負擔和心理矛盾。有些患者,如心血管疾病體弱患者因病需長期臥床,導致缺乏醫用病床,而臥床不起也與健康問題也引起了一些矛盾。因為需要長期護理的病人,一些家庭已經很麻木,對待護士的態度變得惡劣,而且還加重了護患關係的矛盾。內科護理中,每個部分都有許多危重病人,再加上有時護士對病人用藥的指導不到位,一些患者自身也存在任意行為,這樣就造成了一些問題。如患者自行調節輸液速度,使血壓突然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有些患者不聽護士的指導飲食,生活方式等方面沒有注意,甚至加重病情等等,出現這樣的情況患者往往會責怪護士而沒有反思自己。

  2 防範對策

  2.1 重點抓好制度落實,強化“慎獨”精神。管理者首先要重視規則和法規的實施,教育引導護士在護理工作中自覺堅持原則,遵守規章制度,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責任,對工作中出現的錯誤,不論問題的大小應是及時報告,並且不能隱瞞情節或自作主張的處理,這樣才能贏得時間採取補救措施;此外,管理者需要每天提前到達換班時間,瞭解換班前的工作實施情況,病房裡所有病人的病情,以確保輪班工作後的內容和質量。如果上一班有任何遺漏的問題,接班者應當及時補救以避免重大問題發生。

  2.2 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增強護士應急能力。年輕的護士往往缺乏經驗,管理者應當根據部門特點,制定響應的培訓計劃,通過業務講座,疾病護理查房和 其他形式的新知識學習方式來提高護士的護理知識。同時要進行急救知識和操作技術的教學,對現有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分析和討論,分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使得患者的病情的任何一個微小變化都掌握在護士的預期中,保證能夠及時的找到相應的護理措施。

  2.3 加強護患溝通,建立和諧的護患關係。護理工作的管理人員要通過對護士的培訓來提高其溝通技巧和能力。通過建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指導護士從患者的角度換位思考,理解並尊重患者,保持良好的護患關係。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讓護士在工作之前理解到患者的難處和痛苦,採取更合適的方法便於患者接受,取得患者和家屬的廣泛認可和配合。

  2.4 增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通過組織護理工作者全面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將可能存在的潛在護理危險進行討論和學習,認真研讀護士行業的操作規程,增強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在書寫護理文書時要嚴格要求護士。也要告知護士在觀察患者病情時要詳細、仔細,及時的、有預見性的掌握每一個患者的病情並及時告知一聲作相應的處理,每天檢查相應的護理記錄,不得做任意的塗改。

  3 結論

  綜上所述,對內科護理的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視,有關方面要時刻關注內科護理的管理問題,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養和教育,強化其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醫療場所的護理滿意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我國醫療事業和國民生活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楊英莉,王秀玉.護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疆醫學.2007***03***

  [2] 沈冬梅.基層醫院合同制護理人員的聘用與管理[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6***12***

  [3] 喻霞.普外科護理管理工作的幾點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0***15***

  [4] 唐瓊.淺談改制後醫院的護理管理工作[J].中國廠礦醫學.2007***03***

  [5] 周念港.淺談精神科護理管理[J].醫學資訊***中旬刊***.2010***05***

  篇三

  《 神經內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探討 》

  關鍵詞 神經內科 護理風險管理

  護理風險管理是指對患者、工作人員、探視者可能產生傷害的潛在風險並對其進行識別評估及採取行動的過程。隨著公眾健康知識水平的提高,法律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患者對醫療技術及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療護理承擔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因此,要求護理工作無缺陷及病區服務達到患者高度滿意顯得越來越重要。神經內科患者年齡高、發病急、病情重、病程長,且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也嚴重影響其安全。在神經內科實施風險管理,探討神經內科在護理安全上存在的風險因素,尋求規避和化解護理風險的策略,以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臨床資料

  有床位30張,護士11名。護士年齡18~52歲,平均31.18±2歲。工作年限8個月~32年。年輕護士佔全科護士總人數的63.6%。護理本科1名,大專生5名,中專生5名。付主任護理師1名,主管護理師3名,護士7名。

  護理風險的相關因素

  因疾病引起的風險因素:神經內科患者多為老年患者,隨著組織器官功能的逐漸衰退,適應能力減弱,代償及免疫力降低,患者臨床表現多不典型,發病急、病情變化快。護士人力資源不足,病情觀察不夠細,不能切實做到級別護理,容易漏診、誤診,延誤搶救及治療。

  護理操作中的風險:神經內科疾病療程長,患者靜脈彈性差,配合能力不強,往往導致穿刺失敗的機率增高,且容易引起靜脈液體外滲及靜脈炎。男性患者前列腺肥大使導尿困難,意識障礙患者容易誤拔各種導管,存在潛在風險。

  用藥護理中的風險:據報道,60歲以上患者出現用藥不良反應為其他年齡組的2.5倍。老年人由於生理病理因素的影響,往往“服藥能力下降”,出現錯服、漏服、多服等現象。

  護理意外事件發生的風險:神經內科患者年齡大,自理能力差,且多數有肢體功能障礙,易發生滑倒、墜床、丟失、自殺等事件。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易引起便祕,大便用力又可誘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

  護士方面的因素:①護理人員的醫學基礎知識和神經內科護理知識缺乏,對現存和潛在的護理問題預見性不足,在觀察病情針對性不強,無重點觀察護理問題,導致病情惡化不能及時發現,失去最佳的搶救時機。或由於護理人員對儀器的使用和操作不熟練,都可使護理風險增加。這種現象易發生在工作不足5年的新護士和護生身上;②護士的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粗心大意,“慎獨”精神不夠,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甚至有輕視和僥倖的心理,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更易發生,對患者的安全造成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有資料表明:不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擅離職守,不仔細觀察病情,未認真執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是臨床護理工作中醫療侵權行為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③護士的法律意識淡漠,不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④神經內科護士長期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環境中,面對各種老年病人大量基礎護理以及突發症狀,工作勞累且精神高度緊張,工作中易產生厭倦情緒。

  告知行為中的風險因素:侵入性操作、特殊的檢查、治療、疾病的預後、貴重藥品的使用等未履行告知,告知不到位或者告知過度,均可造成不良的後果。

  護理文書中的風險:①醫護記錄不吻合或護理記錄不真實,或在實行口頭醫囑後醫生不及時補開醫囑,導致開醫囑時間與執行時間不相符,甚至漏開醫囑。②護理檔案書寫不規範:護士專科知識較差,導致記錄不突出重點,錯記或漏記,甚至塗改,或在工作忙時忽略了護理記錄,進行回憶式記錄,出現大概,可能的情況,甚至不記錄。因為發生糾紛時,住院病案材料中與護理相關的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等成為舉證的材料。從而使護理風險係數增加。

  護患間缺乏有效溝通:近些年來有些護理糾紛不是護理人員技術與責任心的差錯,而是由於護理過程中不注重語言交流,缺乏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技巧,交談態度冷淡,語言不妥,解釋問題不到位所造成的。特別是神經內科的患者及家屬,由於疾病的病程長,恢復慢,易出現急躁情緒,如果不能很好的溝通,更易發生護理糾紛。

  信任危機的風險:社會輿論與媒體對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宣傳不夠,使醫療衛生行業中發生的個別不良事件影響了一些人的心理,在看病治療中持有懷疑態度,不信任醫護人員,個別人甚至故意找藉口製造糾紛以索取賠償。

  風險管理策略

  加強護士風險意識的培訓,提高風險識別能力: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基礎,而識別後的應急處理能力是規避風險的關鍵。根據科室的工作特點及護士的工作能力,分層次對護士進行理論、操作、溝通、識別問題能力的培訓,在培訓中注意個體化,針對不同的病種、不同的時間段,設計培訓場景,培養護士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晨會、週會進行彙報、討論、分析,對科室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評估、解決,提高護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增強護士責任心,主動巡視病房,觀察病情:護士24小時連續在患者身邊工作,又是醫療行為的最終實施者,既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又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巡視病房,特別是對新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患者要加強巡視,關注患者的主訴,注意對其表情、呼吸、體位的觀察,妥善固定各種導管並保持通暢,確保各種器械處於正常執行狀態,及時報告異常生命體徵及病情變化,配合醫生積極處理。

  合理安排人力資源利用彈性排班,並結合新老搭配,抓好重點環節、重點患者、重點時間的管理。根據病房臥床患者多、危重患者多、基礎護理工作量大的特點,增早、晚班的護理人員,及時完成護理任務。重點患者、高難度操作交給護理骨幹專人負責,加強中午、夜間、節假日重點時間段的護理安全管理,減少護理意外和糾紛。

  完善風險管理機制,細化護理工作流程加強風險管理的重點在於發現體制上的缺陷和漏洞,不斷完善機制和工作流程,建立病區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陪檢制度、臥床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床頭交接班制度、診療操作前後告知程式、健康宣教流程及規範、查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等。

  加強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護士不僅要有精湛的護理技術,更要具有關心、體貼的情感,以及與病人溝通的技巧,因為護士是病人的管理者、商量問題的夥伴,又是病人與醫生間的紐帶及病人康復生活的指導員。因此,要求每個護士要具有同情心和責任感,凡事換位思考,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讓他們感覺到真心的關心,同時溝通要掌握技巧和時機,通過對家屬的評估,採用針對性的個性化溝通方式,如不要在病情變化、家屬心情不好時宣教,更不宜催促病人去交納費用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嚴格履行告知義務:患者入院後至治療前要認真進行住院須知的介紹以及住院期間應享受的權利和義務,在診療過程中根據病情隨時進行告知,對病人的提問要耐心解答,尤其是費用清單,要認真進行講解,讓患者及家屬安安心心治病、明明白白消費。

  討 論

  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護理風險的防範和管理,是一項長期的、持續的和細緻的工作,需要管理者不斷地對護理人員進行防範風險相關知識的教育,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提高應對能力。同時加強細節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主人翁意識,轉變“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工作態度,使護理貼近患者。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必須實施有效的護理風險管理。通過不斷識別護理工作中現有的和潛在的風險,持續質量改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這一年無護理事故和護理差錯發生。全科護理人員較過去能自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法律意識、抗風險意識得到普遍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護士能主動查詢護理安全隱患,查詢不足落實措施,積極採取對策,主動到病房與患者溝通,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林菊英.醫院管理學・護理管理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7.

  2 陸彩萍,劉秋鳴,黃淇敏.風險管理在護理安全工作中的實施及效果.護理管理雜誌,2006,6***3***:49-50.

  3 丁力,姜安麗,葉旭春.護理安全管理新思路.護理管理雜誌,2006,6***11***:18-19.

  4 孫倩,顧鳳萍,沈清華.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新進展.現代護理,2007,13***4***:391-392.

  5 曹力,魯曼華.醫院常見的護患糾紛及其防範.解放軍護理雜誌,2006,23***5***:88-89.

  6 祝昭雲,李憲章,沈志軍.護理風險管理在促進我院質量持續改進中的作用.中國護理管理雜誌,2007,7***10***:49-51.

有關推薦:

財務管理論文選題好寫
部隊油庫消防安全管理論文
相關知識
內科門診管理制度範文
內科門診管理制度範本
中醫內科肝脾研究論文
內科護士演講範文
內科護理管理論文
內科護理學畢業論文
呼吸內科護理學論文
有關心內科護理論文
內科護理專業論文
內科護理醫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