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存在的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9日

  金礦是具有足夠含量黃金並可工業利用的礦物集合體,金礦的形成你想知道嗎?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金礦怎麼形成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金礦的形成

  1、世界上的黃金寶藏,主要以巖金和沙金兩種形態蘊藏於地下,此外還有伴生金.天體執行、地球形成、火山爆發、古造山運動、岩漿噴湧、金元素從地核中被夾帶噴薄而出等形成巖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嶺,在日照風化、雷鳴電閃、狂風暴雨、山體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氾濫、河流穩水地段沉澱等形成沙金。

  2、據科學的測定與推斷,大約在二十六億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噴發把大量的金元素,從地核中沿著裂隙,帶到地幔和地殼中來,後經海洋沉積和區域變質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礦源.大約在一億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強大力的作用,地殼變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質活化遷移富有集,形成金礦田,即我們所說的巖金.

  3、在巖金富集地帶,岩石氧化後往往留下許多自然金.地表淺層的巖金,經過數千萬年的風化與剝蝕,岩石變為沙土.因金的性質穩定,因而被解離為單體,在河水的搬運過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穩水處沉積下來,於是形成沙金礦.同時由於沙金具有親和力,在河水的搬運過程中由小滾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顆粒金.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的金塊重達280公斤,它產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

  4、大自然變遷中形成的黃金礦床,大致可劃分為三大類:巖金礦床、沙金礦床和伴生礦床。在世界上,巖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儲量比例,大約為:70:15:15。其中,巖金礦床,又可劃分為若干成因類:岩漿熱液型、變質熱液型、火山熱液型、沉積變質型、熱水溶濾型和變質礫岩型等。

  5、各種型別的金礦床,在世界總儲量中所佔的比例,依次為:變質礫岩型56.2%,變質熱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漿熱液型及火山熱液型7.0%,熱水溶濾型0.9%。

  6、全球範圍來看,按金礦產出的大地構造單元來分,又可分為四類:地盾成礦區、地臺及邊緣成礦區、地槽褶皺帶成礦區和環太平洋成礦帶。其中,產於地盾的金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5.6--27.8%;古地臺蓋層區域性中生代活化區,佔1.1--1.3%,優地槽區,佔12.9--15.6%;冒地槽區,佔 1.1--1.2%;而古地臺蓋構造區,則佔47.1--47.7%

  金礦的簡介

  金礦床型別複雜多樣。主要有礫岩型、綠巖帶型、石英脈型、韌性剪下帶型、卡林型、斑岩型、淺成低溫熱液型、火山岩型,新生代砂礦等。

  地球發展早期階段形成的地殼其金的丰度較高。因此,大體上能代表早期殘存地殼組成的太古宙綠巖帶。尤其是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火山岩組合,金丰度值高於地殼各類岩石,可能成為金礦床的最早的“礦源層”。

  金在地球中,地核為2.6×10-6,地幔為0.005×10-6,地殼為0.004×10-6。金在地殼中的丰度只有鐵的1/1千萬,銀的1/21。地球上99%以上的金進入地核。

  綜上所述,金在地殼中丰度值本來就很低,又具有親硫性、親銅性,親鐵性高熔點等性質。要形成工業礦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礦、富礦,金則要富集幾千、幾萬倍,甚至更高。一般認為,規模巨大的金礦一般要經歷相當長的地質時期,通過多種來源、地質構造演化和多次成礦作用疊加才可能形成。

  自然元素類礦物 自然金***Au***,含Au>80%,Ag<20%。銀金礦***Au;Ag***,含Au80%~50%,Ag20%~50%。金銀礦***Au;Ag***,含Au50%~20%,Ag50%~80%。含鉑鈀自然金***Au;Pt;Pd***,含Au84.6%~95.55%,Pt0~11.5%,Pd0~12.3%。銀銅金礦***Au,Cu,Ag***,含Au67.7%,Ag12.8%,Cu9.2%,Pd4.2%,Rh4.3%。

  金礦的存在問題

  一、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法律法規不健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不到位。

  一些貧富兼採的低品位礦石和開展綜合利用回收的共伴生有用組分,由於這部分資源的回收利潤很低甚至還需資金補貼,稅費收取按量不按質,加大了利用成本,搞綜合利用反而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的積極性不高,黃金價格的波動甚至導致採富棄貧。關於對礦業“三廢”等二次資源的收集、回收等相關政策尚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界定。

  二、礦產資源損失、浪費和破壞嚴重。

  大多數黃金礦山,尤其是小型礦山往往是在勘探程度很低的情況下動工興建的。礦山投產後生產、基建、技改同時進行,多數小型企業在選冶工藝上技術、管理水平低,再加上初期採選方案考慮不周,往往造成較大的資源損失、浪費和破壞。靈寶市冶煉廠由於浮選精礦脫藥和細磨工序不完善,造成氰化浸金槽大量泡沫溢位,為此只好減少充氣量,氰化浸金率僅90%左右,氰渣含金仍在6-9g/t,有時甚至遠遠超出該地區原礦的含金品位。

  三、尾礦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多種有價伴生元素沒有得到充分回收利用,環保效率低。

  對黃金礦山來說,目前我國黃金礦山尾礦品位多數都在0.5g/t以上;有的高達4g/t以上,同時尾礦中還含有Cu、Pb、Zn、S、Fe、Ag、Sb、W等。尾礦再選是提高黃金及其共伴生元素回收水平的有效途徑。我國現存的10億t黃金選礦尾礦中,可供利用的黃金資源達300-400t之多。另外,巖金礦山每年還有25t黃金繼續損失到尾礦中,尾礦金品位高達0.35g/t。在吉林夾皮溝金礦,老礦區尾礦存量約30萬t,尾礦含金品位為1.0-1.5g/t,新尾礦庫的尾礦含金品位為1.4-0.68g/t。據估算,新老尾礦庫中的尾礦共有黃金儲量16t,銅280t,銀2t,鉛500t。

  許多黃金礦山目前尚未開展綜合利用,但尾礦多已堆存。例如老柞山金礦礦石含銅、鈷,兩者都沒有回收;河南上宮金礦,礦石含銀、碲,銀經浮選,以含量銀方式回收,碲尚無回收措施,但已作尾礦堆;湖北雞籠山是多金屬共生礦體,含銅、銀、硫、鉛、鋅、錳,僅回收前3種元素,後3種元素因回收成本高,尚未開展工作。還有很多中小型礦山,共伴生硫根本不作回收,直接排放,給環境帶來很大汙染。尾礦回收常採用的技術有重選、浮選、氰化等工藝,雖然尾礦中回收金取得了可觀的效益,但正是由於只注重金的回收,而對尾礦中存在的其他伴生金屬元素的回收率普遍較低,非金屬元素基本上得不到回收,造成資源二次浪費。影響共伴生元素回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礦山本身的經濟技術條件有限,無法開展回收利用;二是技術條件已具備,但回收的經濟效益不佳,企業沒有積極性。

  四、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金礦綜合利用的科研力量還很薄弱,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很不夠。一方面由於工業部門分散,地礦的科研力量不集中,儀器、裝置、裝備落後,形不成拳頭。另一方面,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基礎研究力量嚴重不足。在部署地質找礦工作時,沒有同時部署與綜合評價、綜合利用研究的試驗研究工作。已有科研成果轉換率較低。總之,目前我國的黃金生產企業,在難處理金礦資源的綜合利用上認識尚未達到應有的高度,特別是對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不足,尚未能正確處理好資源、環境、效益協調發展的關係。

金融資本有什麼特點
結石病有什麼表現
相關知識
金礦存在的問題
淺談我國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
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試析社保基金監管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什麼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存在的問題
從現金流量表分析看企業存在的問題
從現金流量表分析看企業存在的問題
最新講道德有品行方面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