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春節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中國人過春節,各地的習俗都不一樣,你知道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祭灶,又叫過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相傳,玉帝派灶王爺到人間稽察善惡,農曆臘月廿四,灶王爺上天回奏,善男信女便在“灶王府君”的神龕前貼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對子,秉燭焚香,虔誠禱告,以求來年人丁康泰,萬事吉利。過了這天,春節的喜慶氣氛日漸濃厚,家家戶戶幾乎全力以赴投入購置年貨、殺豬宰羊等過年的準備了。

  新歲來臨,人們都喜歡在門上貼上春聯和門神,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春聯,縣人叫“對子”,多書祝福之語,用以表達人們喜迎新歲,嚮往幸福生活的美好心願。民間對聯創作中,產生了許多構思奇異的光彩,深受群眾喜愛。門神,多為鍾馗、尉遲恭等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用以驅邪避害。大紅的對子和異彩紛呈的門神,似鮮豔奪目的繁花,為節日帶來了濃郁的喜慶氛圍。

  除夕之夜,祭過祖宗後,闔家吃“團圓飯”。這頓年夜飯,特別豐盛,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尤其是魚,因寄“年年有餘”之意,更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除夕之夜,民間有守歲之俗,人們通宵不寐,全家團坐,吃糖果,敘舊話新,其樂融融。是夜,父母還要給小孩的衣兜裡塞些零用錢,謂之“壓歲錢”。年長者守歲相邀飲酒為樂,兒童們喜玩煙花爆竹,而文人往往相聚賦詩論文,以消長夜。

  大年初一,雞鳴而起,開門第一件事是燃放鞭炮,謂之“開財門”。大街小巷鞭炮聲聲,此起彼伏,響徹雲宵。考究的鞭炮全用紅紙紮成,燃放後,紅紙屑鋪天蓋地,謂之滿堂紅,也是取其吉利的意思。放完響炮,祭過天地祖宗,吃過早飯,就去本村族內人家拜年。遇尊長或平輩無論老少,相見輒祝“新年好”、“恭喜發財”,“萬事順意”之類吉語,入門則口稱“拜年”!舊時稍貧戶之子女,則三五成群,挨戶排門而入,齊聲道:

  發財發到底,討點新年米;

  新年發了財,銀子遍地來。

  主人會分送米或包穀一調羹,此謂放大吉利。至初二日,開始走村出戶拜年。一般先到岳父母、外公外婆家,再依次走親訪友,互送禮品,共飲美酒,以慶新歲。晚輩跟長輩拜年,須放鞭炮,正月裡只有男的出門拜年,婦女忌諱走親拜年,嫁出去的女兒更是不能回孃家,否則,就被人譏諷為“好吃女”。據說,如果新年回孃家還會吃窮孃家,所以只能留守家園侍奉各方來客。二月,才會有女流之輩回孃家給父母親戚拜年。

  正月裡最熱鬧的活動,莫過於舞龍燈耍獅子了。龍燈獅子所到之處,觀者如山,萬人空巷,氣氛熱烈,其風至十五日止。

  湖南的春節習俗

  湖南大部分地區都有在12月23日祭灶神的風俗。據說,灶王爺23日這天要上天言人善惡,因而祭灶這一天,家家要將灶臺、几案、鍋碗瓢盤打掃乾乾淨淨,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並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揖邦行禮許願,希望灶神吃了以後,不說人們的壞話。這叫“送灶”,整個祭祀活動才算完成,所以說這也是湖南的春節習俗中一大特色呢!

  在湖南的春節習俗中,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稱為“拜年無大小”。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將其燉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粉,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大年初一會由一家之主準備早茶,將雞蛋,爆米花、紅棗、白糖同煮。雞蛋以圓為佳,象徵全家團圓;爆米花象徵魚米豐收、五穀豐登;紅棗、白糖象徵生活甜蜜、幸福。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會招財進寶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長沙俗稱過年。長沙人過年須過大半個月,即從先年臘月二十四開始過。常年在外的朋友都會回家和家人團聚、吃節。團圓飯。那天,晚輩向長輩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長輩們給小孩子發紅包,祝願新的一年新氣象,紅紅火火。所有人凌晨12點燃炮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在湖南洞頭,島上至今還保留了一種叫拜茶的習俗。拜茶即以紅棗、桂圓、年糕等煮成甜茶謂"紅棗茶",取其吉利之意:紅棗--日子越過越紅火,桂圓--閤家團圓、平安順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兩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於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燭、燒金紙、放鞭炮。拜茶之後,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湯的,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或出門在外,或在家幹活兒,若遇雨受阻,人們便會以"正月初一喝湯的"這話自嘲。喝過茶後,還要再燒線面吃,俗謂"長壽麵",既是圖吉利,祝願全家老小長命百歲,又因喝茶不夠飽,作為添食,可收一舉兩得之效。湖南長沙春節習俗是有客前來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後,送上兩枚檳榔,稱為元寶,祝其發財之意。

  開門炮是湖南的春節習俗中最熱鬧的,是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各地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在湖南的春節習俗中,株洲人在春節拜祖的時候最有講究,首先在神位的供桌中間擺一條長椅,然後點起紅燭,待紅燭燃過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將焚完,就開始燒“金紙”***一種貼著金箔,折成元寶狀的紙錢***。

  湖南嶽陽地區俗稱“過年”,風俗大體同祖國各地相同,除殺雞、鴨、放鞭炮、貼春聯外,在臘月三十日吃“團年飯”,十分豐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魚這個菜,顯示吉祥有餘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區魚較少,為了有"百里魚"這個菜,用木頭雕刻一個“百里魚”,放在盆中,撒上蔥花,象真魚一般。人們極重視團年飯,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裡趕,家裡人等了又等。吃團年飯,要關著門,意在不讓財寶跑了。飯後放上一掛鞭炮,表示已吃過了年飯,人們可以走動往來了,這些就是小編了解到的湖南的春節習俗,在漫長的歷史時間裡,湖南的春節習俗和國內其它地區的春節習俗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有著許多共同的地方,但它作為東南內陸的一個省份,也呈現出一些地域性特徵,具體而言有:鮮明的江南水稻文化特色,強烈的祈豐年目的,豐富多彩的遊藝活動,同一民俗事象的外部形態具有多樣性與變異性以及多民族的春節習俗相互輝映,相互影響等特點。所以小編建議大家如果有興趣,還是親自體驗,比較有感覺哦!

  中國春節食俗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回族的春節風俗習慣
黑龍江春節習俗
相關知識
湖南郴州春節習俗
湖南嶽陽春節習俗
廣西南寧過春節習俗有什麼
福州春節習俗
杭州春節習俗作文
貴州春節習俗作文
湖北得去春節習俗有什麼
河北滄州春節習俗
河南開封春節習俗有什麼
湖北孝感春節習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