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的習俗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那麼,大年初九有什麼習俗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正月初九的習俗:

  “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襬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

  “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臺;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友些虔誠的家庭以為在家裡祭拜還嫌不足,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廟禮敬,像臺南終義路的天壇、高雄的天公壇、木柵指南宮等,每年的農曆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天公生當日也有“安太歲”的儀式,當年生肖衝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香油錢,委由廟方負責供奉即可。另有一個安太歲的方法:年初時在家裡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色片作爐,寫上“太歲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正月初一習俗拜年介紹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四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行禮。可以逗留吃飯、談心。

  二是初三到親朋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際,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部分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喜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如今,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正月初十習俗是什麼
大年初六習俗有什麼
相關知識
正月初九的習俗有什麼
正月初一的習俗有什麼
正月十五的習俗有什麼
正月初一的習俗有哪些
大年初五的習俗有什麼
正月初一的習俗禮儀
各地春節買年貨的習俗有什麼
臺灣春節過年的習俗有什麼
雨水時節的習俗有什麼
雨水節氣的習俗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