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我健康管理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棟樑,因此大學生要懂得自己關係,這樣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摘要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今天社會,知己知彼仍然至關重要,尤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剖析自我,認清自己的長短、優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把握自己的長處並使其得到充分發揮,才能脫穎而出,走好成才之路。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如何正確認識自我,並分析自己的性格,由此我們才能解決好各種問題與矛盾。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所以如何調節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壓力,解決好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問題及戀愛中的矛盾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本著“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的主題,來進行自我梳理,作此論文。

  關鍵詞:剖析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 成功成才

  正文

  一、 心理健康的定義

  據瞭解,關於心理健康的定義,國內外不少專家都有過專門的研究和論述。英格里氏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做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不僅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波孟認為:“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為:一方面能為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為本身帶來快樂。”我國傅連璋強調健康的含義應包括以下因素:1、身體各部分發育正常,功能健康,沒有疾病。2、體質堅強,對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並能刻苦耐勞,擔負各種艱鉅繁重的任務,經受各種自然環境的考驗。3、精力充沛,能經常保持有較高的效率。4、意志堅定,情緒正常,精神愉快。【摘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而大學生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有著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心理上的跨越,學習方向專業化、學習內容多元化、學習的自主性等學習上有了改變,而且在人際環境、角色心理等方面也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那麼,究竟要怎麼除錯自己的心裡,從而使自己能夠較好的認識自己適應大學生活呢?這首先要剖析自我,給自己定位。

  二、 自我剖析

  ***一*** 性格分析

  總體來說,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人。平時熱衷於參加各種活動,喜歡結識各種朋友,所以給人的感覺一般是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樣子。可是,每個人都有著不為人所知的一面。也許是因為表現出來的堅強給我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實際上越是這種看似堅強的人越脆弱,因為堅強的外衣下掩蓋的是不為人知的不堪一擊。所以有時候會懷疑自己的 這種偽裝的堅強是否有意義,可總是在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時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因為自我不能接受自己是個弱者的事實。

  也許是自我心理因素所致,有時候會覺得因為我的這種外在的堅強會讓大家認為我什麼都可以做,任何刺激、打擊都能扛得住,認為我是一個不需要顧及、不需要保護的人。從小到大,在學校跟在家裡的我扮演著迥然不同的角色。在家裡我是個處處被保護的小孩子,不管是來自於爸媽還是姐姐,我一直都是什麼都不會做的人,所以他們認為我很弱;可是在學校,我卻一直扮演著強者的角色,不管是作為一個班幹部還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同學們總是會認為我是一個足夠堅強到扛得住一切的人,我的一切付出輕易不會有什麼回報。可是時間長了,我的身心俱疲,我不再再想要讓自己成為強者,很少人能明白我是多麼的需要被理解、被保護,我想要大聲的向全世界吶喊出我心裡的委屈,可事實確實總是把這些委屈偷偷藏在心裡,表現出來的依然是沒心沒肺的堅強與樂觀,也許這才是真我吧。

  我不是一個弱者,但我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強者。在所有人看到的樂觀、堅強背後也盈滿了心酸、委屈與淚水,只不過這些都是屬於沒有星星的夜晚。一個粗糙的人不懂得如何將心事付瑤琴,所以只能讓委屈隨著淚水在黑暗中傾洩,第二天大家看到的依然是最燦爛的我。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壓抑的不正確的做法,可我深深的明白一點:不要因為自己不爽就連帶別人遭殃,我們改變不了環境到是可以改變心情,改變不了事實但卻可以尋找另一種心態對待。總之,不要轉嫁自己的情緒,這一點我確信是正確的。

  ***二*** 學習特點

  學生的學習是狹隘的學習。馮忠良教授在《學習心理學》一書裡對學生學習的特點進行了高度的概括,認為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學習區別有三:1、掌握前人的經驗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2、從總體上來看,學生的學習是以間接經驗的形成為主,以直接經驗的形成為輔;3、由於學生正處於生理和心理不斷髮展的時期,學生必須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

  之所以提到這種特點與區別,我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自己的學習特點進而與權威的研究做比較以求異同。

  我是一個學習比較自主的人,我認為一切你想要得到的知識和能力都應該是一個主動接受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主動接受與學習的效率遠遠高於被動接受。因此,我習慣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應該得到的知識的學習,不管是做作業抑或是自我補充都是如此。從小到大,我的學習從來沒有來自於父母的壓力,也許是家庭環境的關係,我一直都認為自己肩負著一種職責,那就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所以我的學習都會是自己主動接受室的過程。

  雖然學生的學習很狹隘,但也不僅僅侷限於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必然的包括適應社會能力及學習生活的能力。亦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認為不管是哪方面的學習,都不能脫離主動接受這一中心要點,只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你才會有想要學習的慾望,才會想要主動學習與接受,因此不管是任何方面的學習,都一定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興趣第一。

  ***三***人際交往能力分析

  大學生由於自身成長中的固有特點及涉世不深,也必然的對於人際交往有一定的障礙,比如認知錯覺、性格障礙、能力缺陷等。大學的同學在生活習慣、性格、過去經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校園內交往的主體同為面臨艱鉅適應任務而又缺乏經驗的個體,雙方的人際適應困難較為突出。

  性格決定我的人際交往態度,我認為與人交往貴在一個主動。主動的與人溝通、交流才會讓你更快的打入人群,拓寬你的人際關係面甚至人際關係網,只有這樣你才會擁有寶貴的人力資源與人際關係。當然,圈子大了,那麼衝突也越容易發生,在我看來解決人際衝突的關鍵是要相信一切衝突都是可以通過理性的建設性協商獲得解決的,這也少不了一個主動:主動的弄清楚衝突的原因、主動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地面對錯誤從而主動的提出可能解決衝突的方法。

  ***四***戀愛心理分析

  戀愛是一種高階的情感交流,是男女雙方相互傾心、相互愛慕,以愛情為中心培養愛情的社會心理行為。斯滕伯格認為不論人類的愛情有多麼的紛繁複雜,它都是由三個相同的成分構成的:動機、情緒與認知。進而又將動機、情緒與認知三者各自在兩性間發生的愛情關係,分別稱之為熱情、親密與承諾。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直相信會有最完美的愛情,即完全擁有親密、激情和承諾。作為互相吸引的兩性,生活中不可能缺少親密與激情,但是我認為完美的愛情承諾確是最重要的,這種承諾並不是山盟海誓,而是一種基本的對人格、人性以及生活方面的擔保,這是我們獲得安全感所必需的成分。

  三、 塑造健全人格,走好成功之路

  人格,是指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在不同環境中一貫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它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特徵就是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在人格結構中,氣質是人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發現人的氣質型別包括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我是一個多血質為主體的人,平衡靈活善於交際,行為外向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興趣多變。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內部心裡和諧發展,能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發展友誼;有效的把智慧和能力運用到獲得成功的工作和事業上。從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動的融入社會、適應生活。

  篇2

  摘 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其社會化密切相關,瞭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研究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並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調節,是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調節

  大學生正處於青年期,年齡一般在16~28歲之間,是個體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由於思想豐富、思維活躍、情感波動、反應強烈、體驗深刻,加之由於生理和性發育已經基本完成,性衝動增強、學習生活適應不良及經濟就業等壓力增大,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這對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極為不利。據全國心理衛生協會統計1〕,有心理失衡或障礙的大學生佔全國大學生總人數的25 %以上,最高時期竟達34 %。特別是近幾年來,因為心理健康問題造成大學生髮生暴力犯罪、自殺事件或出現休學、退學的現象屢見不鮮。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當前,強化大學生的自我調節、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有以下四個方面〔2〕:①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謙讓。③有幸福感。④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從這個標準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態度、情緒、環境適應能力以及人際關係等,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是複雜的,因此每一個大學生存在的具體心理問題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生理因素:性衝動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問題最主要的生理因素之一。有些大學生常常出現性幻象、性夢、手淫等自慰現象,並伴隨自責和自卑感,造成精神緊張和痛苦;另外,身材矮小、相貌醜陋等自身生理缺陷,也會引起大學生自卑、沮喪、不滿等心理問題。②認知:心理學家貝克認為,不良認知和認知歪曲是產生憤怒、焦慮、抑鬱、自責、沮喪等不良情緒的原因,他將常見的認知歪曲歸納為任意的推斷、選擇性概括、過度引申、誇大或縮小、“全和無”的思維五種形式。③情緒:不良情緒很多,主要有大喜大悲、緊張焦慮、寂寞煩躁、自卑自責、抑鬱沮喪、自私霸道等,它們是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內容。④挫折:失敗和挫折會打擊青年人的信心,使他們遭受悲哀、沮喪、煩惱、厭倦、抑鬱、痛苦、灰心等不良情緒體驗。⑤習慣和不良行為:有很多大學生存在不良習慣,比如抽菸、喝酒、睡懶覺、不吃早餐、挑食、貪食、懶惰等,這些不良習慣必然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不良行為。⑥人格障礙:人格障礙者內心體驗與正常人生活情感相背離,其外在行為明顯違反社會準則,常給別人造成損失和傷害,並給自己帶來痛苦。⑦經濟和社會環境:隨著高校的擴招,越來越多的貧困學生進入了高等學府,同時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增加,就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影響了大學生的安心學習。⑧能力和社會適應:獨生子女的問題和大學生自理能力差的問題,已經使大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日益嚴重,造成許多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在校期間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畢業後又不能適應社會和環境的需求,出現很多社會和心理問題。

  3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與自我調節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高等院校必須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以適應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和高科技的要求。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是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和途徑,它對預防大學生心理問題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

  3.1 提高認識水平,重建認知結構

  大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而且也要掌握必要的哲學、邏輯學、社會學、心理學、醫學等方面的知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和先進的思維方式建造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自己認識水平,從而克服錯誤的認知和盲目的行為。

>>>下一頁更多精彩“”

  3.2 樹立科學的目標,制定合理的計劃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發展順序及高低分為五大類: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根據這種劃分,大學生正處在對愛和家庭的需要最為強烈的時期。這個時期青年人渴望親密的友伴,不甘孤獨或被人疏離,容易沉溺於形影不離的兩人世界。大學生應當自信、自強,不要被一時的情感和生理需要所左右,而應樹立遠大的志向;同時大學生的理想和目標還應當實際可行,具有價值的吸引力,否則定得過高或過低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有了科學的目標,再製定出合理可行的計劃,大學生就可以按照正確的方向堅定不移地努力,奮鬥的喜悅會促使他們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3.3 豐富業餘生活,注重人際交往

  單調而枯燥的學習,會導致大學生出現厭倦、煩躁、抑鬱及痛苦的學習情緒,長期孤獨、封閉式的學習,還可以導致大學生出現自閉的性格和人際交往障礙,對他們的人格發展極為不利。豐富業餘生活,不僅可以改善大學生的不良情緒,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增進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校園環境,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3.4 保持樂觀情緒,積極自我調節

  青年人應當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在求學期間甘於清貧和寂寞,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身的學習和發展上。大學生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積極開展自我調節,克服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不良情緒和行為。常見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主要有:①自我激勵法。②自我暗示、催眠法。③自我宣洩法:宣洩時應當注意以不傷害他人及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為前題,主要有體育運動、找人傾訴、大聲喊叫、寫作或寫信、向替代物發洩等。④自我訓練法:通過嚴格的定時訓練,建立神經系統的條件反射,以戒除不良情緒和習慣。⑤自我放鬆法。⑥想象厭惡法。⑦移情轉移法:通過移情或轉移注意力以減輕痛苦。⑧順其自然法:不要過分關注自己。⑨生物反饋法等。

  3.5 強化個人能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能力是保證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它與知識、技能既有聯絡又有區別。雖然一個人掌握的知識越多,他的能力發展的潛力就越大。但是,一個人頭腦中儲存的知識並不能必然地轉化為能力,能力的轉化還有待於社會實踐活動的磨鍊。所以,大學生不但要認真地學習書本知識,還應當積極地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操作能力,特別是創新和科研能力,對大學生適應未來的社會工作和環境、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義。

  篇3

  這個學期,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論文的相關內容。學習這門課程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不僅讓我更好的瞭解了大學生健康方面的問題,而且根據所學的知識,我還能夠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以下便是我對大學生健康教育的理解:

  一、首先健康分為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兩者皆正常才能稱為健康。依據身體健康的標準,很容易便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不健康。平時,也許在我們看來很普通很正常不過的習慣,也許就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大學生健康教育告訴了我們健康的意義和重要性,要我們珍惜自己的身體和重視身體的健康。對一個大學生的生活有著積極的引導性。 身體是一方面,心理上的健康也十分重要。

  對一個大學生而言,經歷了埋頭苦讀的高中三年,終於到達了理想中的學校,難免會有一些興奮與自豪的情緒。而這些情緒若不加以控制,就很有可能導致一個人的心理走向一個極度自負的極端。記得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復旦投毒案,便是一個碩士研究生因心理不正常而造成的可怕後果。由此可見,心理的健康對一個人的發展來說更為重要。

  一個正常的大學生,不僅應瞭解自己的健康情況,更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懂得控制並適當的調節自己的情緒,也應培養面對一切都從容不迫的勇氣。

  二、起居與飲食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如何做到起居與飲食健康卻很少有人答得上來。看看近幾年醫院的就醫人數便可知,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的大量使用,很多人的身體毛病越來越多,大病沒有,卻是一個個小病不斷。本來身體應該最健康的青少年也頻頻出症。

  到了大學,生活鬆了下來,課程沒有那麼緊張了,甚至連中小學每天必須的作業也不再要求。大量的空閒讓原本神經緊繃的學生們一下子變得興奮起來。生活也從原本的枯燥無味變得多彩豐富起來。但是興奮之餘,怎麼安排這些空餘,卻都有點迷茫。大部分人選擇了玩樂。因為高中拼命的學,就是為了到家長老師們說的基本不用學習的大學中來,現在既然來了,當然要好好的玩了。每天手機電腦不離手,到了晚上更加興奮,不到一兩點絕對不睡覺!雖然學校有各種社團,但是因為活動少,每天的時間還是空下了。因為鬆弛,人也變得懶惰。經常不按時吃飯,或者隨便買點零食吃下了事。長此以往,身體就漸漸出現了毛病。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健康教育專門給出了關於起居與飲食方面的內容。告訴我們不健康的起居和飲食會帶來的不好的後果,並教給我們如何照顧好自己的起居衛生,如何搭配自己的一日三餐,起到一個很好的糾正作用。

  三、春秋季最容易引發傳染病,由於不知道何時會發起疾病,許多人便沒有特別在意。以致在疾病到來的時候防範度不夠而患病。通過健康教育,我瞭解到一些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和傳染病的基本特徵。

  也學會了一些傳染病的控制和防範方法。雖然無法完全控制住傳染病的傳播,但是瞭解這些基本常識總是好的。

  四、在我們生活中難免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如果什麼都不懂,有可能會錯過最佳處理時間。大學生健康教育就突發事件的自救和互救給出了一些應該掌握的常識。尤其是對於一些意外事件的急救法,十分有用。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也沒有人可以防止要發生的事,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瞭解一些拯救的辦法,讓事情發生後也不至於變得很糟糕。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用藥不慎有可能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瞭解一些有關藥物的基本常識也是十分必要的。 這些便是我學習大學生健康教育的感悟,學習後,我也會努力的完善自己的生活習慣,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我有信心也有決心做到身體心理健康的同步,使自己的大學生活更加的豐富完美!


成功需要耐心作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論述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自我健康管理論文
大學生安全健康教育論文
大學生戀愛壓力管理論文
大學生情緒壓力管理論文
大學生自我評價心理健康
大學生自我鑑定通用範文
實習大學生自我鑑定優秀範文
大學生自我鑑定評價範文
畢業大學生自我評價優秀範文
畢業大學生自我鑑定優秀範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