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畢業設計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9日

  為了適應日益複雜的經濟形勢以及資本市場變化,改善我國證券公司的經營狀況、提升競爭地位、打造核心競爭能力,應用戰略管理會計至關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職會計教育3+N集團化模式

  摘要:在知識型人才極度飽和的今天,職業教育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近些年來高職教育為了順應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模式,會計專業是目前高職教育中十分熱門的專業之一,會計教育的集團化則是現階段在高職院校中積極普及和推廣的新型理念,基於集團化的視角,實施“3+N”集團化模式,根據先行試點、穩步推進、重點突破、整體發展的原則,全面推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整體教學水平,大幅度提升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實現學校發展與企業效益提升的雙豐收,本文針對高職會計教育的“3+N”集團化模式進行幾點分析。

  關鍵詞:高職會計;集團化辦學;“3+N”集團化模式

  高職教育具有非常顯著的特點,具體體現在教育性、職業性以及層次性三個方面。教育性是高等教育的共有特點,也就是人才培養。而職業性是高職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針對崗位需求,有針對性的培養高職業技能的人才。層次性則是教育的不同階段,採用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不同,要做到與時俱進,層次分明。這三個部分決定了職業教育的教育目標——培養技能型、職業型人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必須要與社會需求契合,這是高職教育的優勢,必須要緊緊抓住這個宗旨不放,而當前“3+N”的集團化教學模式是最為熱門的高職教學模式,雖然在初級起步階段,但其優勢已經展露無疑,這種教學模式基於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實現高職教育的開放性辦學,也是對中高職教育一體化的完善,在高職會計專業中引入這種教學模式,突破校企合作的困境,實現高職教育的一體化辦學,並最終推動高職教育的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一、“3+N”集團化模式概述

  基於集團化理念下的“3+N”教學模式,在中高職連結教育方面做得更好,首先集團化教育模式本身能夠實現學校、政府部門、企業以及社會之間的有機聯絡,促進了教學資源的極度整合,同時也實現了資源的及時分享,資源結構的優化與資源功能的拓展,極大提升了高職教育的整體辦學質量與效益。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集團化的辦學模式將中職與高職教育緊密的聯絡在了一起,將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捆綁為一個集團教育體系,實現了中職與高職的縱向連線,這對於中、高職業院校的教學定位以及人才培養方向的確定有著巨大的作用。而“3+N”的集團化模式,將集團化進行了深化,是依靠三個牽頭學校,或者是三大產業,實現對中職院校的託管,包括對中職院校專業結構的優化以及設定,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技能,配合高職院校的教學需求與社會現實現教學管理服務一體化、專業建設一體化、人才培養一體化、師資隊伍一體化、實習實訓一體化、創業就業一體化的中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而基於集團化視野下的高職會計“3+N”集團化模式,就是針對會計行業所實現了中高職教學一體化,會計課程的一體化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理論教學與單項實訓教學的同步,將教、學、做融合為一個整體;綜合實訓與分崗實訓相結合;電算化與手工賬實訓的結合等等,針對這些內容開展中高職的銜接試點工作,目前中高職會計教育的銜接可以通過聯合舉辦“3+2”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以及開展“3+3”聯合培養兩種模式進行。

  二、會計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辦學現狀以及問題

  1.中高職專業非對口銜接。現階段的高職學生生源基本有兩個途徑,首先是已經完成了高中學業的高考生,其中包括文科學生,也包括理科學生。其次就是中職畢業的學生,通過了升學考試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高中畢業學生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升學考慮,因此在文化基礎課程方面比較重視,而中職直接經過升學考試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主要以會計專業課以及實踐課的學習為主。高職會計專業中這兩種生源之間的差異,必然會導致文化知識的吸收以及實踐動力能力的參差不齊,在一體化辦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出現難以適應新學習內容與環境的問題。

  2.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交差重複。現階段,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所招生源中普通高中畢業學生比例大,中職學生數量少。因此人才培養方案,也往往都是依據普通高中學生的特點而定,並沒有考慮到中職學生的專業基礎特點,這就使得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設定交叉重複的現象嚴重。比如中職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會計基礎,而普通高中畢業生不具備這樣的基礎,但是高職會計課程都是從零基礎開始,這樣一來中職畢業生,很難在吸收到新的知識,高職會計課程與中職會計課程內容上相似程度大,層次差異並不明顯,中職學生升入高職之後,依舊要從頭開始學習基礎公共課程以及專業課程,這不僅是教學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是阻礙了學生技能的持續提升。

  3.職業資格證書錯位斷層。會計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後,必須要憑藉職業資格證書證明自己的職業技能。中職以及高職院校目前是採用會計從業資格證獲得對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行認定,但是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必須要在中職、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都是是零基礎的普通中學畢業生。這樣一來,那些從中職院校升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原本就擁有了一定的會計基礎,在從業資格證上是無法體現出高職銜接中的職業資格證書為途徑的職業技能認定。

  4.實驗實訓脫節、專業技能倒掛。目前大部分的中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計劃與方案中都忽視了學生畢業之後升學通道的問題,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基本是立足於高中畢業生的基礎上,這樣就使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失去了連通性,無法實現專業基礎的銜接和關聯。中職院校本身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之後,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相對完善的教學體系,並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但是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所培養出來的中職畢業生,在進入了高職學習階段後,卻要在高等教育的模式下進行學習,這樣的情況使得中職學生在實務操作,專業技能方面無法繼續提升,高職教學中零散的技能培訓,不但桎梏了學生的發展潛能,也荒廢了中職學生原本良好的會計基礎,會計專業技能倒掛的現象十分嚴重,非常不利於會計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構建高職會計“3+N”集團化教學模式的思路分析

  1.託管領辦,實現中高職會計教學銜接。“3+N”集團化教學的特點就是能夠有效確保中職與高職教育的銜接,能夠真正克服中高職會計一體化教學中的脫節問題。根據區域實際情況,分別組建三個產業的職教體系。比如,選擇託管學校、領辦專業以及掛牌分院等形式,提升中職學校的內涵建設與教學水平,並圍繞當地的三大主流產業構建現代茶葉發展體系,牽頭學校分別與對應組建三大產業的企業組建企合作聯盟。實現被託管中職學校與牽頭學校實現管理服務一體化、專業建設一體化、人才培養一體化、創業就業一體化等等。

  2.打造雙師型的會計專業群教學團隊。建立“企業教師工作站”,落實“一師一企”制度,努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認真落實教育部對高職院校教師的雙師素質要求,各大職業技術學院與企業聯手共同培育教師,藉助“中小企業會計人才基地”平臺,建立“企業教師工作站”,積極貫徹落實“一師一企”制度。教師通過在站內進行工作與學習,提高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素質教師;教師通過企業工作站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提高了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

  3.實驗實訓相掛勾、提高專業技能。以會計職業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建立不同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科學確定相關能力領域。中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的實驗實訓應突出對會計核算與會計事務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全而掌握,中職學生升入高職院校後則應突出對會計專業核心職業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如通過建立財務管理、ERP沙盤等模擬模擬實訓室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打通學生由中職到高職階段會計專業技能提升的通道,探索中職與高職學生會計專業技能水平評價的互通互認。

  4.開展“3+2”、“3+3”分段,積極培養試點。會計財務管理專業獲准開展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試點。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高階技能型人才試點專案,高職院校以及當地政府要積極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促進高職教育更好地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對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而開展的省級教育改革專案。開展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試點,進一步推動了學院對會計類高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工作,實現了學院高職本科辦學的新突破。有效地促進中職和高職兩個不同學歷階段、不同教學層次的教育銜接。

  四、結語

  高職會計課程通過改革教學模式,構建“3+N”集團化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會計職業核心能力及其綜合素質,架起溝通社會與學校的橋樑,培養出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應用型會計專門人才,也能夠完善中高職會計專業的一體化教學,提升高職教育的整體水平,這對於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蔣亞琴.高職會計教育實行工學結合的SWOT分析[J].中國市場.2014***44***.

  [2]蔣亞琴.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踐與思考——以江蘇商貿職教集團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11***.

  [3]陳解放.基於中國國情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路徑選擇[J].中國高教研究.2015***07***.

  範文二:會計教育改革與發展問題再認識

  【摘要】本文主要從教育關鍵、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等幾方面對會計教育改革與發展進行了解讀,以此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現有的會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希望能夠為我國會計教育未來發展提供借鑑。

  【關鍵詞】會計教育;改革;發展;再認識

  現階段,我國會計教育水平並不高,與世界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對此,我國會計教育改革已經勢在必行,注重培養能夠符合我國國情,同時又能夠走出去的會計人才。當然,我國現代會計教育形勢雖然不樂觀,但是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績,比如開設會計專業的院校越來越多等。基於此,我們應該有信心做好會計教育的改革工作。

  1會計教育觀念創新再認識

  現階段,我國會計教育主要是讓學生上課記筆者,而後要求學生背筆記,在考試的時候答筆記,最後結局就是學生基本上都完成了學業,卻很少成才。所以面對現有會計教育,改革的關鍵點就是轉變教育觀念,這也是解決會計教育各個教學環節出現的問題的主要依據。對於教育理念,20世紀我國國家領導人曾提出,人才的培養要面向世界、未來以及現代化的要求。而問題的關鍵在於,這樣高瞻遠矚的教育理念如何能夠與現實會計教育有效結合起來,在現有的教育環境下,會計教育應該遵循什麼思想,持有什麼人才觀等。國外某些學者按照有形式,提出會計教育培養的簿記人員以及財務人員已經不能滿足現有需求,因此應該由培養簡單的財會人員轉為培養會運用企業內外部資訊的會計人才。但是這一教育理念是否與三個面向相符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筆者認為,我國的會計教育要達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既要符合中國國情,又要能夠走出中國,只有堅持著這一教育理念會計教育院校才能夠培養優秀的人才,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總之,現代我國會計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新思維、懂得新知識,會運用新方法的會計人才。

  2師資隊伍建設再認識

  現代很多院校都依據自身情況制定了辦學目標,雖然這能夠激勵院校向著更高階的方向發展。但是何為高階?高階院校的標準是什麼?現階段,我國評價院校通常都是以硬體為標準,比如圖書館儲存量、教師面積等,卻忽視了很多軟體方面的建設,尤其是師資隊伍建設。我國會計教育之所以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主要是因為缺乏優秀的教師、該方面的大師。目前從事會計教育的工作者通常都比較普通,只是簡單的按照教材進行講解,既不能挖掘出學生內在的潛力,也無法培養新型會計人才所需要的其他方面素質。另外,開設會計教育課程的院校,對教師並未制定一套健全的獎懲制度,這使得很多會計教育教師敷衍了事。還很多院校,如果年輕教師作出成績,立馬提升為主任、處長等,從學術直接轉為行政,而教師從政後,基本上沒有時間再鑽研學術,這也是我國會計領域教育大師比較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大多數院校都會為引進師資而投入大量資金,而從自己的院校很少走出水平比較高的會計教育人才。總之,筆者認為會計教育改革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院校應該集中優勢力量培養自己的人才,這對提升院校會計教育專業聲譽也有積極的作用。

  3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再認識

  傳統會計教育注重培養的是“管家型”會計人才,而現代社會需要的卻是創新型會計人才。基於此,會計教育研究學者提出了厚積薄發的會計人才培養方式,即“寬口徑,後基礎”。如果依照此種模式進行會計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弱化會計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界線,進行跨學科研究,以此培養出基礎知識深厚、具備創新思考能力的人才。目前,有些教師針對現在會計教材越寫越厚、可能要出現百萬餘字教材的現象尖銳地指出,應當走出一切的知識都從教材獲得的、以教材為中心的慣性。因為現在大家已認識到:首先,教材所提供的知識相對“穩定”,相對於發展著實踐來說具有滯後性,很難滿足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特別是作為同環境存在緊密聯絡的會計更是如此;其次,所謂人才,除了知識、技能外,還有所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問題及知識,它僅僅憑教材的含量是不能解決的。那麼,怎樣走出以教材為中心這一貫性呢?有人提出,必須拓展課程資源,創新教學內容。也就是在教學內容上,既源於教材但不能拘泥於教材,而是要在聯絡實際中發展,在理論前沿上深化,在學科的交叉中融合。這也就意味著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也正是目前很多人所感慨的會計教師不好當的重要原因之一。

  4課程的設定和教學方法再認識

  目前,會計學專業課程的設定比較大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有些課程是沒有用的或者是不重要的。某教授曾撰文指出,不重要的知識像物流學、數量方法、工程學、人力資源管理等等,當然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還可以進一步討論。但是有些學校在課程設定上卻是“因神設廟”,浪費了學生的青春,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二是有的課程的價值不是很高。也就是像有人提出的那樣,以往傳統單一的會計教育必須被商業、管理學科及其他社會或人文學科結合的多學科知識所取代。技能教育的課程也必須加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及其特色,進行科學、合理的課程設定。而教學方法則是通往根據教育理念所設定培養目標的“橋樑”。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必須要有創新的教學方法與其相適應。一談到教學方法,一般就會想到教師的課堂講授。有人感到,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把課堂的講授當成學生資訊和知識來源的唯一渠道,從而習慣於“滿堂灌”。顯然,這同學生必須涉獵多元化知識和技能的今天是不相適應的。除課堂講授外,有的學者經研究提出,還應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資訊分析、公司實習、科學的應用等基本能力的培養,以及引導獨立思考的學術訓練方式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所培養的會計人才,其專業知識及技能修養能滿足不斷變化著的經營環境所提出的要求。

  5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會計教育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培養創新型、複合型會計人才,而改革的要點有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等。雖然會計教育改革並不能一蹴而就,甚至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是隻要國家教育部門、院校、教師以及學生都能夠引起重視,相信我國會計教育會邁入現代化。

  參考文獻:

  [1]萬曉文.我國會計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重構思考[J].新會計,2015***05***.

  [2]郭漫勤,常懌.論我國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資訊,2015***06***.

  [3]齊小琳.淺議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J].無線互聯科技,2014***11***.

  [4]趙春豔,毛臘梅.美國會計學教育對我國的啟示——基於布里奇波特大學與銅陵學院的對比[J].銅陵學院學報,2014***04***.

本科會計學畢業論文
會計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相關知識
本科會計畢業設計論文
會計畢業設計論文範文
會計畢業設計論文
會計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範文3篇
會計畢業實習論文
會計畢業實踐論文
會計畢業設計的總結
工業設計畢業設計作品
高階珠寶設計畢業設計圖片有哪些
室內設計畢業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