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內部審計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內部審計作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商業銀行實現安全執行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改革策略

  摘要: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新革命,“大資料”的飛速發展使銀行業獲得的各種內外部資料均呈現指數式增長,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模式被顛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商業銀行著力建設資訊化內部審計體系,運用各種技術及管理審計手段平衡銀行的業務拓展與風險監控之間的矛盾,成為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經營目標的催化劑。

  關鍵詞:大資料時代;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資訊化

  商業銀行表面上經營的是資金而本質上經營的是風險,其面臨的風險複雜多樣且影響力極大。每一次巴塞爾銀行協議的修訂都是對銀行業風險的又一次重新定義。現階段,我國許多大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運用“雲”技術構建海量資料倉庫和資料處理中心,通過對資料的高質量處理,評估隱藏風險和發現異常事項,從而獲得行業白熱化競爭中的核心優勢。商業銀行必須將內部審計的資訊化建設作為重點突破的“制高點”,站在銀行的整體戰略角度描繪內部審計資訊化藍圖,使得資訊化銀行與資訊化內部審計二者的建設相得益彰。近年來,雖然諸多商業銀行藉助資訊化的發展成果使得內部審計在區域性領域實現了技術性突破,但是距離建成一套完善的審計體系還有很長的路。因此,在著手建設以互聯共享為特點的資訊化商業銀行的程序中,如何使內部審計契合資訊化商業銀行發展的新型業務處理模式和內外部管理的需求變化,就成為當前必須認真研究和分析總結的課題。

  一、大資料時代的涵義和特點

  隨著網際網路4.0時代的襲來,資訊化浪潮席捲著每一個行業,全世界資料量呈現指數式爆發增長。二十多年前美國的麥肯錫諮詢公司提出了“大資料”概念,而隨著“大資料”應用和發展的深入,各國企業、政府機構和學術界逐漸對其產生濃厚興趣並展開了創新性研究。大資料本身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並且沒有一個為業界所廣泛採納的明確定義,比較受大多數學者認可的涵義是由IDC組織給出的:“具備大規模體量、多樣化種類的資料集,以及對這種資料集進行快速採集、處理與分析以提取價值的技術架構與技術過程。”

  二、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資訊化建設現狀

  在當前大資料時代環境下,商業銀行因為獨有的渠道和技術優勢積累了海量資料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料財富成了當務之急,商業銀行資訊化建設因此而被提上日程。而在這一發展程序中,作為現代化商業銀行價值保護、提升和創造重要基石的內部審計必然要發生質的蛻變,這是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評價和諮詢職能以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內在要求,更是順應大資料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剛邁出資訊化建設的探路腳步,因此許多技術和理論短板仍有待彌補,主要表現為:內部審計資訊化工作機制有待完善;以資訊為中心的新型審計體系亟待建設和完善;資訊缺乏對稱性;異構資料的處理缺乏成效等。

  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資訊化的重點建設內容

  在大資料環境下,審計物件呈現出電子資料的諸多典型特徵,以這些特徵為突破點進行分析取證,是現階段資訊化審計行之有效的手段。顯然,建設併發揮資訊化審計平臺的效率,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但是內部審計必須設計一張工程藍圖以明確資訊化審計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基本手段。

  1、培養建設資訊化審計的文化氛圍,以激發內部審計的創新活力

  時刻處於風險環境中的商業銀行要求資訊化內部審計必須在多層面持續提升能力。資訊化內部審計只有緊跟商業銀行發展大勢,不斷提升管理、技術等各方面水平,轉變審計理念,才能確保資訊化商業銀行的良好運作。資訊化內部審計解決現在和未來的問題仍有其缺陷,這是資訊化審計能力提升現實而長遠的壓力。面對這樣的壓力,內審人員必須明確審計資訊化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思路,持續創新,使其成為資訊化內部審計長久發展的源動力。審計創新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只有建立有效的審計創新激勵理念與機制,才能使審計創新工作步入良性迴圈發展軌道,最終充分調動內審人員審計創新的積極性。如建立審計創新評獎機制和宣傳機制,對內審人員的創新成果展開評定並給予適當獎勵,提高審計人員對審計創新的認同感;實施審計創新與內審機構和人員的綜合考核掛鉤機制,將創新機制建設與創新型人才培養激勵有機結合;及時將創新成果付諸於審計實踐,實現內部審計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的實踐成果頗豐,諸多國有銀行都在內部審計機構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例如,工行和建行都在內審部門設立了審計科研專案組,通過設立科研基金為專案的推進以及資訊化審計創新成果的實踐提供資金支援。在專案組內部形成一種比學趕超的創新激勵機制,從而為資訊化審計體系的深入推進建設培養深厚的文化氛圍。

  2、引進前沿審計技術,以構建持續審計體系

  保障資料質量的同時充分發掘資料潛在價值,既是滿足日趨嚴格的外部監管的客觀需要,也是銀行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內在要求。例如,現行巴塞爾協議Ⅲ將資料質量作為衡量操作風險高低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因此,內部審計機構必須要掌握全面的、準確的基礎資料,及時開展風險分析,追蹤異常的風險點,才能有效地防控金融風險。這要求內部審計必須走在商業銀行資訊化建設的前列,敢於實踐和突破。內部審計不能坐享商業銀行資訊化建設的成果,而應當引進“大資料”平臺的資料處理技術,設計各種豐富的、多層次的資料精煉解決方案,以降低內部審計的預計成本,從而為提高審計的準確性和持續性提供更多的資源。在內部審計實務應用中,可以引入ACL、SAS-EG等軟體服務於資料探勘和分析,藉助Oracle和NoSQL等資料庫技術處理多結構化資料。資料探勘技術和資料分析軟體的應用將帶來內部審計革命性的變化,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審計模式和理念。審計人員應站在制高點把握全域性工作,實現從立項至報告的全程監測。逐步建成商業銀行持續審計體系,構建KRI以更有效地履行內部審計諮詢評價職能。早期的抽樣審計技術已不能滿足複雜市場環境下的審計需求,基於智慧技術的新型持續審計系統模型亟待建立。WebService、SOA等新技術、新模型解決了資料交換、業務整合和非結構化平臺下持續審計低效的問題。根據各業務條線制定相應的風險閥值和考量指標,形成了一個具有彈性的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系統,實現了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全面監督和管理價值創造。“大資料”支援下的持續性審計將成為銀行最依賴的風險管理輔助工具。當前,國內各大商業銀行均在逐步將新技術用於內部管理及內部審計,並對前沿技術的契合運用進行改進性研究探討。例如,交通銀行專門成立了科技研發中心,針對自身業務的特點開發專用、高效的業務處理系統,基於此平臺研究設計全方位、多層次的內部審計系統,從而實現了業務與管理雙軌並行推進,為銀行的生存發展提供源動力。

  3、全面整合內部審計資訊系統並建立資訊化審計平臺

  綜合系統平臺是審計資訊化的主要建設工程,它突破了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隔離牆”,實現對業務資訊的關聯整合共享,從而幫助內審部門更精準定位關鍵風險點。根據資訊化審計全面整合、附加增值的要求,內部審計需要構建一個集管理、分析和監測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化資訊平臺,將資訊系統的多個數據介面實現連線共享,提高資訊系統與內部審計工作的契合度,實現內部審計監測職能與評價職能的密切融合,促進審計工作各環節與相應審計主體的快速匹配,綜合提升系統對資訊的採集和處理能力,為審計質量控制和風險動態評估提供基本支援。在資料採集方面,彌補審計資料探勘工具與銀行大集中資料平臺的對接缺口,減少系統重疊造成的資源浪費,降低資料傳輸損耗率,最終實現資訊高效共享融合。同時,資料採集過程提高了對可能與審計物件相關的各類非結構化資料的重視程度。基於完善的資料倉庫,採集的資料能夠與歷史資料進行比對,這可以改變此類審計主要依賴隨機抽樣或者經驗抽樣的現狀,顯著提高審計檢查的效率和質量。在資料處理方面,要研究運用關聯分析技術對結構化資料和異構資料、歷史資料和現時資料進行趨勢研判;研究審計資訊化平臺的擴容問題,通過應用雲端計算、超級計算機、OLAP應用以及模型化演算法等方式提升資料處理速度,為審計平臺納入全行系統模組奠定基礎。現階段,我國多數商業銀行的業務平臺綜合性不強,營運業務平臺、公司業務平臺和後臺管理平臺相對獨立。因此,平臺間的資訊交流渠道不暢通,資料勾稽關係在進行內部審計時不能被很好地利用。交通銀行為這一目標的實踐做出了突出嘗試,已上線的“531”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一系統平臺整合了所有孤立的模組,形成資料和業務大集中處理,對不同的人員分配不同的管理許可權。這一平臺為資料的共享和傳遞提供了途徑,直接提高了業務運營和監督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朝著大集中方向邁進,這一程序需要商業銀行的不斷實踐和勇於創新。

  四、結語

  “大資料”時代下的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將依託互聯、互通、互享的審計資訊平臺,全面整合和採集各類經營管理資料,利用引入或開發的前沿分析理論、工具和技術,提高資料分析的效率和效果。資訊化內部審計能夠更加高效地實現對銀行各總分機構、各類業務產品及流程的海量資料的實時處理,實現對審計物件深入、關聯和持續的審計分析與監測。通過對經營管理的全流程持續控制,合理配置與統籌規劃審計資源,進而在既定的審計成本約束下實現審計價值的最大化。此外,審計資訊化平臺還將幫助銀行內部審計建立強大的持續性風險評估體系,使審計視角突顯系統性、前瞻性、綜合性,並在不斷豐富提高審計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強化審計技術體系專業性的程序中,為銀行的經營管理、風險監測提供更具效果的增值服務。

  參考文獻

  [1]陶少卿:大資料時代下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探討[J].現代商業,2014***30***.

  [2]沈曉白:論大資料給審計工作帶來的風險與機遇[J].科技資訊,2015***2***.

  [3]馬冀濤:大資料時代的銀行內部審計[N].中國銀行業,2014-10-14.

  範文二: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

  一、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概念

  ***一***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含義

  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概念涵蓋三個部分:其一,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主體。內部審計機構是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行為主體,而內部審計機構大體上有三種組織形式①,商業銀行顯然適合於垂直型的內部審計部門。銀行的內部審計部門便構成了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行為主體。其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客體。也就是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範圍及其全部內容。內部審計部門的業務範圍構成了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範圍。其三,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過程。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該過程是如內部審計質量目標設定、內部審計質量工作準備、內部審計質量工作實施、內部審計質量工作評價、內部審計質量工作整改等諸多步驟組成。

  ***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原則

  全面性原則。全面的、全員的質量管理過程要求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必須是全體內部審計人員參加。在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進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必須將每一個內部審計的工作崗位和內部審計人員的具體工作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來進行,以真正達到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效益的目的。重點性原則。該原則要求在進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過程中,有所側重地進行質量關鍵控制環節管理,對內部審計工作中應抓住審計關注重點或風險點,抓住主要業務條線,抓住各類業務所組成的機構業務經營面,依據“點、線、面”體現重點專案、重點業務、重點經營面等的重點質量管理。經濟性原則。在進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合理權衡因採取各種管理措施所發生的消耗和因質量管理所產生的效益。應在工作中適時調整,保證效益應大於開支與耗費。否則,這種管理就是失效的。

  二、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

  ***一***加強內部審計質量的過程控制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是包括準備、實施、報告、後續等各環節的控制,制訂具體開展審計專案所應遵循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質量控制要求,實現審計專案的標準化管理。一是為開展具體內部審計所做的各項準備工作。首先,根據審計專案專業劃分,考慮現有審計團隊相關成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素質,合理調配審計資源配置,組建相關專案實施組;其次,專案工作組在進行現場審計之前,需開展非現場或現場方式的調研,瞭解被審計專案的相關環境、業務執行態勢、風險管控等情況,以確定審計範圍和重點,為編制審計方案提供依據;再次,專案工作組和專案實施組運用非現場分析技術手段,採集與分析被審計單位相關資料,發現疑似問題排查線索,為現場審計實施提供導向;然後,專案工作組組織編制審計方案和操作手冊,通過開展審計試點工作,對審計方案、操作手冊的內容進行完善;最後,專案工作組將審計方案提交評審委員會評審其可行性和適當性,再根據評審意見完成方案修改工作,評審通過後的審計方案作為專案審計的主要依據。二是抓好過程實施的規範業務操作重點。其一要抓好取證方法的質量控制。在各項審計方法中,訪談、調查問卷、檢查和觀察廣泛應用於證據和資料的收集,作為分析與收集證據的有效手段,要積極運用分析性複核技術,審計抽樣是高效並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審計方法,測試則為內部審計提供充分的證據,而應用計算機審計工具則可以提高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與效果;其二要抓好審計工作底稿的質量控制。內部審計人員應將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全部工作記錄整理編製成工作底稿。審計工作底稿應當內容完整、記錄準確、結論明確。要與形成審計結論或建議的所有重要事項形成相互印證,同時審計工作底稿應當實行復核制,由主審人或指定複核人對工作底稿進行復核,主審人負最終複核責任。三是加強審計報告的質量控制。專案實施組在專案結束後按照審計結果評級標準對審計發現和審計結論劃分等級。在實施審計後,以獲取的各類審計證據和經過複核的審計工作底稿、得到反饋意見的確認書為依據,編制出真實、合理、恰當的內部審計分報告和意見書。在經過評審委員會的評價審查後,彙總形成報董事會、高管層審閱的審計報告定稿。四是做好審計後續與跟蹤工作。對重要的審計發現,或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對審計報告的指示意見,專案工作組人員要持續追蹤和關注。關注整改落實措施,特別是對於重複出現相同或類似審計發現的情況,要重點關注人員、系統、流程、機制等方面的整改情況,檢查整改措施是否真正修正了導致風險產生的機制性和根源性問題,是否能夠切實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必要時可實施後續審計,以確定報告中的缺陷沒有再次出現。

  ***二***提升內部審計的人文素質機制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部門要強化依法誠信和責任意識,倡導以服務、增值、和諧、雙贏為核心價值的內部審計文化,秉持公正、客觀、保密、勝任的職業操守,並將其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植滲透於各項審計活動之中,努力營造互信互敬、理解支援、良好合作的審計環境,實現審計目標與組織發展目標的高度一致性。需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確保職責分明。內部審計應建立明確的、權責匹配的工作機制,讓各層級的內部審計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並建立適當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盡職與創新。二是加強學習。保持和提高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使其熟練掌握審計的基本知識等相關知識,並根據職業發展需要而進行相關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法規的學習與研究。同時,提高計算機知識水平,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資料分析和使用計算機輔助功能,適應不斷髮展的新形勢需要。三是設定目標並評估結果。商業銀行內審部門應對審計人員建立工作及職業發展的預期和目標,同時經常提醒審計人員,使其能夠形成意識並保持熱情,及時有效地進行有意義的評估。

  三、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在商業銀行中的運用

  審計質量管理應遵循按照“統籌兼顧、全面落實、循序漸進”的原則,有重點、分步驟地全面推進審計質量管理工作,並積極促進審計新成果有效利用。

  ***一***強化技術方法的運用

  以某商業銀行為例,內部審計依託資訊科技已成為當下審計發展的主流,某銀行加快推動審計方法技術的優化與運用,改進發展了持續性非現場審計技術,為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提供技術和資料支援,非現場審計包括持續風險監測、專項風險分析以及審計專案中的非現場分析等形式。本文僅展開描述持續風險監測②:一是監測內容。基礎是運用監測指標和模型,對監測物件經營與風險情況進行全面瞭解和掌握;重點是根據階段性風險特徵,制定各階段的持續性審計產品體系框架和建設計劃,及時總結有價值的風險分析模型,豐富指標集和模型庫並動態調整,對核心業務和關鍵風險點進行深入挖掘,發現有價值的風險問題或審計線索。二是資料來源。境內分行、境外機構、直屬機構、資訊科技審計系統。而系統中的監測指標,通過機構、業務領域、風險和產品四個維度展現。監測模型則涵蓋了財務、信貸、信用卡、資訊科技等行核心心業務,按月定期自動執行。三是監測方法。持續風險監測主要以監測指標為起點,注重資料探勘和整合性分析,從業務思路引導和資料規律探尋兩個角度推動創新技術在持續性風險監測工作中的應用,通過對監測過程中發現的高風險指標進行由表到因的分析,掌握風險分佈和影響,再結合風險模型分析揭示風險發生的潛在原因。

  ***二***增強審計報告質量

  審計報告反映審計活動、報告審計發現、發表審計意見的過程,它充分揭示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和麵臨風險,通過評審審計報告是否實現了審計目標、審計報告是否完整展現了審計成果、審計發現是否重要是否準確、審計建議是否有價值是否具有可行性、報告格式體例是否規範等方面,有力地增強了審計報告的質量。

  ***三***有的放矢的整合審計專案、風險評估、持續監測、專項分析等主要審計活動

  充分發揮審計意見書的渠道作用,全面反映審計結果,使之成為審計資訊流轉順暢、工作成果相互支援的動態平臺。加強在各內審部門、各專業條線以及不同審計活動間共享技術方法和工作經驗的力度,適時反映出審計結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焦點,達到整改的效果,形成審計監督合力。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是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員性的持續管理活動,作為審計管理活動主體的內部審計全體人員,加強審計質量管理可以使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工作得到創新和發展。綜上所述,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唯有不斷開展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工作,改進創新質量管理技術方法,才能實現內部審計質量的整體提升,從而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服務增值作用。註釋:①內部審計機構的三種組織形式分別為:單層型的內部審計部門,適合於規模適當、分支機構較少、機構分佈較為集中的公司;多層型的內部審計部門,適合於內部審計部門獨立性相對較弱的公司;垂直型的內部審計部門,適合於規模較大、分支機構較多和機構設定分佈較廣的公司.②持續風險監測按季開展,形成持續監測報告;在年度持續監測中,通過回顧全年的各類審計活動的工作成果,綜合運用指標、模型、風險熱圖等技術形成對專業和機構的年度綜合評價。


銀行審計論文
銀行類論文參考
相關知識
關於銀行內部審計論文
銀行內部審計論文
淺談醫院內部審計論文
有關信用社內部審計論文
內部審計論文題目
關於內部審計論文範文
醫院內部審計論文
有關於內部審計論文
內部審計論文
內部審計論文參考範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