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小學時期正是人生心理髮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學生勤奮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但由於當前小學生普遍存在課上課下壓力較大的情況,小學生普遍心理問題也逐漸顯露,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構建也就凸顯出了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案例,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案例篇1

  小文上五年級,鋼琴準備考六級,興趣不高,而且越來越差,總是被媽媽罵著練琴,文化課學習下滑快。常為學習的事被媽媽打。為了逃避,不得不把卷子藏起,開始說謊,找來媽媽更多的打罵。

  我看到她時,眼睛裡帶著恐懼,說到作業中一半以上的錯誤時,有些慌,眼鏡觀察著大人的表情,給自己編排一大堆的理由。

  我覺得問題在家長身上,和家長長談了三次,證明我的判斷是對的。家長在孩子身上不惜投入精力物力,就是把自己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自己幻想沒有實現的都轉嫁給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未來,隨自己設計,擺弄。根本沒有把孩子當成:有生命有情感的獨立體。愛護有餘,尊重不足。

  當家長明白自己做的這些都沒有意義,也不可能實現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是對孩子自身能力的扼殺,潛能發揮的壓制。後悔莫及,情緒變得激動。我教他這樣做:找出一百個理由來表揚孩子,對孩子學習的負擔和困難理解,因為這本來也不是孩子的錯,當參謀不成就做一個陪伴者,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夥伴。把學習的事情交給老師。

  特別是,徵求孩子意見後,停掉鋼琴學習,輔導文化課程,一個月後考試成績提升,孩子情感有很大變化,並表示會努力去考鋼琴六級。

  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案例篇2

  吳某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看上去弱不禁風,脾氣卻特別暴躁。有一次,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竟然拿起裁紙刀追著老師跑,嘴裡還凶狠地喊著:“我要殺了你!”最後在幾位體育老師的合力下才把他制止。

  原來在吳某小時候曾被老師冤枉過一次,當時還在全校範圍內被點名批評,他滿肚子的委屈想找人訴說,怎想回到家,由於父母不會教育,又被皮帶狠狠地抽了一頓。那時他年齡尚小,屬於弱勢群體,於是就拼命壓抑自己,什麼都不說。但陰影已經埋下,等到了初中,他終於把所有的不滿都爆發了出來。心理專家指出,吳某在小的時候認知受到壓抑,於是初中藉助細小的事情就爆發了出來,屬於遲發性應激障礙。因此首先要讓他把過去受壓抑的東西發洩出來,調節他的善惡觀。老師和家長可以和他一起討論發洩的物件問題,告訴他遇到問題可以發洩,但不能傷害別人,要注意時間、地點和物件。其次,可以教他一些制怒的技巧,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衝動。比如要發怒時把眼睛抬起來,別盯著對方看,自我進行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別發怒。

  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案例篇3

  小莊,男,10歲,小學三年級學生,其父親是個體戶,家境較富裕。因為父親有外遇,導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經常吵架,家庭缺乏溫暖,這使孩子缺少了父愛和母愛,顯得自卑、孤僻,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產生了自卑厭學的情緒。通過家訪和了解情況的教師的反映,小莊智力水平屬中等,在一、二年級時成績屬中等,但是進入三年下半學期後,學習成績有較明顯的下降,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不及格,數學只有65分。進入三年級後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主科兩科均不及格。小莊性格比較內向,不大愛說話,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觸,他都一言不發。很難在他口中瞭解他的結症在哪裡,他把學習當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誦課文,完成作業就頭痛,對學習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態度,老師多次找其父母談心,他父母卻說:“這樣的孩子沒出息,隨他去吧!”小莊產生自卑厭學的主要原因無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響的結果。

小學師生溝通案例
小學校園火災的經典事例
相關知識
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案例
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案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案例分析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案例分析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探析論文
淺析心理危機干預論文
中學校園心理危機干預的應急預案
中學校園心理危機干預的應急預案
青少年心理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