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
《論語》中睿智的人生經驗,穿越千古滄桑溫暖著我們,光芒著我們,照亮我們心中的暗夜。品著孔子,微笑中受益的心智再次開朗,讓我們不斷有勇氣解剖自己,征服自己,超越自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有一句話好像是說:你不說我還明白點,你一說我倒更糊塗了。讀于丹的《〈論語〉心得》就有這種感覺。
本書封面上有一句話:《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實話我對《論語》是一知半解的,但對作者的這個觀點還是有點納悶,《論語》的真諦就是這個?我上學的時候老師怎麼就沒講過?書很薄,很快就看完了,有幾個問題還真想請教一下。
第一,作者在第一章中舉了顏回雖然貧窮但能夠自得其樂的例子,然後又說:“這樣一種儒家思想傳承下來,使我們歷史上又出現了很多內心富足的君子。東晉詩人陶淵明就是其中之一。”並以此來說明安貧樂道的道理。我以為在這裡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是不合適的。我們都知道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安於貧窮、好好學習,是為了以後有所成就,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而陶淵明是因為看不慣當時腐朽的社會而採取的一種樂天安命的消極避世思想,《桃花源記》就是例子,他更多的是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而不是因為“儒家思想的傳承”。在歷史上,儒、道兩家向來是水火不相容的,如此混在一起來說明《論語》的真諦好像是不合適吧?再者,作者在本書中摘錄的第一則《論語》語錄是:“子曰:ˋ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ˊ”,以此來說明“天地人之道”,也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天道自然”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其實“天道自然”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是很難與孔子扯上邊的。當然,我不是說于丹教授儒、道不分,而是她如此模糊的談自己對《論語》的感受是對大眾的一種誤導,也是不應該的。
其次,關於對“中庸”的理解,作者有一句話說:“中庸的理想狀態,是一切處於和諧之中,這種和諧就是天地萬物各安其位。”作者在書中不止一次提到“和諧”二字,很容易讓人想到我們國家正在建設的和諧社會,講課嘛,講究與時俱進,這種聯想是應該很正常的。這句話給我的感覺就是,現在所說的和諧社會其實就是過去的“中庸”之道,因為作者對中庸的理解是正面的,我想她所要表達也是這麼一個意思吧。我所要說的是,中庸與和諧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程子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如此僵化不可救藥的理論和我們今天所要建設的理想社會聯絡在一起,也太不和諧了吧?我們可以說努力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而不能說要努力建設一箇中庸的社會不是?
作者讀《論語》還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當然這是對的,孔夫子“循循善誘”的做法我們都是知道的。但這並不能作為批評現在一些老師的理由,說他們聲色俱厲,經常指責學生,境界不高。要知道孔夫子也曾因“宰予晝寢”而說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現在“晝寢”的學生可謂多矣,如果都像孔夫子那樣批評他們,是會出問題的。當然更不能因為這句話而斷定孔子的境界不高。
作者還對孔子的“仁”推崇備至,說它是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我卻不這麼認為,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鄙視勞動的人能有多少“仁愛”之心?相反,對於儒家思想同樣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禮”,作者卻輕描淡寫,一“嘴”帶過,也太厚此薄彼了吧?我認為,不論是虛偽的仁,還是繁瑣的禮,愚蠢的忠,還是腐朽的道德觀念,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工具,是束縛大眾思想的枷鎖,孔子所推行的是治國安邦的“大道”,並不像于丹教授所認為的是為了讓我們過上“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給我們帶來了多少快樂,孔子給人們特別是女人們帶來了多少幸福,難道我們還不知道嗎?
我沒聽過於丹的電視演講,但就書本來看,感覺邏輯不強,語言有點混亂,看上去條分縷析井然有序,但就像把魚和螞蚱穿成了一串,讓人很不爽。更不爽的是易中天教授寫的序。序很短,但很羅嗦,例如他一再提到“孔子是灰色的”,難道說歷史上的人物除了美女妃嬪之外,其他的也都是五彩繽紛的?難道李白是白色的?包黑是黑色的?宋玉是透亮的?呵呵,我只知道賈平凹是個畫手,沒想到易中天對顏色也這麼感興趣。看看這篇序的結尾吧,是這樣寫的: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者的孔子,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歷史的孔子,更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孔子。但我知道,這是我們的孔子,大眾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遠的孔子。我們需要這樣的孔子。我們歡迎這樣的孔子。
我不知道大家讀了這段序有什麼感覺,但我知道,我讀了之後今天晚上就很難入睡了,我五歲的女兒那天看電視時突然冒出來一句話說:“瘮死我了!”我也不知道這句話用在這裡合適不合適,但我知道,它能夠很好的表達我此時的感受,哈哈,開玩笑的。
最後需要說明是,讀這本書其實有很多收穫,只是因為篇幅的原因,不能一一敘述了。孔子有句話說:“見賢思齊焉。”二位都是大名鼎鼎的教授,我一定要謙虛謹慎,好好學習,深刻自省,切不可自以為是,混淆是非,這也是讀這本書的心得之一吧。
篇二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眾多人中,家家也都有本難唸的經。那他們又是怎樣看待人生遺憾?
《論語。顏淵》有錄: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子夏稱自己名為商,勸導司馬牛說,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都由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順應。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于丹在百家講壇上說,人首先要能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問天問在,這樣只能加重你痛苦。其次,要儘可能用自己所做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那就如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將錯過星星了。”一種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少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生命的質量。比如:當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呼吸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二氧化碳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於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既然生活中遺憾不能避免,那麼如何對待遺憾的心態和方式就尤為重要了。這裡也就是我寫這篇部落格的中心意義,那就聖賢們早就在千年之前用文字告訴我們,無力改變事實,卻可以改變看待事情的態度。那就是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所有儒家理論的核心無非常三個字:仁、智、恕。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放得下,就是恕。你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馬上就去做。什麼人最重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推已及人地,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所謂拿得起放得下,除了仁、智、恕外,還要有“勇”,有大勇。如此,內心有約制,得失在心中。一切苦難均可以笑傲。
《論語。憲問》記載: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要做到讓內心真正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清身外之物有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稱為:“鄙夫”。
《論語。陽貸》中有錄: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出,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鄙夫,意義幾乎等同於小人,就是不上臺面鄙陋的人。孔子曾經說過:像這樣的小人,你能讓他去謀劃國家大事嗎?不能。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後又害怕會失去。那就會不擇手段維護既得利益。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論語。公冶長》所言: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君所眾知,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路,很率性,對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別在乎。孔子有次調侃說,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這個世界是推行不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雲了。到時能跟隨我的,大概只有子路吧。子路聽到這話很得意。結果老師後面還有一句話,我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麼都沒有。“好勇”是子路的特點,但他的勇敢又缺少點內涵。
《論語。陽貸》中,子路師:“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無勇而無義為盜”意思就是說子路真去問老師:“君子應該不應該崇尚勇敢呢?”孔子說,君子崇尚勇敢沒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亂犯,一個小人會以勇敢淪為盜賊。試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戶,甚至殺人越貨,你能說他不勇敢嗎?但這種沒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而這個“道”“道義”卻正是一種內心的約制。
《論語。里仁》有記:子曰:“以失約之者,鮮矣!”意思正是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假如一個人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更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蘇軾曾在《留候論》中論過這種勇敢,並稱其為“大勇”。原文: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論語》中,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後來越強調內心,越到後來越從容和緩。而在這從容之前,其實要經歷千錘百煉。
于丹說,其實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還有社會年齡。如果我們在二十歲、三十歲能提前感悟到四十、五十的境界,已經建立了明晰的內心價值系統,已經能把社會給予的壓力變為一種生命反張力,已經可以做到從心所欲那樣的一種淡定從容,那麼我們說,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因此,《論語》中睿智的人生經驗,穿越千古滄桑溫暖著我們,光芒著我們,照亮我們心中的暗夜。品著孔子,微笑中受益的心智再次開朗,讓我們不斷有勇氣解剖自己,征服自己,超越自己。
篇三
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回顧自己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經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與家人因瑣事產生分歧、和家人鬧矛盾,工作中與同事有時會產生摩擦,與家長產生摩擦,面對不如意的學生會生氣…看過《論語》心得讓我明白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煩惱的同時自己也很苦惱。讓我找到了克服生活中不愉快的好方法。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對映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讀于丹論語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