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服飾審美的異同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基於不同的發展歷史、民族文化和生活環境,中華民族與西洋服飾的審美取向也形成了迥乎不同的風貌。中西服飾審美取向直接導致了各自服飾外在形式美的不同和內在神韻的不同追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華夏文明使人們對自然美的欣賞上升到一個極致,形成了“寬衣”的服飾文化,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為突出。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製的《洛神賦圖》正是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女裝形制特點:“洛神”梳著高高的雲髻,被風而起的衣帶,給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飄飄欲仙的來自天界之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反映出當時的衣裙飄逸層疊、繁複華麗的“寬衣”特質。而寬衣文化也就此秉承下來,影響了五代後世的服飾審美。

  而反觀西洋文化則是一種“真美合一”的文化。信奉人本主義的文化核心,倡導人性解放,鼓勵創造人的理想。西方文化淵源於愛琴海邊的古希臘文化,地中海沿岸的古代文化輝煌燦爛,成為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社會誕生之始就表現出了對客觀自然的認識的興趣,服裝造型也以體現人體美為目的,以布料的披掛和纏繞為形式,通過衣褶的的起伏變化來展示人體的美麗姿態。特別到了中世紀以後,西方服飾一直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立體裁剪和造型方式,追求三維立體的形式美感。

  中西方服飾所囊括的範疇可謂大矣,根據事物本身的性質進行科學的分類和對比,遵循同類相較的原則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規律。我們先以中國服飾的傑出代表―“旗袍”,與西方服飾的典型代表―“撐箍裙”相對比,在這個比較小的範圍內,更有利於我們瞭解和認知中西方服飾的審美取向之異同。

  15-18世紀的歐洲撐箍裙是歐洲現代女裝的前身,也是西方中世紀以來最為經典的代表服式。這種在腰部斷開,接縫的連身女裙,亦稱“羅布”,以它那繁華綺麗、精美絕倫的外在美感,給後人留下無比深刻的印象。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用中國旗袍來與之比較和對照,以中西方兩種經典服裝相對比和碰撞,會更有效地幫我們認識到兩者所代表的服飾審美取向的異同。

  如果說歐洲撐箍裙的美感正如其民族性格一樣熱情而奔放,那麼中國旗袍則承繼了龍的傳人端莊、含蓄的個性。

  與旗袍相比,歐洲撐箍裙更顯現出對量感的偏愛。從法國路易十五時代起,撐箍裙的造型發展到了一個極端繁縟的極至。龐大的體積,華麗奢侈的面料,無窮盡的褶皺,飛邊和蕾絲,將洛可可時期的撐箍裙裝扮得瑰麗無比,有人說,此時期的女人酷似“行走的花園”,足見其過於繁縟的裝飾之多。

  例如電影《安娜・卡列尼娜》中,當女主人公安娜身著一襲黑色天鵝絨撐箍裙出現在宮廷舞會上時,那高貴迷人的冷豔傾倒了銀屏內外每一位觀眾。量感十足的服飾大膽地刻畫出女性豐滿的胸部,纖纖細腰,而膨起誇張的臀部造型又因此而起到了襯托,平添了一份華麗和雍榮。在當代很多西方影視作品中,撐箍裙的上鏡率也極高,貴族女性在盛大的宮廷舞會上身著一套套精美絕倫、裝飾華麗的撐箍長裙舞蹈、旋轉,其翩翩若仙,令人賞心悅目的美態留給全世界人們深刻的印象。

  中國旗袍無懈可擊地驗證了“簡潔就是美”的原則,現代旗袍造型簡潔、線條流暢,同時兼收幷蓄了一些西方服飾的特徵:從嚴謹、收斂的立領到略微收緊的腰部造型,至曲線含蓄的臀部造型,至腿側開叉的峰迴路轉……營造了中國女性對服飾審美內斂含蓄的特徵。在民國以前,直至清朝初期的旗袍形制當中,旗袍則更加鮮明地繼承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特色:腰身肥大、掩蓋身體曲線,主要對裝飾細節下足功夫,無論是層層疊疊的“十八鑲滾”,還是巧奪天工的描金盤繡,都是在二維領域對服裝修飾、美化的極致。

  旗袍自誕生之初直至20世紀30年代的重要發展階段中,一直採用直線裁剪的方式,衣身與衣袖為連裁,並且前後衣身也互相連線,肩袖為平直的“一”字型,並且沒有省道和褶襉。服裝的開合形式採用大襟左衽或右衽的形式,其中又有一字襟、琵琶襟等不同結構變化。並且在衣襬兩側加了開衩的結構,極大地方便了人體的運動和行走。在服飾品上,主要採用了功能性與美觀性兼為一體的盤扣,造型多變,巧奪天工。

  撐箍裙則採用立體化的裁剪手段,運用省道和褶襉使服裝依照人體的曲線而成為立體造型。領型與袖型變化十分豐富。洛可可時期的撐箍裙裙體龐大,形似背籠或行李筐,前胸開得很低,裡有束身的緊身胸衣,使腰部纖可一握,胸前和袖口裝飾著大量飛邊、鮮花和蝴蝶節。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愛鮮豔、喜慶的色彩。封建帝王就獨自壟斷了明黃作為王室的專用色,而每逢節日慶典,紅色總是唯一的主旋律,清末民初的婦女所著的旗袍也多為桃紅柳綠。由於各民族對色彩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對色彩不同的偏愛。比如黃色具有中國智慧和文明的象徵。然而,在基督教中,卻成了叛徒猶大衣服的顏色。有色人種穿著色彩對比較強烈的花色顯得鮮豔悅目,而白種人穿比較調和的花色顯得高雅漂亮。歐洲女裙在用色上更為典雅,金、銀、黑、白、灰,以及各種溫馨別緻,層次豐富的灰調子中間色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旗袍在面料圖案上多采用具象寫實的盤龍繡鳳、牡丹、玉蘭,是因為在旗袍誕生之初,穿用它的多是悠閒的皇室貴族,可以不惜工本,不厭其精。

  翻開我國傳統圖案的長卷,我們的祖先留下了豐富燦爛的遺產。早在殷商時代已有織有圖案的絲綢織物。據《考工記》和《周禮》記載,周代已經開始在絲綢上描繪花紋。戰國時期,我國就出現了三角紋、折線紋與變形的龍紋、鳥紋及鳳凰圖案。唐代是我國封建文化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四方連續的放射性圖案,還有構成朵花、組花、團花、鳥含花等花卉紋樣。這些圖案為旗袍提供了豐富的紋樣素材,也為之增添了古文化的獨特韻味。而歐洲女裙則更多地選用抽象的幾何圖案。例如始於17世紀的巴羅克及後期的羅可可圖案。顯示了強調裝飾的浪漫主義風格。二戰後的杜飛、佩茲利、歐普圖案及馬賽克圖案更是舉世聞名。

  雖然從以上四點不難看出中西代表服飾的差別,然而歐洲女裙與中國旗袍無論是量感的不同、造型的各異、色彩與圖案的差別,都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和詮釋服飾的美感,都體現了對美執著的追求。

  服裝模式和服飾行為是文化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服飾文化的理解,存在兩個方面:認識服飾行為的共性,它體現在人們對服裝認知行為中的有序性和可預測性的部分;基於不同的服飾文化背景下服飾審美取向的差異性研究。

  西方服飾自工業革命以來獲得的突出成就,形成了以法國巴黎為代表的歐美服裝領跑世界服飾流行的格局,以迪奧、夏奈爾、阿瑪尼、範思哲、巴倫夏加等為代表的著名品牌更是蜚聲世界,西方先進的設計理念、裁剪方法和縫製工藝毋庸置疑地為世界服裝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是我們不能在權威面前妄自菲薄,前幾年國內興起的“唐裝熱”以及世界上颳起的“中國風”,充分說明了正是由於中華民族博大精深,自成體系的服飾文化底蘊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正是這種玄妙幽深的魅力感動了世界上所有美的追隨者。

  科學和技術永遠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最大的動力,它拉進了我們與資訊世界的距離。做為每位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熱愛自己的民族服飾,繼承併發揚我們的服飾文化,我們不能一味地向“國際化”看齊,更不能對我們的民族服飾漠然視之,每一位服裝工作者,都應以振興華夏服飾文明為己任,讓衣冠王國昂首闊步於世界民族之林。

  中西方服飾演變過程的異同

  中國改朝換代,首先要“易服”,但因中國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對祖先遺制,極為尊崇。在五千年的服裝史中,雖然多次受到周邊少數民族文化的衝擊,始終保持自己的服飾文化特色。這使整個中國服裝史的演變過程基本上沿著一條線發展,“保守著前開前合、含蓄寬鬆的直線裁剪的寬衣文化形態”,其造型、結構上起伏不大。進入20世紀以後,受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人先是被動地,後來又主動的接納西方服飾文化“與國際接軌”,形成現代這種“國際化”的服飾文化。

  西方服裝的變遷過程可歸納為從古代的“寬衣”,經中世紀過渡到文藝復興以後“窄衣”文化的大起大落。西方服飾文化產生的地理背景和文化背景不斷變化,所以,在形式和內容上有很大的變遷性。從大的方面看,是從古代南方的“寬衣”形式向文藝復興“窄衣”形式的移行,其分水嶺為中世紀的哥特式時期。它的服裝中心隨文明的遷移又不斷遷移,進入到路易十四時代之後,法國成為歐洲服裝文化的中心,進入20世紀,西方人一方面通過殖民運動向外擴張,把西方的窄衣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同時,也受到世界其它文化的衝擊,尤其是來自東方的直線裁剪的寬衣文化的衝擊,於是又出現對“非構築式的”追求,東西方服飾文化朝著一個融合的方向發展,共同形成各種國際化的潮流。

  中西方服飾審美文化由於各自的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政治經濟、倫理道德、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服裝功能意識、著裝觀念、著裝方式、變遷過程等方面差異。同時,兩種服飾文化之間也存在許多相似或相同之處,諸如:服裝的社會功能、裝飾審美功能、實用功能等。隨著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發展,服裝形制上的差距已逐漸消解,服飾審美功能和著裝行為已趨於相合。通過對中西方服飾審美文化的比較,瞭解中西服裝各自的特點,適度借鑑西方服飾文化的合理元素,繼承和發揚中華服飾那種素潔、含蓄、委婉、深沉的審美理念,創造出領導世界服裝潮流的服飾文化。
 

文化的反思作文
桂林文化遺產有哪些
相關知識
中西方服飾審美的異同
中西方服飾審美文化的差異
漫談中西方送禮文化的差異
淺析中西方高等教育的比較論文
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的特徵***2***
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有哪些
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
中西方見面禮儀差異具體有哪些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異論文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異對比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