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創業成功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8日

  隨著社會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展現在社會發展中。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更多的展現在創新和創業發展的基礎上。在這個創業社會中,很多人在餐飲行業找到了成功的方法,他們的故事也在激勵著我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80後女孩綠色餐飲創業,成臨湘餐飲界的後起之秀

  一位80後的君山妹,14年前來到臨湘,懷揣創業夢想,憑藉智慧、堅持,創辦了擁有4家直營店的小家庭餐飲服務公司,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臨湘餐飲界的後起之秀和閃亮之星。

  愛情夢激發創業夢

  1981年1月,瞿園園出生在岳陽市君山區廣興州的一個貧寒農家,她一直憧憬著能憑自己的勤奮,走出廣興州,到更高更遠的天空飛翔。

  天有不測風雲,在她念初一的那一年,父親不幸因病去逝。初中畢業後,園園輟學了,要強的她,暗下決心,要用自己孱弱的肩膀,為母親扛起生活的重擔。

  1998年,17歲的園園,揹著空空的行囊來到岳陽。她猶如一隻覓食的小鳥,在喧囂與陌生的城市,尋找著自己的生存空間。她在岳陽糧都賓館找到了一份工作,從端盤子開始,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來。3年時間,她幾乎將餐飲服務的每一個崗位都做到了極致,不到19歲,她便在一家海鮮酒樓擔任了餐飲部經理。

  這一年,園園的生命中出現的王子,卻是一位同樣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同在這家酒店打工的小廚師陳力華。小夥子的憨厚、實誠、能幹,讓園園動心。但愛情不能當面包,對這一份感情,同事、家人都不看好,甚至極力反對。大家都認為,憑園園漂亮的外表和現有的條件,完全可以找一個讓她衣食無憂的人。但園園相信自己的眼光與選擇。當然,園園知道,如果要想讓家人認可自己的選擇,唯一的出路就是兩人能打拼出一番自己的新天地。

  2002年,21歲的瞿園園和陳力華辭去了***的工作,懷揣從朋友同事那裡借來的15000元現金和雄心壯志,來到臨湘,開始了他們的創業夢。

  愛心營造“家的溫馨”

  自己既當老闆又當夥計,兩個人都身兼數職連軸轉,經常是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忙得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當她的“君山怪味鴨”火鍋店剛剛走上正軌,一場全國性的非典不期而至。

  山窮水盡的時候,一籌莫展的時候,她也曾大哭過,哭過之後,擦乾眼淚重新來過。

  憑著一股永不服輸的韌勁,憑著對未來的執著,憑著對愛的堅守,憑著一心一意要闖一條出路的信念,園園選擇了堅持和變革。她和力華商量,重新籌集資金,將火鍋店改成家常小餐館,並更名為“小家庭”,意在能給顧客“家的溫馨”,又能圓兩個人結為連理的夢想。

  為了立足市場,園園堅持以誠信立業、以服務贏顧客、以質量樹品牌,把品質做到了每個顧客心裡。首先從衛生安全入手,讓每一個進店的顧客放心吃。每天清晨,他們從菜市通過精挑細撿,選取最新鮮的食材,一天下來,沒有用完的食料第二天決不再用。炒菜用的食油等佐料,也一定要選最安全最好的。為了讓顧客安心放心,他們把碗筷煮沸消毒,把煮碗筷的鍋和爐子就擺在店門旁。為了贏得回頭客,他們又從菜式的搭配與製作入手,認真研究食客口味,堅持做到色香味俱全。小店規模越來越大,由原來2個門面擴張到3個門面、5個門面、11個門面。2012年,小家庭餐館正式註冊為臨湘市小家庭餐飲服務公司。

  從2002年創業到2016年,14年時間,園園的事業發生了全新飛躍:從不足50平米的夫妻餐飲小門店到目前擁有員工160多人、資產1000多萬、年繳稅36萬元、擁有直營店的餐飲企業,併成功將“華園小家庭”註冊商標。

  “公司+基地+農戶”打造綠色餐飲

  為了讓顧客吃得放心、安心,從2013年開始,小家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開闢並逐步擴大自己的特供基地:先後與村民簽約合作,建立了小家庭特供蔬菜基地,嚴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種植和採收;與臨湘巨集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和雲尚土雞專業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直供符合綠色純天然標準的食用菌和土雞。同時,啟用淨水系統,從廚房到餐廳,所有用水都通過了淨水系統處理。還充分發揮自己媽媽擅長製作各種醬菜、幹醃菜的技術,在老家農村又專門建立了作坊,由媽媽親自帶隊製作剁辣椒、豆瓣醬、麥醬、牛肉醬以及一些臘味和晒豆角、晒蘿蔔。

  唱響中國夢時代主旋律,創造小家庭餐飲新事業。在追夢的路上,小家庭一定會秉持做誠信企業、做愛心企業的理念,以更加踏實、更加務實、更加負責的態度做好每一道菜,讓更多顧客享受到小家庭高品質的服務。

  二:

  吃飯排隊的APP,如何講出估值20億的故事?

  在資本寒冬中能融到資,是一件讓同行羨慕嫉妒恨的事,況且這筆融資數額不菲——C輪,5億元。老謝本打算慶祝一番,但後來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老謝名叫謝新法,是“美味不用等”的創始人兼CEO,公司為餐廳提供智慧餐位管理系統。老謝其實不算老,也就三十多歲。他笑稱自己也不知道老謝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老謝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和技術人員坐在大平面一起辦公。他樂於這種開放包容的氛圍,“其實蠻好的,工作之餘就是兄弟”。

  10月28日,美味不用等宣佈獲得5億元C輪融資,由大眾點評、百度領投,中信資本、正中興、海潤、安持等資本機構跟投,A輪投資人經緯中國和B輪投資人天圖資本繼續追加投資,公司估值超過20億元。

  餐飲O2O市場已不乏美團和餓了麼為代表的外賣巨頭,但美味不用等深耕的是另一個細分領域,即到店消費。

  成立兩年多的美味不用等已進入全國兩百多個城市,為西貝、綠茶、南京大排檔、雕爺牛腩等三萬多家餐廳提供智慧排隊服務,佔據了到店消費左右的市場份額。但謝新法仍然覺得不夠快。“還在半山腰上,不上不下,你不快對手快就會很危險。”他說。

  加速擴張

  2013年年初,謝新法離開了供職近十年的中興通訊,和另外三個合夥人組建團隊,成立公司。當年4月美味不用等的APP上線,他們打算用移動網際網路幫助熱門餐廳解決排隊問題。

  美味不用等的主要產品是其自主研發的排隊系統,使用者可在其APP或微訊號選擇餐廳,進行遠端排隊取號,並可實時查詢排隊等位程序,提前5個號會簡訊推送提醒。在餐廳,系統裝入平板電腦,配上印表機,使用者即可取號排隊,掃描二維碼亦會進行提醒。

  看似簡單的事情卻並不簡單,APP上線後的半年時間是一個“黑暗時代”,謝新法一度懷疑“這件事能做嗎”。那段日子裡,公司只有6個人,4個合夥人和2名員工,一個月最多也就談下10家餐廳。謝新法向《中國企業家》回憶,“沒有品牌知名度,沒有錢,有的只是精神、產品和服務,是靠咬牙堅持下來的。”

  當時,為了拿下上海新旺茶餐廳,美味不用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市場官陸瑞豪等了餐廳老闆整整兩天,第三天正好有新店開業,陸瑞豪才藉機“堵住”了老闆,爭取到了一個試用的機會。

  很多早已有了排隊系統的大牌餐廳對此並不感冒,美味不用等的策略是,“以升級為藉口,零成本將其引入網際網路時代”,即免費在餐廳原有的硬體裝上自己的系統。即便如此,與大企業合作仍是難事,因為對方一般稽核比較嚴格。

  2013年9月,美味不用等希望拿下通用磨坊旗下的哈根達斯,對方提出要到公司拜訪,那時美味不用等連固定的辦公場所都沒有。謝新法“臨時徵用”朋友的公司,換上美味不用等的牌子。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謝新法還說服盛大資本為自己做背書。彼時,美味不用等的客戶雖然不多,但在上海幾乎拿下了一個購物中心的所有餐廳,盛大資本覺得其具備可複製性,希望投資。

  最終美味不用等跟哈根達斯的合作如願落地。2013年10月,美味不用等也拿到了盛大資本的200萬元天使投資。

  對於一般餐廳,一開始美味不用等的硬體和軟體系統都要收費,隨著競爭加劇轉向全部免費。很多餐廳奔著免費而來,美味不用等逐漸駛入快車道。2013年年底,其在上海與300家餐廳實現合作,第二年5月進入北京市場,3個月在北京拿下了700家餐廳。謝新法清楚地記得,開拓北京市場時,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銷售副總裁楊佳佳意外摔斷了腿,她就拄著柺杖一家家去談,這感動了不少餐廳老闆,最終實現合作。

  2014年8月,美味不用等拿到了經緯中國和信天創投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之前我投了餓了麼,它會成為到家食物***,所以我考慮要投一個到店食物***。很多公司,它們都想替換餐廳系統,比較重也就比較慢。美味不用等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個‘外掛’,排隊系統這個切入點很棒,可以瞬間和所有餐廳的系統對接,不要求改變原來的系統又解決了餐廳的排隊痛點,所以我們沒有聊太多細節就投資了。”經緯中國合夥人叢真向《中國企業家》如是說。

  從最初的Demo開始,美味不用等排隊系統已經迭代了一百多個版本。早期,一旦斷網餐廳取號就會終止,這個問題容易造成餐廳秩序混亂。公司在後臺實時監控,一旦哪家餐廳系統出現問題,第一時間修復或者打電話進行指導。陸瑞豪告訴《中國企業家》,“我們慶幸的是有先發優勢,後來一些大網際網路公司也在做,但我們一些細節功能、特殊功能推得最快。比如有的餐廳樓上樓下同時叫號,對手可能要用一兩月時間開發,我們則短很多。”

  坐穩京滬市場後,美味不用等的觸角開始伸向全國。2015年1月,拿到了天圖資本領投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擴張再次提速。截至10月,美味不用等進入全國兩百多個城市、三萬多家餐廳,目前其APP使用者量達到500萬。

餐飲業創業先進事蹟
餐飲業創業故事範本
相關知識
餐飲創業人士成功故事
餐飲創業人物成功故事
餐飲創業者的成功故事
大學生創業人才成功故事
女人創業致富成功故事8篇***2***
創業勵志成功故事
大學生創業之星成功故事
女商人創業致富成功故事
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成功故事
返鄉創業農村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