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什麼文化不可缺少
編者按:中小企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呢?根據企業性質的不同、老闆、創業者的不同、企業所在地、環境的不同,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企業員工背景、構成的不同,企業文化是因“企”而異、百花齊放的。雖然千差萬別,但也有規律可循,筆者多年中小企業從業的經驗總結認為,中小企業應該具有不可或缺的三種文化。
企業文化是經濟意義和文化意義的混合,即指在企業界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在人群中和社會上發生了文化的影響。它不是指知識修養,而是指人們對知識的態度;不是利潤,而是對利潤的心理;不是人際關係,而是人際關係所體現的處世為人的哲學。企業文化是一種滲透在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的東西,它是企業的美德所在。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組織的基本資訊,基本價值觀和對企業內外環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業的全體成員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為規範,價值體系,是指導人們從事工作的哲學觀念。
根據企業性質的不同、老闆、創業者的不同、企業所在地、環境的不同,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企業員工背景、構成的不同,企業文化是因“企”而異、百花齊放的。雖然千差萬別,但也有規律可循。
談論企業文化的書籍和文章不說是汗牛充棟,也是數不勝數。特別對中小企業來講,看到企業文化要建立願景、價值觀、使命、理念、信條、準則等諸如此類的文化要素,就有點犯暈。老以為,非得請個把專家制定個類似《華為基本法》的東西才叫正兒八經的建立了企業文化。退而求其次,也要把企業的文化天馬行空、洋洋灑灑、大書特書的編寫出東西來,最好能建立個《文化手冊》什麼的就更好了。編好了這些東西,企業就可以一本正經、正襟危坐地說自己有“文化”了。大多時候,文化是被企業“神化”了。文化成了神壇上的朝拜物,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念一下、拜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就束之高閣了。
對大多數發展中的中小企業而言,奢談企業文化對企業沒有任何裨益,企業文化急需走下神壇,文化不應成為企業員工的朝拜物,而應成為員工的每天都在踐行的行為習慣。對企業文化的一種定義就是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想事情和做事情的行為習慣。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應該是簡單有效的,是來界定和規範所有員工的行為習慣的。
中小企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呢?根據企業性質的不同、老闆、創業者的不同、企業所在地、環境的不同,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企業員工背景、構成的不同,企業文化是因“企”而異、百花齊放的。雖然千差萬別,但也有規律可循,筆者多年中小企業從業的經驗總結認為,中小企業應該具有不可或缺的三種文化。
第一種文化是顧客第一***顧客滿意***的文化,一切為市場服務,一切服務於市場的文化。企業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有顧客的存在,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是不斷地創造顧客和滿足顧客。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好像不用特別強調。但在企業內部本位主義、官僚主義、自我中心、推卸責任、互相扯皮、不負責任的現象卻屢禁不止。這些都是現代企業組織和架構下,不可避免的問題,特別是企業發展越大,人員越多,組織機構越龐大,這些問題就更突出、更明顯。就像人體內的細菌,既有有害細菌也有有益細菌,健康的人是有益細菌佔了上風、成為主流或者保持均衡,生病的人是打破了平衡,有害細菌佔了上風。所以企業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就是要營造顧客第一、顧客滿意的企業文化。要讓員工時刻牢記顧客想什麼,顧客需要什麼,我能為顧客做什麼,如何達成和超越顧客的期望等。
第二種文化是速度的文化。大多數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都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都與強者有較大的距離和差距。要想成為一流的品牌和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與強爭鋒,都需要速度作為支撐,用速度去衝擊規模。這要求企業所有員工都要對市場能快速反應,馬上行動,現在做、馬上做、立即做、做好、做到位,在高速度創造的時間差裡逐漸追趕和超越競爭對手。中小企業最忌諱的就是本來自己是隻兔子,但行進的速度卻如大企業一般的駱駝。像IBM似的超大企業都要讓大象跳舞了,遑論一隻兔子如果沒有速度,還能生存和發展嗎?
第三種文化就是創新的文化。中小企業相對來講,缺這少那,資源相對匱乏,短板特別多。如果“等靠要”的話,只能自尋死路。所以,中小企業要“不走尋常路”,要守正出奇,要不斷地創新,用創新行為來代替各種不足,逐漸建立自己的優勢,在競爭中佔據主動,不斷積累實力,才能最終發力。創新並不難,只要全員都有創新的意識,企業有創新的氛圍,對創新有鼓勵激勵的措施,創新活動就會像源頭活水,汩汩流淌。
中小企業,要脫下企業文化華麗的外衣,讓文化走下神壇,讓文化簡單、有效,讓上述三種不可或缺的文化融入員工的血脈,成為全體員工自動自發的行為習慣,文化才能爆發它應有的巨大能量!
企業文化教育心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