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營銷致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運用科學的分析方式與方法,對特定時空範圍內的案例分析物件的各種資訊進行系統地蒐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前一天晚上開啟微信公共平臺“土撥鼠送菜”下單,第二天“土撥鼠”就會把菜送上門,自己在家就可以享受烹飪的樂趣,如今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安徽蕪湖已成為越來越多白領的選擇。
帶來這樣生活方式的“土撥鼠”是來自安徽工程大學創業的大學生,他們與通常的“賣菜”不同,接到微信訂單後,要經過清洗、切削,最後按要烹製的菜品裝盤,上班族們買回家就可以直接下鍋。
“土撥鼠送菜”的創辦者楊同舟說:“電子商務正在滲透我們生活,免費的微信無論是作為推廣平臺還是銷售平臺都非常適合,使用者群體又主要是年輕的上班族,他們幾乎沒有走進菜場的時間,"微信送菜"就是我們發現的商機。”
另外兩位“合夥人”是楊同舟的室友嚴景生和焦亮。每天早上6點,他們就要把農戶送來的蔬菜放到加工間暫放,午休時間把菜肉清洗配好包裝,下午下課後再配送到蕪湖市區各地。由於運營大部分利用的是課餘時間,他們的創業行動也得到了學校的支援,學校為他們在高教園區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找了辦公室,前9個月免費使用。
經過一個多月的運營,微信送菜平臺每日的營業額可以達到2000元左右,然而目前面臨的資金短缺讓幾位大學生創業者十分為難。負責管理財務的焦亮告訴記者,雖然每天的流水聽上去不少,但利潤微薄,前期投入的資金尚未回收,創業貸款審批手續煩瑣,週期長,願意投資合作的人提出的條件又十分苛刻。
談到未來,楊同舟覺得現在與當初預期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蕪湖的上班族和務工群體畢竟有限,暑期我們準備去合肥拓展業務,希望能把微信送菜發展成區域性的品牌,最終能實現"土撥鼠聯產承包地"的夢想,實現完全的私人訂製。”***作者:楊丁淼***
後續報道:日前,晚報報道了安徽工程大學3位大學生自主創業,利用微信營銷創辦微信賣菜平臺的經過,引起不少關注。如今,他們的平臺已經正式上線半個月了,目前發展情況如何?消費者是否接受這種新鮮的消費方式呢?記者再次走進了幾位大學生之中。
推出半月受年輕白領歡迎
記者在安徽工程大學校門口見到了嚴景生和楊同舟兩位同學,未及打招呼,楊同舟就一直在打手機。嚴景生說,最近找他們談合作、加盟的人不少,楊同學正在與人接洽,另一位焦亮同學因為要送菜的緣故就不能來與記者見面了。看得出來,半月未見,他們已然成了忙碌的大學生“商人”。
兩位同學告訴記者,他們的“土撥鼠送菜”4月15日正式在微信平臺上線,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宣傳,目前每天平均能接到80單左右的訂單,週末時能達到100多單,一天的營業額有一千六、七百元左右。每天早上6點,他們聯絡的蔬菜種植基地的農戶就會把前一天預定的蔬菜送到學校來,接到後他們便把蔬菜送到租賃的加工間暫時存放,然後再去上課學習。中午休息時把菜肉清洗配好包裝,下午4點以後騎車送到各處的客戶手裡。“現在我們的菜品有70多種,客人只要在微信上新增我們,就可以選擇訂購自己喜歡的菜品。”嚴景生說。
他們表示,現在的客戶群體與當初的設想基本一致,主要是一些二三十歲工作比較忙的白領,這些人對這種新穎的購物方式接受度比較高,而且在價格、便捷性上也較為滿意。“一位在市二院附近工作的客戶現在已經成了我們的忠實顧客,一週至少要訂購3次,還經常在微信上與我們互動。還有一位住在綠地小區的張先生,有回朋友聚會一次就下了180元的訂單。”嚴景生表示。
未來之路還很漫長
如今,3位同學也成了“名人”,不僅市裡的報紙、電視臺採訪他們,安徽電視臺公共頻道也在新聞中播出了他們的事情。一些本地以及合肥、馬鞍山的人士也不斷聯絡他們談合作加盟。楊同舟說,他們正在註冊自己的公司和商標,並會在“五一”後製定詳細的加盟細則,努力擴大影響和規模。他們還表示,他們創業的事情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學校幾次找他們談話給予鼓勵和支援,很快,他們就將在高教園區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擁有自己的辦公室了。
創業之路才剛起步,困難也是不可避免的。楊同舟說,當前制約他們發展的最大瓶頸還是資金問題,要做大做強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援顯然很難。同時,蕪湖本地的電子商務發展還不很成熟,很多市民對微信購物還很陌生,有些人聽說過“土撥鼠送菜”卻不會購買。“根據我們的調查,蕪湖本地一天能有200到500份訂單算是比較合適的,距離這個水平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談到未來,楊同舟表示,將來發展壯大後,他們想推出一項名為“土撥鼠聯產承包地”的服務,顧客想吃什麼菜他們會聯絡農戶劃出一塊地出租給客人,農戶代顧客種植,通過田地裡的實時攝像頭,顧客可以隨時觀察自己菜地的情況。蔬菜成熟後,就可以收割包裝送給顧客,並且在包裝上會列印有包含蔬菜整個種植過程資訊的二維碼,實現完全的“私人定製”。“現在的消費方式可以稱為‘所見即所得’,就是看到什麼買什麼。將來我們要推廣‘所想即所得’的消費新模式。”楊同舟說。
二
5大品牌微信營銷成功分析
1.可口可樂——我們在乎
前段時間,可口可樂“我們在乎”席捲朋友圈,它的真身本是一份肩負企業CSR重任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內容雖然力求形象,但依然難掩厚重。為了在社交時代更接地氣,可口可樂嘗試用H5為報告“瘦身美容”:選取報告中的部分核心資料,用十五頁的畫面,直觀展現可口可樂的努力,變成適應網路傳播特點、特別是移動端觀看及分享需求的形式。
營銷啟示:雜糅圖片、文字和視音訊等多媒體是H5的又一大優勢。而當這種生動的形式與一些嚴肅的內容相遇,往往發生出人意料的化學反應。
2.維多利亞的祕密
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祕密,可謂將觸屏手機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為了預熱七夕,維祕在7月初上線了一款形式炫酷的輕應用:首頁是一幅經過霧化處理的照片,使用者只需用手指摩擦螢幕,就會有一位性感女郎浮出水面,繼續瀏覽下去則是品牌介紹,最後到達內衣搶購頁面。這項互動體驗既能後來被多個品牌效法,從肥皂泡到玻璃珠,從觸屏到重力感應,技術永遠是最好的武器。
營銷啟示:互動體驗對於用家來說可是樂此不疲的新鮮玩意兒。“科技改變營銷”,這是真理。
3. Burberry——從倫敦到上海的旅程
21世紀最吃香的是什麼才?全才!Burberry深諳這個道理,所以在“從倫敦到上海的旅程”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要進入這個渾身上下散發著濃濃文藝氣息的H5,第一步,得先“搖一搖”;第二步,點選螢幕進入油畫般的倫敦清晨;第三步,摩擦螢幕使晨霧散去;第四步,點選“河面”,河水泛起漣漪;最後點選螢幕上的白點,達到終點站上海。總而言之,你能想到的互動方式,burberry都用在裡面了。
營銷啟示:技術的精進最大程度滿足了移動營銷多元化的互動與聯動,技術宅也有春天就對了!
4.天創時尚——親們,愛吧!
以上介紹的都側重在技術,但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微信營銷,應該是通過激發人們的情感因子來持續進行的,比如天創時尚在2014年推出的“親們,愛吧!”。作為行業內首款帶有慈善捐款功能的H5互動遊戲,“親們,愛吧”通過鼓勵用家上傳自己的語音或選擇明星的聲音,定製專屬示愛音效卡,分享之後,品牌方即代使用者捐出一定款項作為公益基金,同時,用家也能獲得在門店消費的現金券,以及產品等多種獎勵機制,達到引導用家實現到店消費的行為,整體即實現了情感傳遞又能達到企業銷售O2O的導流目的。
營銷啟示:營銷3.0時代將從產品導向、滿意度導向上升為價值導向,能產生消費者情感共鳴的移動營銷才是成功的營銷。
5.澳貝嬰幼玩具——小雞砸金蛋
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管是技術還是情感,吸引到消費者的就是好傳播!這款介面有趣、互動簡單的“砸金蛋”遊戲,就把品牌傳播迴歸基本步,直接把產品軟性植入其中,從而贏得更多的曝光點。使用者進入活動頁面後,點選金蛋抽獎,一旦中獎就可以領取現金券,繼而跳轉至微店購買使用。而未中獎使用者,按照指引分享到朋友圈或分享給好友,還可以再獲得一次抽獎機會。對於一個全新上線的企業微訊號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可以借鑑的有效方式。
營銷啟示:別把消費者想得太複雜!最簡單的使用者體驗,有時就能帶來最直接、最成功的傳播效果。
目前,微信公眾號總數為853萬個,每天還以2.5萬個的速度增長,很顯然,微信營銷的熱潮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品牌也將加大微信營銷的投入。值得提醒的是,微信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代表,資訊傳遞和媒體功能依然無法忽視。品牌應該理性對待微信營銷,注重內容創意和首批使用者的積累以及黏度維護。要知道,微信運營是一場資訊內容的競爭,表現形式的創意度決定著使用者的選擇權,在這個碎片化的社會,如何藉助最新的技術打造話題性和情感性兼備的營銷方式,是品牌需要深思的問題。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數字營銷是什麼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