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
當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發展現代農業以提升農業產業效益同時促進農業可持續化發展,作為帶動整體經濟前進的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近年來,枝江深入貫徹黨的關於“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戰略部署,充分審視市情,確立了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量提質”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目前,該市有宜昌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61家,家庭農場74家,各類種養大戶3500戶,涵蓋農村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及營銷貿易、技術指導、農機服務等各個領域。前七個月,該市新型經營主體統一組織農戶產品銷售3.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00萬元,上升22%;統一購買生產資料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億萬元,上升33%。
為了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化經營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助推器”作用,枝江出臺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的意見,對集中連片流轉的家庭承包經營土地、流轉5年以上、規模20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驗收後按每畝80元給予獎勵。通過加速土地流轉,形成了能人大戶承租型、合作組織網路型、村級組織主導型和龍頭企業帶動型的經營模式。截至目前,該市規模經營面積達到20.8萬畝,土地流轉率突破30%。
同時,該市還多點切入,綜合施策,全面助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量提質。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影響發展的困難和問題;設立專項資金,對發展潛力大、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資金扶持;鼓勵科研院所、科技人員與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供需對接和成果轉化;整合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等涉農專案,和符合產業規劃及專案實施條件的經營主體有效對接,支援規模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創新涉農專案實施方式,將相關專案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優先委託和安排給有條件的農業經營主體實施。
一系列的舉措,也促進了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助推了產業體系優化完善,帶動了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目前,該市生豬、肉牛等大宗農產品五成以上產量由規模經營主體提供;生豬“125”、“250”、蛋雞“153”標準化養殖模式運用率達80%以上,已在20餘家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試點;發展各類農機專業合作社23家,耕種、機收等專業化服務面積96萬畝;植保專業合作社30家,機械統防統治面積25萬畝。
隨著該市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也打造了一批優勢農產品品牌,白銀棉花、天清水稻、天盈蔬菜、枝農果品等22家專業合作社擁有註冊商標27個,枝農果品、天盈蔬菜、鴨子口蔬菜、信達水稻等4家合作社通過了綠色***無公害***產品質量認證。其中“白銀”牌細絨棉是湖北省著名商標,“枝農”牌蜜桔先後獲“湖北省名牌產品”、“特色農產品”獎。“盈周”蔬菜、“楚穗香”大米、“八億”柑桔等新興品牌也隨著良好的口碑不斷拓展市場。
現代農業的經營特徵
第一,具備較高的綜合生產率,包括較高的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農業成為一個有較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這是衡量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最重要標誌。
第二,農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產業。農業發展本身是可持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區域生態環境。廣泛採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等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實現淡水、土地等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達到區域生態的良性迴圈,農業本身成為一個良好的可迴圈的生態系統。
第三,農業成為高度商業化的產業。農業主要為市場而生產,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過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商業化是以市場體系為基礎的,現代農業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場體系,包括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離開了發達的市場體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國家,農產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產業商品率可達到100%。
第四,實現農業生產物質條件的現代化。以比較完善的生產條件,基礎設施和現代化的物質裝備為基礎,集約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種現代生產投入要素,包括水、電力、農膜、肥料、農藥、良種、農業機械等物質投入和農業勞動力投入,從而達到提高農業生產率的目的。
第五,實現農業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廣泛採用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生物技術和生產模式,改善農產品的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以適應市場對農產品需求優質化、多樣化、標準化的發展趨勢。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 實質上是先進科學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的過程,是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
第六,實現管理方式的現代化。廣泛採用先進的經營方式,管理技術和管理手段,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形成比較完整的緊密聯絡、有機銜接的產業鏈條,具有很高的組織化程度。有相對穩定,高效的農產品銷售和加工轉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的組織體系,有高效率的現代農業管理體系。
第七,實現農民素質的現代化。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勞動力,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提條件,也是現代農業的突出特徵。
第八,實現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通過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農業的效益和競爭力。
第九,建立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政府巨集觀調控機制。建立完善的農業支援保護體系,包括法律體系和政策體系。
現代農業的經營差異
現代農業內涵豐富
何謂現代農業?我國原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農業科學技術政策,對現代農業的內涵分為三個領域來表述:產前領域,包括農業機械、化肥、水利、農藥、地膜等領域;產中領域,包括種植業***含種子產業***、林業、畜牧業***含飼料生產***和水產業;產後領域,包括農產品產後加工、儲藏、運輸、營銷及進出口貿易技術等。從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現代農業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部門,而是包括了生產資料工業、食品加工業等第二產業和交通運輸、技術和資訊服務等第三產業的內容,原有的第一產業擴大到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現代農業成為一個與發展農業相關、為發展農業服務的產業群體。這個圍繞著農業生產而形成的龐大的產業群,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與農業生產形成穩定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利益共同體。
技術密集型產業
傳統農業主要依賴資源的投入,而現代農業則日益依賴不斷髮展的新技術投入,新技術是現代農業的先導和發展動力。這包括生物技術、資訊科技、耕作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農業高新技術,這些技術使現代農業成為技術高度密集的產業。這些科學技術的應用,一是可以提高單位農產品產量,二是可以改善農產品品質,三是可以減輕勞動強度,四是可以節約能耗和改善生態環境。新技術的應用,使現代農業的增長方式由單純地依靠資源的外延開發,轉到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持續發展能力的方向上來。另外,傳統農業對自然資源的過度依賴使其具有典型的弱質產業的特徵,現代農業由於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已不再是投資大、回收慢、效益低的產業。相反,由於全球性的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作為資源性的農產品將日益顯得格外重要,從而使農業有可能成為效益最好、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
現代農業特色
相對於傳統農業,現代農業正在向觀賞、休閒、美化等方向擴延,假日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旅遊農業等新型農業形態也迅速發展成為與產品生產農業並駕齊驅的重要產業。傳統農業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提供農產品的供給,而現代農業的主要功能除了農產品供給以外,還具有生活休閒、生態保護、旅遊度假、文明傳承、教育等功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成為人們的精神家園。生活休閒的功能是指從事農業不再是傳統農民的一種謀生手段,而是一種現代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旅遊度假的功能是指出現在都市的郊區,以滿足城市居民節假日在農村進行採摘、餐飲休閒的需要;生態保護的功能是指農業在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傳承則是指農業還是我國5000年農耕文明的承載者,在教育孩子、發揚傳統等方面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現代農業以市場為導向
與傳統農業以自給為主的取向和相對封閉的環境相比,現代農業是農民的大部分經濟活動被納入市場交易,農產品的商品率很高,用一些剩餘農產品向市場提供商品供應已不再是農戶的基本目的。完全商業化的“利潤”成了評價經營成敗的準則,生產完全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市場取向是現代農民採用新的農業技術、發展農業新的功能的動力源泉。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無論是種植經濟向畜牧經濟轉化,還是分散的農戶經濟向合作化、產業化方向轉化,以及新的農業技術的使用和推廣,都是在市場的拉動或擠壓下自發產生的,政府並無過多幹預。
現代農業重視生態環保
現代農業在突出現代高新技術的先導性、農工科貿的一體性、產業開發的多元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上,還強調資源節約、環境零損害的綠色性。現代農業因而也是生態農業,是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擔負著維護與改善人類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的使命。目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理念和行為,在土、水、氣、生物多樣性和食物安全等資源和環境方面均有嚴格的環境標準,這些環境標準,既包括產品本身,又包括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既包括對某地某國的地方環境影響,也包括對相鄰國家和相鄰地區以及全球的區域環境影響和全球環境影響。
現代農業產業化組織
傳統農業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以農戶為基本生產單元的一種小生產。在現代農業中,農戶廣泛地參與到專業化生產和社會化分工中,要加入到各種專業化合作組織中,農業經營活動實行產業化經營。這些合作組織包括專業協會、專業委員會、生產合作社、供銷合作社、公司加農戶等各種形式,它們活動在生產、流通、消費、信貸等各個領域。
洗車店員工制度範文_汽車美容店員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