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創業致富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創業,年少者敢博,年長者善算,常勝者愛拼。看看那些農村人創業的故事,學習他們,激勵自己的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不要年薪百萬要到田裡種蔬菜

  “這袋冰菜葉子有沙土,弄乾淨了再放進框。”5月14日下午4點,1983年出生的樊明名忙著向當天簽了協議的成都20個家庭配送新鮮的“洋蔬菜”,全是從日本、韓國、以色列等國家引進的香蕉瓜、朝鮮薊、冰菜等。“作為推廣,每個家庭每年8000元左右,每週配送兩次最新鮮蔬菜,每次5斤左右。”

  2012年,眉山岷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成立,他成為園區第一個業主,成立彭山禾苗農業有限公司,流轉了500畝土地種植蔬菜。3年過去了,按他的話講,現在才開始“扭虧為盈”。而在2012年之前,他是深圳某通訊企業的副總經理,負責整個東南亞市場的銷售,年薪超過100百萬元。

  年薪百萬工作不幹了,到田裡種蔬菜?這位?“90後”是咋想的?

  年薪百萬不要為什麼要種菜?

  想起以前穿高檔西服上班的日子,樊明名還是覺得那時安逸,之前負責手機主機板設計,後來當了銷售副總經理。“早上8點半開個會後,檢視一下各地的銷售行情,下午2點半就‘下班’,去和朋友喝咖啡交流一下訊息。”說這話時,他揉了揉發紅的眼睛,頭天晚上?3點半他才從峨眉半山七裡坪的種植基地回來,早上7點又到成都小區推介自己的綠色“洋蔬菜”。

  這麼累,為什麼要種?樊明民表示,在深圳的“朋友圈“很多人感嘆現在的食品安全成問題,”還是不打農藥或者少打農藥的綠色蔬菜安全些!“”高檔法式餐廳才有的朝鮮薊可不可以買到家裡做?“眾多朋友的想法與中央鼓勵農業發展的“刺激“,加之父親在老家種了40多年蔬菜的經驗,讓他謀生了流轉土地種蔬菜的想法。

  但他的想法一開始遭到了父母、妻子和朋友的一致反對,“瘋了哦?一年一百萬不要,跑去當農民捏泥巴?“

  但是,樊明民很堅定自己的想法。

  “企業副總,以後大不了就是總經理,人生還是單調了些。“樊明民認為,人生就像一條固定長度的線段,如果經歷豐富,就會向線段中上起下浮的曲線,這樣曲線拉長後,整個線段也才會”變長“。

  城裡人下鄉 能不能掙錢?

  樊明民想讓人生變“長“的理想剛開始被現實擊得粉碎。

  2012年---2013年,樊明民流轉的500畝土地全部種的青椒、茄子、白菜、蘿蔔等普通蔬菜,結果遭遇了比如青椒1毛錢一斤的銷售超低價。

  一年多時間,土地流轉費近50萬,工人工資100多萬,還有大棚鋼架、種子、化肥等各種開支,他直接虧了200多萬。相當於兩三年的收入一下子化為了泡影。

  “地還種不種?“”肯定要種。“雖然家人都很不理解,但是父母從重慶搬來眉山,從事服裝外貿工作的妻子也帶著剛出生的女兒從深圳回來幫他。

  遭遇失敗後,樊明民調整了思路,有著以前當IT老總經常出國的經歷,他想起了在日本、韓國很受高階人士青睞的冰菜、朝鮮薊等“洋蔬菜“。隨即,他用幾個月時間重新到這些國家考察,與瑞士先正達種子公司、美國聖尼斯種子公司尋求合作。種子公司在負責種子提供的同時,還提供技術指導,這為”門外漢“的他解決了後顧之憂。

  以前種子論袋賣,一袋種子1000粒才10多元,“洋蔬菜“種子論粒賣,一粒1.5元—2元。成本增加不少,蔬菜銷售價格也”水漲船高“。比如,樊明名透露,這一季5畝的冰菜採摘了2個多月,就已經收入16萬,而且接下來還有3個月的採摘期。”朝鮮薊的價格更是直逼200元一斤400元一公斤,都是廣州、深圳的高檔法式餐廳預訂,我們空運過去的。“

  “今年開始已經盈虧持平了,隨著客戶群的不斷開啟,下一步盈利不是問題。“雖然截至目前,已經投入了800萬,但對於銷售盈利,樊明名有足夠的信心。

  這從他在成都的家庭配送推廣也可以看出來,5月14日一天時間,他和同事在一個小區做推介,簽了20個家庭配送協議。“一次一個小區有20戶,你想想成都有多少小區?“從今年開始推行家庭配送以來,他已經與成都300多個家庭簽訂了協議。“園區到成都,只有40分鐘車程,這也是配送蔬菜很好的距離。“

  同時,他也在園區附近農戶收集土雞蛋、菜籽油等特產供給自己的合作家庭。“我們現在的蔬菜很少打農藥,完全符合綠色蔬菜的標準,還在七裡坪流轉了幾百畝種植有機蔬菜。”

  二:

  留學生養豬回鄉當“豬倌”

  樂亭縣龐各莊鎮王莊子村東南的生豬養殖基地陸續迎來全國各地的客戶。1月29日,記者走進這片有著9個大棚的野豬養殖基地,看到大小不等的黑、白、黃三種顏色的野豬,在各自的豬舍內有的吃著飼料,有的在晒太陽,有的用嘴含住自來水龍頭喝水解渴。然而,令記者驚奇的是,這個養豬場的場主竟是一位曾留學韓國的大學生。他就是年僅20歲的劉凱。

  劉凱,曾就讀於唐山學院,隨後又到韓國留學學習國際貿易專業,2007年學成回國。作為一個對生活懷著滿腔熱血的90後,他嘗試過工程建築、銷售等多種職業。2008年“三聚氰胺”這個詞彙一夜間傳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食品安全問題倍受政府和老百姓的關注。偶然一次機會,劉凱在吉林一個養野豬的朋友那裡吃的豬肉,味道鮮美,令人回味無窮。當時,他便想到留學時韓國的野生鮮豬肉120多元一公斤,非常昂貴。“能不能從吉林引進野豬帶回唐山來養,這樣家人、朋友就能吃到自家養的安全放心的豬肉。”劉凱從那時起就萌生了養豬的想法。

  “留學生要養豬?這大學不就白上了嗎!”在和家人一番爭論後,執著於生態養殖業的劉凱逐漸佔了上風。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已有機會留在省、市大醫院工作的妻子蒙豔鳳,為了支援丈夫創業,也選擇回到了樂亭家鄉。2009年,劉凱開始籌集資金,修建豬場,通過朋友以平均一頭一萬元的價格引進了108頭長白山原始森林的純種野豬,與中國原生態家豬雜交繁殖。等到家人和朋友吃到這種豬肉之後,個個讚不絕口,向他訂豬肉的人越來越多,豬肉價格也很穩定。面對大眾對生態豬肉的反應,劉凱考慮擴建豬場將養殖範圍擴大。

  談起綠色養殖,劉凱說,基於對綠色養殖的考慮,他組織成立了“牧康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了102名合作社社員共同致富。由於實施了生態養殖方法,飼料全部採用自種的青貯玉米芯、玉米、大豆等純天然綠色無汙染植物,能夠提供豬生長所需的多種維生素,而且生長週期是現代養殖豬生長週期的三倍。所以,這種奔跑鮮豬肉肥而不膩。

  然而,出乎他預料的是養豬也是一門風險行業。2014年冬天,因氣溫驟降,劉凱的豬場凍死了400多頭小豬。為解決室溫問題,他修建了9個溫室大棚作豬舍。6年來,他們已經先後投資1600萬元,僅去年一年就投入400萬元。往年野豬產量大都在2萬公斤左右,銷售不成問題。由於去年野豬養殖規模產量都有所加大,現有存欄野豬2600頭。年底宰殺後,約5萬公斤的切割冷凍野豬肉被存放在冷庫裡。為幫助村民開啟銷路,近日劉凱一直在忙著利用網路、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絡買家。目前,他已把野豬肉打進了北京、山西、天津、石家莊和唐山荷花坑等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

  劉凱說,我們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肉食,但面對眼下銷售市場遇冷的現狀,我們急需得到大家的支援和幫助。100多戶村民一年的收成希望都在這裡,他們盼著儘快將庫存的野豬肉賣出去回家過年。

農村人創業成功故事分享
農村人的創業故事
相關知識
農村人創業致富故事
農村帶頭人創業致富故事
農村名人創業致富故事
農村人創業致富勵志例子
網路名人創業致富故事
農村人創業成功故事分享
女人創業致富故事
殘疾人創業致富故事
年輕女名人創業致富故事
大學名人創業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