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網路創業成功史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智慧手機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普及,我國乃至世界網民的數量也在急劇增加,與之相配套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業企業也逐漸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

  “我的目標是,萬畝石榴園的產值能夠達到1.2億!”。站在石榴基地的地頭,來自鄂西貧困小山村的土家小夥張棕順信心滿滿地說。今年23歲的張棕順,受到“網際網路+農業”的創業夢想感召,經湖北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牽線,跑到河南省淅川縣圈了一片5000畝石榴基地,成為了這片基地的“地主”。

  眾籌、微商、電商……這位清華大學EMBA班的高材生,正為“地主”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不斷地重新整理自己的成績單:剛種下去一年多,就預售出600多萬元的石榴,果子都沒長出來,生意只要坐在家裡就給做了,兩年後規模將超過1萬畝。

  湖北貧困小夥畢業後圈地搞農業

  在創業有成之前,張棕順的生活與現在鄂西山村貧困家庭的小男孩沒有什麼不同,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的老家,幾畝種植玉米、土豆的土地是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擁有更多的土地,收穫更多的果實”,成了張棕順從小就有的樸素願望。

  “有地就能有飯吃。”張棕順說,自己一家六口人,往上還有3個哥哥,自己最小,就是這樣,在讀大學前,因為可耕種的地太少,他經常一天只能吃上兩頓飯。

  在大學報到時交完報名費後,張棕順兜裡就只剩下73元,這便是他第一個月的生活費。沒過幾天就剩下40元, 平均每天的生活費只有2元。生活的困窘,促使當時的他做成了人生的第一筆“生意”。

  張棕順就讀的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有著統一供水中心,可開水房離宿舍有接近1公里的距離,加上要爬樓梯,不少學生懶於去開啟水。

  有一天,同寢室的同學瞭解到張棕順生活費不足的窘境,便提出以5毛錢每瓶的價格,讓他幫忙開啟水,一方面是自己懶得提開水,另一方面也算是幫了張棕順一把。

  就這樣,張棕順開始挨個敲門,幾乎“承包”整層宿舍的開啟水“業務”,勉強為自己賺到了每天的晚飯。此後,他還幹過餐館刷碗工、送奶工、文具店促銷員等,以此來維持讀大學的日常開銷。

  “人不經商不富。”張棕順說,自己畢業後,並沒有像大多數同學一樣進工廠,他認為這樣無法徹底改變自己生活,所以從一些日用品的促銷員做起,到做酒水、醫療器械的區域經理,逐步擺脫了“打工仔”的身份。

  同時,通過清華大學EMBA總裁研修班的學習,張棕順提升了自己的知識水平,也結交了一些圈內朋友。在財富和人脈資源累積到了一定程度後,他才又拾起了自己的“地主夢”——經湖北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牽線,他和合作夥伴一起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租種了一片面積超5000畝的土地,開始從事現代農業生產。

  從突尼西亞引入獨特軟籽石榴

  張棕順的石榴基地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按直線距離計算,這裡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渠首樞紐工程不過2公里,南水北調工程的乾渠在一旁蜿蜒通向北方,為保護水源,周邊半徑5公里的區域都禁止施用農藥。

  “選這個地方,我們跑了接近2個月。”張棕順說,在決定做農業前,幾個生意夥伴不停在思考“我們能做什麼,能做好什麼?”的問題。

  張棕順的創業團隊主要有三方,其中,一位生意夥伴是主要投資人,出資比例最大,一位是河南當地人士,善於尋找和整合各方資源,張棕順主要負責專案的運作,他們三人均主要生活在鄭州。

  “我是非常想做石榴的。”張棕順說,基地裡栽種的是來自突尼西亞引入的一種軟籽石榴,食用時幾乎不用吐果核,這在張棕順的家鄉湖北是非常少見的,他相信種植這種水果在南方地區一定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做農業沒有專家,什麼事都幹不成。”張棕順說,在決定發展石榴之後,他的團隊找過有著“軟籽石榴之父”之稱的河南省農科院研究劉中甫先生,並經由劉中甫介紹,找到了創業團隊的技術核心:河南科技學院教授楊立峰。

  和別的老闆對待專家堤防的心理不同,張棕順和自己的團隊把所有的技術問題都交由楊立峰處理,包括選址和確定種植規模,為此,他們用近2個月時間跑遍了大半個河南。

  “南陽地區是這種石榴種植的絕佳區域。”楊立峰說,石榴在低溫攝氏零下十度以下就會被凍死,因此,如果是長期石榴種植的最北線一般在北緯35°C,同時,石榴需要一定日照長度又怕水,南方多雨地區也不適宜種植石榴。

  楊立峰說,對於石榴種植而言,南陽地區的日照強度、雨水量和溫度都非常適宜,同時,臨近丹江口水庫,不僅沾了生態環境好的光,而且水庫具有天然的溫度調節功能,會讓這一區域保持冬暖夏涼的小溫差狀態。

  “專業人做專業事。”張棕順說,之所以把選址和種植規模、標準化制定的許可權都交給專家,就是為了讓產品的質量有保障,產品質量是創業成功與否的核心,只有過硬的產品,才能打出品牌和市場。

  用網際網路思維實現“未產先銷”

  “地主哥”是張棕順的網名,這也與他在網路上乾的事相符,除了把握產品的質量,張棕順還十分會利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進行產品的營銷。

  今年春季,張棕順石榴基地裡的首批18萬株軟籽石榴樹已經有部分開始掛果。截止目前,通過建立網路社群,他已經提前將1萬株石榴樹未來5年產出的最優質的果實給賣了出去。

  “搞農業如果只會種樹,肯定不行。”張棕順說,在樹沒種下地前,他就已經在思考如何將果實賣出去,這一次,他借鑑了眾籌和朋友圈營銷的“微商”理念。

  現實中,張棕順拿出了第一期18萬株石榴10%的果樹產量,提供預訂服務,認養一株石榴樹的客戶在繳納一定費用後,可以獲得一張“地主證”。未來5年,客戶將每年擁有認養的一株石榴樹10斤最優質的石榴***單個重量超過8兩***。

  然後,通過自己的創業團隊、親朋好友的朋友圈建立一個社群,包含了微信群、公共號、服務號等一系列可以利用的公共社交平臺,聚集起一個潛在的客戶群體,向他們宣傳自己產品的核心優勢,並最終將他們發展成產品使用者。

  “單株來算,我們肯定是‘虧的’。”張棕順說,按照市場價,“認養”單株石榴的費用並不足以購買到50斤優質軟籽石榴。

  而張棕順提供的,還有未來將建成的視訊管理系統,可供認購的客戶隨時掌握石榴樹的生長狀態。基地的酒店、新農村建設建好後,還能提供休閒旅遊服務,“這些增值服務,可以更好地服務我們的會員”。

  “認購的客戶要拍照,就肯定會發朋友圈。”張棕順認為,只要產品質量足夠好,客戶購買需求肯定的不止10斤,這些龐大的客戶群體也在各自的朋友圈裡傳播資訊,形成更多人際傳播的渠道,屆時,這10%的“虧”,將打通91%的銷路。

  目前,從張棕順社群平臺收到的資訊來看,他已經賣出1萬株石榴樹的認養權,“眾籌”到資金超過600萬元。據他反覆估算,預計到今年他的石榴產業產值將達到6500萬,預計產值將達到1.2億。

  二

  金晶妹,出生在山城重慶,是一位小清新美女。從5月份起,她開始變身網際網路賣家,從32個粉絲起家,利用微信賣起了媽媽親手製作的麻辣小吃,並用“買家秀”、樹“品牌性格”等“怪招”,吸引了近3000個微信粉絲。

  “吃貨”美女辭職創業 從32個粉絲起家

  金晶妹的聲音清脆甜美,穿著一件皮夾克和馬丁靴,長相頗有小清新的感覺,是“第一眼美女”。她的真名叫甘金晶,目前家住重慶市渝北區鄭家院子,從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專業是會計,畢業後曾到珠海一家外資企業工作過半年,回重慶後一直從事會計職業,直到5月才正式辭職。

  “她的性格很開朗,以前是我們班的班長,還常在學生會裡活躍。”金晶妹的閨蜜兼同班同學胡倩表示,金晶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賣小吃之前很喜歡在朋友圈分享美食,“一般她推薦的美食,我們都覺得挺好吃”。

  “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將自己的特長髮揮出來。”金晶妹說,後來她通過朋友介紹,拿到了自貢一家賣“冷吃兔”品牌的代理權,去年3月便風風火火地做起了銷售,“當時我微博有600個粉絲,微信有32個粉絲”。

  賣媽媽親手做的小吃 月營業額達20萬元

  “賣肉肉啦,不好吃退錢!”這是金晶妹在微博上的第一聲叫賣。隨後,不少買家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去購買。“牛肉35元一包、兔子肉38元一包,一般的人,不會為了這幾十塊錢回來找我退貨的。”金晶妹笑著說。

  “不過,很多吃過的買家,都覺得我賣的產品味道好,又介紹朋友過來買。”金晶妹說,因為自己微信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所以她就把營銷陣地全面轉向微信,並對釋出營銷資訊的時間和次數進行鑽研,“早上9點到10點、中午吃飯前、晚上睡覺前發的效果最好,我一天最多發6條訊息,其中營銷只佔2條,其餘都和我的生活有關”。

  幾個月後,只賣“冷吃牛肉”和“冷吃兔”讓金晶妹感覺到銷售的瓶頸。因為金晶妹的阿姨是自貢人,也有製作“冷吃兔”的手藝,於是她讓自己的媽媽和阿姨一起鑽研,將重慶的麻辣口味和“冷吃”手藝結合,研製出了麻辣泥鰍、鴨舌和牛肉,並命名為“冠軍”系列,金晶妹開始賣起了自己的品牌。

  金晶妹的媽媽透露,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親自到農村收購現榨黃菜籽油,而配料都是自貢特產,經過五道工序後才能製成,在製作期間,製作人也會戴手套、帽子、口罩,保證衛生,“我們會根據訂單,每天現做,都是當天賣完,所以比較新鮮”。

  “9月,紮紮實實地破了20萬!繼續努力!感謝每一位肉粉!”去年國慶後的第一天,金晶妹在微信上晒出了支付寶轉賬單,上面赫然寫著“總收入249821.00元”。金晶妹表示,這是她9月份賣小吃的營業額,利潤只佔了其中的20%,“前期主要是做口碑,我對利潤看得比較淡”。金晶妹還透露,現在已租下江北九街一個40多平方的公寓房間,準備將其打造成線下聚會的體驗店,還辦理了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

  金晶妹的三大營銷“怪招” 是否啟發你

  1、“買家秀”顧客幫忙做推廣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喜歡晒自拍照,所以我就把這種方式嫁接到微信營銷上。”金晶妹說,她在微信上推出了“美女買家秀”,就是買家把自己與產品的合影發到朋友圈裡,然後她再截圖發在自己的微信上,“在發每一個‘買家秀’時,我都會配上一段評價的文字,只要有一個買家這樣做,其他人也會跟風”。

  金晶妹坦言,她還會對“買家秀”進行編號,現在都已經有100多號了,買家還可以自己挑選“買家秀”號數,“這些照片在微博、朋友圈迅速傳開,就可以很快打響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買家有話說:23歲的楊小朵,家住渝北區黃泥塝,不久前完成了第98號“買家秀”。“當時,我也是覺得好玩才決定嘗試一下。”她說,雖然“買家秀”沒有報酬,但是衝著“美女”二字,也願意將自己美麗的一面秀出來。

  2、“三不”原則樹“品牌性格”

  金晶妹還坦言,自己的網際網路營銷也有三個原則,即不打折、不送貨、不自取,因為產品利潤薄,所以一直堅持不打折,而自己是個弱女子,也沒車進行同城配送,所以便選擇了以快遞的方式寄送,“這樣顧客足不出戶,也能收到產品”。

  “我現在的客源中,重慶的佔了60%,外地的有40%。”金晶妹說,這“三不”原則,一方面可以節約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營銷更加條理化,另一方面也是在樹立自己的“品牌性格”。

  買家有話說:23歲的文雪,家住九龍坡區楊家坪,是一位國企管理人員。“我是金晶妹家的忠實粉絲!”她坦言,收貨非常快,只要在中午之前下單,晚上都能夠收到,而且拿到手的產品也很新鮮,“我覺得‘三不’原則是企業文化的表現,能接受的自然會長期光顧,不能接受的,也可以選擇不買”。

  3、甜美語音秀溫情和顧客成朋友

  在服務上,金晶妹也是做得盡善盡美,她感言,因為自己賣的麻辣小吃油比較多,所以每次給買家寄貨時,都會免費贈送一次性手套、塑料盤子、清涼糖等貼心小禮物,並且還會跟顧客進行一對一售後確認,“如果有沒收到的,我會馬上補發,甚至退錢”。

  此外,金晶妹還會以微信語音的方式,給顧客發溫馨小提示,例如吃不完的放冰箱冷藏等,“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已跟好多顧客成為了朋友,他們對我的產品很放心”。

  買家有話說:家住渝中區的甘露,是90後,目前在上海從事金融工作。她表示,自己是通過朋友介紹瞭解到金晶妹家的麻辣小吃,沒想到一吃就“停不下來”了,“金晶妹的聲音很甜,很好聽,每次聽她的溫馨提示都覺得很親切,不像賣家,倒像自己的朋友”。

  金晶妹坦言,自己在發展網路營銷時,也受到過不少業界前輩的指點。金晶妹是利用網際網路成功創業的典型代表,摸準了顧客的心理,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對症下藥,網際網路的傳播速度是驚人的,只要有好的互動策略,就能把握傳播的命脈。當微信營銷到飽和程度時,需避免過度營銷,此時應該推出新產品,刺激大家的消費慾望,同時線上、線下應結合起來,進行營銷和傳播。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中國年輕小夥網路致富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的例子
相關知識
中國年輕人網路創業成功史
國內年輕人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成功事例
年輕人網路創業勵志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致富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的例子
關於年輕人網路創業的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當老闆故事
年輕人網路創業勵志事例
年輕人網路創業當老闆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