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創業就業事蹟
人生一個樂事就是創業有成,但創業成功並非易事。看看那些大學創業的事蹟,學習他們的方法,從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大學生“玩”出千萬營業額網店
5000元啟動金,玩票開出淘寶店
去年3月,丁奔帶著玩票心態開出第一家賣棉拖的淘寶C店。而到今年9月,他已經運營管理著三家天貓店。在不到三個半月的時間裡,三家店的營業總額已經近千萬元。
今年22歲的丁奔,是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台州椒江人。用他的話說,開淘寶店也是誤打誤撞。
開淘寶店,是因為大學好哥們的父母是做棉拖批發生意,可以作為貨源提供。雖然淘寶上賣棉拖的淘寶店已經氾濫,但丁奔一算,合租學校裡的小倉庫、淘寶押金加部分貨款差不多5000元的成本就夠了。“投入不多,可以試試看。”
去年三月,他拉回第一批12個款式的700雙棉拖。“第一步先拉同學朋友成本價買,2、3天后,慢慢有客戶來問價,我乾脆就虧本賣,賺人氣。”
棉拖利潤低,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也就掙三四百元,差的時候就幾十塊。”丁奔把這個階段形容為一個人的小打小鬧。
但在這期間,他也意識到:小規模的棉拖淘寶店在激烈的競爭中是難以生存下來的,必須依附大的平臺。他開始花大量時間鑽研網店的運營。
成功的祕訣:態度誠懇+有想法
轉機發生在今年9月。“原先從批發商處進貨,要比出廠價貴2、3塊,沒有價格競爭力。”回到老家創業的丁奔,想辦法找到了同在台州的拖鞋生產廠家,沒想到,廠家也正想找人合作運營電商平臺。
“我向廠長提出,運營成本我承擔,利潤均分的合作方案。這相比其他運營團隊提出幾十萬運營費,再利潤抽成的辦法,要更有競爭力。”丁奔說,在多次爭取後,合作談成了。
好運在半個月後再次降臨。“偶然的機會,我得知還有其他天貓店店主也在這家廠進貨,就輾轉聯絡上了對方。”沒想到,兩人第一次見面就非常投機,聊了十幾個小時。這位有2家天貓店,去年銷售額達100多萬元的店主,當即和丁奔提出合作意向。
“其實當時我很矛盾。一方面怕耽誤學業,也怕同時經營3個店,步子太大,風險太大。另一方面,合作對方的天貓店規模大,當時開給我的條件不算好,但我很看重這個學習機會。”但3個月後的今天,丁奔很慶幸自己最終選擇了合作。他用坐時光機來比喻合作的好處,這兩家天貓他在我運營的3個月裡,銷售額達到了近700萬。運營過這類規模的天貓店後,他在運營自己那家銷售額200多萬的天貓店時,能更好地把握和預判了。“例如我現在會花2、3萬一天的推廣費來為自己的天貓店做推廣,壓力很大。如果沒有運營過另外兩家天貓店,我估計沒有這個心理承受力。” 平衡學業和創業,仍是創業大學生的難解題
去年8月,早報曾報道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三男生寧沛然創業淘寶,10個月天貓店銷售額近2000萬的創業故事。寧沛然當時面臨著,創業後學業跟不上,畢業有點懸的問題。
而難以平衡學業和創業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丁奔。因為忙著淘寶創業,他有8門課需要補考。“我也考慮過要不要休學,但現在還是想爭取順利畢業。”
兒子能否平衡好學業和創業,也成了丁奔爸爸的心頭大事。“他創業我不反對,但前提條件是學業不能落下太多。要是把握不好度,那就麻煩了。”
而之江學院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睿也是丁奔創業的指導老師。他告訴記者,丁奔這樣的創業型同學,此前學校裡並不多見。“我們現在在盡各種努力,例如幫他聯絡重修,以學校認可的競賽中獲獎等方式,來幫助他畢業。而今後,我們也制定某些課程有學分替代制等辦法,給創業同學更多的支援。”
二
趙凱:大一學生開二手電腦店 月收入過萬
開一家店,在大學生中還算是稀奇事。這位電腦店的老闆趙凱被同學戲稱“凱爺”。
大一時趙凱敏銳地發現了學生二手電腦的巨大市場,迅速投入資金和時間精力,堅持了一年多以後,終於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現如今的趙凱準備聯合其他院校的同學,一起開店做連鎖二手電腦店,想要形成一個資源共享網路市場。
從二手電腦起步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高中時趙凱開始兼職,一開始在小餐館裡刷盤子、端菜,後來去了杭州服裝批發市場的倉庫裡幹活,夏天杭州四十多攝氏度的溫度讓趙凱總是汗如雨下。
大一下學期趙凱看到學校二手電腦的市場,立刻用在打工時攢下的所有的積蓄,在學校的創業孵化基地裡開了一家20平米的小店,創業之初,小店經營範圍只是維修、出租、臺式二手電腦及零配件。
開店之初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貨源,於是趙凱就跑到百腦匯:“一家一家、一層一層的跑,找到質量好、價格優惠的就先合作,等到後面合作時間長了,把那些不好的合作商踢掉再換好的合作商。”
找好貨源之後,趙凱說:“一般忙的時候只有在中午,一下課就趕緊跑到店裡,經常中午來不及吃飯,就只好早上多吃一點!”這樣的忙碌讓趙凱的胃經常不舒服。“上課經常打瞌睡,有時會忙到夜裡一兩點,關店十點多回去還要整理東西”,趙凱打趣的說。
到2015年電腦店的業務就擴充套件很多,會出售新的筆記本和臺式電腦,也會在校園裡上門安裝寬頻。這些利潤都是比較可觀,不過有些都比較專業,趙凱就找一些技術人員來解決問題。
在這樣的堅持中電腦店逐漸走上了正軌,並準備發展其他院校做連鎖。
學生培訓機構孕育著無限商機
趙凱是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所以對藝術培訓方面比較敏感。大二下學期他敏銳地察覺到現在家長對於孩子除學習之外的藝術培訓需求。
於是就涉足學生培訓,現在初步在昌河開設一家幼小初高學生的藝術培訓機構,主要是教舞蹈、器樂、聲樂等藝術專業。在昌河附近有兩所幼兒園、兩所小學、兩所初中,學生資源豐富。趙凱說:“昌河附近的輔導班也很多,但都是和文化課掛鉤,沒有藝術類所以市場前景還是很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面對的問題太多,最困難的就是師資力量。趙凱之前認為什麼事情只要自己去做就可以完成,但經歷過很多事情之後才明白團體的力量更大。現在招募了一個合夥人和自己共闖商海,合夥人主要是負責機構的師資力量。而自己則主要負責場地、宣傳和價格控制等,趙凱說:“其實前期宣傳最困難,每一個字都要我去扣,每一張圖片都要我去看”。
現在暑假期間昌河培訓機構已經呱呱落地,招收十幾名學生了。趙凱告訴我們:“雖然今年招收的學生只能保本,但是這是一個長期的計劃。我相信我從安徽舞蹈協會等一些很有名的機構找的老師,教學質量很高,吸引的學生一定會一年比一年多!”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關於大學創業之星的故事